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23242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注重学科核心知识和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注重主干知识,有一定的覆盖面。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点考查:氧化还原、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物质的性质及检验、化学基本概念、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注重常见化学方法,体现学科基本要求,试题难度适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Fe 56 Zn 65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题文】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明矾在水中生成的Al(OH)3胶体有吸附性,因此常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和消毒B二氧化硅具有较强的导电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CO2、SO2、N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因此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D常温下干燥的氯气不与铁反应,所以可以用钢瓶贮存液氯 【知识点】物质的性质及应用 D1 C2【答案解析】D 解析:A、Al(OH)3胶体有吸附性,因此常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但并不能起到消毒作用,故A错误;B、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但并不具备导电性,故B错误;C、CO2、SO2都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它们都属于酸性氧化物,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常温下干燥的氯气不与铁反应,所以可以用钢瓶贮存液氯,D正确。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及应用,注意明矾用于净水利用的是胶体的吸附性,消毒利用氯气等的强氧化性。 【题文】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L1.0mol.L-1的NaAlO2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B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C标准状况下,22.4LC2H6含7NA个共价键D常温下,物质的量相等的CO2和O2的体积相等【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气体摩尔体积A1 A2【答案解析】C 解析:A、溶液中溶质和溶剂都含有氧原子,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2NA,故A错误;B、1molNa2O2固体中含2摩尔钠离子和1摩尔过氧根离子,所以离子总数为3NA,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C2H6的物质的量为1摩尔,含7摩尔共价键,即7NA个,故C正确;D、因缺少压强条件,常温下,物质的量相等的CO2和O2的体积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本题结合阿伏加德罗常数考查气体摩尔体积、分子结构等知识,注意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题文】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MnO2 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Mn2+2Cl+Cl2+2H2OB双氧水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2H2I=I22H2OC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2HCO3 +Ca2+2OH=CaCO3+2H2O+CO32D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O324H=SO423S2H2O【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B1【答案解析】B 解析:A、盐酸是强电解质,应写成离子形式,MnO2+4H+2ClMn2+Cl2+2H2O故A错误;B、双氧水加入稀硫酸和K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故B正确;C、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NaOH完全反应,正确的是:HCO3 +Ca2+OH= CaCO3+2H2O,故C错误;D、不符合电荷守恒式,故D错误。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酸式盐与碱反应时相对量的多少问题,少量的物质完全反应。【题文】4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K、Ca2、Cl、NO3 BK、Na、Br、SiO32 CH、Fe2、SO42、Cl2 DK、Ag、NH3H2O、NO3【知识点】离子反应 B1【答案解析】A 解析:A、4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不与CO2反应,故A正确;B、4种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SiO32与CO2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故B不符合题意;C、Cl2 能氧化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Ag与NH3H2O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注意积累常见离子间的反应,难点是物质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规律。【题文】5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最终不能得到纯净物的是( )A向漂白粉浊液中通入过量的CO2B向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中加入盐酸C向含有1molCa(HCO3)2的溶液中加入1molNa2O2D向含有1molKAl(SO4)2的溶液中加入2molBa(OH)2【知识点】金属及化合物的性质 氯气及化合物的性质 C5 D2【答案解析】A 解析:A、漂白粉的水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碳酸氢钙和次氯酸,加热蒸干、灼烧,碳酸氢钙、次氯酸受热分解,氯化氢挥发,残留固体为氧化钙、氯化钙,故A正确;B、向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中加入盐酸,得到氯化铝溶液,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得到的是氢氧化铝,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C、1molNa2O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2mol氢氧化钠,2mol氢氧化钠和1molCa(HCO3)2的溶液反应生成的是碳酸钙沉淀、碳酸钠溶液,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最终得到的是碳酸钠,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D、1molKAl(SO4)2的溶液中加入2molBa(OH)2会生成2mol硫酸钡沉淀和1mol偏铝酸钾溶液,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得到的是偏铝酸钾,是纯净物,故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解题的关键.