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02695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一模)理综生物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15 页,共300 分。考试时长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120 分)本部分共20 小题,每小题6 分,共1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号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一定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是A乙肝抗体与乙肝病毒之间B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之间C相邻的高等植物细胞之间D甲状腺细胞与肌细胞之间2植物叶表皮上气孔开闭与含叶绿体的保卫细胞的渗透压有关,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张开,失水时气孔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保卫细胞的叶绿体中的ATP 白天产生,只在夜间消耗B保卫细胞失水和吸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均可进出细胞C夏季中午气孔关闭,导致叶肉细胞停止同化CO2 D保卫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和全能性3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会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的分泌。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胰腺细胞分泌消化酶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可不通过神经中枢直接到达胰腺C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胰腺细胞D上述调节机制既保证胰腺及时分泌又可减少物质能量的浪费4北美奇瓦瓦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均以植物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食大粒植物的种子,蚂蚁喜食小粒植物的种子。19741977 年间连续研究两种动物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分析研究结果,不合理的是A啮齿动物和蚂蚁间存在竞争关系B大粒植物与小粒植物间存在竞争关系C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竞争影响蚂蚁种群数量D移除啮齿动物后蚂蚁种群数量呈S 型增长5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泡菜制作的过程中,乳酸菌能在缺氧条件下产生乳酸B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可估测某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C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以减少误差D常取大蒜幼苗根尖做临时装片,用碱性染料染色可观察染色体分布和数目29(17 分)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当今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苜蓿的秋眠性(寒冷条件下,某些品种会通过休眠来降低代谢强度,减缓生长速率,以度过逆境。)是决定其合理引种和选择栽培地的首要指标。科研人员以苜蓿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现有甲、乙、丙三个品种,从中分别选择相同数量的的苜蓿植株移植于花盆中。实验设8h / d (小时/天)、12h / d 、16h / d 光照处理,每个处理重复6 组,共组,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处理35 天后测定相关指标。 测定各组植株的株高,结果如下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知,日照条件适宜苜蓿生长;野外生长时,短日照往往伴随寒冷等不利条件,其中品种最可能存活下来。 测定各组植株光敏色素(植物感受外界光照条件变化的受体)含量和不同激素的比值,结果如图1、图2 所示植物体中IAA和3 GA (赤霉素)主要作用是细胞伸长,ABA(脱落酸)主要作用是细胞分裂。在一定范围内,图2 中两对激素的比值较大时会植物生长。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推测,某些品种的苜蓿可以在短日照寒冷条件下生存的原因是,光照作为信号被光敏色素捕捉,使光敏色素含量,并影响了,进而使代谢强度。 上述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为苜蓿的合理引种与栽培提供理论指导。30(17 分)普通有毛黄瓜茎叶表面生有短刚毛,果实表面有的有瘤,有的无瘤,但均有刺;无毛突变体黄瓜的茎叶表面光滑,果实表面无瘤无刺。研究者对无毛突变体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黄瓜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已知黄瓜有毛与无毛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实验结果分析,控制有毛性状的基因为基因,据此判断1 F 与无毛亲本杂交,后代中有毛、无毛的性状比为。 研究发现,茎叶有毛黄瓜的果实表面均有刺,茎叶无毛黄瓜的果实均无刺,推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推测:这两对性状由控制,但在表现出的性状不同。推测:这两对性状分别由位于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在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研究者通过基因定位发现,控制普通黄瓜茎叶有毛和控制果实有刺的基因位于2 号染色体同一位点,且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刚毛和果刺的内部构造一致,从而证实了推测(/),这说明性状是的结果。 据杂交实验结果分析,控制茎叶有无刚毛(相关基因用G 、g 表示)的基因与控制果实是否有瘤(相关基因用T 、t 表示)基因的遗传符合定律,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推测非等位基因存在着相互作用即基因会抑制基因发挥作用。 