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测评 苏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917170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测评 苏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测评 苏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测评 苏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专题测评 苏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关于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中主要含C、H两种元素B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烃组成的混合物C石油有固定的沸点,故可分馏D石油的分馏产物仍是混合物2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关于丙烷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烷烃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丙烷燃烧是放热反应D丙烷在光照下能够与Cl2发生取代反应3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是()硫酸钾甲醛氯酸钾硝酸汞氯化铵氢氧化钠A B C D4能证明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A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C乙烯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D乙烯易与溴水发生反应,且1 mol乙烯完全加成消耗1 mol溴单质5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操作是()A蒸馏B水洗后分液C用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D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6下列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A麦芽糖和蔗糖BCC2H6与C3H8DO2与O37下列4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3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ACH3CH2OHCH2=CH2H2OBCH3CH2OHHBrC2H5BrH2OC2CH3CH3OHC2H5OC2H5H2ODCH4Cl2CH3ClHCl8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ABCD被提纯物质酒精(水)乙醇(乙酸)乙烷(乙烯)溴苯(溴)除杂试剂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I溶液分离方法蒸馏分液洗气分液 9.某学生做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4 mL 0.5 molL1 的CuSO4溶液和4 mL 0.5 molL1的NaOH溶液,将它们混合后,滴入1.0 mL 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煮沸,结果没有看到红色沉淀生成。这是因为()A葡萄糖浓度太大 B加热时间不够CCuSO4溶液的量不够 DNaOH溶液的量不够10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比为1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23B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C有机物中必定含氧D有机物中必定不含氧11葡萄糖和淀粉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5%,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3.0% B39.0% C45.5% D52.0% 12发展要求下列有关苯、乙烯的比较正确的是()A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等质量燃烧时,苯耗氧气多C都能与溴水反应D都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13发展要求乙醇分子可能存在CH3CH2OH和CH3OCH3两种结构。能够证明乙醇(分子式C2H6O)的结构是CH3CH2OH的最充分的理由是()A23 g乙醇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以放出0.25 mol氢气B1 mol乙醇充分燃烧生成2 mol CO2和3 mol H2O,消耗3 mol O2C乙醇的沸点高于乙烷D1 mol乙醇氧化后生成1 mol乙醛14发展要求有机反应中,加氧或去氢的反应称之为氧化反应,反之则称为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是()15发展要求聚丙烯酸酯类涂料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墙面涂料之一,它具有弹性好、不易老化、耐擦洗、色泽亮丽等优点。聚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是,它属于()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A B C 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2分)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也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可发生如图CA31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同种反应类型。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D、E的结构简式:A_,B_,C_,D_,E_。 (2)写出、两步反应的反应类型:反应类型_。反应类型_。 图CA3117(12分)某市拟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酒精厂,目的是用工业酒精与汽油混合制成“乙醇汽油”,以节省石油资源。已知制酒精的方法有三种: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反应;CH3CH2BrH2OCH3CH2OHHBr;(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2C2H5OH2CO2。(1)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2)方法的化学反应类型是_。(3)为缓解石油短缺带来的能源危机,你认为该市应选用哪一种方法生产工业酒精?_,请简述理由: _。(4)如果从绿色化学(“原子利用率”最大化)的角度看,制酒精最好的一组方法是()ABC DE. 18(13分)在A、B两支大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苯、H2O,再用长颈漏斗小心加入CCl4。两试管中都明显分为三层,将A试管振荡后静置(已知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而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1)溶液可分为_层,原因是_。(2)不用实验验证你能否判断出哪一层是水层_,若能,判断的依据是_(若不能,此问可不回答)。