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暑期综合测试:必修二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88247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暑期综合测试:必修二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暑期综合测试:必修二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暑期综合测试:必修二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暑期综合测试:必修二 含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生姓名家长意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汉语中,“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 B、春秋时期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2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有关该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社会稳定C所分配之土地不准买卖,只准使用D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3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A民间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C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D官营手工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4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5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A.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 B.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C.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 D.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6(据陈顾远中国婚姻史考证:“明洪武元年,令庶民嫁娶悉依朱子家礼,凡男十六岁、女十四岁以上并听婚娶。还要求同里民户互相资助,以保证男女及时完婚”。明朝这样规定的根本原因是( )A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B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反映C有利于保证人口的增长 D落后的封建思想的体现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8厘金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对厘金影响的分析不准确的是A、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 D、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9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吨)对上表蕴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 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C政府实施“经济统制”政策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1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A.政府视图缓解名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治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11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C中共十四大之后 D改革开放初期12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 1984 年前后。这一年想在 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这种历史现象产 生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C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 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 13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将物价等权力收到省一级的政府中”。理论界的这一言论( )A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B表明深化改革势在必行C说明政府应不断强化计划职能 D指出了市场经济的作用14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说:“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材料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的共同认识是A主动融入国际大家庭 B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1517世纪的世界历史以“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为主要内容,主要殖民国家之间展开了一场世界版的“三国演义”。它们是:A葡、西、荷 B英、西、荷 C英、法、荷 D英、法、俄16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理论至今经历了从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到 “第三条道路”的重大变革。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经济政策的调整A. 通常是被动进行的、滞后的 B. 极端化倾向明显C. 经常走在世界大国前列 D. 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71815年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现实中小麦价格一般在5060先令之间),到1846年英国议会又宣布废除“谷物法”。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完成 B.国际市场谷物价格的低廉C.经济危机的爆发 D.重商主义的推行18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涌现很多艺术经典作品,比如吃菠菜的大力水手“波比”,诙谐有趣的“猫和老鼠”,“微笑天使”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电影等,成为美国人逃避现实的“疗伤”良药”。由此可知A美国大力追求艺术发展 B心灵慰藉是缓解危机的手段C美国人民日常生活祥和 D新政已使美国重现繁荣景象19著名经济学家特里芬讲过一个“媳妇煮粥”的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 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 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结合所学判断这个故事指的是( )A大国霸权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布雷顿森林体系 D经济全球化趋势2020世纪20年代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施“新政”,90年代邓小平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借鉴 B.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C.实事求是人类的共同知识财富 D.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21在研究罗斯福新政过程中有人提炼出“新政施力的三条主线”,其中“ ”可填A.通过了专利法,确保发明人正当权利 B.推行工业国有化,加大政府监管力度C.颁布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大企业发展22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严重地打击了西方各国的经济,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的基础。“政府失效”的概念开始出现。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的应对政策或理论可能是( )A提高企业税率 B提倡自由企业制度C增加社会福利的开支 D加强对公民个人自由的限制23xx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的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改革24苏联工业利润总额从1965年的225亿卢布提高到1970年的560亿卢布;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由19611965年间的6.1%增加到19661970年间的7.7%。这一现象的出现A使苏联打开了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B使企业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促进了工业的发展C使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D有利于苏联改变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25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政府的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中,约27%投向了农业。这一投资数额,在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中居首位。由此可见A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农业B苏联的集体化农业效率较低C勃列日涅夫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工作重点D苏联的农业问题已得到了有效解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6题24分,27题26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4分)材料一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外郭城是一般群众与官僚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南面是皇城,为中央衙署所在地。宫城居全城北部正中,为宫殿区,是皇帝及后宫人员的住处。城内百业兴旺。北宋东京城基本上继承了隋唐以来的传统,有三重城垣围护,外城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内城坐落在外城的中央,亦为商业与居民区,皇城在内城的中央稍偏西北。