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论逆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1209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论逆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论逆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论逆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比较探究论逆境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是通过论证的方式让青少年对人生中的逆境有一个正缺的认识。使青少年树立面对生活中的逆境时的勇气。 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内容。2、掌握相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表达上的特点。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逆境,相信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4、引导学生领会“最美好的品质正是在逆境中被显示”的道理。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对待逆境。难点:掌握相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文章表达上的特点。教学方法:比较阅读,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在比较中学习,在探究中深入理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示例。由章太炎故事导入。章太炎是清末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他的一生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事业作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同时也留下不少趣事。16岁那年,章太炎去参加“童子试”。当时考试的题目是:论灿烂之大清国。考场上安安静静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许多考生伏在桌上,苦苦地思考,大写起歌颂清朝政府的文章来。章太炎坐在那里,想起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受尽了外国列强的欺凌;又想到清朝政府对洋人卑躬屈膝,对人民作威作福等。这怎么能证明大清国“灿烂”呢?于是他拿起笔,把一直压在心里的愤怒尽情地写进了自己的文章,并且呼吁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振兴中华民族。不到一个小时,章太炎就第一个交了卷。主考官见他这么快就做完了文章,不由得暗暗称奇。章太炎刚要离开考场,主考官忽然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喝道:“慢着,你好大的胆子!你知罪吗?”章太炎不慌不忙,平静地说道:“我写的,都符合当今中国的实情,也都是我的真心话。请问,我有什么罪?”话音刚落,考场里一阵骚乱,考生们开始议论起来。主考官想驳又驳不倒他,气得脸色发青,又怕事情闹大,可能会连累自己,只好叫人把章太炎赶出考场。章家的仆人看见这种情形,知道闯下了大祸,吓得面如土色,而章太炎却若无其事地离开了考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章太炎敢怒敢言的精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叶兆言的文章闲话章太炎。二、解释课题。题目为什么叫“闲话”?教师明确:“闲”在这里至少有这样几层意思:(一)“闲话”是相对于严肃话题而言的。什么叫严肃话题?章氏是革命家、大师级学者、思想家,讲他这方面的业绩,属于正经严肃话题。而这里的闲,则是不慌不忙,从容自如,自由、随意谈谈的意思。(二)随意谈谈,又接近漫谈。漫谈还可能是正经的,不过不系统,不全面,态度比较轻松而已。这里的闲话,比之漫话、漫谈更为随意。三、作者介绍。叶兆言,1957年生,江苏苏州人。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艳歌夜泊秦淮枣树的故事路边的月亮绿色陷阱采红菱等,散文集叶兆言散文等。四、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一)鲁迅评价章太炎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叶兆言认为他是“古文大师”,章太炎却说自己是“医学第一”。读了闲话章太炎,你认为章太炎是个怎样的人?(教师适当点拨,学生讨论回答,言之有理即可。)1、章太炎是个学贯中西的大学问家;2、章太炎是个敢于斗争的大革命家;3、章太炎是个诙诡机智的大思想家。(二)闲话章太炎中认为章太炎最突出的是名士气。所谓名士,指旧时名望高又不做官,常常不拘小节,不守世俗礼法,随情任性,自由散漫的人。课文中,哪些事例表现了章太炎的“名士气”的性格特点?你认为其中哪个例子最精彩?学生讨论。教师明确:文中几乎所有小故事都是表现章太炎名士气性格的例子。如打算身穿麻衣,痛哭国门;扇柄坠大勋章见袁世凯;逢酒则醉,醉了则怒骂袁世凯;写无数诅咒袁世凯的纸条予以焚烧。挥杖驱逐宪兵;大骂“袁奴滚走”;纵酒骂袁以致误车;陪朋友聊天、吃饭以致结束绝食。其中最精彩的,从内容讲本应为身穿麻衣痛哭国门,但未展开具体写,也未实行下去,因此,应为陪朋友聊天、吃饭结束绝食最为精彩,因其中一些细节(我陪你吃)很见出章太炎任情率性的“名士气”的性格特点。五、探究课文的人物表现方法。(一)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把本篇课文与黄河化险对比。(学情分析:单篇分析,学生不容易体会到其特点,“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一对比,特点自然显现。)(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写人的文章一般以人物的言行直接表现其性情,本文也是如此,上述的例子都是正面直接写的。但本文的写人物言行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1、所写的都是所谓小事。章太炎“七被追捕,三入牢狱”,一生革命的大事很多,但课文没写,而只写这些小事。原因是这些小事中可以体现出大人物的个性和精神风貌;其次,这些小事可以表现一种趣味,既名士气;其三,叙写这些小事也符合“闲话”之意。黄河化险则不同,它描写的是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关键时刻毛泽东的雄才大略,深思熟虑的决断。