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6课五人墓碑记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88415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6课五人墓碑记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6课五人墓碑记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6课五人墓碑记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6课五人墓碑记课时跟踪检测苏教版一、文言基础专练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B众不能堪,抶而仆之C独五人之皦皦,何也D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解析:选BA项,“赀”同“资”;C项“皦皦”同“皎皎”;D项,“有”同“又”。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抶:笞打,鞭打B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按:按照(法律)C素不闻诗书之训 训:教诲,训诫D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解析:选BB项,按:追究,查办。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DA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凭借。B项,结构助词,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但。D项,都是代词,的人。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以至于永嘉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吴之民方痛心焉大阉亦逡巡畏义ABC D解析:选B社稷:古今均指代国家。湮没:埋没,多跟抽象名词搭配。逡巡:有所顾忌而徘徊不敢前进。当道:古义为当权者,指当地的行政长官;今义为路中间。以至:古义为到达;今义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或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首领:古义为头颅,借指性命;今义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颜色:古义为脸色;今义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痛心:古义为痛恨;今义为极端伤心。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按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去今之墓而葬焉人皆得以隶使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安能屈豪杰之流亦以明死生之大不能容于远近A/ B/C/ D/解析:选D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6名句默写。(1)五人墓碑记第5段中作者对虽受诗书之训但卑鄙无耻的“缙绅”进行了痛斥,对五义士“素不闻诗书之训,”的精神进行了高度褒扬。(2)五人墓碑记第6段中表明作者写此篇文章目的的句子是“,”。(3)五人墓碑记第6段中用反问表现“豪杰之流”对五位烈士的态度的句子是“,”。答案:(1)激昂大义蹈死不顾(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3)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7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译文:(2)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译文:参考答案:(1)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为他送行。(2)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可用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汪琬 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万历中进士,历官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请告归。 