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919082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xx聊城高一检测)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某一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利用氯化钾与碳酸钙的溶解性差异,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钙B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C水的沸点是100 ,酒精的沸点是78.5 ,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D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解析】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远比在水中大得多,但酒精与水互溶,液体不分层,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将酒精与水组成的混合物蒸馏,只能得到含少量水的酒精,只有先加入新制的生石灰,再蒸馏才能得到无水酒精;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但减小的幅度很小,而氯化钾的溶解度减小的幅度较大,当采用冷却法结晶时,随着氯化钠晶体的析出,同时也有氯化钾晶体析出。对于温度变化时溶解度变化幅度不大的物质,一般用加热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A2(xx临沂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把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倒入试管中,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多余的试剂倒入原试剂瓶中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D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中的水全部加热蒸干【答案】B3(xx浙江绍兴检测)某学生只有下列仪器和用具:烧杯、试管、硬质玻璃管、圆底烧瓶、量筒、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导气管、橡皮塞、橡皮管、100 mL容量瓶、玻璃棒、药匙、火柴。从缺少仪器或用品的角度看,该学生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制取氢气粗盐提纯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用氯化钠晶体配制100 mL 0.1 molL1的氯化钠溶液ABC D【解析】粗盐提纯需漏斗,蒸发皿等,配制NaOH溶液需托盘天平等仪器。【答案】D4(xx厦门高一检测)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CaCl2 0.1 molL1”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配制1 L该溶液,可将0.1 mol CaCl2溶于1 L水中B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 molL1C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D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0.1 molL1【答案】D5(xx杭州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B1 mol Cl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a 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D从1 L0.5 molL1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剩余溶液中NaCl物质的量浓度为0.45 molL1【解析】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22.4 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A错误;1 mol Cl2含有的氯原子数为2NA,B错误;标准状况下,a 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mol,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C正确;从1 L 0.5 molL1 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剩余溶液中NaCl物质的量浓度还是0.5 molL1,从溶液中取出液体的体积影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影响浓度,D错误。【答案】C6(xx珠海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水中溶解1 mol NaCl所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B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溶于1 L水中形成的溶液体积为1 LC标准状况下,将33.6 L HCl溶于水形成1 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1.5 molL1D1 mol CaCl2溶于水形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Cl)等于1 molL1【解析】A项中1 L为溶剂水的体积,不是溶液的体积;B项忽略了将HCl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体积会发生变化;D项1 mol CaCl2溶于水形成1 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其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答案】C7(xx漳州高一检测)标准状况下,现有6.72 L CH43.011023个HCl分子13.6 g H2S0.2 mol NH3,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有以下四种表述:a体积:b物质的量:c质量:d氢原子个数:其中正确的是()Aabc BbcdCabcd Dacd【解析】根据相关计算关系即可得出下表:CH4HClH2SNH3体积6.72 L11.2 L8.96 L4.48 L物质的量0.3 mol0.5 mol0.4 mol0.2 mol质量4.8 g18.25 g13.6 g3.4 g氢原子数1.2NA0.5NA0.8NA0.6NA可知:a、c、d正确,故选D。【答案】 D8(双选)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1.2 L一氧化碳分子数是0.5NAB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氮气分子的质量比为87C常温常压下,2.86 g Na2CO310H2O含有的Na数为0.02NA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解析】A项,不是标准状况;D项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无法求Cl的个数。【答案】AD9(xx新题调研)标准状况下某种O2和N2的混合气体m g含有b个分子,则n 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应是()A.B.C. D.【解析】由,得n g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在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所占的体积为。【答案】A10(xx河南内乡高一月考)在相同状况下,一个空瓶,若装满O2称其质量为36 g,若装满CO2称其质量为42 g,若装满A气体,称其质量为52 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 B32C64 D128【解析】设瓶子的质量为x,气体A的摩尔质量为y,同一瓶子的体积相等,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相同状况下,O2、CO2与气体A的物质的量也相等,则依据nm/M得,(36 gx)/32 gmol1(42 gx)/44 gmol1,解之得:x20 g,故(36 g20 g)/32 gmol1(52 g20 g)/y,解之得:y64 gmol1,所以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答案】C11(xx经典习题选萃)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 g/cm3。用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果表明:在棱长为1107 cm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 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A32 B65C120 D150【解析】由n和n可得,则解此类问题的思路为MV。据题意,若能求出20个原子的质量,则可计算出NA(取值为6.021023)个原子的质量,即1 mol原子的质量。20个原子的质量mV(1107 cm)35 g/cm351021 g,则该元素的摩尔质量M51021 g150 g/mol。所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接近于150。【答案】D12(xx 杭州七校联考)体积为V mL,密度为d g/mL,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溶质的质量为m g。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maV/100d BcCc Da%【解析】已知溶质质量、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求物质的量浓度c,故C正确,其它三项均不正确。