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12月第二次联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919597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语文12月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12月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12月第二次联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12月第二次联考试题一、默写(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1)师者, 。(韩愈师说)(2)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荀子劝学)(3)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4)雁过也,正伤心, 。(李清照声声慢)(5) ,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6)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7)谈笑有鸿儒,_ 。(刘禹锡陋室铭)(8)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李商隐锦瑟)(9)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10)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兰亭集序)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感慨系之矣 系:附着 B.虽趣舍万殊 趣:趋向,取向 C.列坐其次 次:旁边 D.终期于尽 期:期望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引以为流觞曲水 亦足以畅叙幽情及其所之既倦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4.对原文理解和概括有错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在极写乐的基础上引出了对人生的感慨。B人生一世虽各有所好,但终会随着时间和心境的变化而变化。C人生难测长短,所以“死生亦大矣”。D作者感慨人生来去匆匆,难以把握,所以非常悲观。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3分)(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分)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6分) 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注】 山楹:指山间的房屋。6.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试作具体说明。(3分)7.从此诗的整体上看,采用了什么写法?此诗寄托着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分)4、 文学名著(5分)8.填空。(任选一题)(1) 是三国时期的名医,他在江东治疗过周泰的伤,后来又帮助 刮骨疗伤。曹操头痛,华佗建议 为其治病。曹操大怒,将其 。在狱中他将生平所著 赠与押狱,该书后来大部分被烧毁,只剩一页流传于世。(2)老婆子讲“宝玉和 天生一对”的话,竟让黛玉辗转反侧,想了许多。而且做了一个噩梦,梦见父亲娶了一位继母,自己被 ,许给继母的亲戚做 ,宝玉 。黛玉又惊又怕,咳嗽也加重了。第二天 发现痰盒里有许多血腥。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11分)珍重那些“无用”的阅读陈佳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问自己一句:为什么读书?每个人都能给出若干个理由: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指引人生的灯塔,书籍是抚慰心灵的鸡汤书籍的功用如此之大。然而,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却往往更注重实用: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要的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更便捷的数字阅读,攻势凌厉地抢占着传统阅读市场,浅读、速读、泛读成为新的阅读趋势,“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的阅读行为正悄然发生着急剧变化。读书的功用显而易见。然而,除了信息和知识,书籍还带给我们思想和审美。法国人夏尔丹齐格在为什么读书一书中说:“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无用”的阅读常常萌芽于一颗对世界敏感而好奇的心,当求知的欲望带领着人类穿过重重迷雾后,收获的是一种别开生面的人生境界。“无用”的阅读不是生存或者生计所必需的。xx年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人们希望通过他的获奖,“唤起国人对好书的热爱,走进书本,沉湎其中,重回20世纪70年代的阅读时光。”在那个时代,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多少青年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无用”的阅读看似无用,但一定会留下痕迹。它就像一种文化的渗透,缓慢、恒久、绵密。