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06491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解析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很_的机会,在内蒙古的一个农村插队的付晓晓发现了周边古代遗址上散落的瓷器碎片。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_的方式,最终_这些瓷片为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古代瓷片。付晓晓感叹,宋代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年代,宋瓷以温婉含蓄的釉色、风姿绰约的造型、的装饰艺术在市场上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藏家追捧。“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瓷以釉色_,徇烂奇妙,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其色在瓷画中可做天空、海洋;定窑瓷色白质薄,土色如玉,色泽淡雅,文饰秀美,在瓷画中用来做花瓣和衬景;龙泉窑其瓷片在瓷画中用作绿色的青山、草原,仿佛巧夺天工的人造美玉。”付晓晓地对各类瓷器的妙处。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内蒙古(mng)散落(sn)釉色(yu)风姿绰约B内蒙古(mng) 散落(sn) 釉色(yu) 巧夺天工C内蒙古(mng) 散落(sn) 釉色(yu) 文饰秀美D内蒙古(mng) 散落(sn) 釉色(yu) 徇烂奇妙2文中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偶尔考查断定致胜B偶然考察鉴定制胜C偶尔考察断定制胜D偶然考查鉴定致胜3文中加方框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轮美奂 B力所能及C如数家珍 D侃侃而谈【答案】1A2B3D【解析】1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内蒙古”的“蒙”为多音字,解释为少数民族蒙古族时,应读:mng;“散落”的“散”为多音字,作“分开,由聚集而分离”之意时,应读:sn;“釉色”的“釉”为生僻字,应读:yu;“徇烂奇妙”应为“绚烂奇妙”;“文饰秀美”应为“纹饰秀美”。所以选A。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偶尔”也写成“偶而”,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然”相对。根据语境,应选“偶然”。排除A、C两项。“考查”带有考核、检查的意思,常用于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等等;“考察”是“实地观察了解”的意思。根据语境,应选“考察”。排除D项。3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D项,“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用在此处不合语境。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一向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原则发展对日关系,继续克服政治障碍,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Dxx年4月25日14时11分许,一场8.1级强震重创尼泊尔,也严重波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10余个边境县。【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发展对日关系”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原则发展对日关系”保留一个。B项,语义不明。“前者”指代的内容不知道是“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还是“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C项,搭配不当。“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不能“引导”,可以把“和引导”删去。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人们时常提到的一句话。_,_。_,_。_,_。唯一的目的是办成该办的事情作为权谋大师,鬼谷子将这一思想的精华阐释得淋漓尽致很明显,“识时务者”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素质就是灵活善变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鬼谷子认为,世上没有永远显贵的事物,也没有永恒的榜样所谓的“时务”就是当前的局势,“识时务”即能够充分了解当前的各种情况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语段是围绕“识时务”的话题展开的,通过分析可知,是对段首句中“识时务”的解说,应放在前面。由的“很明显”可知,此句应是对前面语句的归结和进一步分析,承接在之后衔接连贯。由中“这一思想”,可知此句前应是一句表达某种理念的语句,可排出,再由中“没有也没有”可知在后,与衔接。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但其主导风格是“沉郁顿挫”,正好和王安石讲李白诗风格的“豪放飘逸”相对应。