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5次小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23023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5次小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5次小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5次小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上学期第5次小测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抺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答案】B【解析】考点: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国家,为了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疯狂地对外扩张,并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因此,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必然产物,费正清的观点没有点明鸦片战争的实质。2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答案】B【解析】该条约是英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既不能体现平等的外交观念,也不是崇拜西方列强的结果;当时中西交往处于起步阶段,更不可能是西方文化广泛影响的结果。该条约将这一规定强加给清政府,实际是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冲击了清政府固守的“天朝上国”规制。3协定关税是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通过协商相互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的关税制度。如果一方遭受对方的胁迫,非自愿地给予对方以优惠待遇又不能享受对方给予的对等优惠,就是片面协定关税。中国的片面协定关税肇始于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望厦条约 D南京条约【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以列强侵华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条约的具体内容需要仔细辨别和识记,本题中中国的片面协定关税肇始于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4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性影响是()A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日益半封建化C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D开始进入民主革命时期【答案】B【解析】考点:鸦片战争的影响。理解题意:紧扣题中限制语“从世界发展的潮流看”,题眼是“最根本性影响”。结合所学可知:A、B、C、D四项所述都是鸦片战争的影响,但从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看,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最根本的影响是经济领域中的。故B项是正确答案。5.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C是地主阶级,在诬蔑诽谤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答案】D【解析】考点:近代民主革命。义和团运动中存在盲目排外的倾向,表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即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无法提出科学的理论指导革命,因此选D。6.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 B C D【答案】D【解析】考点:列强开始向中国以资本输出为主始于马关条约,可排除;1899年的“门户开放”政策形成了列强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可排除。7(xx广东汕头质检)“1734年,只有一艘英国商船到达广州,一艘去厦门,但厦门的勒索比其他港口厉害,该船只得撤回。”这说明()A英国走私鸦片B英国商品没有竞争力C中国推行海禁政策 D政府的腐败【答案】D【解析】考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1734年,可知是清朝中后期。从“英国商船去厦门的勒索比其他港口厉害”等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其根源在于政府腐败,故选D项。8(xx开封模拟)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人民支持【答案】B【解析】考点:从材料信息看,珠江两岸居民不理解英国发动战争的侵略性,不理解本国的反侵略斗争,他们“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说明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没有中华民族的概念,民族意识极为淡薄。故选B。A项材料没有体现,可排除;C、D两项不符合史实,均可排除。9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有()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的权利了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A BC D【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考查马关条约。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因此正确。英国通过南京条约获得了协定关税权,故错误。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到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法国依据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该项权利,因此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就可以将使馆设在北京,故错误。10(xx湖南长沙模拟)“英国强行挑起争端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不应忘记,英国人到19世纪中叶几乎已开始相信有种在世界各地经商的神圣权力,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应受谴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这是为英国侵华进行辩护 B清朝闭关自守政策是战争的根源C这反映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英国维护自由贸易原则是正当的【答案】A【解析】考点:材料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维护自由贸易,打破中国闭关自守政策而发动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进行的侵略战争,根源在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实行扩张政策。故B、C、D三项的说法错误。11(xx柳州模拟)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答案】D【解析】考点:由“19世纪中叶”可知,“万分火急”的“内部事务”是指太平天国运动的迅猛发展使清政府手忙脚乱,无力应对西方的“修约”要求,扩大市场,D正确。12(xx浙江名校联考)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A中国军事的落后 B中国科学落后C中国无世界知识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答案】C【解析】考点:由材料信息可知,作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失利是中国军事、科学落后,人才的缺失,无世界知识的结果。“全球化”强调的是与世界的联系、接轨,从这个角度分析可知C项符合题意。13(xx来宾模拟)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答案】A【解析】考点:注意题中的关键信息“形式和内容”“近代意义”,此处的“近代”,应指近代使用机器动力的军舰。据此联系所学内容分析,中国近代化的北洋海军进行的黄海海战体现了上述特点。故选A项。14(xx湖北百校联考)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B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答案】B【解析】考点:根据题干材料分析,甲午战争没有动员全国力量与日本作战,而是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一个领导者身上,体现了中国民众救国救民意识没有充分觉醒。A项不符合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对日本侵略反抗的史实;C项不符合史实;D项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15(xx河北高中联考)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答案】D【解析】考点:注意本题的落脚点“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故答案为D。A、B、C三项都没有准确反映题干的意思。16(xx湖南怀化模拟)“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以下运动最符合题意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答案】C【解析】考点:关键词“缺乏建设性的”。太平天国运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维新变法运动提出学习西方,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辛亥革命要求学习民主共和制度,颁布临时约法等,不符合“缺乏建设性”,故排除A、B、D三项;义和团运动符合“富于反抗精神”和缺乏建设性,故C项正确。17(xx河南洛阳模拟)近代史上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这标志着()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外国势力控制了中国官员的选拔C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被粉碎D清王朝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D【解析】考点:从“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即行革职,永不叙用”等信息可知清王朝禁止中国人民进行反帝运动,这表明清王朝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D。18(xx新乡模拟)“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考点:从材料信息看,“转折点”发生在西太后时期,“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说明该条约的实行使中国人丧失了民族抵抗意识,与之直接相关的是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列强的代理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并没有涉及消磨中国人以及清政府抵抗意识的条款。19.全球通史载:“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材料空白处应是()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 D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解析】考点:注意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重大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据此可推断这一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带来的影响,民族危机的加深,唤醒了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20.“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前期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失败原因的认识。中国近代受侵略的原因是社会制度的落后使中国难以战胜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列强。2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影响共同之处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答案】A【解析】考点:B项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影响,与本题无关;C项说法错误,通商口岸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扩展;D项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是马关条约的影响,不是共同影响。三次战争使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为A项。22.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答案】B【解析】考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A项中“最惠国待遇”应改为“片面最惠国待遇”,故A项错误;西方列强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提出了“修约”的要求,没有实现,继而发动了战争,所以B项正确;腐朽的清政府遵守了南京条约的各项规定,C项错误;总理衙门设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所以D项错误。23.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为帝国主义间接统治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半封建性质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念理解不准确。“半殖民地半封建”既包含政治上的内容,也包含经济上的内容。故B项说法错误。24.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答案】C【解析】考点:鲁迅先生的描述是“盲目排外”思想的典型体现,应该出现在农民阶级领导的义和团运动中。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对西方的侵略和西方的文明分不清。25. 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在着明显的歧视B使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D反映出南京条约是一个屈辱的条约【答案】C【解析】考点:“照会”、“申陈”等都是近代的外交用语,“平行照会”使清王朝被迫放下“天朝上国”的架子,这些外交礼仪及用语的变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二历史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即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二所反映条约内容的异同。(8分)(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开始进入争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8分)(3)综合上述材料,列强侵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9分)【答案】 (1)同: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异:体现在主要经济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为主,后者以资本输出为主。(8分)(2)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转到中国北方,主要通过控制清政府来侵华。(8分)(3)趋势:列强在华享有的特权逐步扩大,从以经济侵略为主逐步转向控制中国政府,实行“以华治华”。(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9分)【解析】考点:近代列强对华的侵略。本题以近代前期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内容所反映的列强侵华方式的异同为主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1)回答此问题需要对条约相当的熟悉,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就相同点来说,性质上是一样的,内容上有相同之处;就不同点来说,反映了列强不同阶段的侵略要求。(2)从辛丑条约的内容可以看出,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侵略的代理人,成为了列强侵略的工具。(3)回答列强侵华的趋势,回答时要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入手组织答案。经济上在华的特权不断地加大,在政治上开始实行通过控制中国政府来扩大对华的侵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