因为无故乱翻书,因为不带任何阅读的预期,因为起于一种非功利的自发行为,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当女作家铁凝还是一个少年时,她读到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扉页上的题记:“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时,深受震动,她说“这两句话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阅读的重量不仅是来自于它给你实际生活的帮助,有时更来自于它对心灵造成的重击。“无用”的阅读可以跳脱自己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存在;“无用”的阅读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让我们收获“最难风雨故人来”的感动。一本好书,从来不会因为它的表面“无用”而折损了它的价值。当又一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把阅读当作是一种心境的解放,多做一些无目的的阅读、休闲的阅读,而不是说纯粹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为了完成一门学业,为了考到一个文凭而去阅读。希望阅读能与生活始终相伴。(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9下列对文本内容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书籍的功用虽然很多,但现实中人们看中的大多是它的实用功能。B. 数字阅读能够抢占传统阅读市场,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便捷性。C. 第三段引用夏尔丹齐格的话语是为了论证“读书是毫无用处的”。D. 第五段叙铁凝之事恰当地论证了非功利阅读行为可带给人的收获。 招教考试10文本第二段说,“我们的阅读行为正悄然发生着急剧变化”,请具体说明“阅读行为”出现了哪些方面的变化?(3分)11结合文本,简要阐述“无用阅读”的价值。(5分)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5分)瓦 王剑冰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一垄一垄,长满了我的怀想。离开好久了,怀想还在上面摇曳着。我不能进入瓦的内部,不知道瓦为什么是那种颜色。在中原,最黄最黄的土烧成的瓦,也还是瓦的颜色。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火的最本质的认知。当你对瓦有了依赖的时候,你便对它有了敬畏。在高处看,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我拆过瓦,屋顶搭下来的长板上,瓦像流水一样滑落,手不敢怠慢,一块块像码字样将它们码在一起。屋子一直在漏。雨从瓦的缝上淌下来,娘要上到屋子上面去。娘说,我上去看看,肯定是瓦的事。雨下了一个星期了,城外已成泽国,人们涌到城里,挤满了街道的屋檐和学校走廊,后来学校也停课了,水漫进了院子。我说娘你要小心。娘哗哗地踏着积水走到房基角,从一个墙头上到房上去。我站在屋子里,看到一片瓦在移动,又一片瓦动过之后,屋子里的“雨”停止了,那一刻我感到了瓦的力量。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风撞在瓦上,跌跌撞撞地发出怪怪的声音。那是风与瓦语言上的障碍。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风只能改变自己。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屋不嫌瓦丑,屋子实在支撑不住了,将瓦卸下,做好下面的东西再将卸下的瓦盖上去。瓦是最慢的事物,从第一片瓦盖上屋顶起,瓦就一直保持了它的形态,到机器瓦的出现,已经过去了两千年时光。我一直不知道由土而成为瓦,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叫做瓦的物质,竟然那么坚硬,能够抵挡上百年岁月。瓦最终从颓朽的屋顶上滑落,在地上落成一抔土,那土便又回到田地去,重新培养一株小苗。瓦的意义合并着物理和化学双重的意义。在人们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前,瓦坚持了很久,瓦最终受到了史无前例的伤害。一个孤寡老人走了,仅有的财产是茅屋旁的一堆瓦,那是他多年的积蓄,每捡回一片较为完整的瓦,他都要摆放在那里,他对瓦有着什么情结或是寄望?他走了,那堆瓦还在那里等着他,瓦知道老人的心思。邻家在瓦上焙鸡胗,瓦的温度在上升,鸡胗的香味浮上来,钻进我的嗅觉,我的胃里发出阵阵声响,鸡胗越发黄了起来,而瓦却没有改变颜色。瓦的忍耐力很强。下雨了,我顶着一片瓦跑回家去,雨在地上冒起了泡泡,那片瓦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快速地跑着,我的头上起了白烟,闪电闪在身后。瓦藏在草中。一坡萎顿又复生的草,一片不再完整的瓦,不知道谁将它遗失,它一定承受过很长的岁月,没有可去处,不在这里又会去哪里呢?草里埋着各种形态的瓦。这是一个废墟。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一片瓦在湖上飞。水上起了波澜,波澜变成花朵,瓦沉在花朵下面,等待重新开花。一条狗衔着一片瓦跑过来。不知道狗对这片瓦有什么情愫,难道它认得这瓦或这瓦的主人?我不知道瓦的发音是如何出现的。瓦,我感到那般亲切。好久听不到这种亲切了,或以后愈加听不到这种亲切了。(摘编自人民日报)12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文章开篇运用比喻,引出“我”对瓦的怀想。“长满”形象地写出“怀想”的丰富,“摇曳”写出了“怀想”的不时浮现。B第段说“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既形象地写出屋顶上“瓦”的形态,也为下文叙写瓦在人们生活中的种种作用张本。