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节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上海南京路夜景,此图说明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的概念,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起源,城市的起源与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以及社会组织的出现密切相关。,城市产生的前提,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 ,使一部分人能够从事非农业劳动。,尼罗河谷地(三角洲),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三角洲),黄河中下游平原(黄河流域),共同特征: 都位于中低纬度 地区河流中下游 的平原地区,大城市是在小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最早的城市是如何起源的呢? 1.城市起源地,城市的发展史,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城市居于社会经济的从属地位。那时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城市的发展史,产业革命以后,大机器工业逐步取代手工业,生产力谁拼空前提高。工业发展促使人口和产业在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逐渐扩大。,城市的发展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 。此外,还出现了“科学城”、“大学城”和旅游城市等专业化城市。,二、城市化及其特点,1、城市化的概念:,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区 城市地区 农业活动 非农业活动,人口城市化 地域城市化 生产活动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城市化的表现:,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的标志,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一 二 三,4、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阶段,城市化水平%,90 70 30,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起步早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工业化是近代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 工业化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一大批新的工矿城市。工业化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为城市提供后备劳动力,从而使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水平高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在1925年前后达到高潮。到了70年代,发达国家的人口比重,一般都达到70%。 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逆城市化,(1)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退,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体化基础上。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心面对混浊空气、噪音的大城市居民,从而导致了逆城市化现象。 (2)目前在一些西方大城市,还出现了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大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等。 主要有三种方式: 郊区城市化,即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工业、资金和技术向郊区分散,使城市区域不断扩大;在大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人口“钟摆式”的移动方式;,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特点:,起步晚,发展快 二次世界大战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很低。之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后,增长速度不仅超过同时期的发达国家,而且要比发达国家以往的最高速度还要快。,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水平较低 发展中国家由于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化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199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只有33%。我国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为30%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发展不合理 (1) 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原因造成的。这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2)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大中小城市比例不合理,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例如,墨西哥城的人口占墨西哥总人口16.8%。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人口占阿根廷总人口的30%。,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 (城市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增加),土地被占用,耕地减少 水资源短缺,过度开采地下水,地面下沉(海水入侵) 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音)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 社会秩序混乱,城市热岛环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