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撰写人:_时 间:_ 教学目标1、翻译并背诵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语。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3、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敢于冲破现实羁绊。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当堂成诵。(这是一篇名文,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中学生差不多都能背诵,但理解本文确有难度,要求不宜过高,粗知大意即可,但一定要熟练背诵,为将来进一步消化创造条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授内容1、解“大同”“大道”两个概念。2、指导背诵课文。板书设计大道之行也(礼记)纲领: 天下为公 大道的基本特征: 人人受关爱 安居乐业 货尽其用 人尽其力 选贤举能 谋闭而不兴 讲信修睦 结论: 走向大同 教学过程一、导入:桃花源记中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理想社会的生活途景。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末年的礼记中就有相类似的理想社会画卷。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篇大道之行也。二、整体把握1、范读课文。2、学生仿读并思考:“大道”指什么?”大同”又指什么?理解这两个概念是理解全文的关键。明确:“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则可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指执政者实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三、研读理解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掌握以下文言实词,疏通文意。大道之行:施行 男友分:职份,职业选贤与能:通“举”,推荐 货恶其弃于地:憎恶讲信修睦:培养 不比藏于己: 私藏故人不独亲其亲:所以;以为亲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皆有所养:供养 盗窃乱贼而不作:乱,造反;贼,害人;作,兴起。2、指导学生翻译课文(1)自主探究,理解、翻译。(2)小组合作学习,翻译全文。(3)全班交流。3、细读课文,探究讨论(1)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2)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讨论、归纳、明确:(1)A、人人都受到社会关爱:a、全社会亲如一家(人不独亲其亲) b、各年龄段的人都有合适的安排(老有所终) c、五种人实行生活保障:(鳏寡孤独废疾者)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男友分,女有归。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珍惜劳动产品,无自私自利之心,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辱,尽全力劳作,没有“多得”的念头,更不会据为己有。(2)“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黄帝、颛顼、帝喾k、尧、舜)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后构想出来的一种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于“五帝之世”,有高出“五帝之世”。 四、指导诵读1、指名单独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的停顿(1)“大道之行也”用提顿的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2)“天下为公”三句用分列语气读。(3)“故人不独亲其亲”“使老有所终”的“人”、“使”各统领其下两句和四句,其后一顿。(4)“货”“力”两字后一顿,表明观点。(5)“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文意。(6)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预期肯定。2、朗读课文两遍,试着背诵。3、抓住重点词句背诵全文。如:大道之行也,_ ,选_ ,讲_。使_,是谓大同。五、拓展延伸“大同”社会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之处?是什么?同:都是人们向往的理想社会,没有战争,没有贫穷,人人平等,和睦,生活幸福。异:大同社会是指一个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人类思想高度进步的社会,当然经济更是足以让人们生活无忧了,而世外桃源则是一个朴素,文明不一定高度发展,经济也不一定发达,只是远离世俗的一个较之理想的安居之地。六、布置作业1、思考:2、背诵并默写全文。4 /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