【题文】6下列各组单质中,前者能将后者从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的是 ( )Al、FeC、SiMg、CH2、CuA只有 B只有 C D只有【知识点】金属的性质 非金属的性质 C2 C3 D1【答案解析】C 解析:利用铝热反应Al可置换出Fe;C与SiO2在高温下反应C可置换出Si;Mg在CO2中燃烧得到氧化镁和碳;H2还原CuO得到铜和水,所以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以及常见的置换反应,注意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题文】7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是()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B土壤表面积巨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收NH4+等营养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C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知识点】胶体的性质 盐类的水解 H3 H4 【答案解析】D 解析:A、血液透析的原理是胶体的渗析,故A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B、胶粒一般带电,吸收NH4+等营养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故B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C、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利用的是电泳现象,故C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是因为二者的水解互相促进,与盐类的水解有关。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注意理解胶粒一般都带电,胶体通电后能发生电泳现象。【题文】8美蓝(主要成分是亚甲蓝)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作亚硝酸盐中毒的解毒剂,已知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是它会使普通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有强氧化性B普通血红蛋白有较强的氧化性C亚硝酸盐中毒后,使用美蓝,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D中毒与解毒过程中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B2 B3【答案解析】B 解析:A、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是它会使普通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由此可知亚硝酸盐有强氧化性,故A正确;B、根据铁在血液中以亚铁离子形式存在可知普通血红蛋白不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故B不正确;C、美蓝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作亚硝酸盐中毒的解毒剂,美蓝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故C正确;D、中毒时普通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解毒时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关键是文字阅读能力,通过题干信息即可解答本题。【题文】图1图2图3图49下列图示实验合理的是( ) A图1为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 C Si B图2为制备少量氧气 C图3为配制一定浓度硫酸溶液 D图4为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知识点】气体制取、容量瓶使用、性质验证J1 J3 J4【答案解析】A 解析:A、根据强酸制弱酸规律得到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结合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所以实验能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 C Si,故A正确;B、过氧化钠是粉末状固体加水迅速反应,无法控制生成氧气的量,故B错误;C、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硫酸,故C错误;D、二氧化氮溶于水且跟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实验设计,涉及气体制取、容量瓶使用、性质验证等问题,观察分析需仔细。【题文】10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后该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B向某混有KI杂质的溶液中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在无色的水层中加入氯水,溶液呈橙黄色,则该溶液中含有Br-C向某白色固体粉末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O32-或者HCO3-离子D某溶液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则该溶液一定为氯水或者溴水【知识点】物质检验B1 J2【答案解析】B 解析:A、检验溶液中的SO42-离子需先加盐酸酸化,若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SO42-离子,故A错误;B、溶液中加入足量FeCl3溶液,用CCl4萃取,可以排除碘离子的干扰,在无色的水层中加入氯水,溶液呈橙黄色,则该溶液中含有Br-,故B正确;C、向某白色固体粉末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CO32-或者HCO3-离子还可能含SO32-或者HSO3-离子,故C错误;D、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溶液很多,如双氧水能氧化碘离子,碘单质与淀粉变蓝,故D错误。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物质检验的方法,在进行离子检验时先后顺序要严密合理。【题文】1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ClO I2SO42 B漂白粉溶液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C向氯水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氯水褪色 D次氯酸钠可以与亚硫酸钠共存【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氯及化合物的性质B3 D2【答案解析】D 解析: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说明次氯酸根能氧化碘离子,在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逐渐消失,说明亚硫酸钠能将碘单质还原,A、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故A正确;B、漂白粉溶液可使碘化钾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B正确;C、向氯水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亚硫酸钠能将氯水还原,氯水褪色,故C正确;D、次氯酸钠与亚硫酸钠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关键是根据题目描述得到氧化性顺序:ClO I2SO42 。