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高考考前辅导物理试题1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911092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考前辅导物理试题1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考前辅导物理试题1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考前辅导物理试题1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考前辅导物理试题1含答案一、关于规范作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所谓解题规范化,简单地讲就是解题要按一定的格式进行,图文并举,书写整洁,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结论正确。一般来说,高考物理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就是解题规范化的量化依据。参照高考物理解题的要求,解题规范化应包括:解题思路的规范,解题步骤的规范,书写表达的规范,说明讨论的规范。依据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我们总结了解题规范化的一般模式,作为同学们解答物理试题时参考。1、画图分析主要是画原理分析图和物理过程示意图,如受力分析图、运动过程示意图、等效电路图等。目的是有助于解题过程表达的简洁性,有助于分析题意,找出解题方法。对II卷,图要画在答题卷上,标必要的字母。字母的书写要清楚、规范,例“U、v;M、m”要分清,要让阅卷者一看就明了。2、必要的文字说明文字说明的语言要简洁、明确、规范,主要有下列六个方面: 说明研究对象。可采用“对物体A”、“对A、B组成的系统”等简洁的形式。 指出物理过程和状态。如“从AB”、“在t时刻”等简单明了的说法。 假设所求的物理量或题中没有但解题却需要的中间变量。如“设”、“令”等熟知的说法或“各量如图中所示”(在原理图和过程图上表出各量)。 写明解题依据。如“由定律,有”、“据得”等。 解题过程中必要的关联词。如“将代入”、“由得出(或求得)”等。 对原因、结果的补充说明。3、列出得分方程式主要是物理公式和解题相关的数学公式。该步骤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定要写依据基本公式针再结合试题条件得到的得分方程式。脱离试题条件写出的基本公式不一定得分,直接写变形式或结果计算式更不能得分。如:题中给出带电粒子电量q1、质量为m1、速度v0、磁感应强度为B0,则应写出,而不能直接写。用字母表达的方程不能掺入数字,例:F-mg=ma,不要写成“100-10g=5a”。 所列方程要与解题密切相关,不要堆砌方程。方程过多,容易造成解题的混乱。 列方程时,物理量的符合要用题中所给的符号。若使用题中没有的物理量符号时,也一定要使用课本上统一的符号。高考阅卷一般采取分步积分,因此解答时最好按步骤分步列式计算,不可将多个表达式合写一个(即所谓综合式),以免错一处而失全分。最好能对所列式子进行编号,这样既有利于复查,也便于阅卷教师采分。注意单位及必要的说明(如负号的含义,求矢量不能忘记交代方向)4、解题过程详略得当写出重要的关系式和推导步骤。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一般不写在试卷上,但要写在草稿纸的固定位置,便于复查。涉及到几何图形的边、角关系时(如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作圆周运动问题),一般只要说出判断结果即可(如:由几何知识可知),其他详细推导过程,为节约时间可不写。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两个解要鉴别,该舍的必须舍去。5、代数运算正确从原方程求解最后结果时,要先推导出最简形式的计算式,再把单位统一后的数据代入,写出计算结果和单位,中间运算过程无需写上。但对需多步运算的,要尽量正确计算出中间结果,以利于分步积分。6、结果表达准确最后结果与题目所问要对应,如求作用力还是反作用力,是临界问题还是范围问题,是求做的功还是克服某个力做的功。如是数值题,所求量必须要有单位。如果是矢量,要用正负号表示并说明其方向性。数字运算题的最后结果一般不要有“kg”、“4/3 m/s”“ m”等分数或无理数表示,要特别注意试题对有效数字的要求,若无具体要求,一般取2位小数。每道题的结论最好是最简的,但也要避免在化简答案是出现错误。结果放在醒目的位置,且书写规范。所有的字母都是题目中交待的已知量。7、做出必要的说明和讨论如果需要说明或讨论的,一定要有准确地说明或必要的讨论。下面通过一道08高考试题的解答过程,来体会如何规范求解。xx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第13题:(15分)抛体运动在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中很常见,如乒乓球运动。现讨论乒乓球发球问题 设球台长2L、网高h,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设重力加速度为g) (1)若球在球台边缘O点正上方高度为h1处以速度v1水平发出,落在球台的P1点(如图中实线所示),求P1点距O点的距离x.(2)若球在O点正上方以速度v2水平发出后恰好在最高点时越过球网落在球台的P2点(如图虚线所示)求v2的大小.(3)若球在O点正上方水平发出后,球经反弹恰好越过球网且刚好落在对方球台边缘P3处,求发球点距0点的高度h3.答案:说明:从本题的解答可以看出,文字叙述主要是表达了方程中需要的而题目中又没有作出说明的物理量的意义。这样阅卷人员才能根据步骤给你得相应的分数。二、各题型求解方法指导试题的正确求解,审题是基础,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首先要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弄清试题背景及求解的问题,然后根据要求,抓住重点,认真作答,这样才不会答非所问。如审题不清,不仅做不对,拿不到分数,还白白浪费了时间。审题中应注重三个方面:物理环节的划分、隐含条件的发掘及干扰因素的排除。其次,在审题的基础上,找出所求的物理量所处的物理过程及各过程之间的关系。有些是直接给出的物理量,而有些是与最后所求结果并列的过程,关键是后面,它往往是连接已知和未知的桥梁,其物理情景和未知结果所在的物理情景往往相同。最后,正确运用方法处理问题。在物理学中,每一部分都有典型的解题方法和步骤,这些我们平日学习中已经掌握。例如:力学中的隔离法和整体法,电学中的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等效替代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特殊值法,图象法、数学方法等等。