(3)请你设计简单实验验证哪一层是水层: _。(4)用长颈漏斗向B试管中的水层小心加入少量浓溴水,静置一段时间,试管中的现象是_。19(18分)发展要求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图CA32所示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分子式的常用装置,这种方法是在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图CA32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分液漏斗内盛放的物质是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3)写出E装置中所盛放物质的名称:_,它的作用是_。(4)若将B装置去掉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_。(5)若准确称取1.20 g样品(烃或烃的含氧衍生物),经充分燃烧后,E管质量增加1.76 g,D管质量增加0.72 g,则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_。(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要_。专题测评(三)B专题3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45分,第卷55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各物质完全燃烧,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其他物质的是()A甲烷 B乙烯C氯乙烯 D乙醇2甲型H1N1是一种病毒,只要破坏病毒内部的蛋白质,就可以杀死病毒。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预防甲型流感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甲型H1N1病毒是一种氨基酸,进入人体内能合成对人体有害的蛋白质B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如多吃水果、蔬菜,多锻炼,多饮水,吃营养丰富的食品,增强抵抗能力C高温或使用消毒剂可以有效杀死甲型H1N1病毒D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但并不是所有蛋白质对人体都是有利的3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C苹果成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D苹果成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4现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据此,将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离的最佳方法是()物质分子式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乙二醇C2H6O211.51981.11易溶于水和乙醇丙三醇C3H8O317.92901.26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互溶A.萃取法 B结晶法C分液法 D分馏法5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甲烷和乙烯:分别通入酸性KMnO4溶液B乙醇和乙酸:分别滴加NaOH溶液 C苯和四氯化碳:分别与水混合、振荡、静置D区别甲醇和乙醛: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来鉴别61体积某气态烃只能与1体积氯化氢气体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1 mol该氯代烷可与7 mol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ACH2=CH2 BCH3CH3CCH3CH=CH2 DCH3CH2CH=CH27下列关于乙烯和聚乙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乙烯常温下是气体,为纯净物;聚乙烯常温下是固体,为混合物B乙烯的化学性质比聚乙烯活泼C取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分别相等D取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分别相等8用配制好的淀粉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得不到预期实验现象的是()A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产生丁达尔效应B加入碘水,溶液变蓝C加入稀硫酸振荡并加热,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有红色沉淀生成D加入碘化钾溶液后,无明显现象9下列有机物中,刚滴入NaOH溶液中会出现分层现象,然后用水浴加热,分层现象消失的是()A乙酸 B乙醛C己烯 D乙酸乙酯10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靛蓝由碳、氢、氧、氮4种元素组成B该物质是高分子化合物C它的分子式是C16H10N2O2D它是不饱和有机物11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ANa B溴水CCH3CH2OH DNaOH溶液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 BC D13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氯乙烯都属于不饱和烃B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乙酸、乙酸乙酯都不能与金属Na反应D苯不与任何酸反应14下列关于基本营养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完全相同,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该反应称为皂化反应C常温条件下,淀粉遇碘即可变蓝,该反应是淀粉的特征反应D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15下列实验不能实现预期目的的是()A用食醋、石灰水验证蛋壳的成分是碳酸盐B用溴水鉴别甲烷和乙烯C用乙醇、乙酸和10%的硫酸溶液共热制乙酸乙酯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验证苯环上是否存在碳碳双键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总分答案第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共47分)16(5分)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甲烷和氯气反应的情况,设计了几个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一】用如图CB31所示装置,收集一量筒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后观察到量筒内形成一段水柱,认为有氯化氢生成。图CB31 (1)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只写第一步)。 (3)水槽中盛放的液体应为_(填标号)。A水B饱和石灰水C饱和食盐水D饱和NaHCO3溶液【实验二】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反应后,滴加AgNO3溶液,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认为有氯化氢生成。 (4)该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是_。