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911219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 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xx秋海珠区期中)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下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年龄期种群个体数甲乙丙幼年期600400200成年期400400400老年期200400600A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B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2(4分)(xx秋海珠区期中)如图表示三种生物膜结构及其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1表示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B图2表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C图3表示绿色植物细胞的主动运输过程D图示表明决定生物膜不同功能的主因是蛋白质的种类3(4分)(xx秋海珠区期中)下列对动物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卵裂过程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卵裂球中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增大D受精卵发育到原肠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4(4分)(xx秋海珠区期中)一种鹰的羽毛黄色和绿色、条纹和非条纹的差异均由基因决定,两对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如图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非条纹对条纹完全显性B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亲本P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DF2中的绿色条纹个体全是杂合子5(4分)(xx秋海珠区期中)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人工诱变实现了基因的定向变异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C“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会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6(4分)(xx秋海珠区期中)图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关系(用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用虚线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阶段a和c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时期B基因突变通常会发生在阶段bC同源染色体分开到两极发生在阶段eD该图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6分)(xx秋海珠区期中)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B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的内外表面,用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C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D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时,其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数不变8(6分)(xx秋海珠区期中)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C用蛆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D该系统离不开人的管理,设计未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9(16分)(xx秋海珠区期中)为研究城市环境污染和某植物生命活动的关系,研究者测定了不同污染程度下该植物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获得的数据处理成下面的柱状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叶片中光合色素时常使用(试剂)研磨法来获取色素,为使,还可加入少许二氧化硅(2)纸层析法是分离叶片光合色素的简便方法若研究者用该方法能否获得上述实验数据?为什么?(3)据图可知,污染程度的加剧使(色素类型)的含量减少(4)污染加剧导致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阶段,使其产生的减少,进而导致叶片中制造有机物的量(5)请用化学反应式来概括光合作用的过程:10(16分)(xx秋海珠区期中)人体健康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息息相关,这需要人体调节机制共同发挥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亢”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疾病甲亢患者表现为容易激动、失眠、心跳加快等,这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同时也说明了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2)甲亢患者体内TSH(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一般较低,这是因为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临床研究发现,大多数甲亢患者的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且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应称为病(3)冬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流感的早期症状有咽痛、流涕、发热等发热的原因是流感病毒入侵可引起下丘脑中的调控作用,使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机体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这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4)抗病毒免疫主要依靠细胞破坏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使病原体被释出并与相关抗体结合,最终杀灭病原体可见,这两种免疫方式的相辅相成作用是抗病毒免疫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11(16分)(xx秋海珠区期中)广西、广东地区高发的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研究发现,患者的珠蛋白(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合成受阻,原因是血红蛋白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基因突变,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见甲图,AUG、UAG分别为起始和终止密码子)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过程称做,过程在中进行与过程相比,碱基互补配对的不同点是(2)正常基因A发生了碱基对的,突变成地中海贫血症基因a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珠蛋白,则该蛋白与正常珠蛋白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4)事实上,基因型aa患者体内并没有发现上述异常蛋白,这是因为细胞里出现的异常mRNA被SURF复合物识别而发生了降解(见乙图)异常mRNA的降解产物是除SURF复合物外,科学家还发现了具有类似作用的其他复合物,他们被统称为mRNA监视系统试说明mRNA监视系统对生物体的意义12(16分)(xx秋海珠区期中)海洋中的发光细菌具独特的生理特性,可作为环境监测的指标生物现利用发光细菌对海水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监测,请完善下列实验设计和推导实验结论实验原理:细菌代谢正常时,发光强度稳定;当重金属影响到其代谢时,发光会受到抑制,抑制程度用抑光率(发光被抑制的百分率)表示实验材料:明亮发光杆菌冻干粉、待测海水水样、2%NaCl溶液、3%NaCl溶液、荧光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细菌发光强度)、试管等实验步骤:(1)将少许明亮发光杆菌冻干粉和0.5mL 