“沉郁顿挫”见于天宝十三载(754年)杜甫的进雕赋表,他说:“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跋及也。”这里提出的“沉郁顿挫”并未引起时人的关注。南宋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以“飘逸”和“沉郁”对举评李、杜诗,“飘逸”一词不是专指内容或专指形式的,而是指特定的内容通过一定的形式呈现出的风格特征,那么和“飘逸”对应的“沉郁”就不只是内容问题了。而将“沉郁顿挫”结合起来评杜诗的是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李白,其云:“太白胸怀高旷,有置身云汉、糠秕六合意,不屑为体物之言,其言如风卷云舒,无可踪迹。子美思深力大,善于随事体察,其言如水归墟,靡坎不盈。两公之才,非惟不能兼,实亦不可兼也。杜自称沉郁顿挫,谓李飞扬跋扈,二语最善形容。”这是借用杜甫成句。而将“沉郁顿挫”作为评论杜诗的诗学术语的,似乎是屠隆,杜诗详注附编诸家论杜引屠隆评云:“余谓老杜大家,言其兼雅俗文质,无所不有,是矣。乃其所以擅场当时,称雄百代者,则多得之悲壮瑰丽,沉郁顿挫。”仇兆鳌在进书表中直接使用“沉郁顿挫”评杜诗:“以温柔敦厚,托诸变雅变风之体;沉郁顿挫,形于日比日兴之中。”其后诗评家常用“沉郁顿挫”评论杜诗,不绝于耳。关于“沉郁顿挫”所指的是什么,看法很多。通行的说法是用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的解释:“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但是从杜甫提出“沉郁顿挫”后,很长时间并没有进入评杜的视域,清代人喜欢以此评杜诗,但从上下文看,理解确实不同,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分得很清楚,至少没有今天“沉郁”指内容、“顿挫”指形式的区分。正如严羽用“沉郁”对“飘逸”,包括了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那么,“顿挫”也是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正因为杜甫的诗歌风格是多样化的,“沉郁顿挫”并不能概括杜甫所有的创作。(选自文艺争鸣,有删改)6下列关于“沉郁顿挫”的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杜甫在进雕赋表中,拿扬雄、枚皋与自己比较,首次明确了“沉郁顿挫”就是自己诗歌的风格。B南宋的严羽认为,杜甫的“沉郁”在具体含义上,如同李白的“飘逸”,不是单单指诗歌的内容问题。C一般认为,“沉郁”主要就作品内容、题材、感情进行评价,“顿挫”主要指出语谋篇、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D作者认为,“沉郁顿挫”并不能概括杜甫的所有创作,杜甫的诗歌风格是多样化的。7下列关于杜甫诗歌主导风格“沉郁顿挫”的演变过程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沉郁顿挫”一词被杜甫提出后就无人关注,直到清代才进入杜诗的评论领域。B“沉郁顿挫”一词自被屠隆明确提出作为评论杜诗的诗学术语后,便被诗评家大规模使用。C清代的贺裳应是把“沉郁”“顿挫”结合起来评论杜甫诗歌的第一人。D清代的仇兆鳌汲取屠隆的文艺理论,继续将“沉郁顿挫”作为评论杜诗的诗学术语。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时至今日,“沉郁”与“顿挫”也没有分得很清楚,但并不影响“沉郁顿挫”成为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B王安石在使用“豪放飘逸”评价李白诗风格的同时,借用与之相对应的“沉郁顿挫”来评价杜甫的诗风。C清代的几位诗词评论家喜欢以“沉郁顿挫”评杜甫诗,但最终也没能把“沉郁顿挫”的具体内容界定到位。D因为评论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以及评论时的视角各异,所以作家的创作风格具有不稳定性与多样性。【答案】6A7C8C【解析】6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项,“首次明确了沉郁顿挫就是自己诗歌的风格”的表述不正确,根据文本第一段可知,引文只是强调,在“沉郁顿挫”上,“扬雄、枚皋之流”差不多比得上自己。7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无人关注”不恰当,因为南宋的严羽曾经在沧浪诗话中使用过部分词语。B项,“明确提出”的说法没有依据,原文只是说“将沉郁顿挫作为评论杜诗的诗学术语的,似乎是屠隆”;另外,“大规模使用”的表述也不准确,文章第二段最后一句说:“其后诗评家常用沉郁顿挫评论杜诗,不绝于耳”这里的“其”代指“仇兆鳌”,而非“屠隆”。D项,“汲取屠隆的文艺理论”的说法属于无中生有。8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时至今日,沉郁与顿挫也没有分得很清楚”的说法不准确,原文的最后一段说:“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分得很清楚,至少没有今天沉郁指内容、顿挫,指形式的区分”。B项,说王安石借用“沉郁顿挫”来评价杜甫的诗风的说法不正确,原文只是说“王安石讲李白诗风格的豪放飘逸”,他并没有评价杜甫。D项,强加因果,前后句之间不能构成因果关系。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滑滑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有间,为圃者曰:“子奚为者邪?”曰:“孔丘之徒也。”为圃者曰:“子非夫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哀歌以卖名声于天下者乎?