【答案】C13(xx福建闽江检测)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 mL 1 molL1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1NaCl溶液B75 mL 2 molL1 CaCl2溶液C150 mL 2 molL1KCl溶液D75 mL 1molL1AlCl3溶液【解析】已知1 molL1MgCl2溶液中Cl浓度为2 molL1,分析A中Cl浓度为1 molL1,B中Cl浓度为4 molL1,C中Cl浓度为2 molL1,D中Cl浓度为3 molL1,故选C。请注意Cl浓度与体积数无关,这是干扰信息。【答案】C14若20 g密度为 gcm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 g Ca2,则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molL1 B.molL1C2.5 molL1 D1.25 molL1【解析】由Ca(NO3)2的组成知,NO的浓度应为Ca2浓度的2倍,所以先求Ca2浓度:c(Ca2) molL1,c(NO) molL12 molL1。【答案】C15配制250 mL 0.1 molL1的盐酸时,下列实验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蒸馏水【解析】俯视量筒刻度线,凹液面在需要量取的液体体积对应的刻度线以下,使量取的浓盐酸体积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A错误;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液面已超过刻度线,使定容时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错误;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正确;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凹液面低于刻度线是由于有少量溶液沾在刻度线以上的内壁上,再补几滴蒸馏水会使溶液的体积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D错误。【答案】C16(xx成都高一检测)常温下,欲配制密度为1.1 gcm3、浓度为6 molL1的稀盐酸,在体积为100 mL、密度为1.19 gcm3、浓度为12 molL1的浓盐酸中需加蒸馏水()A200 mL B100 mLC101 mL D120 mL【解析】设加水x mL可配制成V mL 6 molL1稀盐酸,则100 mL12 molL16 molL1V mL,V200。体积不能加合,可利用质量守恒:200 mL1.1 gmL1100 mL1.19 gmL1x mL1 gmL1,x101,即需加蒸馏水101 mL,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7(10分)(xx厦门高一检测)(1)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_。0.5 mol氨气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4 时9 mL水0.2 mol磷酸钠(Na3PO4)(2)现有m g某气体,它是三原子分子,其摩尔质量为M 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请用以上符号及相应数字填写下列空格。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mol。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个。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该气体完全溶于水形成V L溶液(不考虑反应),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解析】(1)所含原子数分别为0.5 mol(13)2 mol11 mol (21)1.5 mol0.2 mol(314)1.6 mol比较大小得答案为;(2)m g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含分子数为 NA,所含原子数为 NA,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气体完全溶于水形成V L溶液,其浓度为 molL1。【答案】(1)(2)NA18(10分)(xx山东兖州高一检测)O2和O3是氧元素的两种单质,根据其化学式完成下列各题:(1)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个数比为_,原子个数比为_,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2)等温等压下,等体积的O2和O3所含分子个数比为_,原子个数比为_,质量比为_。(3)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H2SO4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浓H2SO4(密度为1.84 gmL1,质量分数为98%)的体积为_mL。【解析】(1)等质量的O2和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所含分子个数之比为3:2,原子个数之比为1:1。(2)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数,即O2和O3所含分子数之比为1:1,则原子个数比为2:3,质量比为2:3。(3)该浓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8.4 mol/L。据稀释定律得:100 mL1 mol/L18.4 mol/LV,解之得V5.4 mL。【答案】(1)321132(2)112323(3)5.419(10分)(xx经典习题选萃)如图为配制250 mL 0.2 molL1 Na2CO3溶液 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中称得Na2CO3_g。(2)玻璃棒在、两步中的作用分别是_、_。(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A某同学在第步观察液面时俯视_;B没有进行操作步骤和_;C在第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_。【解析】(1)n(Na2CO3)c( Na2CO3)V(Na2CO3)0.2 molL10.25 L0.05 mol,m(Na2CO3)n(Na2CO3)M(Na2CO3)0.05 mol106 gmol15.3 g。(2)玻璃棒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在第步中,用玻璃棒搅拌,可加速Na2CO3固体的溶解;在第步中,用玻璃棒引流,可防止Na2CO3溶液流到容量瓶外。(3)所有的定量实验都存在一个“误差”的问题,在本实验的误差分析中,一定要紧扣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即cn/V。如果在第步观察液面时俯视,V偏小,结果偏高;如果没有进行操作步骤和,n偏小,结果偏低;如果在第步不慎有少量液体流到容量瓶外,n偏小,结果偏低。【答案】(1)5.3(2)搅拌引流(3)A.偏高B偏低C偏低20(12分)(xx新题调研)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18.4 molL1的硫酸。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胶头滴管烧瓶烧杯药匙量筒托盘天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_(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_(写仪器名称)。(2)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_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_(选填10 mL50 mL100 mL)规格的量筒。(3)实验中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A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B未经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并洗涤烧杯,定容C烧杯没有洗涤D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眼睛一直仰视刻度线【解析】(1)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无需烧瓶、药匙、托盘天平,还缺少100 mL容量瓶、玻璃棒。(2)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得0.1 L1 molL118.4 molL1V,V0.005 4 L,即5.4 mL,应选用10 mL量筒。(3)A项无影响;B项未冷却,所加水偏少,浓度偏高;C项,造成溶质减少,浓度偏小;D项,仰视读数,会造成所加水偏多,浓度偏小。【答案】(1)100 mL容量瓶、玻璃棒(2)5.4(3)B21(10分)(xx孝感高一检测)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供选试剂:Na2SO4溶液、K2CO3溶液、K2SO4溶液、盐酸(1)操作的名称是_,操作的名称是_。(2)试剂a是_,试剂b是_,固体B是_。(填化学式)(3)加入试剂a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若不能,应如何改进(若能,此问不用回答)?_。(5)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_的质量。【解析】分离K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可用K2CO3将BaCl2转化为BaCO3沉淀,过滤即可分离,BaCO3溶于盐酸,蒸发结晶制得BaCl2固体;滤液的成分为KCl和过量的K2CO3,需用盐酸除去过量的K2CO3,再蒸发结晶制得KCl固体,故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固体B(BaCl2)中的所有钡离子全部来源于原混合物,因此只要测得固体B或沉淀A1的质量,据“钡量”守恒可确定BaCl2的质量分数。【答案】(1)溶解过滤(2)K2CO3HClBaCl2(3)K2CO3BaCl2=BaCO32KClBaCO32HCl=BaCl2CO2H2O(4)否(不能)应在操作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后再蒸发结晶(5)沉淀A1或固体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