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98720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八年级语文题号基础积累和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得分姓名 班级 一、 基础积累和运用(21分)1. 阅读一段优美文字,完成相应操作.(5分)在云水氤氲的饮水词畔,洗去尘间的qin 华,素妆淡颜,浅点眉尖上的一朵墨香,在眼尾处轻轻绽放,那汪秋波里的妩媚,在指尖缱绻着清幽婉约的绝尘奇p ,独享着sho 华。(1)根据拼音和上下文,写出汉字.(3分)(2)练习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氤氲: 2.诗书使人气华.(5分)(1)流水匆匆,不再归还,“ ,何时复西归”诗人以此比喻时间,告诫年轻人珍惜时间,以免来时恨晚。(2)一幅金黄的画面,树叶尽显秋意,山脊映衬洪辉, , 一句,正是如此描写。 (3)陋室铭中“ , ”一句恰如其分地写出了对官场黑暗生活的不满,表现出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3. 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北京奥运会的圣火跨越了千山万水,传遍了五洲四海。无论哪个民族、哪种文化、哪种信仰的人们,都会从奥运圣火的传递中,感受到它彰显的进取精神,领悟到它承载的友谊信息,体会到它倡导的和平宗旨。“圣火”的传递, 。 A让世界各地了解北京奥运,把世界人民汇聚到五环旗下 B表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特色,把世界人民汇聚到五环旗下 C让世界各地了解北京奥运,弘扬了和平与友谊的奥运理念 D表现了北京奥运会的特色,弘扬了和平与友谊的奥运理念4.名著导读.(3分)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最黑,最黑,最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 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最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 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1)这段文字选自篇目 .(1分)(2)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5.综合性学习.(5分) 随着钓鱼岛争端爆发,中日和平又陷入僵局。(1)为下面有关钓鱼岛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0个字,2分) 新华网北京10月12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日双方将于近期举行新一轮副外长级钓鱼岛问题磋商,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11日访日正是为此轮磋商做准备。罗照辉应邀于11日访问日本,同日本外务省亚大局局长杉山晋辅就钓鱼岛争端交换了意见。洪磊说,此次两国外交部亚洲司长在日本就钓鱼岛争端交换意见,目的就是为两国副外长新一轮磋商做准备。“我们希望日方拿出纠正错误的诚意和实际行动,为磋商取得积极进展作出努力。”(2)钓鱼岛争端的爆发,使国民的爱国热情涨到了最高,但是对于“打砸抢”、“在日料店骂骂咧咧逃单”、“暴力抗议示威”等行为,你有什么看法?(3分) 二、 现代文阅读(40分)掌心化雪(11分) 丁立梅 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大冬天里,雪花飘得很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6.选文第段画线的句子中“压”字用得精练、准确,请作具体分析。(3分) 7.语文老师为什么把“她”描写的“雪是美的,也是冷的”确定为唯一的一等奖?(3分) 8.选文中语文老师形象鲜明,请结合选文分析,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9.文题“掌心化雪”用了比喻的手法,请你联系全文说说“掌心化雪”的含义。(3分) 木笛(13分)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终试在艺术学校阶梯教室。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 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们有些茫然失措起来。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大师问:“为什么?”朱丹答:“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朱丹答:“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久久。久久。一片沉寂。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朱丹答:“没有忘记。”