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案2新人教版(I).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7908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案2新人教版(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案2新人教版(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教案2新人教版(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I)撰写人:_时 间:_一、对本节课的基本理解和认识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性质:本课要帮助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概念、知识和方法,以观察物质的独特视角引领学生走进微观世界。本课是在前面已经学过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基础上展开的,继续探索构成原子的更小微粒以及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是前面相关的内容的深化和扩展,因而难度也会相应加大。地位:本单元教材教学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后学习的理论基础,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中原子的构成是本单元的课题2。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是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课题学习的原子构成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原子构成的学习学习可以强化学生对课题1分子和原子知识的理解,同时又为学好离子、元素的相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对原子质量的学习又是今后学习化学计算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本课题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利用图、表、多媒体动画、科学史料来创设情景,使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认识原子的结构,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2通过类比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3.通过原子结构发现史了解科学研究的历程、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4.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难点对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理解。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仪器药品无演示文稿PPT、动画(原子的发现过程)其他资源导学案二、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与方法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宗旨与意图导课: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说出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抛开化学变化原子可不可以再分?若可分能分成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走进神秘的微观世界里共同揭开物质构成的奥秘。本节课我们主要探究课题2原子的构成。板书课题 学生思考抢答引导学生从熟悉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秘色彩的微观世界。并引起思维上的冲突充分想象原子内部构成初识结构过渡播放动画演示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过程过渡同学们你们见过原子没?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可以试着画一下也可以)我们来看看科学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复杂我们一起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来看看原子具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思考,回答生甲:我觉得原子像桃子生乙:我觉得像西瓜生丙:像乒乓球生丁:像铅球观看多媒体边欣赏边与刚才自己的想像进行对比。以动画激发学生带着新奇、兴趣走进原子结构,调取学生原有的原子结构认识通过对比学生与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激发兴趣。通过这些资料,可以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的演变历史;还可以通过修正各种观点使刚学过的知识得以应用和巩固升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并且还可以通过各位科学家的成就,了解科学的发展是在不断修正和补充中进行的,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起步的,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原子的结构PPT:展示根据教材图3-9制成的动画版原子结构图及表3-1 PPT:展示学生观察到的信息设置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原子结构,你能观察到什么信息? 学生自己观看大屏幕学生独立看大屏幕,将直观的简单的信息观察出来,培养学生独立读图的能力,并将抽象的原子构成直观化。导语:分小组继续观察,看那个小组能观察到更多的信息,将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下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同时板书以小组为单位看大屏幕并交流讨论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各组成员也可以补充在独立看到基础上,将没有发现的信息通过小组集体进一步仔细观察分析、比较读出更多信息。这一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信息获取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给学生如何使用教材中的图表深化问题: 引导学生:1.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来自于哪种粒子呢?它们在数值上有什么关系?2.原子中含有带电的粒子,那么由它们构成的原子是否带电呢?为什么?自助: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小组交流采取抢答的方式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核内质子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简称核电荷数)此环节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观察的信息展示如下(PPT):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2、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3、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原子核外有很大空间,电子在核外绕着原子核做高速运动4、原子很小,原子核要比原子小的多5、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6、原子核带正电核电荷数7、原子不显电性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整理并记录交流结果学生独立整理记录将语言表达提升为书面表达,强化知识课堂练习1见导学案呈现,大屏幕出示答案相对原子质量PPT展示书上表格3-1总结过渡PPT书上表格3-2PPTPPT书图3-14类比讲解PPT展示1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相对原子质量发展史2PPT展示:以氧原子和氢原子为例展示如何计算相对原子质量是不是所有的原子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呢?我们来看一看那么通过这个表格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展示一个氢、氧、碳原子的实际质量构成原子的各粒子数目存在着这样的关系,质量上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你能获得怎样的信息?构成原子的各粒子质量这么小,那一个原子的质量有多大?通过现代科学仪器精确测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一个氢、氧、碳原子的实际质让学生记忆、书写谈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呢?这正像我们用吨为单位来表示一粒大米的质量有多大一样极不方便,类似的,为了便于研究问题,国际上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质量的大小。那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呢?简单介绍为什么相对原子量以碳原子的质量为标准哪位同学能用一个简洁的式子表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边展示边讲解观察后片刻都抢着回答:是思考以小组为单位抢答生1:并不是所有原子里都有中子 。生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生3: 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生甲: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很小生乙: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生丙:电子的质量要比质子和中子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生丁: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大家七嘴八舌数太小了书写、记忆使用都不方便思考生甲:可以把这样小的数放大生乙:那也不能随便放大吧,得需要一个标准吧看大屏幕集体朗读通过观察归纳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公式感受和理解利用概念与数据计算氧、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思考同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那么多的原子唯独选择碳-12原子呢?感受思考; 回答观察;体会从图表、动画中分析、归纳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培养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楚表达自己观点的良好学习方法。