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小专题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9462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小专题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小专题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小专题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物理上册小专题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新版新人教版撰写人:_时 间:_01专题概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学生实验中的一个重点实验考查的内容往往是实验器材的调整、像的特点的归纳、成像规律的应用等这一实验可延伸拓宽为探究凸透镜焦距与材料、凸凹程度的关系、近视眼或远视眼形成原因的探究1探究凸透镜焦距与材料、凸凹程度的关系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实验探究过程放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调节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探究调节蜡烛距离凸透镜的位置,然后再适当地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温馨提示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原因:(1)蜡烛、凸透镜、光屏没有调节到同一高度;(2)蜡烛处于一倍焦距上或一倍焦距之内;(3)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上的光屏无法移动到该位置在探究的过程中,若凸透镜上半部分用白纸遮住(或凸透镜上落了一只苍蝇或凸透镜不完整)时,在光屏上都能够得到物体完整的像,只不过是比原来暗一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两个关键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以焦点为界,物体在焦点以外成实像,在焦点以内成虚像,在焦点处不成像;以二倍焦距为界,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的像,在二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像,在二倍焦距处成等大的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焦距以内反变化”,前半句是说在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所成的像变大,像距也跟着变大;后半句是说物体在焦点以内时,随着物距的减小,所成的虚像变小,像距也在变小02专题训练类型1凸透镜焦距大小的实验探究1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甲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甲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_(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E、F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的关系”2凸透镜的焦距可以在阳光下用刻度尺来测量,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跟什么因素有关,他做了实验,根据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1234凸透镜厚度1 cm0.5 cm0.5 cm0.5 cm直径4 cm4 cm6 cm4 cm材料玻璃玻璃玻璃塑料焦距3 cm5 cm8 cm6 cm(1)此实验运用了_的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2)比较实验_与_,得出结论:同材料、同直径,凸透镜厚度越厚,凸透镜焦距越小(3)比较实验_与_,得出结论:同材料、同厚度,凸透镜直径越大,凸透镜焦距越大(4)比较实验2与4,得出结论:_类型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3(营口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确定焦距时所做的实验,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 cm时,能成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的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此时所成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因燃烧变短,所成像如图乙,要使像能够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_(填“上”或“下”)调整(3)在上一步实验调整好像的位置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呈清晰的像,可将蜡烛适当_(填“左”或“右”)移4(泉州中考)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她看到的像是_(填“倒立”或“正立”)、_(填“放大”或“缩小”)的(2)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填选项序号)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4)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_.类型3探究近视眼、远视眼成因5如图所示,在探究“视力的矫正”实验中,用凸透镜模拟人眼的_,用光屏模拟人眼的_,烛焰相当于被观察的物体先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位置,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再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则必须将光屏适当向_(填“前”或“后”)移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_作用该实验是对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作用的模拟类型4综合提升6(眉山中考)如图所示,李宁同学在张老师指导下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cm.(2)李宁同学把蜡烛移动到A处,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_(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的实像(3)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睛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李宁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_透镜,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填“近视镜”“远视眼”或“正常眼”)7(宜宾中考)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次数123材料玻璃玻璃水晶凸起程度较小较大较大焦距/cm8.04.0(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_cm.(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_光入射时焦距小些 (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 cm的凸透镜和蜡烛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 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 cm、13.0 cm,与理论像距16.0 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参考答案小专题(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1)AC小(2)材料2.(1)控制变量法(2)12(3)23(4)同厚度、同直径,材料不同,凸透镜焦距不同3.(1)11.0放大投影仪左变小(2)下(3)左4.(1)倒立缩小(2)D(3)近视(4)实验现象更明显、便于观察、减少了污染等5.晶状体视网膜后发散近视6.(1)10.0(2)左缩小(3)凸远视眼7.(1)10.0(2)材料相同的凸透镜,凸起程度越大其焦距越小(3)蓝(4)光屏上还没有出现清晰的像时就测出了像距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