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的压强》教案6浙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058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的压强》教案6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的压强》教案6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的压强》教案6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科学上册大气的压强教案6 浙教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1 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2 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压强计和空盒压强计。3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之间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1、气压的观测 2、大气压存在的证明 3、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难点:1、大气压的大小2、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教学设计一、大气压的存在【实验引入】1、器材:一杯水(染成红色),一个空杯,一个胶头(或橡皮套),一根玻璃管(两端开口,粗细均匀,长20cm,内径约510mm均可)2、演示过程1)出示玻璃管,将空杯置于管的正下方,然后向管内倒水,可看到水从管底流出。2)左手拿管,并且用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的下端,仍然向管内注入水,至满。3)教师提问:为什么水不会从下面流出?学生微笑,齐答:因为管底被手指堵住了。笔者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指出:由于管底被手指堵住,所以手指对管内的水产生向上的压强,支承住了水柱。接着置疑:若此时将管倒拿,使其开口端朝下,水会不会流出?学生纷纷猜测,形成悬念。4)左手拿管不变,同时用右手中指抵住玻璃管的上口,然后将管倒置,(倒置过程中,手指不要松开)。5)接着故意缓慢移开右手指,使下面的管口露出。这时可见红色水柱并没有流出来! 学生大吃一惊!教师自言自语:咦,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呢?(可用左手倒拿着管,夸张地放到眼底瞧一瞧)难道管里的水突然没有了重力吗?难道是老师会气功,发功将管内的水吸住了吗?学生轻笑,同时产生了想获知正确答案的强烈欲望。6)启发:虽然我们看不见管口有物堵住它,但管口附近是不是任何物体都没有呢?学生茅塞顿开有空气存在。因势利导:在管口四周存在着我们看不见的大量空气,这些气体起到了手指的作用,堵住了管口,使管内的水竟然无可奈何地呆在里面。这说明了这些大气对管底的水面有向上的压强,支承着水柱。7)这时,仍有学生半信半疑,可进一步说明:因为现在管内的水只有下面受到了大气压强的支承作用,所以很难流出;但如果同时有大气作用在管的上水面,那么上、下作用的气压相互抵消,水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来。8)松开左手食指,水应声落下。(学生开始相信大气有压强)9)改用胶头,套住玻璃管的一端,再做一遍,同样获得满意效果。大气压强确实存在.液体在各个方向上存在压强,气体是否也一样呢?【学生实验】探究大气压强是否向各个方向都有向上玻璃杯装满水用纸片挡住,倒立玻璃杯,纸片不脱落,如图1说明向上有大气压向下将剥了壳的熟鸡蛋塞住刚烧过酒精棉球的广口瓶口,很快鸡蛋就被压进广口瓶中说明向下有大气压猜想向左、向往是否也有大气压,如何证实?(让学生自己证实)通过上述演示实验及日常生活经验得知在气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解释】图214、215、216(学生动手实验体会吸盘的作用)倘若没有大气压强作用在液体的表面,各种液体就不可能被抽吸起来。从这个含义上讲,一切抽吸液体的过程,其实都是大气压强将液体“压”上来的过程.【演示实验】抽出可乐瓶中的气体 实验现象:可乐瓶变瘪实验结论:气体向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设问】大气压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那么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实验现象:两个半球需用很大的力才能拉开提出疑问:是什么力使两个半球合得那么拢?讨论后得出:是大气的压力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的,进而让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因为地球周围的大气受到地球的吸引,即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大气对浸在其内的物体就有压力、压强。如果半球内为真空,那么要拉开半球需要的力约为7065牛。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说明大气压是很大的。【阅读】人体中的“马德堡半球”二、大气压的大小大气压的大小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应该知道大气压的测量方法。1、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出示】空盒压强计(或叫金属盒压强计、无液压强计)观察:其上有两行刻度,一行以百帕为单位,一行以毫米汞柱为单位。说明它的原理和构造。【出示】水银压强计补充实验:托里拆利实验进行简单的实验说明、数据读数和分析,大气压支持着玻璃管中的水银柱。当大气压发生变化的时候,水银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从中说明水银压强计的原理。【简单比较】:两种压强计的优缺点2、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解释:大气压的产生是由于大气有重力。2)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解释: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而减小。实例:高山上气压很低。有些登山运动员在进入高山地区后,会发生高山病。高山病的症状差别很大,包括: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脉搏和呼吸加速、四肢麻木等。每个人的反应随一系列的条件而不同,主要决定于训练的程度和海拔高度的转变速度等。登山运动员初次迅速攀登很高的山峰时,会出现以下现象:睡眠不好,全身感觉不舒服,软弱无力,懒散和情绪低落,动作协调性差。呼吸系统的症状是:气喘,时常感到空气不足,睡眠时发生周期性的呼吸停顿,夜间感到窒息发闷。由于心脏血管系统机能状况变化引起头晕、鼻出血、耳鸣和血管跳动的感觉,皮肤和粘膜变得青紫或苍白,常常恶心和呕吐。严重的会陷入昏迷、甚至死亡。高山病的主要原因是高山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压低,人们呼吸时吸入的氧气的分压也低,造成肺泡中的氧分压降低,血液中含氧量减少。平原地区的青年人在高山地区居住一段时间后,对高山气候的适应能力和缺氧的抵抗能力都会提高。一般地说,高山病的急性症状就会逐渐减轻,以至消失。身体健康的人和训练有素的登山运动员对高山气候的适应能力也强。3)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1.01105帕(760毫米汞 柱)规定:这个大气压值称为标准大气压。【讨论】要求简单地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并与砖的压强进行比较。【问题】这么大的压强,我们为什么没有受压的感觉? 解释:人对环境的适应,人的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教学后记本节课的引入很有意思,学生真的被深深地吸引。虽然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出现,但往往平时没有注意。通过教师的渲染,学生更能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只不过是平时习以为常罢了。本节内容分3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为大气压的存在,补充一些实验;第二课时主要讲大气压的大小测定,补充托里拆利实验。第三课时: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具体见后面的教案。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