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系的检测》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3016164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动系的检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制动系的检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制动系的检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一、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二、制动性能检测标准 三、制动性能台试检测方法 四、制动性能路试检测方法,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二、制动性能检测标准 1、台试检测标准制动力法 (1)行车制动检测标准 1)制动力:制动力及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应符合下表要求。,台试检验制动力要求,制动性能检测时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要求,2)制动力平衡: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左右轮制动力之差与该轴左右轮中制动力大者之比对前轴20;对后轴24。 3)制动协调时间:单车 0.6s,列车 O.8s。 4)车轮阻滞力:各轮该轴轴荷的5。 5)制动释放时间:汽车制动从松开制动踏板到制动消除所需要的时间,对单车不得大于O.8s。,(2)驻车制动检测标准 车辆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驻车制动力总和应该车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总质量为整备质量1.2倍以下的汽车应为15。,2路试检测标准 (1)制动距离法检测标准,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要求,(2)制动减速度法检测标准,制动减速度和制动稳定性要求,单车制动协调时间0.6s,列车制动协调时间0.8s。,(2)驻车制动路试检测标准 空载时应能保证车辆在坡度为20%(总质量为整备质量的1.2倍以下的车辆为15%)、轮胎与路面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的时间应不少于5min。,驻车制动性能检测时操纵力的要求,三、制动性能的台试检测 1、制动试验台的分类 按测试原理分:反力式和惯性式 按试验台支承车轮形式分:滚筒式和平板式。 按检测参数分:测制动力式、测制动距离式和综合式三种。 按测量、指示装置分:机械式、液力式和电气式。 按试验台同时能测车轴数分:单轴式、双轴式和多轴式。,2、单轴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1)结构 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由滚筒装置、驱动装置(电动机和减速器)、举升装置、测量装置(测力杠杆和传感器)、指示和控制装置组成。,一轴单针式指针仪表,一轴双针式指针仪表,指示与控制装置面板,1-指示仪表 2-量程转换指示灯 3-仪表电源开关与 控制灯 4-电动机电源开关,制动力测量装置原理图,1-传感器;2-测力杠杆;3-减速器;4-主动滚筒;5-电动机;6-从动滚筒;7-车轮,(2)单轴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工作原理,滚筒试验台受力情况,(3)检测步骤及方法: a、打开指示与控制装置上的电源开关,按使用说明书要求预热至规定时间。 b、如果指示装置为指针式仪表,检查零位、调零。 c、检查并清除滚筒上粘附的泥、水、砂、石等杂物。 d、核实汽车各轴轴荷,不得超过试验台允许载荷。 e、检查并清除轮胎粘附的泥、水、砂、石等杂物。 f、检查胎压至规定气压。 g、升起制动试验台举升器。 h、汽车被测车轴在轴重计或轮重仪上检测完轴荷后,应尽可能沿垂直于滚筒的方向驶入制动试验台。先前轴,再后轴,使车轮处于两滚筒之间。,i、汽车停稳后变速杆置于空挡位置,行车、驻车制动完全放松,能测制动时间的试验台还应把脚踏开关套在制动踏板上。 j、降下举升器,至举升器平板与轮胎完全脱离。 k、如制动试验台带有内置式轴重测量装置,则应在此时测量轴荷。 l、起动电动机,使滚筒带动车轮转动,先测出制动拖滞力(车轮阻滞力)。 m、用力急踩制动踏板,检测轴制动力。一般在1.53.0s后或第三滚筒(如带有)发出信号后,制动试验台滚筒自动停转。 n、读取并打印检测结果。 o、升起举升器,驶出已测车轴,驶入下一车轴,进行检测。 p、当与驻车制动器相关的车轴在制动试验台上时,检测完行车制动性能后应重新起动电动机,在行车制动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用力拉紧驻车制动器操纵杆,检测驻车制动性能。 q、所有车轴的行车制动性能及驻车制动性能检测完毕后,升起举升器,汽车驶出制动试验台。 r、切断试验台电源。,(4)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的特点: 优点:测试条件稳定,试验车速低、所需电动机功率小,结构简单,占地少,能适应多种车型检测。