汝方将忘汝神气,堕汝形骸,而庶几乎!汝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子往矣,无乏吾事。”子贡卑陬失色,顼顼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其弟子曰:“向之人何为者邪?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曰:“始吾以为夫子为天下一人耳,不知复有夫人也。吾闻之夫子: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今徒不然。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托生与民并行而不知其所之,汒乎淳备哉!功利机巧必忘夫人之心。若夫人者,非其志不之,非其心不为。虽以天下誉之,得其所谓,謷然不顾;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谓,傥然不受。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反于鲁,以告孔子。孔子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者也。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夫明白太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且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选自庄子天地)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如泆汤数:疾速。B羞而不为也 羞:以之为羞。C而何暇治天下乎 暇:空闲。D无乏吾事 乏:缺乏。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号是皇帝在位的时候就有的。明朝以前一个皇帝不只有一个年号,明朝以后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B.“劾”指揭发罪状,“弹劾”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劾死”指冒死弹劾。C.“巡抚”在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D.“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B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C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D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见功多者/圣人之道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贡见老者浇菜地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就告诉老者可以用桔槔抽水,没想到却被老者讥笑批评。B老者认为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出现机变之类的心思,这是道家的思想观点。C听了老者的话,子贡大感惭愧神色顿改,怅然若失而不能自持,走出很远方才逐步恢复常态。D子贡回到鲁国,把遇见老者的事告诉孔子,孔子对老者的话不以为然。第卷(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子何故见之变容失色,终日不自反邪?(5分)(2)天下之非誉,无益损焉,是谓全德之人哉!(5分)【答案】9D10B11C12D13(1)先生为什么见到他面容大变顿然失色,一整天都不能恢复常态呢?(2)天下人的非议和赞誉,对于他们既无增益又无损害,这就叫做德行完备的人啊!【解析】9本题考查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D项的“乏”此处应解释为:耽误。10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理解有误,“劾死”应指判决死罪。11本题考查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事求可”“功求成”是两个对称的表意完整的句子,两者间应断开,排除B、D两项。根据句意可知,“少”修饰的是“用力”,不可断开,排除A项。1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孔子对老者的话不以为然”错。孔子认为自己很难达到“浑沌氏”的境界。1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读懂文章,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在翻译时,还要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对重点字词要做到字字落实:(1)“何故”:为什么;“变容失色”:面容大变顿然失色;“自反”:恢复常态。(2)“非”:非议;“誉”:赞誉;“益”:增益;“损”:损害。【备注】【参考译文】子贡到南边的楚国游历,返回晋国,经过汉水的南沿,见一老丈正在菜园里整地开畦,打了一条地道直通到井中,抱着水瓮浇水灌地,吃力地来来往往,用力甚多而功效甚少。子贡见了说:“如今有一种机械,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畦,用力很少而功效颇多,老先生你不想试试吗?”种菜的老人抬起头来看着子贡说:“应该怎么做呢?”子贡说:“用木料加工成机械,后面重而前面轻,提水就像从井中抽水似的,快速犹如沸腾的水向外溢出一样,它的名字就叫做桔槔。”