再次运用前面的方法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让事实说话”通过列举数字,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原子质量书写、使用时的不便,从而认识引入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持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趣味性通过阅读理解相对原子质量定义学以致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再次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过程,通过各位科学家的成就,了解科学的发展是在不断修正和补充中进行的,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起步的,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也解决学生此时自然而然产生的疑问。 根据课标的意图此部分已降低要求所以由教师演示计算的方法以加深学生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拓展延伸PPT展示附录153页中的相对原子质量表和62页表3-4PPT展示刚刚填过的表格表格PPT展示拓展延伸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经不需要我们计算了都由科学家测定出来,今后学习中,我们可直接查阅62页表3-4或书后附录153页中的相对原子质量表我们也应该记住那些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如我国的张青莲教授。你们有没有发现: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原子很小,它还能不能再分了呢?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粒子“夸克”构成,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查阅填表抢答运用表查阅下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氢、碳、氧、钠、铁填入表中感受观察: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思考后回答让学生练习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激发学生爱国、爱科学的情感体会相对原子质量测定的学科价值。通过对数据的综合观察与分析,找出规律,拓展思维,便于运用。时间在延续,科学在发展体会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必将不断完善。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无限可分性。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无限可分性。课堂练习见导学案呈现,大屏幕出示答案课堂小结学完本节课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疑惑?课后作业见导学案板书设计3-2原子的构成四、板书设计3-2原子的结构(一)一、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电中性) 中子:不显电性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相对原子质量1. 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2.公式: 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kg) 相对原子质量(Ar) = 一个碳原子的实际质量1/12(kg)3.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五、导学案原子的结构(一)学案知识点一:原子的结构1.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也可以在纸上画一画)(抢答)然后观看教师播放多媒体动画:科学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 2.观看PPT根据教材图3-9制成的动画版原子构成示意图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简记你观察到的原子结构的信息:记录小组观察、讨论的原子结构的信息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观察到的原子结构的信息(大屏幕呈现) 相信你会归纳:_3.观看PPT展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抢答下列问题(要求:组内同学可以补充,意见不同时其他组可补充)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来自于哪种粒子呢?它们在数值上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书上表格3-1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观看PPT展示书上表格3-2,抢答:(要求:组内同学可以补充,意见不同时其他组可以补充)1.构成原子的各粒子数目存在着上述的关系,质量上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你能获得怎样的信息?2.记忆、书写大屏幕上显示的原子质量(小游戏比一比,赛一赛)3.由于原子的质量数值太小,书写、使用都不方便,故采用相对原子质量。那什么叫相对原子质量呢?相信你会归纳:定义_4抢答:你能用一个简洁的式子表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吗? 5.PPT展示下面表格(抢答: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查的快找的准)根据书上62页表3-4查出下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并填入表格中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碳66氧88 钠1112铁2630通过填写表格你看出了什么?我能归纳:_ 四、课堂练习1.完成下表原子种类质子数种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核数氢101碳14666氧888钠111211氯17181172.原子中一定含有( B ) A、质子 B、质子、电子 C、质子、中子 D、质子、中子、电子3.某原子中共有40个粒子,其中14个粒子不带电,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是(D) A、13 B、14 C、40 D、274.某种钠原子原子核中质子数是11,相对原子质量为23,则该原子中,中子数为_12_, 核外电子数为_ _11_,核电荷数为_11_。5.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_正电_的原子核和核外带_负电_ 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_原子_和_中子_构成。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_数目相等_ ,电性_相反_,所以整个原子_不显_(填显或不显)电性。(括号内或横线处为答案)6.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有7个中子和6个质子,则它们相等的是( D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相对原子质量7.以氧原子为例回答问题: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氧原子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6个质子和6个中子构成了氧原子核居于氧原子的中心,而6个电子在核外一定空间内绕核做高速运动。8个质子带8个单位正电荷,8个电子带8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因此由它们构成的氧原子不显电性。8.现有质量相同的钠、镁、铝三块金属,哪一种金属含的原子最多?哪一种金属含的原子最少?为什么?(相对原子质量:Na-23 Mg-24 Al-27)钠原子含有的原子数最多,铝原子含有的原子数最少。因为钠原子相对质量最小,铝原子的相对质量最大,所以相同质量的钠金属含有的原子数多,铝原子少五、课后作业:见导学案六、总结反馈请你记录独立完成课后作业时的相关情况1.你独立完成课后作业时,你认为题目难度大的是( ),课后作业中( )和同学答案不一样,讨论后仍不明白的是( ),将题号填在括号中,可以多选。2.记录你完成课后作业所用的时间( )。五、教学反思1.本课成功之处首先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为切入点进行追问,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先让学生画出想象中的原子构成,引出原子结构发展史充分体现了假说与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让学生沿着前人的探究之路进行一次短暂的探究之旅,让学生体会科学是需要不断完善发展的。同时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运用视频、动画、图片等创设情景,通过形象的描绘、科学的推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将原子的结构直观而形象地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最后通过小游戏让学生亲自体验原子质量太小带来的不便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出相对原子质量从而突破难点。2.本节不足之处在教学中对于习题部分的处理采用抢答的方式只关注了部分学生,不能给另外一部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这节课虽然我十分注重学生的评价,但是评价学生时的语言还不够多样性,以后还要继续学习。六、点评与分析【教学目标】教师引进了原子结构的发现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知识情感在教育中自然融合。这充分说明教师是教材的建设者,只有不拘泥于教材,敢于对教材拓展、加工,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导入,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对原子构成的意义建构,学生在对原子没有认识的情况下,引发想像,猜想。学生有了猜想,他才会集中精力倾听下面的教学,以便验证自己的猜想到准确性。教师先让学生画出想象中的原子构成,再与科学家心中的原子构成作对比,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手段】这节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到这九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利用多媒体原子构成模拟图展示出来,抽象概念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降低了学习难点。此外,利用书中的图表、图片引导学生在观察这些素材中所隐含的信息,通过总结,完成了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