,不少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除了能测量制动力外,还可测得制动系的协调时间、制动全过程时间和制动完全释放时间。配备打印机、笔录仪或示波器的制动试验台,还可绘出制动力随制动时间变化的全过程曲线,为分析、判断制动系技术状况提供了直观而全面的依据。,制动力制动时间曲线曲型图例,缺点: A 行车制动检测中,仅能测得汽车静止时各车轮的制动力,缺少制动时整车重量前移,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别; B 滚筒直径偏小,与轮胎接触面积小,与路试情况差异较大; C 主、从动滚筒之间的距离多为不可调式,当不同直径车轮的汽车检测制动力时,较大车轮和较小车辆在滚筒上的附着情况不同,检测结果受影响。,3、惯性式制动试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可检测汽车各轮的制动距离、制动时间或减速度。,4、平板式制动试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主要由测试平板、测量显示系统和踏板力计组成,可检测汽车制动力、制动协调时间等。,平板式制动检测仪,四、制动性能的路试检测,1、检验方法 1)检验应在平坦(i1%)、干燥和清洁的硬路面(附着系数0.7)上进行; 2)路面上画出规定宽度试验通道的边线,被测机动车沿着试验车道中线行驶至高于规定初速度后,置变速器于空档或D档,滑行到规定初速度时,急踩制动,使机动车停止; 3)用制动距离法时,采用速度计、第五轮仪或其他仪器测量制动距离,气压制动外的车还应测踏板力(或手操纵力); 4)用平均减速度法时,采用能测取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和制动协调时间的仪器测量机动车MFDD和制动协调时间。,2、检验设备五轮仪 类型:机械式、电子式、微机式 接触式、非接触式 组成:传感器和记录仪两部分组成,并附带一个脚踏开关。传感器和记录仪由信号线连接,脚踏开关带有触点的一端套在制动踏板上,另一端插接在记录仪上。,结构与原理: 传感器:把汽车行驶的距离变成电信号。接触式第五轮仪中,由充气车轮、传感器、支架、减振器和连接装置等组成。常用的传感器有光电式和磁电式两种。 光电式:轮子中心一侧固定有圆形的光孔板,其上沿圆周均布若干小孔,小孔两侧分别装有光源和光敏二极管。光源和光敏二极管固定在支架上。轮子转动时,光孔板随之转动。每转过一个小孔,光源的光线穿过小孔照射光敏二极管一次,光敏二极管产生一个电脉冲信号,并通过导线送入记录仪。国产PT5-3型五轮仪光孔板有155个小孔,轮子转一周传感器发出155个信号。,磁电式:装于轮子中心,由永磁环、线圈、内齿环、外齿盘和车轴等组成,并形成闭合磁回路。内齿环加工有内齿,与充气车轮固装。外齿盘加工有外齿,与车轴固装,车轴固装于车架上,工作中不转动。轮子旋转时,内齿环围绕外齿盘转动,二者间隙变化,闭合磁路的磁阻变化,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线圈两端输出类似正弦波的电信号。国产WLY-5型五轮仪外齿盘有176个齿,轮子转一周传感器发出176个信号。,接触式第五轮仪传感器,1-下臂;2-调节机构;3-固定板;4-上臂;5-手把;6-活节头;7-立架;8-减振器;9-支架;10-充气车轮;11-传感器,记录仪:把传感器送来的电信号和内部产生的时间信号进行控制、计数并计算出行驶距离和车速,然后指示出来。由测距、测时、测速、音响和稳压等部分组成,整机各元件安装在一个金属盒子里。,制动系反映时间的检测:通过一个传感器附有磁场钢的摆锤完成。当车辆制动时,从驾驶员的脚踩上制动踏板(脚踏开关的触点闭合)时开始时间计数,到车辆刚出现减速度,摆锤因惯性作用向前摆动时,干簧管受摆锤磁钢影响闭合后送出闭合信号,数码管立即停止时间显示,因而测出制动系反应时间。 套在制动踏板上的脚踏开关,当驾驶员踩制动踏板时闭合,通过导线输入记录仪作为测量制动距离、制动系反应时间和制动全过程时间等的开始信号。,3、五轮仪使用方法 A 自备电源五轮仪,使用前按规定充好电; B 汽车运行至正常热状态; C 将传感器部分固定在汽车侧面或尾部,并对轮子充气; D 记录仪正面朝上水平放置于驾驶室或车厢内,前端朝前并固定; E 用信号线连接传感器与记录仪,脚踏开关一端通过导线插接在记录仪上,另一端套在制动踏板上。(以蓄电池为电源的,还应把电源线一端接在记录仪上,另一端夹在蓄电池正负极上);,F 打开记录仪电源开关,按要求检查、自校、预热,微机控制的先进入初始化程序,要求置入修正系数的,按要求置入; G 将五轮仪上与制动有关的旋钮、开关或按键打到规定位置,并预选制动初速度; H 检测,读取并打印检测结果; I 按下记录仪“重试”或“复位”键,仪器复原; J 同一路段反方向检测,取平均值; K 关闭记录仪电源,拆卸电源线、信号线和脚踏开关,从车身上拆下传感器。,由于接触式五轮仪测量时,其第五轮的滑动、跳动和轮胎气压变化都会引起误差,因而其测量精度比非接触式五轮仪低。目前,非接触式第五轮仪在汽车性能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4、非接触式第五轮仪 以计算机为核心部件,配以相应的IO接口及外设,不需要与路面接触或设置任何测量标志,它由传感器和记录仪部分组成。 传感器主要由一个光学系统和电池组成,如图所示。这种传感器采用光电头相关滤波技术,工作时,安装在车身上的光电探测器(简称光电头)照射路面,由于路面图像的移动使光电池输出宽带随机信号,其主频与车速成正比关系,通过空间滤波器将与车速成正比的主频检出,送入记录仪部分进行速度运算和距离计算。,非接触式第五轮仪传感器,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