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2.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920912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2.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2.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2.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4.2.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不包括各营养级的呼吸量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D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解析:考查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或食物网进行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并且是逐级递减的。答案:B2农田中经常锄草治虫,鱼塘里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人们这样做是为了()A维持生态平衡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调整能量流动方向D促进物质循环解析:锄草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减少竞争生物),清除肉食性鱼类有利于减少能量的损耗,使草食性鱼的产量增加,从而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答案:C3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为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利用的是无生命的有机物 ,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所以C项的叙述是错误的。答案:C4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流入到狐体内的能量解析:每一个营养级中所同化的能量为本营养级的总能量,而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子同化的能量。兔子同化的能量的去向有自身呼吸消耗、被下一营养级(狐)利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狐粪便中的能量。答案:B5右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BA、B、C、D之间可以形成一条A到D的食物链C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D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是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绘制成的图,由于能量逐级递减,所以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A、B、C、D每一层都有多种生物,因此,含有复杂的食物网,不是简单的一条食物链。答案:B6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一般情况下,三级消费者增加1 kg,至少需要生产者100 kg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D从能量关系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能量流动的特点。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总能量,要大于;三级消费者增加1 kg,至少消耗生产者的量,需以最大传递效率计算,即125 kg;能量流动的特点之一是单向流动,主要原因是生物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从能量关系看:呼吸消耗,所以。答案:C二、简答题7下面是一水域生态系统在一年之内能量流动情况的资料,如图所示能量单位kJ/(m2a),请分析回答问题。(1)该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在_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如此之低,是因为_。(2)上述能量流动情况以如下能量金字塔来表示:则A、B、C、D所代表的数值分别是_、_、_、_。(3)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_。解析:(1)能量传递效率是下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占其上一营养级同化能量的比例。图中信息显示传递效率最高为16.2%(由生产者草食动物),最低为5.5%(肉食动物终级消费者)。能量传递效率低是由于每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而消耗掉相当多的能量,并且总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2)图中食物链为DCBA,则对照能量流动资料,可知A代表的数值为21,B为383,C为3 368,D为20 810。(3)人类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能量。答案:(1)5.5%16.2%大部分能量被该营养级生物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掉,另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2)213833 36820 810(3)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点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能力提高一、选择题1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解析:从图知,a的耗氧量在618时为负值,说明在此期间,a释放氧气,故a为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b和c耗氧量恒定,都属于消费者,而b的耗氧量比c的耗氧量要高,说明b比c所处的营养级要低,故b属于第二营养级,c属于第三营养级。答案:D点拨:能产生氧气的一定是生产者,而营养级越低,生物量就越大,耗氧量就越大。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同化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因细胞呼吸而散失,另一部分则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乙1乙2”中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丙中有自养型生物D甲同化的总能量等于乙和丙的总能量之和答案:A3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是初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解析:依题意可知,是生产者,是初级消费者,是次级消费者,是三级消费者,E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E2为各营养级的生物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应为热能。答案:C4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解析:图中、分别表示兔、狐摄入的总能量而不是它们同化的能量,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传递效率是某营养级生物同化的总能量除以上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而不是它们摄入能量之比,兔粪便中的能量是草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不一定最少。答案:D5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移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的所有能量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当人们把生产者当做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A BC D解析:入射的太阳能不能全部被生产者固定,被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未被固定的能量不能算在内,因为只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才能被生物利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其他积累起来,其中的一部分可传递到下一营养级,还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故营养级越高,所能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答案:B点拨:此题考查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6某生态学家通过一年的时间,调查一个小型森林生态系统各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现把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其中A、B、C为不同营养级,D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为J/(c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PgPnRA62.825.637.2B12.55.76.8C464.6186.3278.3D41.616.525.1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CABDBA营养级的Pg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6.5%D该生态系统群落处于发展状态解析:A项中D是分解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D不在食物链中,A项错误。B项依据表中数据,A是初级消费者,A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即在A的同化量中,不再包括其粪便中的能量,此项也是错误的。C项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12.562.819.9%,而不是16.5%。D项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C的Pg量(464.6),它大于R的总和(37.26.8278.325.1347.4),即系统输入能量大于呼吸消耗总能量,故该生态系统处于发展进程之中。答案:D二、简答题7如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请回答:(1)写出图中AE所代表的名称:A_;B_;C_;D_;E_。(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3)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中,箭头依次变细,方框变小,意味着_。(4)图中F表示_。E的主要作用是_。(5)生态系统中能量在逐级流动中传递效率一般为_。假若“A”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应是_。(6)图中只画出四个方框,向下还会有很多吗?请分析说明。答案:(1)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解者(2)生产者(或A)固定的太阳能总量(3)能量流动逐级递减;随营养级递增,能量逐渐减少。(4)各级生物用于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或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并将能量释放出去(5)10%20%4%(6)向下不会有很多环节,因随能量的递减,待能量流入第五或第六营养级时,所剩能量已少到不足以维持种群存在的需求。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若流经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是9.3109 kJ,B生物种群的总能量是3.1108 kJ,从理论上推算,A生物种群的总能量最少为_。(2)在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E生物种群的能量除了图中所示的去向外,其余的能量去向有哪些途径?_。(3)若B种群生物大量减少,C和D种群将如何变化?_。(4)假设这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若草原沙漠化日趋严重,那么C生物与A生物的奔跑能力将_。答案:(1)6.2107 kJ(2)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作用被消耗;一部分随遗体、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来(3)先增加,后减少,最终恢复稳态(4)加强综合创新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_(2)牛与鸡之间_(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_。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_,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_。(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所固定的_,无机环境中的碳以_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_(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_。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应用,由于对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脱节导致生物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判断失误,导致(1)、(2)两问错答,食物网的绘制不全面,而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描述不够准确,导致错答,因此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语言表达再力求规范准确,正确思路应是:(1)由题干信息可知:玉米、鸡、牛、人之间的食物关系为:(2)因人与鸡均食用玉米子粒,而牛食用玉米秸秆,且人还食用鸡和牛,因不考虑空间因素,故人与鸡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和捕食,人与牛的种间关系为捕食,而牛与鸡之间无竞争关系。(3)该农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玉米,生产者(玉米)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4)食物链越长,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损耗越多,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也就越少,改变用途的1/3玉米中的能量流入人体内所经过的食物链延长,故人获得的总能量将减少。答案:(1)如图所示:(2)无它们所需食物资源不同(或牛食玉米秸秆、鸡吃玉米子粒)捕食与竞争捕食(3)玉米太阳能CO2(4)减少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一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