2%NaCl溶液加入5mL小试管中,摇匀配制成发光菌悬液;然后按照下表配制海水样品稀释液请在“”上填写分别代表的数据组别123453%NaCl溶液(ml)4.744.494.243.99海水样品(ml)0.250.500.751.00发光菌悬液(ml)0.010.010.010.01混合液中海水浓度0.050.100.150.20(2)各试管静置15min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3)计算各组相对抑光率若计算第3组的相对抑光率,则计算公式为T%=实验结论:(4)如果测得上述各组相对抑光率如下,可以判断待测海水样品组别12345相对抑光率(%)06131723请回答下列问题:(5)细菌的发光反应是在氧的作用下,胞内荧光酶将脂肪醛氧化为脂肪酸,同时释放出蓝绿光的过程上述实验需要控制温度在l8进行,若超过25实验很难进行,这是因为(6)发光细菌的发光基因表达直接表现为生物发光,非常直观而且易于检测,所以发光基因是基因工程操作上很好的基因(7)对发光细菌纯化、培养常用法接种(只需答一种)培养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处理xx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等四区联考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xx秋海珠区期中)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下表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年龄期种群个体数甲乙丙幼年期600400200成年期400400400老年期200400600A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B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本题是根据种群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数目判断不同种群的年龄结构的类型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时期的个体数目比例,分为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增长型幼年个体比例多,老年的个体比例少,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稳定性是幼年个体、成年 个体、老年个体比例相当,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基本保持稳定;衰退型是幼年个体比例少,老年个体比例多,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解答:解:由表格数据可知,三个种群的种群数量相等,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数目可以代表不同年龄段的比例甲种群幼年个体比例高,老年个体的比例低,属于增长型;乙种群幼年个体、成年个体、老年个体的比例相当,属于稳定型;丙种群幼年个体比例低,老年个体比例高,属于衰退型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种群年龄结构的概念,年龄结构三种类型的判断,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2(4分)(xx秋海珠区期中)如图表示三种生物膜结构及其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1表示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B图2表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C图3表示绿色植物细胞的主动运输过程D图示表明决定生物膜不同功能的主因是蛋白质的种类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1、图1表示H+与O2反应生成H2O,该生物膜结构属于线粒体内膜,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2、图2表示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表示生物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3、图3表示H2O分解成H+与O2,属于光反应,发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解答:解:A、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正确;B、据图示可知,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图2表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B正确;C、图3表示绿色植物细胞的光反应过程,产生还原态氢并形成ATP的过程,不是主动运输过程,C错误;D、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其组成成分分析,主要原因是含有的蛋白质不同,D正确故选:C点评:对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分析题图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和所学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4分)(xx秋海珠区期中)下列对动物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卵裂过程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卵裂球中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增大D受精卵发育到原肠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考点: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细胞的分化分析: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1)受精场所是母体的输卵管(2)卵裂期:细胞有丝分裂,细胞数量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体积并不增加,或略有减小 (3)桑椹胚:胚胎细胞数目达到32个左右时,胚胎形成致密的细胞团,形似桑椹是全能细胞(4)囊 