【题文】12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稀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溶液中NaOH和Na2CO3的物质的量关系为( )A2:1B1:2C1:1D3:2【知识点】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化学反应的顺序 C1 【答案解析】C 解析: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依次发生的反应为:NaOH+HCl=NaCl+H2O;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根据图示可知,CO2的物质的量是0.01摩尔,所以Na2CO3的物质的量是0.01摩尔,NaOH的物质的量是0.01摩尔,故答案选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的稀盐酸的反应顺序,按照顺序写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解题关键。【题文】13我国的新(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规定了饮用水中可能致癌物溴酸盐的限值:0.01mg/L,日前很多饮用水企业都采用臭氧消毒法进行水的消毒,这个过程可能生成溴酸盐。原因是水中的Br被臭氧氧化为BrO2-,其过程示意为:BrBrOBrO2-Br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臭氧消毒法和明矾净水原理相同,都是利用胶体吸附原理B若改用氧气消毒,可避免生成溴酸盐CBrO3- 氧化性比O3强D生成溴酸盐的过程是给水消毒的副反应,需控制条件减少BrO3-的产生【知识点】化学与生活 B3 O1【答案解析】D 解析:A、臭氧消毒法和明矾净水原理不相同,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吸附原理,臭氧消毒法是利用臭氧的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A不正确;B、若改用氧气消毒,也不可避免生成溴酸盐,故B错误;C、O3是氧化剂,BrO3- 是氧化产物,所以BrO3- 氧化性不如O3强,故C错误;D、使用臭氧目的是杀菌消毒,生成溴酸盐的过程是给水消毒的副反应,并且溴酸盐可能致癌,需控制条件减少BrO3-的产生,故D正确。故答案选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净水原理,要知道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吸附原理,消毒法是利用物质的氧化性杀菌消毒,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题文】14工厂排放的SO2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某企业用下列流程综合处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SO2+ SO32-+H2O=2HSO3-B氨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HSO3-+OH-= H2O+ SO32-C上述流程利用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D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2种【知识点】二氧化硫的综合处理 D3 O5【答案解析】A 解析:A、二氧化硫用(NH4)2SO3吸收正盐转化成酸式盐,发生的反应为:SO2+ SO32-+H2O=2HSO3-,故A正确;B、氨气吸收塔中发生的反应为:NH4+HSO3-+NH3=2NH4+SO32-,故B错误;C、上述流程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上述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H4)2SO3,只有1种,故D错误。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综合处理,要求能熟练书写反应方程式。【题文】15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放有100mL3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B3.6gC2.7gD1.8g【知识点】镁铝的性质 化学计算 C2【答案解析】A 解析:根据铝的质量相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同,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酸与金属反应时酸不过量,碱与金属反应时碱过量来计算,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0.1L3mol/L=0.3mol,设铝与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则 2Al+6HCl2AlCl3+3H2 6 3 0.3mol x解得x=0.15mol,则碱与金属铝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5mol2=0.3mol,碱与金属铝反应时铝完全反应,设与碱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为y,2Al+2NaOH+2H2O2NaAlO2+3H22 3y 0.3mol 解得y=0.2mol,,则铝的质量为0.2mol27g/mol=5.4g,故答案选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明确铝与酸、碱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酸碱足量、酸碱均不足量时得到的氢气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文】16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不正确的是( )A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B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为0.4 mol C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 BC段产生氢气D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知识点】金属的性质 硝酸的性质 C3 D4【答案解析】B 解析:A、O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2H2O,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故原混合液中n(NO3-)=2n(Fe)=211.2/56=0.4mol,混合酸中HNO3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0.2L=2mol/L,故A正确;B、第二份反应消耗22.4g铁,物质的量为22.4g56g/mol=0.4mol,所有的铁都在硫酸亚铁中,根据硫酸根守恒,所以每份含硫酸0.4mol,所原混合酸中H2SO4物质的量为0.4 mol2=0.8mol,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由于铁过量,O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2H2O,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BC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故C正确;D、硝酸全部被还原,没有显酸性的硝酸,因为溶液中有硫酸根,并且铁单质全部转化为亚铁离子,所以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故D正确。