为证实推测,研究者分别从P 、F1、 F2的果实表皮细胞中提取核酸进行检测,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条带代表有相应的扩增产物)。比较(两组)的结果即可为的推测提供分子学证据。31(16 分)目前认为化疗通过多种途径介导细胞凋亡来杀死癌细胞。顺铂是常用的化疗药物,但癌细胞易产生顺铂耐药;双氢青蒿素也具有抗癌作用。为研究双氢青蒿素对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 癌细胞不受机体控制,能迅速生长和。本实验选用患者的耐顺铂肺腺癌细胞,在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液中除抗生素和一般营养物质外还应含有,此外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顺铂,目的是。 将上述培养的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二甲基亚砜溶解的双氢青蒿素处理,对照组的处理应为,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24 小时后均换为含1g/ml顺铂的细胞培养液,培养36 小时后收集细胞,观察并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如下。分析以上结果说明。研究中常用 IC50 值表示细胞的耐药程度且二者呈正相关。经检测, IC50值实验组为1.30g/ml ,对照组为5.8g/ml 。综合分析,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升高的原因可能有。 为进一步揭示双氢青蒿素对顺铂耐药性影响的机制,研究者检测了肺腺癌细胞中与凋亡有关的两种蛋白表达量的相对值,结果如下。综合上述实验结果,推测双氢青蒿素可能通过_ Bcl -2基因表达和_Bax 基因表达,从而逆转顺铁耐药。生物答案解析1A【解析】A 选项,乙肝抗体是蛋白质,乙肝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所以乙肝抗体与乙肝病毒间的特异性识别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此选项符合题干。B 选项,效应T 细胞和靶细胞都是细胞;另外,效应T 细胞可以识别靶细胞(通过识别宿主细胞呈递到膜表面的抗原),并与之结合使靶细胞裂解,该过程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C 选项,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是相对独立的单位,但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个体,所以在组成一个整体个体时,相邻高等植物细胞之间一定会发信息交流。比如根尖尖端细胞产生生长素,促进尖端下部细胞伸长生长。D 选项,甲状腺细胞释放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所以细胞,当然也包括肌细胞,所以此两种细胞之间有细胞间信息交流。2B【解析】A 选项,ATP 是生物体中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但含量很少;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ATP 产生和分解也每时每刻进行。此选项错误。B 选项,细胞失水和吸水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既有水分子进细胞,也有水分子出细胞。当进细胞水分子数小于出细胞的水分子数时,细胞表现为失水;当进细胞水分子数大于出细胞的水分子数时,细胞表现为吸水,所以此选项正确。C 选项,气孔关闭,会导致进入细胞的CO2 量减少,而不是完全没有CO2,所以叶肉细胞没有停止同化CO2,所以此选项错误。D 选项,保卫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在生物体中已失去分裂能力,但是其全能性(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并没有失去,所以此选项错误。3D【解析】A 选项,消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分泌蛋白质是胞吐的方式,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此选项错误。B 选项,反射的发生必须以完整的反射弧作为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兴奋沿反射弧传导必须通过神经中枢,此选项错误。C 选项,化学信号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到作用部位起调节作用时,其在体液中是向各个方向扩散的,并不是定向运送到作用部位,此选项错误。D 选项,消化酶是蛋白质,在合成时,需要物质原料和能量供应,通过调节只在需要时合成,既能发挥其作用,又可减少物质能量的浪费,所以此选项正确。4D【解析】图表信息显示:未移除啮齿动物时,蚂蚁种群数量在19741977 年间变化基本不大;移除啮齿动物时,蚂蚁种群数量在19741977 年间先明显增多,然后逐渐下降,1976 年之后就逐渐与未移除啮齿动物的曲线接近,到1977 年基本一致。A 选项,移除啮齿动物后,蚂蚁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说明蚂蚁也可以吃些大粒植物种子,所以两种动物间有竞争关系,此选项合理。B 选项,根据题干信息,啮齿动物喜食大粒植物种子,蚂蚁喜食小粒植物种子,移除啮齿动物时,蚂蚁数量先增加后来又减少,可推测是因为作为其主要食物来源的小粒植物数量在减少,对此合理的解释是移除啮齿动物时,大粒植物种子就可以保存下来,大粒植物个体数量就会变多,他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小粒植物因此减少,所以此选项合理。C 选项,未移除啮齿动物时,蚂蚁种群数量在19741977 年间变化基本不大,再根据这两种动物的食性信息,可以说明环境中大粒种子植物与小粒植物种子数量比例保持稳定,啮齿动物与蚂蚁没有捕食关系,所以解释两种动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时,根据题干信息可推测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来实现。此选项合理。D 选项,S 型增长显示种群数量先增加最后达到K 值稳定下来,而题干信息显示蚂蚁种群数量增加后又降低到原来数量,所以此选项错误5C【解析】A 选项,泡菜制作的菌种为乳酸菌,乳酸菌为严格厌氧菌,利用其无氧呼吸过程产物乳酸来制作泡菜,所以此选项正确。B 选项,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是渗透作用,当正常植物细胞放入外界溶液中,如果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所以,我们可以设置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情况,根据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当细胞刚要发生还没发生质壁分离时的外界溶液浓度即约等于细胞液浓度。