胚:细胞开始出现分化(该时期细胞的全能性仍比较高)聚集在胚胎一端个体较大的细胞称为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中间的空腔称为囊胚腔;而滋养层将发育为胚胎的胎盘和胎膜(5)原肠胚:有了三胚层的分化,具有囊胚腔和原肠腔解答:解:A、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过程有细胞的分化,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B、卵裂过程为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错误;C、卵裂球中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减小,C错误;D、胚胎移植一般选择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胚胎发育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胚胎发育过程;明确囊胚细胞开始出现分化;识记囊胚两部分发育的方向以及原肠胚期的特点4(4分)(xx秋海珠区期中)一种鹰的羽毛黄色和绿色、条纹和非条纹的差异均由基因决定,两对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如图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非条纹对条纹完全显性B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亲本P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DF2中的绿色条纹个体全是杂合子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绿色非条纹自交后代有绿色和黄色、非条纹和条纹,说明绿色和非条纹都是显性性状设控制绿色和黄色的等位基因为A和a,控制非条纹和条纹的等位基因为B和b则F1的绿色非条纹的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由于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即1AABB、2AABb、1AAbb个体死亡,所以绿色非条纹(2AaBB、4AaBb):黄色非条纹(1aaBB、2aaBb):绿色条纹(2Aabb):黄色条纹(1aabb)=6:3:2:1据此答题解答:解:A、由于F1绿色非条纹自交后代有绿色和黄色,说明绿色是显性性状,由于绿色纯合子致死,绿色对黄色是完全显性,A错误;B、由于绿色非条纹自交后代有四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为6:3:2:1,加上致死的个体,则比例为9:3:3:1,因此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C、F1的绿色非条纹的基因型为AaBb,黄色非条纹的基因型为aaBb,所以亲本P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C错误;D、由于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所以F2中的绿色条纹个体全是杂合子,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因此在解答本题时,首先利用分离定律对两对基因逐对考虑,然后再利用乘法法则进行组合5(4分)(xx秋海珠区期中)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人工诱变实现了基因的定向变异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C“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会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人工诱变原理为基因突变,变异是不定向的,A错误;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B错误;C、“超级细菌”的产生说明抗生素的滥用会对细菌起选择作用,C错误;D、受农药处理后经农药的选择作用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重点知识要注意辨析,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6(4分)(xx秋海珠区期中)图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关系(用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用虚线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阶段a和c是蛋白质合成的主要时期B基因突变通常会发生在阶段bC同源染色体分开到两极发生在阶段eD该图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分析图形:图中表示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关系(用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用虚线表示),其中a表示G1期、b表示S期、c表示G2期;d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解答:解:A、图中a表示G1期、c表示G2期,细胞内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A正确;B、b表示S期,细胞内主要进行DNA的复制,细胞内的DNA复制稳定性最低,所以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此阶段,B正确;C、同源染色体分开到两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的d,C错误;D、该图可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曲线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能判断各细胞分裂图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6分)(xx秋海珠区期中)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B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的内外表面,用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C酶、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D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时,其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数不变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膜的成分分析:本题综合考察各种化合物的作用,要结合具体的结构和组成特点进行分析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故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高温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不能破坏肽链解答:解:A、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故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A正确;B、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用于细胞间的相互识别等,B错误;C、酶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不是催化作用结束之后就失活,但是酶可以被水解,C错误;D、高温可以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但不能破坏肽链肽链的破坏需要相应的肽酶作用,D正确故选:AD点评: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试题难度一般8(6分)(xx秋海珠区期中)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如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C用蛆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能量循环再生原理D该系统离不开人的管理,设计未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考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如何进行生态工程的设计分析:分析题图:该生态系统中,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玉米和农作物属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