在城市发展上,东京城最重要的变化,是坊市制度的崩溃,随着东京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商业活动已不限于东、西两(市),而且三鼓以前的夜市已经合法,市制开始崩溃。宁欣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墙材料二 英国的城镇化坚持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英国在城市化初期,由于人口和产业活动的迅速集聚而城市缺少必要的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致命疾病的流行。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管理。1909颁布的住宅与规划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标志着规划成为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和引导城镇化进程的公开政策。1936年,伦敦郡通过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由伦敦政府购土地作为“绿化隔离带”引导城市建设开发,减少对乡村环境和利益的损害。周天勇中国向何处去(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唐朝长安与北宋东京布局上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北宋东京坊市制度崩溃的原因。(12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12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把前20年(19571977年)经济发展的失败归咎于当时思想激进的“左”倾经济战略和政策,因此改革最初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还首次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和系统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有了重大的突破。这也为198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一个中间过渡模式,到90年代初,已经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这就为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不仅脱离计划经济体制,而且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大的预先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摘编自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材料二二战中,国家干预保障了英国社会经济稳定,人民营养平均水平甚至还有提高,国家干预在英国人头脑中扎了根。1945年,“社会主义”政党工党执政,他们颁布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服务法,实行银行、交通、能源等部门的国有化。保守党执政后也奉行相应政策,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并存,国家“计划“引导和市场自由竞争结合。但是,60年代下半叶开始,出现日益严重的“英国病”,即一方面发展停滞,另一方面物价飞涨。70年代经济不断下滑,失业增加,罢工浪潮活跃。1979年,保守党撒切尔夫人上台,采取货币主义思想,开始大刀阔斧改革,一是私有化,将许多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二是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抑制通货膨胀;三是削减各种福利开支,减少政府补贴;四是打击工会力量,限制罢工。在经历短暂的低谷后,英国80年代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平均水平,失业率持续下降,保守党连续执政达十八年。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经济体制改革变化的特点和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国两次经济改革的基本特点。(8分)(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英两国经济改革的共同之处。(6分)必修二综合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解析】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属于土地国有制,特征是“计口授田”把无主的荒地分配给农民,使农民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有利于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故A、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均田制分配的土地大体分为桑田和露田,其中桑田可作为世业田,拥有所有权,但限制买卖,露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且不可买卖,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均田制分配的是无主荒地,并没有触动地主的土地,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3.B【解析】历代对手工业者的管理都是实行徭役制度,即手工业者要定期为官府做工,材料所述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轮流服役,体现了政府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故选B。4.B5.C【解析】依据题干中“钞引”制度指的是“商人经营凭证”“暴利性的行业”,反映了商品经济在宋代的发展,据此分析额可知C符合题意.6.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的这些规定有利于保证人口的增长,明朝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小农经济。7.D8.C【解析】A、B、D都是厘金政策产生的影响;厘金是是“酌量抽厘的商业税”、“遇卡抽厘”,这C项中的重农无关.9.D10.D【解析】国民政府在二战之后将纺织业国有化,是为了能够统一进行生产,这就是一种政府对经济的全方位干预,因此D选项正确。11.A12.C【解析】材料表现出这一时期中国人创业激情高涨,进取心勃发,主要原因应该是国内创业环境和条件的改善,政策的宽松,排除D项;A项出现在1992年,B项也是出现1992年,所以排除AB两项。C项既属于内因,也符合史实。13.B14.A【解析】注意关键信息“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说明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对外开放的意识,故选A。15.B 16.D17.A【解析】材料中反映,在19世纪初期,英国仍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19世纪中期,废除这一法律,而且外国粮食可以自由进入英国。在时间和发展过程来年,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的要求,得到国家的承认。其它三项也是废除“谷物法”的原因,但是不是根本原因。故答案选A。18.B19.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故事指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它是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经济实力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随着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黄金储备减少,美元实际贬值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故C项正确。20.C【解析】材料中所提及的四个事例均是根据本国国情和现实形势发生的变化而制定的改革方案或革命道路,体现了立足本国实际,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也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答案选C。21.C22.B【解析】由材料关键信息“20世纪70年代”、“政府失效”等,联系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时期凯恩斯主义失灵,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对资本主义给予特征,较大程度上恢复自由主义政策,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23.D24.C【解析】结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可判断勃列日涅夫改革,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C的表述符合题意。使苏联打开了改革的闸门是赫鲁晓夫改革,1965年到1970年是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重点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排除ABD。25.B【解析】材料中“苏联政府的基础建设投资总额中,约27%投向了农业”说明当时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中效率极低,所以政府投入过多,故B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工业,故A错误;勃列日涅夫把工业业现代化作为工作重点,故C错误;此时苏联农业面临重大问题,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26(1)共同特点:都是三重结构;都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一定的等级观念。(6分)原因:商业贸易的迅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政府的允许。(6分)(1) 特点:注重规划;加强政府干预;注重立法。(6分)问题:城市化进程过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疾病流行。(6分)27. (1)特点:“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进行体制探索;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改革重点从农村深入到城市。(6分)原因:社会主义建设前20年“左”倾错误严重,经济发展受阻;“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革,勇于突破传统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经济不断发展;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任答3点6分)(2) 特点:1945年后:实行凯恩斯主义,刺激消费(实行福利国家制度也可);加大国家干预,实行“混合经济”。(推行国有化也可);1979年后:实行货币主义,减少开支;减少国家干预,推行私有化。(8分)(3)共同之处:根据国情及时调整基本指导方针;减少国家的干预;更加注重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