故答案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金属和酸反应的计算题,难度较大,关键根据图象分析各段发生的反应,注意与铁的反应中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二、非选择题【题文】17(11分)已知A、B、C、D是四种常见单质,其对应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D属于常见金属,J是一种黑色固体,I的浓溶液具有还原性,AI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组成物质D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2)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由E的饱和溶液可以制得胶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过程的原理是_。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 已知G的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4) J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J加入酸化的H2O2溶液中,J溶解生成它的+2价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知识点】物质性质 无机推断B3 C2 C3 【答案解析】(1)第四周期第族(1分) (2) 8Al+3Fe3O4=9Fe+4Al2O3 (条件高温) (2分)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分) 2Al+2OH- +2H2O = 2AlO2- +3H2 (2分) (3) AlO2- +2H2OAl(OH)3+OH- (2分) MnO2+H2O2+2H+=Mn2+ + O2+2H2O (3分) 解析:I的浓溶液具有还原性,应为HCl,J是一种黑色固体,可与浓盐酸反应,应为MnO2,二者反应生成C为Cl2,D为常见金属,可与水蒸气反应,应为Fe,则E为FeCl3,A为H2,F为Fe3O4,B能与Fe3O4在高温下反应,且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B为Al,G为NaAlO2,H为Al2O3,(1)D为Fe,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第族;(2)F为Fe3O4,B为Al,二者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方程式为8Al+3Fe3O49Fe+4Al2O3,实验室可用将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沸水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可继续加热至液体变为红褐色时停止解热,反应的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Al+2OH- +2H2O = 2AlO2- +3H2 (3)G为NaAlO2,为强碱弱酸盐,发生水解:AlO2-+2H2OAl(OH)3+OH-,溶液呈碱性;(4)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H2O2+2H+Mn2+O2+2H2O,【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J是一种黑色固体,I的浓溶液具有还原性等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题文】18(12分)已知离子反应:Fe33SCNFe(SCN)3具有反应迅速、现象明显等特点,是检验Fe3常用的方法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Fe(SCN)3的性质,做了以下实验:取10 mL l molL1FeCl3溶液,滴加34滴浓KSCN溶液,振荡后溶液立即变成红色。取少量红色溶液,滴加少许浓硝酸,静置,溶液红色褪去,同时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混合物A。将该气体混合物A通入过量的Ba(OH)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和剩余气体C。气体C无色无味,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可排放到空气中,不会改变空气的成分。过滤,向白色沉淀B中滴加少量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同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D。 取中反应后溶液少许,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B的化学式为_;E的化学式为_。(2)混合气体A的成分是_(填化学式)。(3)该兴趣小组同学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Fe(SCN)3具有还原性,则实验中反应时被氧化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根据元素C、S、N的原子结构和共价键的相关知识推断出SCN的结构式为_。(4)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该兴趣小组同学从上述实验中得到启发,若用SCN间接检验Fe2时应注意_。【知识点】物质性质的探究、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B3 J4 【答案解析】(1)BaCO3 BaSO4(各1分)(2)NO2、CO2、N2 (2分) (3)S、N(2分) SCN-(2分)(4)2SCN-+22NO3-+20H+=2SO42-+2CO2+22NO2+N2+10H2O(2分)(5)加入氧化剂不能过量(2分) 解析:取少量红色溶液,滴加少许浓硝酸,静置,溶液红色褪去,同时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混合物A,A中含NO2,将该气体混合物A通入过量的Ba(OH)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B和剩余气体C,气体C无色无味,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可排放到空气中,不会改变空气的成分,则C是N2,过滤,向白色沉淀B中滴加少量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同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D,则D是CO2,白色沉淀B是BaCO3。取中反应后溶液少许,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则E是BaSO4,所以(1)B的化学式为BaCO3;E的化学式为BaSO4。(2)混合气体A的成分是NO2、CO2、N2。(3)该兴趣小组同学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Fe(SCN)3具有还原性,S的化合价从-2升高到+6,N的化合价从-3升高到0,则实验中反应时被氧化的元素是S、N。根据元素C、S、N的原子结构和共价键的相关知识推断出SCN的结构式为 SCN-。(4)实验中KSCN被氧化,得到SO42-、N2,NO3-还原为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CN-+22NO3-+20H+=2SO42-+2CO2+22NO2+N2+10H2O。(5)从上述实验中可知KSCN能够被强氧化性的物质氧化,所以得到的启发是用SCN间接检验Fe2时应注意加入氧化剂不能过量。