种菜的老人面起怒色讥笑着说:“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出现机变之类的心思。机变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么不曾受到世俗沾染的纯洁空明的心境就不完整齐备。纯洁空明的心境不完备,那么精神就不会专一安定;精神不能专一安定的人,大道也就不会充实他的心田。我不是不知道你所说的办法,只不过感到羞辱而不愿那样做呀。”子贡满面羞愧,低下头去不能作答。隔了一会儿,种菜的老人说:“你是干什么的呀?”子贡说:“我是孔丘的学生。”种菜的老人说:“你不就是那具有广博学识并处处仿效圣人,以矜夸来超群出众,自唱自和哀叹世事之歌以周游天下卖弄名声的人吗?你要抛弃你的精神和志气,废置你的身形体骸,恐怕就可以逐步接近于道了吧!你自身都不善于修养和调理,哪里还有闲暇去治理天下呢!你走吧,不要在这里耽误我的事情!”子贡大感惭愧神色顿改,怅然若失而不能自持,走出三十里外方才逐步恢复常态。子贡的弟子问道:“先前碰到的那个人是干什么的呀?先生为什么见到他面容大变顿然失色,一整天都不能恢复常态呢?”子贡说:“起初我总以为天下圣人就只有我的老师孔丘一人罢了,不知道还会有刚才碰上的那样的人。我从我的老师那里听说到,办事要寻求可行,功业要寻求成就。用的力气要少,获得的功效要多,这就是圣人之道。如今却竟然不是这样。持守大道的人德行才完备,德行完备的人形体才健全,形体健全的人精神才饱满。精神饱满方才是圣人之道。这样的人他们寄托形骸于世间,悠游自在而不知所往,淳和真朴,功利机巧必定不会放在他们这种人的心上。像那样的人,不同于自己的心志不会去追求,不符合自己的思想不会去做。即使让天下人都称誉他,称誉的言词合乎他的德行,他也孤高而不顾;即使让天下人都非议他,非议使其名声丧失,他也无动于衷不予理睬。天下人的非议和赞誉,对于他们既无增益又无损害,这就叫做德行完备的人啊!我只能称作心神不定为世俗尘垢所沾染的人。”子贡回到鲁国,把路上遇到的情况告诉给孔子。孔子说:“那是借着灌溉菜地研讨和实践浑沌氏主张的人。持守内心的纯一,心神不外分;修养内心,而不求治外在。那明澈白静到如此素洁,清虚无为回返原始的朴质,体悟真性持守精神,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世俗之中的人,你怎么会不感到惊异呢?况且浑沌氏的主张和修养方法,我和你又怎么能够了解呢?”14阅读下面的清词,回答问题。(8分)渔家傲东昌道中【注】张渊懿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荻花满地秋江白。【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1)简要赏析“午睡觉来愁似织”中“织”字的妙处。(4分) (2)作者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1)“织”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可见可感,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的繁密、杂乱与绵长。(2)通过“乡心缭乱”直抒胸臆,写思乡心绪之烦乱;通过南归的鸿雁反衬离家之悲愁;以景结情,通过秋风萧瑟、荻花遍开的苍凉景象,抒发了无穷无尽的凄凉乡思。【解析】【小题】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语言的能力。这里重点考查的是炼字,回答问题,注重把握三个方面:词语的意思、使用的手法和表达效果等。从意思的角度分析,“织”是编织的意思;从使用手法的角度分析,这是化虚为实,把无可捉摸的“愁”形象化;从效果的角度分析,“织”形象地描写了“愁”的繁密、绵长。【小题】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回答问题,注重把握诗歌使用的意象以及使用的相关手法等。从意象的角度分析,诗歌描写了垂杨陌、鸿雁、风、荻花、秋江白等;从营造的意境的角度分析,营造了一种凄凉、悲伤的意境;从描写的情感角度分析,表现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从使用的手法的角度分析,有直抒胸臆和以景结情的手法等。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的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2)同是东篱赏菊,陶潜说:“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则说:“_,_。”(3)离骚中用大鸟与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句子是“_,_”。【答案】(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3)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题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加强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易错字词有:(1)中的“材”;(2)中的“盈”;(3)中的“鸷”。五、(12分)16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奇妙的词语“倒错”现象,它以调整词语内部相对稳定的结构为依托,通过改变词语原来的顺序,使词语在组合上出新出奇,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请根据下面的示例,另选两对成语或熟语进行阐释。