【实验三】步骤一:收集半试管氯气,加入10 mL蒸馏水,充分振荡,采用DIS系统的pH传感器测量溶液的pH(下同),测得pH3.26。步骤二:收集一试管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各占50%),在40 W的日光灯下光照6 min后,加入10 mL蒸馏水,充分振荡,测得pH1.00。(5)判断该反应中有氯化氢生成的依据是_。 17(9分)某有机物(X)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CB32所示(分子中只有C、H、O三种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图CB32(1)观察题图的分子结构模型,写出X分子中包含的官能团的名称:_、_和_。(2)下列对有机物X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使溴水褪色1 mol X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能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 L。(3)写出X在一定条件下跟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1 mol有机物X完全燃烧需消耗氧气_mol。18(11分)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2CH3CHOO22CH3COOH。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合成路线如图CB33所示。图CB33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的电子式:_。(2)B、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_反应,_反应,_反应。(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19(12分)某有机物A分子式为CxHyOz,15 g A完全燃烧生成22 g CO2和9 g H2O。(1)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2)若A和Na2CO3混合有气体放出,和醇发生酯化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为_。(3)若A是易挥发、有水果香味的液体,能发生水解反应,则其结构简式为_。(4)若其分子结构中含有6个碳原子,是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则其结构简式为_。20(10分)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图CB34(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乙醇的氧化反应是_反应。(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乙的作用是_。(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_;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填写字母),然后再通过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产物。a氯化钠溶液b苯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21纳豆是一种减肥食品,从纳豆中分离出一种由C、H、O 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为确定其结构,现进行如下各实验:6.0 g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生成3.36 L(标准状况)一氧化碳和1.8 g水;中和0.24 g物质A,消耗0.2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20.00 mL;0.01 mol物质A完全转化为酯,需乙醇0.92 g;0.01 mol A能与足量钠反应放出0.336 L标准状况下的氢气。试确定:(1)A的摩尔质量及化学式。(2)A的结构简式。参考答案专题测评(三)A1C解析 石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只有纯净物有固定的沸点。2B解析 丙烷属于烷烃,即饱和烃,没有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错误;在光照下能够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是烷烃的通性。3A解析 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及某些有机物和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4D解析 A项只能说明乙烯分子含不饱和键,不能说明乙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B、C只能说明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不能说明含双键。D项可以证明1 mol乙烯含有1 mol双键。5C解析 因为乙酸与乙酸乙酯互溶,故水洗法不能很好地洗去乙酸;若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乙酸乙酯会因水解而大量减少;乙酸与乙酸乙酯沸点相近,故蒸馏法不太好;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乙酸钠,而乙酸乙酯在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故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的方法。6A解析 麦芽糖和蔗糖都是二糖,分子式都是C12H22O11,属于同分异构体;B项中为同一种物质;C项中分子式不同;D项中两物质为同素异形体。7A解析 A为消去反应,其他为取代反应。8A解析 生石灰与水反应,消耗酒精中的水,蒸馏可得到酒精,A项正确;乙醇易溶于水,利用分液的方法不能将乙醇与盐溶液分离,B项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C项错;溴可将KI溶液氧化为碘单质,而碘易溶于溴苯,达不到除杂的目的,D项错。9D解析 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时,应该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但该法配制Cu(OH)2悬浊液时,NaOH的量不足,不符合要求。10B解析 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为11的物质可表示为(CH2)nOm。对于烃,m0,对于含氧衍生物,m为正整数。11D解析 葡萄糖和淀粉的化学式都符合Cn(H2O)m的形式,混合物中O的质量分数是H的质量分数的8倍,所以混合物中O的质量分数为6.5%852.0%。12A解析 乙烯和苯都是平面型分子,乙烯中N(C)N(H)12,苯中N(C)N(H)11,等质量时,分子中含H高的耗氧量高,所以苯的耗氧量少于乙烯,苯结构稳定,不与溴水、酸性KMnO4溶液反应。13A14.C15C解析 聚丙烯酸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C项正确。16(1)CH2=CH2CH3CH3CH3CH2ClCH3CH2OHCH2BrCH2Br(2)加成反应取代反应解析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乙烯能跟H2、HCl 、H2O、Br2等发生加成反应。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发生取代反应。