【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物质性质的探究、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看懂实验步骤是关键。【题文】19(14分)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制备Cl2,并探究氯气的相关性质(1)若A装置中固体药品为MnO2,其化学方程式为 若A装置中固体药品为KClO3,则反应中每生成1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2)装置B的作用: (3)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l处是湿润的有色布条,则、处应加入的物质分别是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但有同学认为该设计不够严密,他的理由可能 。(5)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装置F的作用 。(6)甲同学提出,装置F中的试剂可改用过量的Na2SO3溶液,乙同学认真思考后认为此法不可行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乙认为不可行的原因: 【知识点】氯气的制取和性质 D2 J1 J3【答案解析】(1) MnO2+4HCl(浓)MnCl2 + Cl2+2H2O (2 分) 5/3(2分)既能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还能检测实验过程中装置C是否发生堵塞(2分,两点各1分)无水氯化钙(硅胶、P2O5),干燥的有色布条;(各1分,共2分)(4)若D中溶有过量的氯气,无法证明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2分)(5)Cl2+2NaOH=NaCl+NaClO+H2O;(2分)(6)SO32-+Cl2+H2O=SO42-+2Cl-+2H+,SO32-+2H+=SO2+2H2O (2分) 解析:(1)若A装置中固体药品为MnO2,其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 + Cl2+2H2O;若A装置中固体药品为KClO3,则反应方程式为:KClO3+6HClKCl+3Cl2+3H2O,生成3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每生成1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3mol装置B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化氢,如果实验过程中装置C发生堵塞长颈漏斗中液面就会上升,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既能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还能检测实验过程中装置C是否发生堵塞。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l处是湿润的有色布条,则处应加入干燥剂。(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但该设计不够严密,不能保证是溴将碘离子氧化,所以理由是若D中溶有过量的氯气,无法证明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装置F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化学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6)Na2SO3溶液能吸收氯气,SO32-+Cl2+H2O=SO42-+2Cl-+2H+,过量的Na2SO3遇酸产生SO2,仍不可避免污染环境SO32-+2H+=SO2+2H2O。【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氯气的制取和性质,比较基础,(4)(6)两问比较开放,注意题目的引导。【题文】20(15分)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A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从下列所给试剂中选择:实验步骤中试剂为(填代号),检验溶液A中Fe3+的最佳试剂为(填代号)。aKMnO4b (NH4) 2S c H2O2 dKSCN(2)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 等操作。(3)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选通入(或先加入)(填化学式)。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装置回收(填代号)。.(1)某同学欲从含FeCl3、FeCl2、CuCl2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取上述1L废液加入铁粉,充分反应。所加铁粉的物质的量与废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已知原废液中c(Cl-)=6.0molL-1,则原废液中c(Fe3+)= ,c(Fe2+)= 。(忽略水解及溶液体积变化)(2)现有Fe2O3、ZnO、CuO的混合固体粉末ag,在加热条件下用足量的CO还原,得到金属混合物2.41g,将生成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后,产生5.00g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a= 。若agFe2O3、ZnO、CuO的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bmol,则Fe2O3的物质的量为 。(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知识点】除杂、尾气吸收等实验常识 化学计算J2 J3 J5【答案解析】(共7分)(1)c d (各1分。共2分)(2)加热蒸发(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2分)(3)NH3H2O(2分) b (1分).(共8分,每空各2分)(1)0.4mol/L 1.6mol/L (2) 3.21g (0.025-b/2)mol 解析:.(1)由图中转化关系可知,试剂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考虑到不引入新杂质,试剂应选H2O2,检验Fe3+的最佳试剂为KSCN,故答案为:cd;(2)由CuSO4溶液得到CuSO45H2O需经过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3)要使CaCl2溶液中生成CaCO3,须在溶液显碱性的条件下通CO2,为使溶液显碱性,可向溶液中加氨水或通NH3;NH3极易溶于水,吸收多余NH3时要防止倒吸,选择b装置。.(1)加铁粉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FeCl3+Fe=3FeCl2 ,CuCl2+Fe=FeCl2+Cu,从图中可以看出有0.2摩尔铁与FeCl3反应,c(Fe3+)=0.4mol/1L=0.4mol/L ,c(Cu2+)=0.8mol/L利用电荷守恒c(Fe3+)3+c(Fe2+)2+c(Cu2+)2=c(Cl-)1 计算得:c(Fe2+)=1.6mol/L。CO2的物质的量为5g/100g.mol-1=0.05mol,发生的反应:Fe2O3+3CO2Fe+3CO2 ZnO+COZn+CO2; CuO+COCu+CO2,CO2中的O原子来源于CO和金属氧化物,则氧化物中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n(O)=0.05mol,质量为0.05mol16g/mol=0.8g,所以金属氧化物的质量为2.41g+0.8g=3.21g,即a=3.21;设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z则有x+y+z=b;3x+y+z=0.05两式联立得:x=(0.025-b/2)mol.【思路点拨】本题考查除杂、尾气吸收等实验知识,以及化学计算,要求知识掌握准确、运用熟练,顺利书写反应方程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