在审题时,要特别重视题目中的关键词,如试题中的静止、匀速、匀加速、初速为零、自由落下、一定、可能、正确的等词,要特别注意有关答案指向性的描述,如不正确的、错误的、不可能的等等。读文字、图形、表格、实物图,要细致准确,不漏不添。读好文字中的关键语句、关键字词,对于那些容易误解的关键词语,如“变化量”与“变化率”,“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功率”与“效率”,表现极端情况的“光滑”、“恰好” “至多”、“至少” 及“忽略什么”、“不计什么”等,应特别注意,最好在审题时作上记号。以充分挖掘出隐含条件。对函数图像,要读好图中的纵、横坐标、截距、斜率的物理意义。对数据表格,要读好表格中各数据的物理意义、单位及大小规律。对有示意图的题目,审题时最好能将已知条件标在图中相应位置,以帮助理解题意。1、选择题读题时要仔细、认真,在弄清题意之前,先不要看选择项,因为有一些选项有误导作用,应读懂题意后,再去逐项分析。如果有图示,则先由图读出信息,再可比较选项之间的关联。除了常见的直接判断法、定性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图示比较法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如:筛选排除法(或称排错法,即利用已知条件逐一筛选、排除)、极限分析法(把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推至极端,由极端情况推理一般情况)、特值简算法(把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代入特殊值进行计算或判断)、特例判断法(通过特例判断某些说法的对错)和量纲比较法(如果题目给出的结果都是用字母表示的,那么通过推演式子的单位是否符合要求,也是一个判断思路)等等。多选题,选项一般是2项,如遇到三项,则一定要小心慎选,要认真判断每一个选项的对错,不能凭印象选择,不能主观地认为A选项对了B选项就一定错,吃不准的选项不要选,不会做的题要选一个认为最有可能的选项。要注意“以下判断错误的是”,让你选的是叙述错误的选项。选择题一般考查你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很少有较复杂的计算,注意不要化太多的时间。2、实验题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游标卡尺和秒表不需估读)和单位;实物连线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确认无误后不要忘记用黑色水笔描黑;设计性实验重在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联想有关实验原理。一定要强调四性(科学性、安全性、准确性、简便性),文字答题要注意用物理语言回答,同时也要注意语句通顺。3、模块题涉及选修模块试题一般不会出现难题,但切不可因此而掉以轻心。历次模考的情况表明,这24分的得分情况对整卷的得分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这24分。由于题目相对比较简单,故应特别重视解题的规范、完整性。特别提醒:不要花时间去看3-4的试题。4、计算题(1)对任何陌生的计算题,一定要新题老解,长题多读,短题多想。对看似比较熟悉的试题,一定要注意通过认真审题,找出与以往的试题相同点和不同点任何熟悉的计算题,一定要老题新解。多注意画图分析,找出“异同”,切莫草率行事。特别应挖掘隐含条件和临界条件,从临界条件入手,先写文字公式,然后代入已知数值计算,最后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对多答案题,应讨论答案的合理性;对范围类问题,用不等式表示时,除大于、小于外是否包括等于。(2)把握“情景”,重视过程。首先,明确题目中所描述的是单个物体还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也就是我们在课堂上常说的确定研究对象。其次,是对研究对象的运动特点加以分析。这包括对象的受力情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划分物理环节。受力应明确是恒力还是变力,作用过程中的状态对受力情况的影响等因素,区别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持续的还是瞬间的,是受外力还是只有内力等。划分环节主要是把整个过程分解成规律突出、特点清晰的步骤。最后,由受力入手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及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基本的位移问题最常见的是匀速和匀变速,但若是物体的加速度是变化的,上述的方法便不成立了,这时应该想到用动能定理或其他特殊的方法来处理。可见,只有把握了物理情景,正确分析了物理过程,才能对症下药,否则,只能是公式的张冠李戴。(3)重视审题(4)万题开头重,常回头看看计算题一般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过程,要求的物理量不可能一步得出,总要先求另外一些过渡物理量,如果开始就出现错误,那后果是灾难性的。所以开头一定要经常检查,确认无误后再往下做。(5)规范步骤,要注意分步得分。计算题有三道题,解题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得分的高低。受力图不仅要画,还要画好;光路图要用直尺画,箭头要加;要有简要的文字表述,最后要有“答”。解题过程中,能得出结果的尽可能给出结果(过程中注意保留分数),必须有过程,字母式和化简式要分开,不要到最后算错了,阅卷老师回头找不到过程,那就惨了。(6)对求得的结果不要忘记检查一是检查数字。高考题的数字一般不繁琐。数字的检查有一些常识:如:介质的折射率n1,动摩擦因数1,物体的速度vc,以及各常规物理量的数量级。数字题的结果主要是看合理性。二是检查单位。特别是字母运算,利用单位判断结果正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高考之“五忌”“一戒”“七要”1、高考之“五忌”一忌:龙飞凤舞,字迹潦草,增加识别难度二忌:得意忘形,粗心马虎,大意失荆州三忌:直接代数,不列方程,增加理解难度四忌:突发奇想,匆忙落笔,造成卷面涂改五忌:标识混乱,辞不达意,造成表述不清。2、高考之“一戒”“不怕不会,就怕会的做不对!”。3、高考之“七要”一要纵览全卷,忌开卷即答。二要先易后难,忌从后向前。三要仔细审题,忌定势思维。四要理性考试,忌贪多求全五要充满自信,忌情绪考试。六要分步作答,忌一步到位。七要规范答卷,忌书写混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