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6次小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12934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6次小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6次小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6次小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6次小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1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袁世凯曾经把当年促使清帝逊位的历史性一幕非常形象地称为“拔大树”。“拔大树”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A标志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已完成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为政治民主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3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先驱发刊词中提出,应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作第一要务”。这个“第一要务”是指()A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B组织领导工人运动C确立国共合作方针 D掀起国民革命运动4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这一认识()A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D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5一张北京清华大学研究生李鸿樾的毕业证书(右图)因导师栏里赫然写着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等历史名人,而被网友惊呼为“史上最牛的毕业证”。仔细阅读图片,判断毕业证颁发于()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6下列诗词描绘了红军长征的是()A“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B“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7“晚上10点,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方向传来一声沉闷的炮声,随后炮声夹杂着枪声不断传出。沈阳七十万市民一觉醒来,悲伤地发现青天白日的国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与这段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C伪满洲国建立 D苏联对日宣战8下面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相对应的军事行动应该是()A日本军队分三路向武汉开进 B国民党军队进攻山东解放区以失败告终C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发动渡江战役 D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9刘伯承元帅晚年多次感慨道:“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这给那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同样,一个国民党士兵死了,也会殃及整个家庭。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弟,一场战争要损伤多少家庭啊!”对此可以看出刘伯承元帅()A后悔自己从军 B反思国共内战影响C反对一切战争 D认为胜利来之不易10.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 黄埔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11某班一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需要收集相关的历史史料。小组长列出了主要研究的大事,这一罗列引起了争议,请帮他选择正确的事件太平天国运动 国民大革命运动 中共的诞生 维新变法 五四运动 辛亥革命A B C D12林则徐致信给维多利亚女王说:“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清朝是当时世界霸主 B清朝断绝与英国的贸易 C林则徐主张合法贸易 D林则徐谙熟英国的政情13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14 “对一个民族来说,更重要的是从民族灾难中获得新生。”下列说法符合该观点的是 A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了半殖民地化 B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太平天国运动形式上仍是旧式农民运动 D义和团运动是两种文明的碰撞15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6.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立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象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的阻碍 B中国没能给予最惠国待遇C中国人消费能力较低 D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太少17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与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并不同义。”陈先生讲到的后一种“爱国主义”的典型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18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我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18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之后跟随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脚下并扎根下来,率领当地农民进行土改运动;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我爷爷担任人民公社书记,带领社员开荒修渠”这段文字的四处叙述中,与史实相比( )A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 D正确,错误19.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 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B. 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C. 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 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201904年,刘汉公著太平天国战史。孙中山为其写序称;“汉公是编,可谓扬皇汉之武功,举从前秽史一澄清其奸,俾读者识太平朝之所以异于朱明,汉家谋恢复者不可谓无人。”对此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孙中山客观地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B孙中山的目的是借太平天国运动宣扬反满革命 C孙中山基本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D孙中山全面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局限性21、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22.“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洪秀全天父诗实质上旨在宣扬( ) A男女平等 B人际和谐 C君权神授 D上下尊卑23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下图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你认为该说法()A正确,说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C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向制约的关系 D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交错的关系2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保证司法的独立性C实现三权分立 D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25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为“警惕”专制政治,“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将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国会可以随时弹劾总统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批准 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和立法行为A BC D26. (25分)什么是幸福?达到幸福的途径是什么?中西方思想家众说纷纭,形成了不同的幸福观。阅读材料材料一: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 孟子主张: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荀子认为:“荣辱之来,必象其德。故言有召福也,行有召辱也,”主张以修养德性来“召福”;朱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放弃私利。其中,“多子多福”和家族“香火”旺盛成为个人幸福观的显著标志和重要体现。 在西方,以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思想家们认为人生幸福具备三个条件:身体、财富和德行,而德行最根本。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性和美德,就决不会有幸福,幸福在于善行。(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4分)材料二:近代中西方的幸福观 在近代,中国人的幸福观日趋多样化,有人把国家的独立富强当做终身幸福而奋斗,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些思想家以批判三纲、提倡自由、平等为前提,逐步形成了注重利群且倾向合理利己的求乐免苦幸福观。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在欧洲,功利主义流行。“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式上所接纳和欢迎的幸福观。在功利主义者看来,个人利益是人类一切行为的依据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快乐和幸福的重要内容就是获得和占有财产,在这种原则的驱使下,欧洲载着利炮的坚船驶向各个大洋,在大肆劫掠别人财富的同时,在世界各地升起了自己的旗帜。(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践行“求乐免苦幸福观”和实现民生幸福方面,各提出了什么构想?(8分)这些构想并没有真正实现民生幸福,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概括近代中国和近代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是什么?(11分)班级 班级座号 姓名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密 封 线 揭阳三中xx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级第6次小测试历 史 答 题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题号123456789 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 20答案题号2122232425 答案二历史综合题(25分)(1) (4分)(2) (10分)(3)(11分)揭阳三中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级第6次小测试历史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ABABBD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BBADCBBB题号2122232425答案DDCBB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列强加大了对华资本输出,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3解析:选A。从时间上可排除C、D两项。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一大召开后,紧接着又召开了中共二大,“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就是结合中国实际,制定民主革命纲领。5解析:选A。图片上的落款时间为“中华民国十五年”,换算为公历是1926年,所以应在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9解析:选B。从材料可以看出,刘伯承元帅认为无论是共产党士兵的死亡,还是国民党士兵的死亡,都会殃及死者的家庭,这都是不幸的事,说明他在反思国共内战的影响。 12解析:林则徐给维多利亚女王的信中提到,英国人到中国要想长久贸易,应该遵守清朝的法律,请勿携带走私鸦片到中国,因此看见他对正当的中英贸易是支持的。清朝日趋衰落,长期闭关锁国,ABD项不符合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