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9月)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94899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9月)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9月)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9月)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9月)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绘画中蕴含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法的画家,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这说明()A. 哲学是“科学之母”,是“科学之科学” B. 哲学的发展要以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基础C.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反思D.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2.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A B C D3.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4. 荀子说: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A.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 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5.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A. “沧海桑田”与“断章取义” B. “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C. “形谢神灭”与“理生万物” D. “削足适履”与“指鹿为马”6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与之相对立的观点()A. 物是观念的集合B. 吾心便是宇宙C. 天地为万物之本 D. 存在就是被感知7. 赫拉克利特指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这是一种()A.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B. 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客观唯心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8.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 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 9.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 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 B C D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细胞学说 B.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C. 生物进化论 D. 德国古典哲学 1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因为坚持了()A. 矛盾观点 B. 实践观点 C. 物质观点 D. 群众观点12.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A. B. C. D.1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 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 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 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 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1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 B C D15.有一副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与这副对联所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A. 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B. 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C.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D.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16.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 B. C. D. 17.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的这一观点()A.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会导致诡辩论 B. 正确地阐明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C. 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会导致不可知论 D. 承认了运动是物质的实际承担者1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B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19.为什么有人唱歌不着调?研究表明,音调的处理一般是由大脑右颞区控制的(此区域有区分旋律、音调及间隔信息的功能),正常的次级听觉皮层会处理音调的变化并操控正确的语音语调。而最近的节奏分辨的试验提示,双颞区和神经运动区的互联动缺乏极可能是致使先天或后天失歌症产生的重要原因。这说明()A. 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B.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D.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20.2014年8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看望青奥会志愿者代表时,勉励大家更好地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汇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之所以要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是因为()A. 意识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 B. 人的情绪是无目的的本能的心理活动C. 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D. 高昂的精神能够催人向上、使人奋进21.在“微时代”,网络与现实两个舆论场的分野一直与微博、微信的发展相伴而行。品读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读u y),意为流言止于智者。下列关于“流言止于智者”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 流言在德高望重者面前会不攻自破 B. 智慧是检验流言正确性的重要标准C. 智者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D. 智者善于透过事物现象把握其本质 22.下列属于意识能动性的有( )A、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趋势导致储蓄、消费结构变化B、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理论推动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发展C、面临低碳经济的冲击,全球资源、能源需求将趋于减少D、国际经济秩序处于新的转型期,全球经济的复杂性上升23.与一些地方整齐划一的“新农村”不同,某地依据独特的地理优势,房屋依地势而建,村外群山环绕,村内阡陌交通,村民往来耕作,一派自然古风。一村一意境,一户一禅声,火了经济,热了精神。材料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从实际出发的前提条件从实际出发是做好本地工作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A. B. C. D. 24.漫画塑造所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的对象具有多重属性 B、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 C、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D、意识足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25.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相近哲理的是( )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 A B C D26.“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诗句表明( ) A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7.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在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环境学。这表明实践是( )A、认识的重要来源 B、认识发展的动力C、人类认识的目的 D、检验认识的标准28. 古人削桐为琴,纳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燥静心,琴乐洁净清澈,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关于古琴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琴乐感发心志,体现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琴音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听琴者的情感体验欣赏古琴音乐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古琴制作,琴曲创作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29.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 B C D 30.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 ) 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 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 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A. B. C. D.31.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 )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D.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 32.毛泽东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得到方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矛盾分析法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矛盾转化的必要条件A. B. C. D. 33.现行GDP核算体系,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和自然资源的耗费。最近,环保部-绿色GDP2.0核算体系的研究工作,并确定明年进行新核算体系试点。这一举动表明(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 B. C. D.第卷(简析与探究题,共54分)二、简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34题18分,35题12分,共计30分。34、材料一: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从三十多年前开始,中国的改革就一直在探索中前行。随着世情、国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的改革开始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需要政府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以全局的视角对改革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思考,协调各种关系,确定目标并为其制定正确的战略、路径,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改革的主体绝不仅仅是政府。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任何成功的改革,最不可缺的是善于表达、积极参与的负责任的公民。(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对改革进行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的原因。(9分) 材料二xx年8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司法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完善和发展,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在此之前国家组织国内司法部门和大量法律专家深入调查司法现状,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司法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司法政策建议符合规律、符合国情。专家分多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白皮书奠定了重要基础。(2)结合材料二,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9分)35、有个人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他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的重量的16倍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人就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6分)(2)上述材料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6分)三、探究题:本题20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 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36材料一 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xx”活动中,“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材料二 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 “法”字古代写作“灋”。 “灋”从“廌” (zhi),“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瀵”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鹰”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处理好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的意义。(8分) (2)为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某中学准备开设法治知识校本课程。请你就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写一篇论证报告。(12分) 要求:观点紧扣主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从辩证唯物论和政治生活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300字左右。江苏省如东中学高三政治阶段检测卷参考答案第卷(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D、2. C、3. B、4. D、5. C、6 C、7. B、8. C、9. D、10. D、11. B、12A、13. B、14. A15. B、16. A、17. A、18. A、19. C、20. D、21. D、22.B、23.B、24.B、25.B、26.D、27.B28.D、29.B、30.A、31.A、32.B、33.D34、(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为改革制定蓝图、明确目标,使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以全局的视角统筹考虑,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改革引向深入;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政府通过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制定正确的战略,使改革顺利进行。(2)系统进行理论学习,并深入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做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分)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3分)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司法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司法政策建议符合规律、符合国情,既反对了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反对了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3分)35、(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推动事物发展的进程。碎花瓶理论是正确的意识,推动科学研究发展,帮助人们进行恢复文物等科学研究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碎花瓶理论这一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科学研究起到了能动的推动和促进作用。(2)材料启示我们,要坚持发展和创新的眼光看问题,打破形而上学观点;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践水平。(达到其中三点即可,每点2分)36(1)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设法治知识课程,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提高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正确认识法治建设规律,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当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设法治知识课程,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有助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依法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