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因质疑而精彩──《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73116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因质疑而精彩──《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因质疑而精彩──《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因质疑而精彩──《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堂因质疑而精彩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一、背景音乐巨人贝多芬这是一篇名人传记,本文更多地展现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展示伟大人物的“平凡”一面,体会他作为一个平凡人的苦恼与不幸,进而体会他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而这又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学生们的心中已有一个定势,贝多芬是一个命运的强者,生活的强者,虽然他是个聋人,但他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已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对他的苦闷与烦恼往往忽视,甚至不理解,怎样让他的平凡与他的伟大顽强让学生得到有机的统一认识,我在备课中一直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思考中走进课堂。二、过程描述由“我所知道的贝多芬”导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贝多芬,有四、五个学生举手回答:学生: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音乐家,创作了作品英雄、命运交响曲、田园等,其中命运交响曲最为有名,是他的代表作。学生:贝多芬命运坎坷,8年两耳失聪,但他仍与命运作顽强的不屈的抗争,最后完成了他的全生涯中最伟大的作品第九交响曲。正如我所料,学生的回答都抓住了他“伟大”的一面,却没有同学说出他“平凡的一面,没有人体会到一个平凡人的苦恼与不幸,于是我顺势导入;贝多芬是位伟大的音乐家,但他也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他同平凡人一样会遭受病痛的折磨,对孤独忍无可忍,渴望与别人交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走进他内心的世界。”学生阅读全文,理清课文思路,讨论贝多芬是怎样一个人?学生:严肃而善良的人学生:独立而骄傲的人学生:沉郁坚强学生:热爱自然,追求自然,献身音乐的人当学生大致概括贝多芬的性格时,我想此时真是大多数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内容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于是就发出一问,你们对这篇课文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短暂的沉默有一学生问:老师,有一处我们还搞不懂,在外貌描写中作者写到“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额,整个描绘出坚韧不屈的生的意志”与“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之间是否矛盾?外貌描写中写出他的坚强,而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则写出了他的较弱一面?我心中暗喜,这一问正好可以解决我备课时的难题!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我作了一个铺垫:那么我们首先来理解一棵树也比一个人这句话的意思吧!学生:一棵树可以谛听大自然的声音,而贝多芬却因为耳聋,他此时比不上一棵树。学生:一个人常常因为别人的误解而烦恼,而一棵树却不会受别人的误解,所以贝多芬比不上一棵树。学生:我们可以看见他的孤独与苦闷,没有人理解他!学生:我们也可以看见他有常人的一面,平凡人的一面,他不是一个圣人。我又问:写出他真实的内心世界,写出他平凡孤独的一面,与他抗争的命运是否矛盾呢?学生:不矛盾,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忍受孤独,忍受苦闷,与命运抗争继续与音乐为半,创造出伟大的不朽的音乐巨著。这就是与普遍人所不同的!我微笑的点了点头,我目光投向那个提问的学生,他也在会意的点头。教师:其实在文中我们还可以找出看似矛盾而实质上并非矛盾的地方?同学们再找找。学生问:“今天我碰到的是那些孩子,嘲笑我,捉弄我,模仿我的样子”与“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之间看似矛盾?小孩子们并不怕他,而一般的大人都以为他很可怕,不敢接近他,为什么呢?学生答:大人们一般不敢接近他,是因为脾气暴戾,不懂人情世故,不能走进贝多芬的心理去理解贝多芬,小孩子去模仿他,是因为他的打扮、不够整洁,生活随意,在小孩子的眼中,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另类。学生答:其实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小孩子去嘲笑他,模仿他表明贝多芬遭受着心灵的伤害,内心很痛苦,没有人理解,大人们一般很怕他,不敢与他接近,他同样表明贝多芬的孤独与痛苦,两者之间都是要表达同一个意思:贝多芬的孤独,没有朋友。教师:很多人关注的是贝多芬的辉煌成就,但是刚才的两个问题让我们关注到他所受的伤害与苦难,以一个平凡人的视角,透视他内心深处遭受的伤害。下课铃响起,同学们都没有向往常一样欲欲起身,急于下课,而是还在寻找着教师:学生经过阅读而提出的问题,比老师的提问更有价值,希望同学们再去找找问题,我们下节课来一起探讨。三、反思与讨论、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杠杆:以前,我总是根据自己的既定设计对学生进行“追问”,把学生的思路框定在自己的思路之内,为了完成教学的目标,总是急匆匆地直奔“预设”的目标,如果学生活动的时间过长,讨论思考体验的时间太多,就担心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了不,于是将过程搁浅在“任务面前”。我总会让学生围绕我的发现而不停的猜测,学生始终处在被动的局面,学生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自主阅读。根据以往的教学常规:我总是这样设计问题:贝多芬是一个伟人,但也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我们可以从哪里地方看出来?而今天的教学学生更主动了,理解也更深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我认为归因就在于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去发现问题,并主动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灵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要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杜威认为:教育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作为起点,这种经验可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力,又为所有的未来的学习提供了起点。因此,在教材的组织上,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从现有的范围内选择那些有希望有可能提出一些新问题的事实和材料,并通过这些新问题激起新的观察和新的判断方式,从而扩大未来的经验范围,这堂课,学生能提出这么好的几个问题,与一开始我创设的问题情境有关,一开始我就提示:很少有人去体会贝多芬作为一个平凡人的不幸与苦恼,接着我又问,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两个问题为学生的发问作了良好的铺垫。如果我上课就提问,对这篇课文,你所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学生就很难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不要一时急于去回答,去越殂代庖,这是学生互动激发学生思维的良好契机,教师只要在课堂作适当的引导就足够了。否则,“师问生答”演变成“生问师答”一个局面,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已,最终,还是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的解决是在师生共同探究的条件下完成的,当学生说贝多芬坚强与软弱之间的矛盾时,也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有矛盾与没矛盾,而是先铺设一个小的台阶“怎样理解一棵树比一个人强”,最后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语文教学要师生与文本平等对话”,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正是体现尊重学生独特感受与平等对话的新课程理念。只有通过这样的建构,语文知识能力才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