是时太监魏忠贤乱政,故给事中嘉善魏忠节公忤忠贤,被逮过苏,公往与之饮酒,三日,以季女许嫁其孙。忠贤闻之,恚甚。御史倪文焕承忠贤指劾公,遂削籍。而会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与故应天巡抚周公起元及公有隙,追劾起元,窜公姓名其中,遂遣官旗逮公。公知之,怡然不为动。 比宣旨公廨,巡抚都御史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及道府以下皆在列,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声殷如雷。诸生王节等直前诘责一鹭,谓:“众怒不可犯也。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一鹭实无意听诸生,姑为奸语谢之。诸生复力争,稍侵一鹭,一鹭勃然曰:“诸生诵法孔子,知君臣大义,诏旨在,即君父在也,顾群聚而哗如此!”巡按御史见诸生言切,欲解之,乃语诸生曰:“第无哗!当商所以善后者。”众方环听如堵,官旗见议久不决,又讶抚按官不以法绳诸生也,辄手锒铛擿之地有声,大呼:“囚安在?”且曰:“此魏公命,可缓邪!”众遂怒曰:“然则伪旨也。”争登阑楯,奋击官旗,官旗抱头东西窜或升木登屋或匿厕中皆战栗乞命曰魏公误我有死者。巡抚幕中诸将率骑卒至,或拔刃胁众。众益怒,将夺刃刃一鹭,备兵使者张孝鞭卒以徇,始稍定。或谓公盍返私室,公不可,遂舍一鹭署中。是日也,他官旗之浙者,道胥门入城,强市酒肉,瞋目叱市人。市人复群殴之,走焚其舟,官旗皆泅水以免。一鹭惧,召骑卒介而自卫,夜要御史上疏告变,檄有司捕民颜佩韦等十余人系之。越八日,公竟就逮。既至京师,下诏狱,坐赃拷掠,瘐死狱中。而忠贤复矫旨杀佩韦等五人。 崇祯元年,忠贤败。公之长子茂兰刺血上书白公冤,诏赠太常寺正卿,谥忠介,予特祠。(选自元明清文选,有删改)精读设计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以季女许嫁其孙名词,排行在最后的,年岁小的(2)恚甚动词,恼怒,忿恨(3)会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与故应天巡抚周公起元及公有隙名词,嫌隙,宿怨(4)怡然不为动愉悦的样子(5)比宣旨公廨介词,等到(6)声殷如雷拟声词,形容雷声隆隆(7)姑为奸语谢之动词,拒绝(8)欲解之动词,调解(9)众方环听如堵名词,墙(10)备兵使者张孝鞭卒以徇动词,示众(11)召骑卒介而自卫动词,穿铠甲(12)公之长子茂兰刺血上书白公冤动词,禀告,报告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公往与之饮酒代词,代魏忠节公(2)又讶抚按官不以法绳诸生也介词,用(3)官旗皆泅水以免连词,以至3.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囚安在?句式类型:宾语前置句译文:犯人在什么地方?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故给事中嘉善魏忠节公忤忠贤忤:触怒B窜公姓名其中 窜:改动C公不可,遂舍一鹭署中 舍:舍弃D而忠贤复矫旨杀佩韦等五人 矫:假托解析:选CC项,舍:安排住宿。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BB项,两个“为”都是介词,替、给。A项,介词,把/介词,因为;C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译为“却”;D项,代词,他们的/助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大概,可能”。10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苏州百姓不畏强暴,敢于为周顺昌抗争的一组是()公往与之饮酒小民聚观者数千人,争为公呼冤诸生复力争,稍侵一鹭顾群聚而哗如此争登阑楯,奋击官旗公之长子茂兰刺血上书白公冤ABC D解析:选C是写周顺昌不畏魏忠贤的行为。是毛一鹭指责众人的话。是写周顺昌的儿子要为父亲申冤。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任给事中的嘉善人魏忠节公因为得罪了魏忠贤,而遭逮捕。但周顺昌不畏奸佞,前往同他喝酒,并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他的孙子。B魏忠贤派官差到苏州,要逮捕周顺昌。到府衙宣读圣旨的那一天,赶来观看的百姓有好几千人,人人为周顺昌鸣冤,声音如雷一般。C有士卒拔出刀威胁百姓,百姓更加愤怒,要夺刀杀毛一鹭。备兵使者张孝鞭打老百姓来示众,局势才稍稍稳定。D毛一鹭害怕苏州的百姓,召集骑兵保卫他,夜里要挟御史徐吉上奏章报告苏州民变,下令相关官员逮捕颜佩韦等十几个百姓并关押起来。