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朱丹答:“请原谅”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听到这句话,朱丹眼中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着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地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光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10.阅读全文,结合朱丹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每处均为6个字,4分)请求更换曲目 伫立纪念碑前 终被乐团录取11.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2分) 12.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分析下列题目。(4分)(1)文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意图是什么?(2分) (2)文章划线处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什么?(2分) 13.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世上最辛酸的秘密(16分)楼下的简易房里住着父子俩,房子是临时建筑,门窗不严,屋子极破,没有床,只有两个铺盖卷。我每次回家,都要经过这间简易房,促使我多看两眼的原因是父子俩,白天他们去捡破烂儿,晚上回来就住在这儿,父亲四十岁的样子,儿子十多岁吧。更让人心酸的是,他们都有残疾,走路一拐一拐的。父亲驼背,五官像挤在一起;儿子脸相却很好看,和父亲一点也不相像,只是腿脚也不好。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一前一后紧挨着走。也收破烂儿,有一辆破三轮车。搬家的时候,我把不要的东西给了他们旧书旧报旧家具,还有一张小床。我说:“不要钱,是我送给你们的。”他们很感动。就这样,我们认识了。男人姓白,是从安徽过来的,因为穷,媳妇嫁过来不到两个月就跟人走了。他一个人带着孩子来北方,靠捡破烂儿生活。男人舍不得花一分钱,常年穿着那身破衣服,只有在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买身新的。他们在简易房里过年,有人给他们送饺子,我送了单位里发的腊肉,他感激地说:“城里人真好。”那天,有件事使我大吃一惊。下班回来,邻居突然对我说,老白好像有对象了。我说:“真的啊,谁能看上他啊?”可后来,我还真看到了。是一个也拉扯着一个孩子的女人,家在本地,有房子,打算和他一起过。老白却不愿意。我有点纳闷儿,去问老白,老白抽着烟,一袋一袋地抽着。他说:“我不敢结婚,一是所耽误人家,二是我得攒钱。儿子的腿要做手术,得十多万。大夫说越早做越好。我不能让他一辈子一拐一拐的走路。我不能结婚,一结婚,负担就更重了。”后来,我很多天没有看到老白,我总怀疑他去了外地,因为简易房拆掉了。只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十几万,什么时候可以攒够啊?!再后来,我听说了一件事,眼泪当时就掉下来。是我朋友那里出了事。朋友是做建筑的,招了一个男人,没做几天,就从楼上掉下来了,公司要给他治病,他说:“别治我了,我都四十多岁了,赔我点钱,给我儿子做手术吧。”公司的人不理解,也不愿意给这笔钱。男人哭着说:“求求你们,给他做手术吧,我我是故意的出了意外就会赔钱,我想让你们给我儿子做手术,这孩子跟着我不容易;我还想告诉你们,儿子儿子是我捡来的,我根本就不能生育”所有人惊呆了。那个朋友哭了,他告诉公司的人,给他儿子做手术,也要救他!孩子做了手术,手术后再也不一拐一拐地走路了,可男人仍然是一拐一拐的,父子俩依旧捡破烂儿为生。过年过节,父子俩就给我的朋友送点玉米山芋过去,他们知道感恩。我的朋友仍然穿梭于生意场上,可是,他忘不了那个秘密。老白曾说:“这个秘密我不想让儿子知道,因为儿子说是世界上最好的爹。”老白倾尽所有爱着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却不知道,老白不是他的生父。我和我的朋友都相约着要把这个秘密藏在心底,那应该是世界上最令人心酸的秘密了。也许真正的爱就是这样:我爱你,不图一丝回报;我爱你,用我的所有,包括生命只要我有。 (选自读者20xx年第9期,作者程青衣。原文有改动。)14文题中“世上最心酸的秘密”指的是什么?“心酸”一词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3分) 15文章后半部分点出儿子并不是老白亲生的,请在文章前半部分找出两处对此有暗示作用的句子。(2分) 16请分别说明下面两个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5分)(1)房子是临时建筑,门窗不严,屋子极破,没有床,只有两个铺盖卷。(2分) (2)他们一拐一拐地去捡破烂儿,一前一后紧挨着走。(3分) 17文章主要写了老白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 18文中的“父亲”最能感动“我”的品质是什么?为什么“我和我的朋友都相约着要把这个秘密藏在心底”,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三、 古诗文阅读(9分) 塞下曲(3分)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9.有人认为,把“宵眠抱玉鞍”中的“抱”改为“枕”更加合适,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3分) 陆元方卖宅(6分)陆少保,字元方,尝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汝太奇,岂可为钱而诳人。”