(4分)大智若愚(很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炫耀自己,外表好像很愚笨)大愚若智(看来好像聪明,其实很笨)名师出高徒(水平高的师傅一定能培养出水平高的学生或弟子)高徒出名师(教学相长,高明的徒弟会促使师傅提高自身的水平,成为名师)答:_【答案】丢卒保车(本是象棋术语,后比喻丢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丢车保卒(比喻丢掉主要的,保住次要的)度日如年(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因焦急或困苦而日子难熬)度年如日(过一年像过一天那样短。形容日子很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面像是金玉,里面却尽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华美,里头一团糟)败絮其外,金玉其中(外面像破棉絮,里面却是金玉。比喻外表很糟糕,而里面却很华美)指哪儿打哪儿(指百发百中,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打哪儿指哪儿(比喻做事盲目,没有把握)【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说来,要根据提供的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仿写。根据题干要求和示例可知,要选用的两对成语或俗语要有“倒错”现象,而且内容看要有较深刻的含义。从字数上看,选用的成对的成语或俗语字数相同。17下面一则通知,在格式和内容上都有不妥之处,请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通知公司决定于6月6日上午8点,在第二报告厅召开第二季度总结大会,商讨下半年计划,总结上半年经验教训,请中层以上全体干部准时光临。年月日总公司答:_【答案】(1)“光临”改为“参加”;(2)“商讨下半年计划”和“总结上半年经验教训”互换位置;(3)落款处日期“年月日”应放在通知发出者“总公司”的下面。【解析】本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作答时,既要关注通知的内容,又要考虑其格式是否规范。“光临”,敬词。称宾客的来到,用在此处不合乎语境。“商讨下半年计划,总结上半年经验教训”属逻辑错误,应该先“总结上半年经验教训”,再“商讨下半年计划”。通知的日期应该放在署名的下方。18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1)请给漫画拟一个标题。(2分)答:_(2)用一句话揭示这幅漫画的寓意。(2分)答:_【答案】(1)岁月是把刀(2)漫画警示人们要珍惜时间。【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读懂漫画。漫画的画面是一个钟表,其中时针是一个人的形象,其背后是一把锋利的刀。显然,这幅漫画意在告诉人们时间和人的关系,尤其是人(时针)后的那把可怕的刀(分针),警示人们要珍惜时间。据此,拟写一个简短贴切的标题,并结合漫画阐释其深刻含义即可。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屋檐(节选)就建筑而言,屋檐是被利用的产物,从属于建筑学的范畴。建筑材料发达了,摩天大厦主体很少有在天顶盖凸出于边沿的屋檐。俗话说,别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代建筑已经让这俗话成为化石。现代建筑物是矿物凝结的巢穴。它们不怕雨,屋檐萎缩了,不管该建筑物看上去如何金碧辉煌,它永远是一只被剪了尾巴而伤残了体魄的鸡仔,奔跑在另外一条没有雅致韵味的水泥道上。从造型上看,传统的屋子,屋檐绝不是简单的三角几何的累赘,而是屋子的裙摆,是它的神韵所在,给房子增添了三分精神。屋子给泥墙撑伞,泥墙给屋子撑腰,互利互惠,相得益彰。这是一种互为牵制达成共生平衡的美。这是表面的。而它隐含的意义远大于建筑学上的意义。当你在流浪途中需要别人的屋檐的时候,并且能找到屋檐,“低头”就是你的门票,你得到的是庇护和关怀。这在乡村还存活着,乡村会收留那些需要屋檐的人,假如你流落乡村而不是流浪在城市,这是你的造化。在乡下,虽然这种庇护和关怀有时候是不尽如人意的。我上初中时,每个星期总要在山路上遇雨,一顶斗笠只能负责个头部,如果不躲雨,那就要淋湿身子。而二十里山路只有中途有座荒废破落的山神庙,余留几处摇摇欲坠的屋檐,下面就是过往行人歇脚的地方。我有时算计不准,在大雨来临的时候,破屋檐或过之或不及,急急忙忙而不可得,只能借助近处虎蹲之势的岩石,取其歪斜向外伸展的部分权为“屋檐”,也有应急之妙。那时候不是低头的问题,而是找不到让自己低头的屋檐。即便有个低矮的屋檐,蛛网蒙尘,也胜过遥远的天堂。前些日子,我外出活动,时近午夜,归途中狂风肆虐,飞沙扬尘,空中撕开几道耀眼炫目的闪电,迅雷震荡,各路灯火立时熄灭,豆大的雨点敲着路面冒起一层水雾,车灯映衬出周围浓墨一般的黑幕。发现路边有座旧式民房,遂弃了摩托车跑到屋檐底下,大雨即倾盆而下。这时候,正好这样巧。我突然感觉到屋檐的温暖和可爱,眼前重现几十年前上中学时代寻找岩崖避雨的情景。平常的时候,奇岩怪崖成为路人眼中的冰冷坚硬的风景,是传说中鬼怪出没的地方,但谁能估计到几万年几百万年以来,有多少生命得到它的亲抚?我每每发现巨石之下岩鼠攀爬的路径,小虫子吹砂的窝点,以及一些无家可归的动物歇夜的痕迹。而这一道屋檐非岩崖堪比,这好比莺雀装备了苍鹰的翅膀,护墙有余,明显的宽阔。它紧邻公路,是为了应付将来的路面拓宽,还是土木建筑师醒悟之后在耳边回响师傅的叮嘱所至?我相信几十年的光阴里,或秋行夏令,或冬行春令,难免风雨无常,总有缺少雨具的路人,进屋不方便,赶路又不合时宜,就可以在屋檐底下得到一点便利。而且,身后有一个小窗子,我嗅到特别的气味,里面应该是个卖糖饼酱醋香烟火柴的店铺。这地点莫非是乡民的娱乐聚会的场所?谈论妖魔鬼怪吗?还在更小的村庄,我见过屋檐底下摆放着条石,方便人们就座,场所虽然不是城市茶吧酒吧那样讲究铺张和蓄意,但是很踏实和随意。在那儿躲避风雨,抽一支烟,放松一下手脚,也是很闲适和安静的,其间似乎有点逍遥的趣味。雨下得有些疯狂。不时有小车飞驰而过,明亮的车灯光映射着麻密的雨帘,我看到了没有雨具的行人,若无其事地行进;也看到骑自行车的,车后架还载着撑伞的女人,艰难地移动在雨幕里;也有冒着雨骑摩托赶路的勇敢的年轻人。