17(1)CH2=CH2H2OCH3CH2OH(2)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3)因为淀粉是可再生资源,而乙烯、溴乙烷都是来自于以石油为原料制得的产品,是不可再生资源(4)A解析 溴乙烷分子中溴原子被水中的羟基取代后得到乙醇,所以是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缓解石油短缺带来的能源危机,肯定不能用石油产品作原料来制取乙醇,只能用可再生的原料;的原子利用率是100%。18(1)两苯和CCl4互溶(2)能水的体积没发生变化(3)取出上层液体少许于小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水,若分层,则下层为水层;若不分层,则上层为水层(4)液体仍然分为三层,最上层和最下层为红色或紫红色,中间水层几乎无色解析 苯和四氯化碳互溶且都不溶于水,将A试管振荡后,苯和四氯化碳溶为一体,因无法知道苯和四氯化碳的体积比,无法确定混合液的密度与水的大小,故无法确定混合液在上层或下层,但可通过观察体积变化来确定。19(1)H2O2溶液2H2O22H2OO2(2)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3)碱石灰或氢氧化钠吸收CO2气体(4)造成测得有机物中含氢量偏高(5)CH2O(6)测出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解析 由装置图可知,A是产生氧气的装置,由液体与固体产生氧气,只有二氧化锰催化分解H2O2溶液;B是干燥氧气的装置,C则是氧化有机物的装置,纯氧氧化时可能不会很充分,所以氧化铜网的作用是使有机物充分氧化生成CO2和H2O,减小对分析结果的影响;D中氯化钙是吸收有机物氧化后生成的水蒸气,故E装置是要吸收二氧化碳,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固体常用碱石灰或固体氢氧化钠。专题测评(三)B1C2.A3.C4.D5B解析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不能,A项正确;乙醇和乙酸可以用石蕊溶液来鉴别,因为乙酸显酸性,乙醇显中性,虽然乙酸与NaOH溶液反应,但是没有明显现象,B项错误;苯的密度小于水,苯在上层,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在下层,C项正确;乙醛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反应产生红色沉淀,甲醇无此现象,D项正确。6C解析 设烃为CxHy其与HCl加成生成CxHy1Cl,1 mol CxHy1Cl可与7 mol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则y17,y6。只含1 mol碳碳双键,有6个H原子的烃为CH3CH=CH2。7D解析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而聚乙烯则不含有,故乙烯化学性质比聚乙烯活泼;聚乙烯分子n值不确定,故为混合物;乙烯和聚乙烯最简式相等,故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分别相等。8C解析 高分子化合物溶于水后形成的是胶体,所以A正确;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则B、D正确;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H2SO4为催化剂,所以水解过程中H2SO4的质量不变,加入Cu(OH)2后,Cu(OH)2先与H2SO4反应,因此不会有红色沉淀生成。9D解析 乙酸、乙醛均溶于水,不会分层;己烯虽然会分层,但加热后没变化;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乙酸盐和乙醇,故加热后分层现象消失。10B11B解析 两种有机物中均含有羧基,能与钠、氢氧化钠溶液、乙醇反应,山梨酸分子中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反应。12B解析 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应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进行洗气。若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l2,不仅会引入新的杂质,而且Cl2会与乙烷发生反应。因乙酸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正确。因为CO2会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CO2H2ONa2CO3=2NaHCO3,从而使主要物质CO2消耗掉,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错误。若乙醇中混有少量的乙酸,加入生石灰后会与杂质乙酸反应并将新生成的水除去,再利用蒸馏可以得到纯净的乙醇,正确。13B解析 A中,氯乙烯除了C、H外还含有Cl,所以不属于烃;B中,油脂属于酯类物质,能水解,蛋白质也能水解得到氨基酸,故B正确;C中,乙酸含有COOH,能与Na反应,而乙酸乙酯不与金属Na反应;D中,苯可以与硝酸、硫酸发生取代反应。14B解析 皂化反应通常指油脂在强碱中的水解反应,B错误。15C解析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作用,需要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C中选择10%的硫酸溶液错误。16(1)取代反应(2)CH4Cl2CH3ClHCl(3)C(4)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也会产生白色沉淀(5)步骤二测得的pH比步骤一测得的pH低解析 实验三中生成盐酸会使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17(1)羧基羟基碳碳双键(2)(3) (4)7解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有机物中的价键规则:碳原子形成4条键,氢原子形成1条键,氧原子形成2条键。判断出各种原子,并写出其结构简式为,其分子式为C7H10O5。则可知该物质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羧基、羟基、碳碳双键;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加成,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羧基、羟基均能与金属Na反应放出氢气,故每摩尔该有机物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能放出氢气2 mol。18(1) (2)羟基羧基(3)加成氧化取代(酯化)(4)CH2=CH2H2OCH3CH2OH2CH3CH2OHO22CH3CHO2H2O19(1)CH2O(2)CH3COOH(3)HCOOCH3(4) 解析 (1)n(C)n(CO2)0.5 mol,n(H)2n(H2O)21 mol,n(O)0.5 mol,最简式为CH2O。(2)依题意知A中有羧基,故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3)依题意知A为酯,故其结构简式为HCOOCH3。(4)其分子结构中含有6个碳原子,则根据其最简式可得其分子式C6H12O6,又因A是人体的基本营养物质,可知A为葡萄糖。20(1)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放热(2)加热冷却(3)乙醛、乙醇、水氮气(4)乙酸c蒸馏21(1)120 g/molC3H4O5(2) 解析 0.92 g乙醇为0.02 mol,标准状况下0.336 L氢气为0.015 mol,由可知0.01 mol A中有0.02 mol羧基,0.01 mol羟基,即该有机物中有2个羧基、1个羟基,为二元酸。故由可知0.24 g A的物质的量为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的一半,即0.002 mol所以M(A)120 gmol1。再由“残基法”,120减去2个羧基和1个羟基,即1202451713。故剩余部分为CH,则其结构简式为HOOCCHOHCOOH,分子式为C3H4O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