禽属于消费者;食用菌和蛆蛹属于分解者,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提高经济效益据此答题解答:解: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A正确;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提高经济效益,B正确;C、用蛆蛹粪便作有肌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C错误;D、该生态系统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离不开人的管理,这种“加环”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结合生态工程的结构图,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生态系统的功能特点,识记生态工程的优点,明确生态工程是人工辅助下的自我调节,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9(16分)(xx秋海珠区期中)为研究城市环境污染和某植物生命活动的关系,研究者测定了不同污染程度下该植物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获得的数据处理成下面的柱状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叶片中光合色素时常使用无水乙醇(有机溶剂)(试剂)研磨法来获取色素,为使研磨更充分,还可加入少许二氧化硅(2)纸层析法是分离叶片光合色素的简便方法若研究者用该方法能否获得上述实验数据?为什么?否),利用纸层析法只能在滤纸上观察到分离的色素带,不能定量分析色素(3)据图可知,污染程度的加剧使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色素类型)的含量减少(4)污染加剧导致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使其产生的ATP、H减少,进而导致叶片中制造有机物的量减少(5)请用化学反应式来概括光合作用的过程:CO2+H2O(CH2O)+O2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分析:1、分析图形:随污染程度的加剧,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都逐渐下降,由于叶绿素a/叶绿素b的值是增加的2、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解答:解:(1)提取叶片中光合色素时常使用无水乙醇(有机溶剂)研磨法来获取色素,加入少许二氧化硅使得研磨更充分(2)纸层析法是分离叶片光合色素的简便方法,但不能获得上述实验数据,因为利用纸层析法只能在滤纸上观察到分离的色素带,不能定量分析色素(3)据图1可知,随污染程度的加剧,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都逐渐下降,由于叶绿素a/叶绿素b的值是增加的,所以叶绿素b含量变化的程度大于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4)进一步分析,随污染加剧,叶片中色素含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使其产生的ATP和H减少,进而将直接影响暗反应阶段中的C3还原过程,使叶片中制造有机物的量减少(5)光合作用总反应式:CO2+H2O (CH2O)+O2故答案为:(1)无水乙醇(有机溶剂) 研磨更充分(2)否,利用纸层析法只能在滤纸上观察到分离的色素带,不能定量分析色素(3)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4)光反应 ATP、H减少 (5)CO2+H2O (CH2O)+O2点评:本题考查了绿叶中的叶绿素以及考生设计实验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知识的识记以及考生的识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10(16分)(xx秋海珠区期中)人体健康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息息相关,这需要人体调节机制共同发挥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亢”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疾病甲亢患者表现为容易激动、失眠、心跳加快等,这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之一是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同时也说明了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2)甲亢患者体内TSH(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一般较低,这是因为受到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反馈)调节临床研究发现,大多数甲亢患者的体内产生了大量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可以结合TSH受体且充当TSH的作用,从而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应称为自身免疫病(3)冬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流感的早期症状有咽痛、流涕、发热等发热的原因是流感病毒入侵可引起下丘脑中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作用,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机体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这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4)抗病毒免疫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破坏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使病原体被释出并与相关抗体结合,最终杀灭病原体可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这两种免疫方式的相辅相成作用是抗病毒免疫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分级调节,同时,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自身的抗体攻击自身的组成细胞称为自身免疫病解答:解:(1)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说明激素的分泌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2)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分级调节,同时,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甲亢病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所以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自身的抗体攻击自身的组成细胞称为自身免疫病(3)流感病毒入侵引起的发热,是因为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产热增加(4)病毒只能寄生于活细胞才能生存,所以抗病毒免疫主要依靠细胞免疫来清除病毒,即效应T细胞破坏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使病原体被释出并与相关抗体结合,最终杀灭病原体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相辅相成作用是抗病毒免疫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故答案为:(1)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神经系统的功能(2)负反馈(反馈) 自身免疫(3)体温调节中枢 