20.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家人将受直矣( ) 岂可为钱而诳人( )遽辞不买( ) 但无出水处耳( )21.从文中可以看出陆元方的 、 的品质.(2分)四、作文(30分)22.根据要求作文.走过岁月的四季,我们一路向前走;穿过历史的尘烟,我们的民族向前走。总有一种力量激励着我们向前走。向前走,需要满怀的激情;向前走,需要理性的思索。向前走是成长,是希望,是信念,是责任,是挑战,是突破请以“向前走”为题,写一篇作文,文题不限,字数不少于600个.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基础积累和运用(21分)1.(1)铅 葩 韶 (3分,每个各一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课外字词积累能力。 (2)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意思对即可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上下文章理解能力。2.(1)百川东到海(1分)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2分)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分)【解析】从官场生活的黑暗可以看出,本句应该是描写作者安闲生活的句子,抓住关键点是“生活”。3.A(3分) 【解析】试题要求考生从后面的备选答案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语段的最后一句空白处的横线上。考生此题失分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其他三个选项与语段内容联系起来似乎都有道理,因此可能会造成错选。解误方略是,准确把握语段内容,吃准北京奥运圣火传递的目的,这样,作出正确的选择就不困难了。4.(1)二十四孝图(写错扣1分,没加书名号亦扣1分)【解析】从文章“咒文”等词可以想到鲁迅的二十四孝图,因为题目要求的是篇名,所以就不能写朝花夕拾 (2)对文革者的强烈抨击(1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1分)5.(1)中日将举行新一轮副外长级钓鱼岛问题磋商(意思相近即可,超过字数亦扣分,2分)【解析】这是一道概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标题的理解,新闻标题即对导语部分进行缩写。(2)略(写出这是非理性爱国1分,我们应该文明爱国,做文明的国民1分,切实有效的方案1分)【解析】这是开放性试题,考查政治能力和作文能力。二、现代文阅读(40分)6. 压”字写出了“她”深知家境的贫寒(1分),理解母亲的愁苦(1分),为帮助家庭解压,强行压制内心的欲望。(1分)7. 这句话写出了“她”的自身感受,文字质朴、自然,具有一定的哲理。体现了语文老师对“她”的关怀和爱护同时也体现了语文老师对“她”的鼓励。(每一点1分)8. 关怀爱护学生;教育方法科学、巧妙。(写出1点给1分)9.“掌心化雪”本来是指雪在掌心,会慢慢化成水。(1分)这里比喻老师对学生那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关爱,能让学生觉得温暖,感受鼓舞。(2分)10.被拒离开考场,吹奏悼念亡魂(每个2分)11.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1分),而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2分)。12.(1)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2分)(2)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2分)13.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节气;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烘托主人公朱丹和音乐大师纯洁高尚的美好心灵,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瑕。(每点1分)14老白倾尽所有爱着他的儿子,儿子却不知道 ,老白不是他生父。(1分)同情(1分)、敬重(1分)。15. 父亲驼背,五官像挤在一起;儿子脸相却很好看,和父亲一点也不相像。因为穷,媳妇嫁过来不到两个月就跟人走了。(2分)16(1)突出老白父子俩生活极其贫困、艰难。(2分)(2)这是动作描写(1分),突出老白父子俩相依为命,感情深厚,(1分)为下文写老白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机会埋下铺垫。(1分)17. 为了给儿子攒钱,老白不敢再婚。老白故意摔伤,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的机会。(一个1分)18. 儿子不是亲生的,但老白愿意为其牺牲所有,这是一种真正伟大无私的爱。老白不想这个秘密让儿子知道,我和朋友非常敬重老白,尊重老白的想法;这个秘密凝系着老白父子俩之间的深情,只有藏在心底,才能不对老白父子俩造成伤害。(意近即可,1点2分)三、古诗文阅读19. 不同意(1分),宵眠只有“抱玉鞍”才能显示枕戈待旦的紧张情况。(2分)20.直:通“值”,价值 诳:欺骗 遽:立即 耳:罢了21.诚实守信,不贪爱金钱14 /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