各人忙着各人的事。我回城里去,而他们从城里出来,我知道他们一下在路边找不到屋檐,同样找不到什么岩崖巨石,甚至大树也没有。大概这样迅猛的暴雨普通雨具是不起作用的,反正淋湿了,就不要再考虑避雨的选择了。借助一晃而过的灯光,我仰望着屋檐,雨水就在一步之外,如果不是风的搅动,它不会溅湿我的鞋子,多好的屋檐,没有屋檐房子那叫房子吗?我的心中随即产生一种对屋主的感激之情。雷声隆隆,雷雨不停,还可以隐约听到相当远的地方有几道汽车防盗器不安分的声音。19如何理解文中“现代建筑已经让这俗话成为化石”这句话的含义?(4分)20在作者看来,“屋檐”有哪些方面的用途?请分条列举。(4分)21文章不惜笔墨写“我”在疯狂的雨中避雨的情景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22有人说,本文是小题大做、无病呻吟,是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有人说,本文是借对“屋檐”作用的交待,表达对保护与承传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说明理由。(6分)【答案】19现代建筑由于使用了矿物凝结的建筑材料,不怕风雨冲蚀,也主不需要再建有屋檐。既然屋檐都不存在了,那么“别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这句话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凭借。20(1)屋檐可以保护泥墙(2)成为房屋最好的装饰(3)可以给流浪途中遭遇风雨的人庇护和关怀。21在疯狂的雨在才真正感受到“屋檐”的温暖、可爱,可以充分享受落魄时的闲适与安静,生发对“屋檐”及其主人的感激之情。从而进一步突出了“屋檐”的作用。22是表达对保护与承传民族传统文化的思考。因为在文中,“屋檐”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屋檐的消失触发了作者内心的感慨。作者是想能过描写屋檐的作用,感受屋檐给人带来的温暖,表达对民族文化深深的眷恋和对保护与承传民族传统文化深沉的思考。【解析】19本题考查理解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回答问题时,注重把握关键句子中的重要词语的意义,比如“现代建筑”是什么样的,与古代建筑的区别在哪里;“这句俗话”指的是哪一句;“化石”指的意思是什么等。由此分析,可以看出这句话主要说的意思是现代建筑没有了屋檐,使得“别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失去了生存凭借。20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回答这个问题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找到答题区间,二是在答题区间中找到题干要求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在文章的第二段里,作者介绍了“屋檐”的重要作用,比如保护泥墙、成为装饰;在后面的内容里,作者还介绍了屋檐给人们的帮助,比如给遭遇风雨的人以帮助等。21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回答问题关注作者描写这些内容的意义,即为何这样描写。在文中,作者介绍了自己遭遇暴雨时躲在屋檐下看到的内容和个人感受。从这个意义上分析,作者写这段内容主要表现屋檐带给人们的帮助,比如让人感受到温暖、让人安闲,表达了作者对屋檐的感激之情等。22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深意,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问题时,注重理解作者的观点,即作者认为“屋檐”在文化、思想方面的具体作用以及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等。文中,屋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能够给人以帮助,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安闲、安静;但是,现在,屋檐就要消失,不能提供给人们帮助。由此深入思考,就可以上升到如何保护民族文化的高度表述。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只螃蟹不听同伴的劝告,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海水,独自爬上岸边。有只饥饿的狐狸正愁没吃的,看见这只离水之蟹后,马上将它捉住并吃掉了。它的故事传开后,螃蟹A说:真傻呀!本来就应该生活在海里,却偏要到岸上去自寻死路,它的死毫无价值。螃蟹B反驳道:它至少证明了这一片岸边是行不通的死地。终于,在其他99只螃蟹探路死亡后,第100只螃蟹在安全的岸上饱览着迥异的大陆风光。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然后从中挖掘写作的角度。所给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先是讲了一只独自爬上岸边的螃蟹被狐狸吃掉的故事,然后是两只螃蟹对牺牲的螃蟹的行为的评价,它们的观点截然不同,最后讲了经过多个“先驱者”的努力,“后来者”有了好的结果。所以说,第一只独自爬上岸边的螃蟹可谓“先驱者”,虽然它被吃掉了,但它的牺牲为“后来者”提供了经验教训,是值得的。因为材料最后有关于结果的一段话,所以不能从螃蟹A的角度去立意。以下立意可供参考:不以成败论英雄;人生须在忍受孤独、非议中毅然前行;超越和传承;敢为人先。注意,写作时一定要以材料为依据,切不可抛开材料另起炉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