甲状腺(4)效应T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实现的,意在强化学生对这一网络的理解与运用11(16分)(xx秋海珠区期中)广西、广东地区高发的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研究发现,患者的珠蛋白(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合成受阻,原因是血红蛋白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基因突变,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见甲图,AUG、UAG分别为起始和终止密码子)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过程称做转录,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与过程相比,碱基互补配对的不同点是有AT配对,没有(2)正常基因A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突变成地中海贫血症基因a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珠蛋白,则该蛋白与正常珠蛋白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肽链较短(4)事实上,基因型aa患者体内并没有发现上述异常蛋白,这是因为细胞里出现的异常mRNA被SURF复合物识别而发生了降解(见乙图)异常mRNA的降解产物是4种核糖核苷酸除SURF复合物外,科学家还发现了具有类似作用的其他复合物,他们被统称为mRNA监视系统试说明mRNA监视系统对生物体的意义阻止错误基因产物的产生,避免可能具有潜在危害的蛋白的表达,保护自身机体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分析:分析图解可知,图甲中,过程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表示翻译图中看出,基因突变后,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因此会导致合成的肽链缩短解答:解:(1)转录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的过程,因此甲图中过程称做转录,过程表示翻译,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转录和翻译过程相比,碱基互补配对的不同点是转录过程有TA配对(DNA和mRNA配对),而翻译过程没有(mRNA和tRNA配对)(2)图甲中看出,正常基因A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突变成地中海贫血症基因a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图中看出,替换后的部位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为UAG,该密码子为终止密码子因此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珠蛋白,则该蛋白与正常珠蛋白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肽链较短(4)异常mRNA的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因此降解产物是4种核糖核苷酸除SURF复合物外,科学家还发现了具有类似作用的其他复合物,他们被统称为mRNA监视系统,说明mRNA监视系统能够阻止错误基因产物的产生,避免可能具有潜在危害的蛋白的表达,保护自身机体故答案为:(1)转录 核糖体 有TA配对,没有(2)替换 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3)肽链较短(4)4种核糖核苷酸 阻止错误基因产物的产生,避免可能具有潜在危害的蛋白的表达,保护自身机体点评:本题考查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以及基因突变的有关知识,对于基因突变的概念、转录和翻译过程、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解题的关键,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点进行推理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2(16分)(xx秋海珠区期中)海洋中的发光细菌具独特的生理特性,可作为环境监测的指标生物现利用发光细菌对海水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监测,请完善下列实验设计和推导实验结论实验原理:细菌代谢正常时,发光强度稳定;当重金属影响到其代谢时,发光会受到抑制,抑制程度用抑光率(发光被抑制的百分率)表示实验材料:明亮发光杆菌冻干粉、待测海水水样、2%NaCl溶液、3%NaCl溶液、荧光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细菌发光强度)、试管等实验步骤:(1)将少许明亮发光杆菌冻干粉和0.5mL 2%NaCl溶液加入5mL小试管中,摇匀配制成发光菌悬液;然后按照下表配制海水样品稀释液请在“”上填写分别代表的数据组别123453%NaCl溶液(ml)4.994.744.494.243.99海水样品(ml)00.250.500.751.00发光菌悬液(ml)0.010.010.010.010.01混合液中海水浓度00.050.100.150.20(2)各试管静置15min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各试管发光强度(3)计算各组相对抑光率若计算第3组的相对抑光率,则计算公式为T%=实验结论:(4)如果测得上述各组相对抑光率如下,可以判断待测海水样品受到重金属污染组别12345相对抑光率(%)06131723请回答下列问题:(5)细菌的发光反应是在氧的作用下,胞内荧光酶将脂肪醛氧化为脂肪酸,同时释放出蓝绿光的过程上述实验需要控制温度在l8进行,若超过25实验很难进行,这是因为荧光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响(6)发光细菌的发光基因表达直接表现为生物发光,非常直观而且易于检测,所以发光基因是基因工程操作上很好的标记基因(7)对发光细菌纯化、培养常用平板划线法法接种(只需答一种)培养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灭菌处理考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分析:据实验设计可知,表1中1号试管应为对照组,起对照作用根据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1号试管中应不加入海水样品,且保持试管中液体相等,故应加入4.99mL3%NaCl溶液及0.01mL发光菌悬液本实验测定指标可用利用发光率来表示,故可用生物毒性测试仪测定各试管的发光强度根据表2的结果可知发光细菌在 pH值6.09.0间,EC50值随着p值的提高而增大,故说明五氯酚钠对发光细菌的毒性降低解答:解:(1)根据对照原则和等量原则,1号试管中应不加入海水样品,且保持试管中液体相等,故应加入4.99mL3%NaCl溶液及0.01mL发光菌悬液(2)各试管静置15min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各试管发光强度(3)计算各组相对抑光率若计算第3组的相对抑光率,则计算公式为T%=(4)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待测海水样品,受到重金属污染(5)由于荧光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响,所以实验需要控制温度在l8进行,而超过25实验很难进行(6)发光细菌的发光基因表达直接表现为生物发光,非常直观而且易于检测,所以发光基因是基因工程操作上很好的标记基因(7)对发光细菌纯化、培养常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进行灭菌处理故答案为:(1)4.99 0 0.01 0 (2)各试管发光强度(3)(4)受到重金属污染(5)荧光酶的催化活性受温度影响(荧光酶在l8时活性最大,超过25即迅速失活)(6)标记 (7)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灭菌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应用和实验探究,意在考查学生的应用和实验设计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