C第段描写“娘”在雨中修复屋顶这一细节,意在抒发“我”对“娘”的感激之情,表达“我”对“娘”的深切怀念。D第段说“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突出了瓦坚定不移的品性;“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写出了瓦的灵性。E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了瓦的朴实无华与充满力量,启迪人们应该像瓦一样脚踏实地,充实自我,有所贡献。13. “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14.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的含义。(6分)七、语文基础知识(28分)1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酝酿(ning) 铁砧(zhn) 旱涝(lo) 差强人意(qin)B倜傥(tn) 蜷缩(jun) 讪笑(shn) 人为刀俎(z)C散步(sn) 削价(xu) 刷白(shu) 洗洗涮涮(shun)D嶙峋(xn) 踱步(d) 醇厚(chn) 追本溯源(s)16.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摆渡安份辩别暗箱操作 B伏法暴跌彪炳百炼成钢C拌嘴悖论裁缝精兵减政 D炫耀杂糅濒危垂诞欲滴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俗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A目前,引进版图书翻译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不忍卒读,不仅对阅读造成伤害,也不利于市场的正常运作与健康发展。B目前倒是西方国家政府遇到了问题。我们正密切关注发生在西方的事情,试图去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政府犯错误?为什么政党会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为什么政府会寅吃卯粮?C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的里氏90级强烈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令许多欲前往日本的游客退避三舍。D中国大运女子足球队经过顽强拼搏,在决赛中以2:1逆转日本队,获得本届大运会女足比赛冠军。人们不禁感叹:一个巴掌拍不响,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获得成功。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信息产业部查处了该市电信局要挟用户的不正当行为,并责令其立即退还用户话费中不合理的收费项目。B曾让中国足球扬眉吐气的铿锵玫瑰队目前已沦落为世界二流乃至三流的球队,这让非常酷爱足球的人大失所望。C2010年12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铁生先生因病去世,震动文坛。如今,距离这个悲伤的日子已经一年多了,出版社又再版了他的文集记忆与印象,仍备受关注。D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对学校周边二百米范围内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予以取缔,对违法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娱乐场所依法进行处理。19.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C孔雀东南飞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我们读完了这篇课文,却不知到何处才能找到乐府诗集?我们学校图书馆的书籍太少了。D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202013年1月10日,王永、邓飞、赵普、郎永淳、陈伟鸿、崔永元等6人在微博上发起“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1月30日,由北京团市委、市青联等共同发起的“温暖xx春节回家顺风车大型公益行动”在北京启动。请为此次公益行动拟写一则广告词。 要求:简洁生动,语言得体。(3分) 21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_?_?22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答题。(6分)(1)概括漫画所反映的一种社会心理。(不超过15字)(2分) (2)针对漫画中的现象,写一段劝诫的话。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5个字。(不超过40字)(4分) 八、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些人去山里玩耍,下山的时候,面前出现一条羊肠小道,像是山民常走的捷径。大家很高兴,决定沿此道尽快下山,远远地看见山下的停车场,果然是条捷径!正当大家庆幸时,眼前出现一道断崖,而捷径在此一拐,伸向远方的一座小山村。大家一筹莫展,只得先向山村方向走,中途再踏上另一条小道曲曲弯弯地,浪费了许多力气才到达目的地。 读了这则故事,你对“捷径”与“弯路”的关系有什么认识和体会?