解析:选CC项,备兵使者张孝鞭打的不是老百姓,而是拔出刀威胁百姓的士卒,他是以此来平息老百姓的怒气。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明公何不缓宣诏书,据实以闻于朝。译文: (2)道胥门入城,强市酒肉,瞋目叱市人。译文: (3)檄有司捕民颜佩韦等十余人系之。译文:参考答案:(1)大人何不慢点宣读圣旨,把这里的实情奏告朝廷。(2)经胥门进城,(在市集上)强买酒肉,瞪着眼睛骂市上的百姓。(3)命令主管官员逮捕百姓颜佩韦等十几个人并关押起来。13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官 旗 抱 头 东 西 窜 或 升 木 登 屋 或 匿 厕 中 皆 战 栗 乞 命 曰 魏 公 误我 有 死 者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根据陈述对象“官旗”及动词“窜”,断开第一处;然后根据两个“或”,断开第二、三处;再根据“皆”“曰”断开第四、五处。答案:官旗抱头东西窜/或升木登屋/或匿厕中/皆战栗乞命/曰/魏公误我/有死者参考译文: 周忠介公顺昌,字景文,明朝万历年间进士,曾任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后请求回乡居住。当时,朝内太监魏忠贤揽大权,扰乱朝政。曾任给事中的嘉善人魏忠节公得罪了魏忠贤,被捕押解经过苏州,先生到他那儿和他饮酒,第三天,把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他的孙子。魏忠贤知道了这件事,非常愤恨。御史倪文焕接受了魏忠贤的意图,弹劾先生,就此被革职。 恰好苏杭织造太监李实和曾任应天巡抚的周起元及先生有怨仇,追查周起元并弹劾他,把先生的名字也加进去一起弹劾。魏忠贤就派官差到苏州,要逮捕先生。先生知道这件事,却不放在心上,一点也不为其所动。 等到在官署宣读圣旨时,巡抚都御史毛一鹭、巡按御史徐吉以及道、府以下各级官员全部到场。围观的百姓有好几千人,争相为周顺昌鸣冤,声音如雷震一般。书生王节等人走上前去,责问毛一鹭,并说:“众怒不可犯,大人何不慢点宣读圣旨,把这里的实情奏告朝廷。”毛一鹭实际上无心答应这要求,假意说好话安慰他们。书生们又据理力争,(说话)有点冒犯了毛一鹭,毛一鹭勃然大怒,说:“秀才读的是孔圣人的书,懂得君臣之间的大义,圣旨所在,就是皇上所在,怎么敢聚众喧闹到如此地步!”巡按御史徐吉看到秀才们言语愤激,想设法调解,他就对秀才们说:“不要只管吵闹了!应该好好商量应付的办法。”大家正在听交涉,人群像一层层围墙一般,几个差役看见说了好久没有结果,又不明白抚按为什么不办秀才们的罪,就使劲把镣铐往地上一丢,大喊:“犯人在什么地方?”又说:“这是魏大人的命令,可以缓办吗?”众人于是大怒,说:“那么这圣旨原来是假的!”大家抢着越过栏杆,用力打那些差役。差役个个抱住头,东逃西躲,有的爬上大树,登上屋顶,有的躲进茅厕,个个吓得颤抖叫饶命,说:“魏公害了我!”有的差役被当场打死。巡抚府里的军官带了骑兵来镇压,有士兵拔出刀威胁百姓,百姓更加愤怒,把刀抢过来要杀毛一鹭。备兵使者张孝就用鞭子打那个兵卒,来平息众怒,这样,局势稍稍安定。有人劝周顺昌回到家里去,他不肯,就住在毛一鹭衙门里。 这一天,另外一批差役被派到浙江的,经胥门进城,(在市集上)强买酒肉,瞪着眼睛骂市上的百姓。市上的百姓又聚起来把他们打了一顿,追到他们的船上,放火把船烧了,那些差役都跳河游水逃走,才保住了命。毛一鹭很害怕,召了骑兵带甲保卫他,夜里,要挟御史徐吉上奏章报告苏州民变,命令主管官员逮捕百姓颜佩韦等十几个并关押起来。八天以后,先生竟被逮捕。不久到了京城,先生被关进诏狱,(阉党)诬指他犯了贪污罪,受严刑拷打,伤重病死在狱中。魏忠贤又假传圣旨,杀了颜佩韦等五个人。 崇祯元年,魏忠贤罪行败露(在贬谪凤阳途中自尽)。先生的长子周茂兰刺手指写血书,奏闻皇上给父亲诉冤。皇上下诏书追赠先生为太常寺正卿,谥号“忠介”,为他造专门的祠堂。三、语言表达专练14下面是为文章中所记叙的五义士写的一副挽联,特别表现出五人的精神及其牺牲所具有的意义。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上联:万群众激昂除奸邪,人民功绩千秋颂下联:参考答案:五义士慷慨赴刑场,英雄名烈万古流15(浙江高考)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xx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解析:首先确定该则材料的主要说明对象,也就是第一个关键词“引力波”,在第一段段末。第二段是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第三段是引力波的发现带来的影响。提取后两段的关键词语,使之与“引力波”组合成一个能够概述材料主要内容的句子“引力波首次发现带来的影响”,关键词语就是:“首次”“发现”“影响”。参考答案:引力波首次(或“美国”)发现影响(或“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