2、本文采用的是极简略、概括的叙述,省略了细节,省略了抒情,让读者在简略的叙述中想像、体会。文中所写的各件事都是如此。而黄河化险非常详细地描写了毛泽东思考的全过程:从自然界的风雨到人物的言行,从毛泽东的表情到他的对话,特别是他点火吸烟的过程,描写非常细致。(三)文章有时也可以借助旁人的态度来间接地表现中心人物,闲话章太炎有没有这种间接的表现?请你找出来,谈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本文也用了不少间接表现的方法。如引用鲁迅的文章中“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的评价;袁世凯忌惮章太炎的学问和资历而不敢杀之;陆建章谓太炎一篇檄文,胜过十万兵马;陈宦则谓太炎一语,可安天下。这样写从侧面刻画突出了章太炎威望之高,影响之大,甚至令对手和政见不同者也不得不敬佩他。黄河化险中也有类似的用间接描写反映毛泽东性格特点的写法,比较典型的如“我看主席的最大乐趣就是迎接挑战”等。六、探究闲话章太炎的语言特色。学生讨论,试作分析。教师引导体会:(一)书面语、口语、文言词语交融。一篇文章用什么样的语言,除了与作者的才气、习惯、性格有关外,也与所描写的对象有关。本文写的章太炎是古文大师,因此他的语言中必然会有一些文言词句出现,这样也符合人物的性格。而使用口语,则更显行文的活泼。闲话章太炎中,有时用文言词句,如“大诟”“安得”“太炎殁”等;有时则用口语,如“书呆子兮兮的”“正经八百”“送了命”等,可谓亦雅亦俗,各得其宜。(二)下面几句话,你能否把其中加线的书面词语改为口头语,或把口头语改为文言词语?试进行改动,并体会这样的改动对表达有什么不同。1、毛泽东似乎根本没注意周围发生的一切,目光淡漠,眉头轻轻皱着。(可以改为“微蹙”,但改后语言虽然简洁了,却与上文的风格不一致。)2、像我们这些晚辈不敢妄断是非曲直。(可以改为“后来如我辈者”,但原文使用口语更符合“我们”的晚辈身份。)3、他抢过钱往来人的脸上便砸,怒目曰“袁奴滚走”。(改为“瞪圆了眼睛大骂”意思也相同,但这里描写的是章太炎,使用文言词语更符合其身份。)七、布置作业。 (一)仔细体会课后“词句品味积累”。 (二)预习论逆境。第二课时一、导入示例。同学们,你们知道“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同学们回答:培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培根的文章论逆境。二、作者简介。培根(15611626),英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的著作是多方面的,但在他的所有著作中,最为广大读者所欢迎的是随笔集人生论,他的著作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常常被人拿来当作格言,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这是一篇论说文,论点是:只有战胜逆境才能成功。四、比较阅读。学生讨论:这篇文章与本单元的其他几篇文章主题相近,但写法很不一样,能谈谈你的看法吗?(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只接触过有数的几篇议论为主的文章,如七年级上册中的我若为王等,对议论文还不够了解,这里的讨论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议论文特点的了解。)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明确:这篇文章和前面的几篇文章讲的道理相似,都是主张在面临不利的客观条件时,要勇敢地应对。但是,它们的写法是不一样的。前面的几篇文章,用的是文学描写的方法,集中描写人物的言行,通过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评价,表达对事物的观点。本文用的是抽象议论的方法。它提出观点,然后用事实或道理加以证明。这种证明的过程就叫论证。论证可以有多种,有时可以用列举事例,有时也可以引用经典性、权威性的话语。列举事例的方法叫举例论证,引用理论或其他资料 的方法叫引用论证。论证还可以有其他的方法。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特点。明确:在本文中,培根突出地用了引用论证这个办法。五、从论逆境中找出格言式句子,分别以黄河化险闲话章太炎中事例给予说明。学生举例。如:“最美好的品质正是在逆境中被显示的”,如黄河化险中,毛泽东的大智大勇等、周恩来的沉着等、任弼时的责任心等、全体人员的纪律性强等。“人的美德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会散发出最浓郁的香味”,如闲话章太炎中,章太炎彻底地公开反对袁世凯。六、拓展延伸。落难的王子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抓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身罹残疾,从此以后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发过的同样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谁知他正色道“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了谁的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哪,太可怕了”1、你从这则寓言中悟到了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苦难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事,每一个人都要“横渡波涛翻滚的人生之海”;(2)一旦遭遇苦难,就要勇敢的面对,顽强地接受命运的挑战;(3)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4)世界上没有不可战胜的苦难。(答出一个方面,或另有自己的合理见解均可)2、这则寓言与论逆境讲的道理相似,但写法上很不一样,能谈谈你的看法吗?参考答案:论逆境是篇哲理随笔,通篇议论,用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启迪人;落难的王子是篇寓言,以叙事为主,用生动的故事和精巧的构思启迪人。七、布置作业。(一)从毛泽东、陆游咏梅词中,可联想到论逆境什么句子?参考答案:毛、陆咏梅均可联想到“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最美好的品质也是在逆境中被显示的”。(二)模仿“幸运固然令人羡慕,但战胜逆境则令人敬佩”,写一句话,表达你对人生的感悟,看谁写得最有哲理意味。 九、自问自答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于议论文的结构组成的讲解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