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883050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5.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终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主体、客体、中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方法的工具系统。,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主体,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A、物质工具,认识工具: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方法的工具系统。,B、观念工具,认识工具: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方法的工具系统。,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一,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第二,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第三,价值关系:客体或主体活动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的主要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方案 实践活动 反馈和调节,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这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一、实践认识的来源。,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鸟 巢”,表现: 1、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2、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邓小平指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辨别认识的真假,从而推动认识向前发展。”,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义 含义:是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着,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性质、特点 首先,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其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性。 再次,认识主体具有历史性,认识主体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分不开的。 最后,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认识主体的结构,人类个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活动的个人。 群体: 人类整体,认识的客体,含义: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性质: 客观性 对象性,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的、被动的、直观的反映论。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主体,客体,主体,实践,客体,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 认识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 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 含义: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各个片面的认识。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特点:直接性、具体性、生动性,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表面的个别属性、个别特征的反映。,硬!,红!,甜!,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苹果(知觉)=红+甜+硬+,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是人脑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在记忆中的再现。,表象,2、理性认识,含义: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特点:抽象性、间接性,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水果,苹果是水果。,西红柿不是水果。,理性认识三种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鱼,鸟,推理,判断,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鸟是长羽毛的动物,鱼是用腮呼吸的水生动物 鲸用肺进行呼吸 鲸不是鱼类动物,鸟是长羽毛的动物 鸭子长羽毛 鸭子是鸟类动物,第一,相互区别:含义、形式、特点不同。 第二,相互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 第三,相互包含和相互渗透:感性认识中包 含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 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舍罕王赏麦,舍罕国王:当然可以?!,班达依尔:陛下,我只要,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一个残废!,真美!,有伤风化!,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5、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而又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第二,必须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要完整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 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 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 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 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 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毛泽东,(二)从认识到实践,1、实现由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第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 验和发展。 第三,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 的物质力量,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海王星,太阳,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1781年天王星被发现,1846年9月18日,勒维烈预言它的位置受另一颗尚未发现的行星所吸引,23日晚,加勒果然在勒维烈位置上发现了海王星。,太阳系,B、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从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第一,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从主观方面说,人们总是受到自己认识能力和实践活动范围的限制; 从客观方面说,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有一个显露的过程,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牛顿:光是“粒子”,惠更斯:光是波,爱因斯坦: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光的本性之争,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类的认识活动从总体上讲是为了获得真理,并用真理指导实践,以取得实践的成功。,(一)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正如列宁所说:“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90页)。,地心说,日心说,真理的客观性,实践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是真理。,那可能就真有老虎了。,如果第三个人也说街上来了老虎呢?,2、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杜威,客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实用主义真理观,3、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一个残废!,有伤风化!,真美!,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承认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在特定的范围内都不会被推翻,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1、真理绝对性的含义,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2、真理相对性的含义,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由于都会受到人类实践水平和范围以及认识能力的限制,它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发展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认识,因而是有限的。这是真理在广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特定的真理不仅所反映的对象在范围上是有限的,而且其正确程度也是有限的。由于条件的限制,任何真理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只能是相对正确的,即在认识的深刻程度上、精确度上都是有限的,或者是近似性的。这是真理在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天在上面,天在哪里?,图底转换效应,瓶子还是人头?,羚羊还是鹈鸪?,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谬误,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其次,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 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批驳、被放弃、被真理所取代。 最后,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向谬误的转化的条件: 如果超出真理的适用范围, 如果断章取义, 谬误向真理的转化: 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是谬误,进入另一个条件、范围就可能转化为真理。 谬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 在批判谬误中发现和发展真理。,材料1 当原子论被科学所证实之后,道尔顿断言:“物质是最终的、不可再分的单元”。整个19世纪,原子论占了绝对统治地位,包括牛顿在内的许多科学家都把原子看作是构成宇宙大厦的“最后之砖”,是关于物质结构的最终的、最完全的绝对真理。但1897年电子的发现,带来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原子论观念。这时,电子的发现者汤姆生在1900年的元旦献词中又声称,“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电子再不可分了。但随后基本粒子的大量发现,又宣告了这一预言的破产。,材料2 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对科学研究的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的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想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树立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信念,准备随时为真理而献身。,(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 其次,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主观认识,客观效果,实践,二、真理的检验标准,二、真理的检验标准,逻辑证明在检验认识真理性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补充作用 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检验标准,2019/12/3,73,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鸭嘴兽是哺乳动物,鸭嘴兽是胎生的,哺乳,卵生,水果都含有维生素,梨是水果,梨含有维生素,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真理原则:是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包括人自身),追求和服从真理。 价值原则:就是人总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一)价值及其特性,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价值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价 值 观 念,含 义,构 成,特 征,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和在具体的 环境中形成的有关价值的观点、看法和态度,进行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内在依据,价值标准是核心,主体历史方位感,价值本位意识,社会秩序意识,社会规范意识,价值实践意识,社会历史性,群体性,评判定向性,规范性,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价值评价的特点: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第二,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关系,是以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价 值 评 价,含义,特点,标准,方法论 原则,主体对客体满足自己需要的属性作评判表态度,揭示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价值关系,主体通过体验把握客体能否满足需要,以特定价值词进行评判,满足主体需要: 出发点,前提,符合客体本质和 规律:基础,合理性,利于主体生存发展,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主体性,实践性,科学性,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1、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2、在实践中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真理 原则,价值 原则,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人的 实践 活动,三、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形成于实践活动,都是实践活动的目标,统一 表现,相互 贯通,相互 引导,实践 标准,真理 和价值 具体的 历史的 统一,具体的,历史的,一定实践 条件下的 相对统一,实践基础 上不断发展 的统一,第四节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一、一切从实际出发,1、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出发。 “实际”是客观的、全面的,又是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又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 2、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反对主观主义。 3、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二)实事求是,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去寻找新答案,创造新理论。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思考题: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 3、简述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4、试分析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涵义。 5、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