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案(无答案)鲁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446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案(无答案)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案(无答案)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案(无答案)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教学案(无答案)(新版)鲁教版撰写人:_时 间:_学习目标:1. 通过分析水分子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特征;2. 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分子特征 难点:用分子运动的观点应预习案 自主学习课本p2225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水得三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分子?分子的特征有哪些?3.水是如何实现天然循环的? 4.水的天然循环有什么意义?预习检测:1. 课后练习1 探究案探究一、怎样从粒子的角度解释水的三态变化?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受热变成水蒸汽后,水分子本身改变了。B 气态水分子不断运动,液态和固态水分子不运动。C 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的变化,是物理变化。D 水由水分子构成,冰由冰分子构成,水蒸气有水蒸气分子构成。探究二 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例2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是( )A 给篮球充气,分子之间有间隔。B 夏天湿衣服干的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C 100ml酒精10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质量的。D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探究三 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例1:下列是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简图,试回答下列问题。水蒸汽云雨、雪流入大海水蒸汽(1)水通过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实现自身循环。(2)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 )A、地球 B、太阳 C、风 D、海洋(3)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循环图中这两个转化过程:【当堂达标】: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因为( ) A 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B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C 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D 分子总是不断的运动2、军犬能闻到犯罪嫌疑人的气味的原因是( ) A 分子的质量小C分子间有间隔 B 分子不断运动D分子的体积小3、把密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水会变成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分子发生的变化是( ) A 水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C 水分子的数目增加了 D 水分子的排列方式改变了4、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改变 C食物腐败分子变化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运动 D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5、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A、 B、 C、 D、 6、有两瓶气体,上面盛的是空气,下面盛的是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当抽去中间的玻璃片后,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扩散到上瓶,同时下瓶颜色逐渐_,最后,上下两瓶颜色_,此现象说明_,当两瓶气体混匀后分子_(填继续或停止)运动。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学习目标:1通过水的净化,掌握分离混合物的方法。2、学会判断混合物和纯净物3、体会化学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重点难点:重点:1、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法、蒸馏法。2区别混合物、纯净物预习案自主学习课本p2529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发布范围也很广,但是 以上的水集中在海洋里。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 ,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占全球总储水量的 。2、由 称为混合物,在混合物中各种物质都如: 。由 称为纯净物,如: 。3、常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 、 等。其中过滤法用来分离 与 ;而把溶解在液体中的固体分离出来用 的方法; 探究案探究一:净化黄泥水需要哪几步?进行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1、沉降: 2.过滤的主要仪器包括 。(2)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3)玻璃棒的用途: 。3、消毒:_、蒸馏:_例1:分离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有A、过滤 B、蒸发 C、蒸馏。选择合理的方法分离下列混合物(填序号)(1)食盐和泥沙 (2)酒精和水 (3)海水中获取食盐 。探究二:如何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例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铜 B、空气 C、矿泉水 D、大理石【当堂达标】:1、过滤所依据的原理是( )A、利用的温度不同 B、利用的附着力的不同C、利用沸点的不同 D、利用颗粒大小不同2、在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A、漏斗 B、烧杯 C、酒精灯 D、玻璃棒3、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液面要始终不低于滤纸边缘C、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D、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是硬水B、软水中一定不含钙、镁化合物C、矿泉水是纯水D、软水可做锅炉用水5、关于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物理变化 B、是化学变化C、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D、水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6、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7、(1)海水、河水、湖水都是天然水,天然水是 物(填“纯净”或“混合”);(2)进入区西部的京密引水渠是向市供水的重要通道。为保护好城市用水,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在此引水渠岸边堆放垃圾 向引水渠中排放工业废水 在引水渠两岸植树 向引水渠中倾倒生活污水8、下列混合物可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填序号)含泥沙的粗盐 浑浊的河水含有沙子的大米 食盐和白糖9、某生活污水有一股臭味,主要含有菜叶、碎塑料袋薄膜、泥沙、氯化钠和碳酸钠等物质。现将其去渣、除臭后用于清洗厕所。问:(1)采用何种操作可除去其中的固体物质?(2)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3)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课题:水分子的变化学习目标:1、 知道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2、 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概念,能对学过的反应进行分类。3、 能够对已知物质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4、 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已学过的化学反应。重点难点:重点: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水的分解与合成。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学法指导:1、以实验探究法为主,以讲授法为辅。2、小组合作学习。预习案课前查阅资料,了解氢气和氧气的有关性质及检验方法(1) 氢气的有关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2) 氧气的有关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 氢气的检验方法: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生成。(4) 氧气的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探究案实验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实验: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溶液),接通直流电源,观察现象。