请就“捷径与弯路”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 700 字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xx届高职高考漳州八校第二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一、默写(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而神明自得(3)无边落木萧萧下(4)却是旧时相识(5)乌鸟私情(6)悠然见南山(7)往来无白丁(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9)大漠孤烟直(10)自缘身在最高层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2.D 期:至、及 3.C 4.D(悲观的说法与文意不合,作者对人生是执着的,只是因岁月的流逝而悲叹)5(1) 众多贤才都会聚在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一起。(毕,咸各1分,句意1分)(2)我一向认为把生和死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一”和“齐”各1分,句意1分)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6分)6. 诗人笔下的“风”是个不知疲倦、不辞辛苦的奉献者和“有情”人的形象。它使山林清爽,它驱散烟霾,卷走云雾,并且在日落山静的时候,为人们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乐章。【评分标准】点出形象1分,分析2分(言之有理即可)7.此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在此诗人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借风咏怀,抒写了诗人普济天下苍生的情怀。【评分标准】点出“托物言志”得1分,简要分析1分,点出“青云之志”或“普济天下苍生”(意思对即可)1分。四、文学名著(5分)8.(1)华佗 关羽 打开头颅 下狱 青囊书 (2)黛玉 接回去(南方)续弦 剖胸(倒地欲死) 紫鹃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1题。(11分)9C,论证的是“书籍还带给我们思想和审美”。10从阅读行为目标看,人们更注重实用;从阅读行为时效看,更重视短期见效;从阅读行为方式看,浅读、速读、泛读成为新的阅读趋势。11“无用阅读”可以让人们跳脱个体的狭隘,超越时空的局限,带给人们心灵的抚慰、思想的启悟、审美的提升和文化的渗透。(“跳脱个体的狭隘”“超越时空的局限”答出一项即可给1分,“心灵的抚慰”“ 思想的启悟”“ 审美的提升”“ 文化的渗透”答出两项即可给4分。)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5分)12( 5分)答案:CE 解析:C项“意在抒发我对娘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我对娘的深切怀念”有误,本文主旨不在抒发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文章赞颂的主体是“瓦”。E项,“托物言志”“启迪人们应该像瓦一样脚踏实地,充实自我,有所贡献”解读过度,作为状物的记叙性散文,作者要表达的是对瓦的无私,给人类带来的快乐及即将被取代的一种伤感。13( 4分)答案:【要点】 结构上,收束上文,点明瓦的保护功能。内容上,强调瓦对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表达了人们对瓦的依赖与敬畏之情。(意思对即可。)14. ( 6分)答案:【要点】 (客观方面)对于土与火的结晶,先人早就有了认知;在漫长的岁月中,瓦己触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观方面)人们在生活中对瓦有着复杂的感情:既赞美瓦的无私,感激瓦带来的快乐,也为瓦即将被取代而伤感难舍。(意思对即可。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七、语文基础知识(28分)15答案A解析B项,“蜷”应读作qunC项,“散”应读作sn。D项,“峋”应读作xn,“踱”应读du。16. 答案B解析A项,份分,辩辨;C项,减简;D项,诞涎。17. 答案B解析A项,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C项,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避免冲突。D项,望文生义,“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矛盾和纠纷不是单方面引起的。18. 答案D解析A项,动宾搭配不当,删去“项目”。B项,重复赘余,去掉“非常酷爱”中的“非常”。 C项,表意不明,是再版这件事备受关注,还是记忆与印象备受关注?可在“仍”前加“这本书”。19. 答案B解析A项,所有分号应该改为逗号。C项,问号改为逗号。D项,冒号只能管内务部电影,等和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不属前一层次,是另一层次的内容,应把冒号去掉20.答案(示例)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丝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无限的生命21.解析为公益广告写广告词,首先要明确要求,要简洁、得体。其次要抓住广告的内容,打“顺风车”,是要劝说人们多做善事,与人为善的。答案(示例一)顺风车,顺心路,圆游子回家梦。(示例二)顺风车,情暖回家路。(示例三)让身旁的空座成为他人回家的希望。22.解析把握漫画中人物的心理,要分析他对红灯说的话“凑一撮就走,咱不听你的”,重点是“凑一撮就走”,说明在他们心里一帮人犯错会肆无忌惮,有一种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写劝诫的话,要联系漫画内容,同时说明自己的观点。一定要旗帜鲜明,使用修辞。答案(1)(示例)可以集体违规,因为法不责众。(2)(示例)红灯停,绿灯走,安全意识定要有;你一言,我一行,规则底线要紧守。八、写作(60分)参照xx年高考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