真正实验操作时,一般选择显微镜视野下一半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一半细胞没发生质壁分离,认为是细胞刚要发生还没发生质壁分离的时候。所以此选项正确。C 选项,调查遗传病发病率时,采用人群调查;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采用家系调查。所以此选项错误。D 选项,幼苗根尖分生区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可用碱性染料染色观察细胞染色体的分布和数目,有丝分裂中期观察效果最好。29【答案】(1)状态良好、长势相同54(2)16h/d 甲(3)促进抑制促进增加IAA 与ABA、GA3 与ABA 的比值降低(4)光照时间对三个不同品种苜蓿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解析】(1)为了排除其他无关变量的干扰,所以在选择苜蓿时应选择长势相同的植株。从题中看出共有甲、乙、丙三个品种,同时又需要三个不同光照时间的处理,所以共有9 个处理组,而每个处理又有6 个重复组,所以共有54(69)组。(2)从表中看出甲、乙、丙三个品种的苜蓿均在16h/d 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好(株高最高)。从实验数据看,短日照(8h/d)时,丙植株最高,甲植株最矮,但是在野外短日照伴随寒冷条件(实验条件下则不是),所以在野外较为矮小的植株代谢消耗的有机物最少,最有利于生存。(3)根据原有基础知识知道IAA 和GA3 都能促进细胞伸长,ABA 抑制细胞分裂。所以,当IAA 与ABA、GA3 与ABA 的比值较大时,细胞伸长和分裂都比较明显,能够促进植物生长。从图1 中可以看出光照时间越短,光敏色素的含量越高;从图2 中可以看出短日照影响了IAA 与ABA、GA3 与ABA 的比值。而从题干中第二行可以看到“寒冷条件下,某些品种会通过休眠来降低代谢强度,减缓生长速率”,所以此处应填写使代谢强度降低。(4)整个实验都是围绕不同光照时间对甲、乙、丙三个品种的苜蓿的生长的影响,结合题干中“苜蓿的秋眠性是决定其合理引种和选择栽培地的首要指标”。所以实验目的是通过研究不同品种苜蓿的秋眠性,为苜蓿的合理引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30【答案】(1)显性1:1(2)同一对等位基因黄瓜植株不同部位一对同源染色体(这两对基因所在位点都)不发生交叉互换(3) 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4)基因的自由组合GGtt 和ggTT g T(5)2 和3 或者2 和4 或者6 和3 或者6 和4【解析】(1)由题:已知黄瓜有毛与无毛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亲本为纯合有毛和无毛而F1 都是有毛,所以可知有毛为显性。若F1(Gg)与无毛亲本(gg)杂交,则后代中有毛、无毛的性状比为1:1.(2)研究发现,茎叶有毛的果实都有刺,茎叶无毛的果实都无刺,推测可能的原因有两种:这两对性状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只不过这对基因所表达的性状在植物体的不同器官(不同类型的细胞)的表现有差异。茎叶有毛、无毛和果实有刺、无刺两对性状的控制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茎叶有毛基因和果实有刺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茎叶无毛基因和果实无刺基因在该对同源染色体的另外一条染色体上,且减数分裂过程两对基因所在位点都不发生交叉互换。(3)由题知,茎叶有毛基因和果实有刺基因是位于2 号染色体上的同一个基因,且在解剖镜观察发现茎叶的刚毛和果实的刺内部构造是一样的,从而证实了上述(2)中的推测正确。同一基因在植物体不同部位表现的性状有差异,说明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由题知杂交实验结果F2 的性状比为9:3:4,即9:3:(31),易推知控制茎叶有毛、无毛(G、g)和果实有瘤、无瘤(T、t)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F2 为有毛、有刺、有瘤(G_T_): 有毛、有刺、无瘤(G_tt):无毛、无刺、无瘤(gg T_、ggtt),其中g 基因会抑制T 基因的作用,两亲本的基因型为GGtt 和ggTT。(5)由题中对T 基因PCR 的结果:第2 组:无毛无瘤P(ggTT),第6 组:无毛无瘤F2(gg T_)第3 组:有毛有瘤F1(GgTt),第4 组:有毛有瘤F2(G_T_)可知,比较2、3 或者比较2、4 或者比较6、3 或者比较6、4,都可以看出g 基因对T 基因的抑制作用。31【答案】(1)无限增殖CO2 动物血清保持所培养的细胞均有顺铂耐药性(2)等量的二甲基亚砜双氢青蒿素可以促进耐顺铂肺腺癌细胞的凋亡双氢青蒿素直接诱导癌细胞凋亡或双氢青蒿素减弱了肺腺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而被顺铂诱导凋亡(3)抑制促进【解析】整体实验思路:(1)考查基础知识,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在CO2 培养箱中培养(CO2 是用来调节培养液的pH 值的),同时由于人为配置的培养液中会缺乏一定的细胞因子等物质,所以需要加入动物血清。由于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双氢青蒿素对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实验材料就应该是耐顺铂癌细胞,所以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顺铂的目的是使增殖得到的癌细胞产生顺铂耐药性。(2)由于实验组是二甲基亚砜溶解的双氢青蒿素,所以对照组应该用等量的二甲基亚砜处理。从图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癌细胞的凋亡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所以说明双氢青蒿素可以促进耐顺铂癌细胞的凋亡。而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耐药程度明显降低,所以,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提高的原因可能是双氢青蒿素减弱了肺腺癌细胞的顺铂耐药程度,进而使细胞凋亡率提高。(3)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抗凋亡蛋白Bcl-2 含量明显比对照组降低,而促凋亡蛋白Bax 含量明显比对照组增加。所以推测双氢青蒿素可能通过抑制Bcl-2 基因表达和促进Bax 基因表达,从而逆转顺铂耐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