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088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教案人教新课标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的 1. 学习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突出重点的写法。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学设想 一、重点和难点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作者在完整而深刻地理解雕刻家艺术构思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材料,运用简练生动的文字再现了“核舟”的形象。掌握这个特点,是成功地实施教学的关键。 重点是文章的第3段。这段写苏武和黄庭坚在船头“共阅一手卷”的神情,又以佛印的“矫首昂视”为烘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武滴居黄州时期的闲适生活和旷达心情,也说明了他“泛舟赤壁”的由来。这是雕刻家艺术构思中的主要之点,也是这件艺术品的主题之所在。 难点是怎样完整地理解雕刻家的艺术构思。这是因为文章涉及了艺术品的所有细节,如果只看字面,会给人以眼花缭乱的感觉;而要探究每一个细节跟主题的联系,则非完整地理解雕刻家的艺术构思不可。这个难点解决了,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艺术品的主题,更好地掌握文章安排材料的方法,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审美的能力。 第一课时设计思路:本节课为第一课时,重点放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上。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因此第一堂课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查字典和参看注释细读课文。并随时记下难懂的问题,等下节课解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工艺美术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要向同学们推荐的是一篇介绍工艺小品的文章核舟记(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利用多媒体显示。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省市)人。其父亲魏大在明熹宗时做“给事中”官,因上流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逮捕下狱。魏学洢尽力营救其父,末成。其父被害死在狱中,学洢痛父冤枉,晨夕号泣,自己又受到阉党迫害威逼,不久悲愤而死,只活了30岁。他一生没做过官,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利用多媒体显示。1、听课文录音并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节奏、重音、不要读错音。2、学生试翻译文章,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1)释词。(略)(2)重点句子:利用多媒体显示。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其人视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笔划像蚊子的脚一样细,笔笔清楚,颜色是黑的。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挑拣狭长的桃核刻成的。技亦灵怪矣哉:这种技艺,也真够奇妙的了!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自主学习,自己疏通文意,可以结成小组,互相讨论。四、理清说明的内容及顺序。明确:本文结构属于总一分一总,开头总写,由评论引入所要说明的事物,结尾再总写,在总述事物概貌的基础上再作扼要的评论。说明对象:核舟五、总结、扩展本节课我们对课文有了大概的了解。初步领略了核舟的奇特,和核舟各部分的组成。同学们都积极动口、动手、动脑,自行解决了不少问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找一找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如数词的使用,实词中个别词的变化等等。教后反思: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学习诗歌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朗读,本课抓住课文的重点让学生听读、多读、熟读,培养诗歌语感。 2、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学生通过画图基本掌握了课文所写的内容。通过表演,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体会了课文生动的诗歌语言。 4、因为画图、表演,不可能兼顾全班同学,所以也许有个别不认真的同学在第二、第三个片段时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了。5、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的习惯和能力。 在疏通诗句这个环节,我改变了以往以老师串讲为主的方法,而采用同学互相质疑、解答的方法,鼓励学生从书中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然后同学们互相解答。对于重、难点教师适当点拨、强调。但可惜的是这个环节安排的时间太少了。诗歌毕竟是一种与现今实际使用的活的语言相去甚远的书面语,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连字面意思都还没有搞懂,就很难理解此文的深层含义了,因此掌握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应该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可是,我因害怕设计的内容上不完,有意缩短了这个环节,使很多重要的字词没有得到解答,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因而在后面了解文章主旨这一环节时,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冷场,虽然这次冷场被我巧妙的解决了,但仍然感到遗憾。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