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故事三则》教案鄂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8277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故事三则》教案鄂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故事三则》教案鄂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故事三则》教案鄂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故事三则教案 鄂教版 撰写人:_时 间:_【教学构想】自古以来,世事无法两全,因此人们时时会面临着抉择。本课这三则故事所体现出来的择取,虽然各有其不同的内容与含义,但都表达了古人的高尚品质与人格尊严。在当今物欲横流,拜金潮冲击着人们做人的准绳的时候,这些传统的观念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依然对我们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我组织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其深刻的做人道理,学习古人清廉自持、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这三则故事的鉴赏价值还在于虽然故事都很短小,但其写作技巧值得我们去品析与借鉴。如:人有其宝中叙事的取舍与语言描写的精当;嗟来之食中对人物的刻画与对话描写;许仲平义不苟取中对人物的动作与语言描写,还有对比手法的使用,都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之间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点,因此我设计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分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来对文章的艺术手法进行鉴赏。【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理解故事的深刻哲理,学习清廉自持、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积累一些实词,如“诸、丧、食、啖、危坐”等。4.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故事寓意的探讨、理解。难点:联系生活,品味寓意的现实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学准备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句做上记号。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以一则新闻导人,注意学生的不同反应。)昨天,老师在楚天都市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位浙江商人,到武昌来考察投资环境,不甚满意,于是乘出租车到汉口转转。结果,在下车时,将随身携带的装有20万元现金的皮包遗落在出租车上,而他又忘了索要发票。看来,要寻找这20万元现金,无异于大海捞针。就在这位商人准备自认倒霉的时候,出租车司机居然出现在他面前,把他遗失的物品完璧归赵,随后离去,不留名,更不提报酬(教师话音未落,学生议论纷纷。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这位司机拾金不昧,而有少数同学则说司机真傻,不要白不要。教师可将这种说法暂时放一放,继续话题。)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可以说是自古有之。今天,我们来学习几则古人清廉自持、洁身自好的故事。二、朗读课文,落实字词,疏通文意1请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断句。2学生根据预习情况,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句,先由同学相互解答,若还有疑问,则由教师解答。(注意诸、丧、食、袂、辑、啖、危坐等词语的准确翻译。)3学生口译三则寓言,教师点评。(注意人物语言的准确翻译,它是理解文意的关键。)三、立足文本,概括故事寓意1找出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语句。(旨在通过品味精炼生动的语言感受古人的人格魅力,同时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体会故事寓意。)人有其宝中的语言描写:“我以不贪为宝”嗟来之食中对饥者的外貌、神态、语言描写:“蒙袂辑屦,贸贸然来”,“扬其目而视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许仲平义不苟取中对许仲平的动作、语言描写:“独危坐树下自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2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寓意。子罕“以不贪为宝”是“不取”非分之物,视、“不贪”为宝,是追求一种为人的操守,追求道德的完善。饥者“不食嗟来之食”是“不取”施舍之食,至死也保持着做人的骨气和尊严。许仲平“义不苟取”是“不取”不义之财,高度自律,具有崇高的道德感。他们身上体现了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尊严,在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无疑是人们行为的坐标。3小组交流:用形象的语言复述故事、描述人物,并在故事最后加上精当的点评。 (考察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同时品味古文的语言魅力。点评可以评故事人物,可以评文本特色。精当的点评为后面的演讲打基础、,)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即兴演讲现代社会还需要“不妄取”的精神吗?开头语:在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述了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我好像听到有同学议论那位司机太傻,那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即兴演讲。题目就是一“现代社会还需要不妄取的精神吗?”希望同学们在演讲的过程中注意运用你们所收集的资料。结尾语:通过剐才的演讲,我想每个同学心中对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深的认识。我只是想为我前面讲述的故事补充一个结局:在富商拿回自己丢失的物品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在武昌投资,他说:“我很早就听说武昌是一个教育强区,今天这位师傅给我上了更深的一课。在这样一个如此诚信的区域,不进行投资建设,将会是我的损失。”(通过演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现,学习古人高尚的品质。同时让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学会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学后记】这篇文言文的字词较为简单,所以我改变了以往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不再过多关注字词的积累,而注重通过学习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培养。在导入的处理上,我仔细地思考了一番:开始我打算把整个故事全部讲完,但后来我担心学生有排斥心理,因为学生很反感老师过多的倾向性过于明显的说教。于是,我就留下了一个尾巴,在教学结束的时候才告诉他们故事结局,因为这时的学生通过学习有了自己的感悟,有了自己的主见,他们才更容易接受老师的说教。通过教学,我觉得这种设计似乎更合理。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三个层次: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通过预习,疏通文意,熟悉故事情节。二、学生和学生的对话。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分析故事寓意,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三、学生和生活的对话。通过演讲,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