问题思考:接通电源后两个电极上有何现象?一段时间后,两个玻璃管内液面有何变化?根据经验猜想,两个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怎样检验?总结:两个电极产生( ),负极产生( )气,能( );正极产生( )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 )。文字表达是( )实验探究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观察现象,然后用手轻轻触摸烧杯。问题思考:点燃可燃烧气体前,应先( )如何检验氢气? 总结;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 )色,干燥冷却的烧杯内壁有()出现,说明有()生成,用手触摸烧杯感到(),说明反应放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对标自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达标测评:1、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氧气 二氧化硫 B、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C、高锰酸钾 锰酸钾 + 二氧化锰+氧气 D、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硫2、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A、大小不同 B是不是构成物质粒子 C、质量不同 D、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4、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5下列现象或操作与分子对应的性质不一致的选项( )选项现象与操作分子的性质A铁轨中间留有空隙分子间有间隔B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分子具有一定质量C打开酒瓶会闻到特殊气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给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6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B. 水氢气氧气 C.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D. 镁氧气氧化镁7、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理想的燃料是( )A、煤 B、氢气 C、天然气 D、汽油8、氧化汞 汞 + 氧气,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由该图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有:氧化汞受热分解,这个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一个氧化汞分子是由_构成的,金属汞是由_直接构成的。训练案课本35页1、2、3课题:2.3原子的构成 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的构成,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认识原子中的电子对原子化学性质的影响。3.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认识事物之间的内部变化规律。二、学习重点: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三、学习过程: 预习案:任务一:观看卢瑟福实验视频,结合课本36-38页内容共同讨论,完成以下知识(提示:结合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知识,动脑思考)(1)为什么大多数a粒子能不改变方向而顺利穿过? (2)少数a粒子改变原来的方向,发生偏移的原因? (3)极少数a粒子被反弹回来的原因? 任务二:阅读课本37页,用自己认为最清晰方式,表示出原子内部结构,将原子内各微粒的有关知识加以标注。 任务三:结合课本39-40页内容,学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认识原子中的电子对原子化学性质的影响。任务四:进行知识整合,说出原子、分子、离子的区别与联系。课内探究学案一、展示:1、预习案任务一至四答案,重点解决疑难题目。2、说出通过自学,自己有什么收获和困惑。二、精讲点拨:(生讲、师讲相结合,重点知识,重点巩固。)例1:指出下列符号中各部分意义 (1)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变化中易 ,变成 了 (阳阴)离子;氯原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变化中易 ,变成 (阳阴)离子,带相反电荷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作用,便可形成氯化钠。因此, 也是构成物质一种基本粒子。(先对学生小组交流情况进行评析,重点讲解阴离子、阳离子区别和联系。)三、对标自查:(反思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四、达标测评:1.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核电荷数2.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氦-3原子核内2个质子和1个中子,则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 B. C. D.4.用分子、原子、离子完成下面题目:水是由 构成,铁是由 构成,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氖气是由 构成,氯化钠是由 构成。5. 1911 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1.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2.一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数a粒子被弹了回来。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1) 现象1 (2) 现象2 (3) 现象3 五、谈收获体会(训练学案) 1.综合能力训练37页1-8题 2. 综合能力训练38页1-8题课题:2.3原子的结构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原子的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2、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计算3、认识到用一种新标准12C原子质量的112来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会使得衡量结果更接近常规的数据范围,并了解这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二、学习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三、学习过程:任务一:观看下表中不同原子的质量。原子种类1个原子的质量kg氢原子1.67410-27碳原子1.99310-26氧原子2.65710-26铁原子9.28810-26根据上表思考下列问题:1、表中的数字有什么特点?使用起来方便吗?2、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如何表示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任务二:观察下表,找出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原子钠氧铝硫钙质子118131620中子128141620相对原子质量2316273240思考、归纳:相对原子质量 任务三 思考:课本42页在线测试练习:课本43页挑战自我。课内探究学案一、展示:1、预习案任务一至三答案,重点解决疑难题目。2、说出通过自学,自己有什么收获和困惑。二、精讲点拨:(生讲,师讲相结合,重点知识,重点巩固。)例1:把下列表格补充完整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相对原子质量氢101镁1212磷1631根据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完成下面问题: ( )1.相对原子质量( )2.求相对原子质量时,标准是 .3. 相对原子质量( )( )4、“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两个概念区别与联系。(对学生小组交流情况进行评析,并重点讲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计算。)三、对标自查:(反思自己是否完成学习目标)四、达标测评: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B.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其它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比值C.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2.原子种类氢碳氧钠铁质子数1681126中子数0681230核外电子数1681126相对原子质量112162350通过观察上表,不仅可以得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1). ;(2). ;(3). 。3.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另一种A原子的质量是1.793710-26 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9 B. 24 C.56 D.1084.已知资料获悉,目前人工合成的最重原子是118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相对原子质量是293,该原子里的电子数比中子数少( )A. 57 B.75 C.118 D.1855.若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则实际质量为ng的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2 nm B. 12 mn C. n12 m D. m 12 n 五、谈收获体会(训练学案)综合能力训练P39页第1、2、3、4、7题。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