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蜡烛》通案设计鲁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7209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蜡烛》通案设计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蜡烛》通案设计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蜡烛》通案设计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蜡烛通案设计鲁教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战争,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上演着悲壮而崇高的一幕,透过烛光,通过学习,重点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目标:通过阅读自主学习,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目标: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教学重点难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为辅。(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蜡烛。你们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提问: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 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用7分钟时间浏览这篇课文)(二)简介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识记词语(正音、解词): 鞠躬(j gng): 弯身行礼. 瓦砾(w l): 破碎的砖头瓦片.鞠躬(j gng): 弯身行礼. 地窖(jio):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精疲力竭( ji ):形容非常疲惫,身上一点力气 也没有。 也作“精疲力尽”。名副其实( f ):名声,名义和实际完全一样。 副:相称,符合。永垂不朽( chu):形容人的名声、精神、事迹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垂:流传。颤巍巍(chn wi):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四)整体感知: 、战争是残酷的野蛮的,它带给人类的是屠杀、是毁灭。请同学复述课文后,也许你们就会对这篇课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明确: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写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文章主题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文中的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自由谈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提示: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年的结婚喜烛) 、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那麽,这里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五)教师小结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六)作业布置、巩固字词、进一步品味课文(七)板书设计蜡烛 西蒙诺夫蜡烛象征: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目标:通过阅读自主学习,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授课过程:一、复习检查、检查字词、回顾课文内容谁来回顾一下老妇人的形象?()、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4)、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二、思考、讨论重点语句,进一步品味课文的艺术特色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怎样理解这句话?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三、教师小结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啊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然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中。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四、作业练习、抄写课内生字词。、完成伴你学结构作业思考题:文章的哪些部分感动了你?为什么它使你感动?战争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在面临战争,面临灭亡的时刻,每个国家的人民表现出来的又是什么?五、板书设计蜡烛西蒙诺夫一、 偷袭中,一位战士牺牲二、 南斯拉夫老妇人发现、掩埋、用蜡烛祭奠烈士的经过三、 蜡烛不灭,情谊永存蜡烛教后反思初二语文组 葛琳琳第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战争。在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屡屡爆发。它让我们看到战争的残酷与罪恶,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的最大限度的体现,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西蒙诺夫的蜡烛赞美了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悼念了红军烈士英灵的烛光在坟头闪烁,富有诗意,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本课授课的亮点在于:基于文章篇幅太长,内容却不复杂,只是完整地记叙了一个事件,可完全放给学生自学。具体做法是:教师总领,交代背景,提出问题。(具体问题见通案,并将问题罗列到黑板上)由学生分为四大组,每大组解决1-2个问题。每大组又分若干小组,分别讨论。课堂最后老师总结并评比。效果特别好,每组的任务完成的都很圆满。教师附以奖励措施。本教案学法指导鲜明而突出,十分注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案教学目标设计准确,重点突出,表述较严谨,可操作性强,便于学生把握,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内容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数教学目标的整合。本教案设计较合理,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板书条理、清晰、有较强的概括性。但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让学生读课文的时间少了,自学解决问题时小组划分不理想,课堂氛围仍需进一步调动。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