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79909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亚投行被各国力挺,是”一路一带”战略的重大利好。亚洲将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级, ,不可阻挡。欧洲多国的积极加入,使得中国组建亚投行 ,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可以预见,亚投行将 ,成为一个公开透明、包容善治的国际机构。A. 不容置喙 事倍功半 不孚众望 B. 不容置喙 事倍功半 不负众望C. 不容置疑 事半功倍 不负众望D. 不容置疑 事半功倍 不孚众望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研发的“网络可信身份证服务平台”即将在多地投入试点。今后不用携带身份证,在办理开网店、住酒店等需要实名认证的业务时,靠“刷脸”就可完成身份认证。B10月27日,“翰墨中国全国书法作品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参展作品围绕“中国梦”为主题,用书法的艺术形式传承中国文化精神。C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节目组成员在武汉的精彩表演,受到了武汉各高校学生的热烈欢迎,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D不动产登记是摸清中国全社会不动产家底的国家级行动,将从经济到法律建设的方方面面产生难以估量的扩散作用。3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的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下面歇后语前后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纸糊的琵琶谈不得 B船到码头车到站必有路C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D吃了三碗红豆饭满肚子相思4下列各句中,所引名句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天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诗人们总是喜欢用春天来比喻美好的事物。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面对皇帝的退缩、士大夫的排挤和世人的辱骂,心灰意冷的王安石选择了隐居。C“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梅葆玖是梅兰芳的第九子,他不仅继承了“梅派”的精湛技艺,而且形成了新风格。D“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中秋佳节,夫子庙游人如织,怎奈天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让游客们扫兴而归。 5.对下面这段材料的寓意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农民问教授:“一个聋哑人到五金行买钉子,他先把左手的两个指头放在桌上,然后用右手做锤钉的样子。店员拿出锤子,他摇摇头,用右手指了指左手的两个指头;店员拿出钉子,他点点头。这时,一个盲人走进来。先生,请您想一下,他会如何买到一把剪刀?”教授从容答道:“简单。他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刀的样子就可以了。”农民笑起来:“先生,他不需要这样,盲人是会说话的。”(改写自郭亚维哈佛校训给大学生的24个启示)(A) 勿受既有认知限制 (B)莫因专业蒙蔽真相 (C)审慎辨析言语歧义 (D)勇于质疑权威观点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贻华亭诸亲友诗序(明)何良俊余旅寓留都,故乡诸亲友每有来讯,即讽余南归。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夫轩冕者本荣身之具也,然不免于牵曳,由达情任性者视之,其于桎梏等耳。若吴中士,竞营厚产,多者以万计,其次不减数千。故皆受有司绦笼,每一接见病若夏畦,其为桎梏,孰甚于是?余羁旅贫困,有时绝粮,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然士可杀不可辱,纵令饿死,不犹愈于低头就之乎?且良俊譬若笼中之鸟,今幸已解决,宁可自求更处笼中哉?脱去一笼,复入一笼,此自贻伊戚。他日谁复怜之?谁复念之?又谁复肯解放之耶?夫建康旧都,其留守大臣暨诸僚,皆与内庭埒,但事简乏权,颇称闲局。士大夫避炎畏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亦皆怜才下士。见良俊颇工笔札,兼善名理,说剑谈兵,考文辨制,下至词曲亦能知其音调,故常下榻待之。又以良俊失意无聊,不欲责以苛礼。良俊性复疏宕,每至,即抵掌谈笔于其坐。诸公亦无牾也。假令亲友强之南归,不知教何此着此?其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故聊寄傲以毕余年。古人常寄傲泉石,余乃今寄傲于公卿间,此亦一大奇事也。吾家子晳,史称其明目秀眉,真素通美,博通群书,善于谈论,率到好狎,遨游人间,大言箕踞,公卿皆下之。时驾柴车,恣心所适,致醉而归,时人号为通隐。此即秣陵故事。今日良俊适在秣陵,熟知子晳千年之后,复有一云孙似之耶?辄用韵寄怀,以贻同好。(选自何翰林集)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即讽余南归 讽:指责 B见良俊颇工笔札 工:擅长C今日良俊适在秣陵 适:恰逢D以贻同好 贻:赠送 7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 又以良俊失意无聊B然不免于牵曳 即抵掌谈笔于其坐C其留守大臣暨诸僚 其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 D他日谁复怜之 复有一云孙似之耶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4分)(2)士大夫避炎畏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亦皆怜才下士。(4分)9请根据文意概括作者的品格特点。(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旅夜怀远客许浑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1)请简要概括诗人的生活处境(3分) (2)请赏析“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一联的表达效果。(4分) (3)请结简要分析这首诗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旧书不厌百回读, 。(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荒漠一夜付浩勇天蒙蒙亮的时候,他已在大漠的荒滩里跋涉了整整一夜。他蠕动着苦涩僵硬的舌头,舔了舔嘴唇上叠透的干血泡,面对一望无际的沙梁,不由回望一眼身后伴随的追敌晨雾里闪着两点绿光的饥饿的野狼,心里又掠过一阵恐惧和绝望。他是昨天下晌为了拍摄到沙漠上的绿洲,他离开了驼队,深入到荒滩深处。当黄昏降临的时候,沙梁上传来一声凄凉血性的狼嚎声,他回首寻望,蓦然发现了暮色里浮动着两点闪亮的寒光,倏地,疲惫夹带饥饿一同向他袭来整整一夜,他别无选择,慌惶地在大漠里奋力向前进。途中,他为补充体力,备带的干粮吃完了,水壶里面水喝干了,肩上压着沉沉的摄影机和行囊背包。但他不忍心将拍到的海市蜃楼般的别致风景一掷了之,那可是他艺术生命的价值所在。然而,野狼显然盯上他了,将他视成大漠里惟一的补充营养的佳肴,他只好拼力地在沙漠里走着。他心里明白,在荒漠里,缺水是最大的灾难,野狼同他较量的是毅力和意志,自己若是稍有松懈,在沙梁上倒下,野狼就会冲上前,挥舞双爪,将他撕成碎条,充饥解渴,而他拍摄的荒漠上的别致风景将化为乌有。他回望野狼时,明显发现野狼的浑身抽搐,脊梁的骨节更加突起,干瘪的肚皮贴在沙土上。喘气声越来越粗重,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拉越长渐渐地,野狼举步维艰,停下来了。他心里不由掠过一阵狂喜,野狼终于撵不上自己了。少顷,又见到野狼嚎叫一声,转头调向,灰溜溜地往回逃窜,他不由挺直身躯,英雄般地傲立在沙梁上,似乎嘲笑野狼意志的崩溃瓦解。当野狼的背影逃遁远去,他又一下子瘫倒在沙梁上,他该往哪里走?何方才能寻到驼铃队?哪里才有水源?严重的缺水,他已鼻孔出血,七窍冒烟,四肢乏力。忽而,他转念回想,猝然想到,野狼的转向莫非预告着前方是一条通向大漠腹地的死亡之路,于是,他意识到只有重新振作,尾随野狼,或许才有可能离开大漠,找到驼队,使别致风景焕发艺术之光。他复而挺起疲惫的身躯,沿着野狼逃遁的方向赶去。为了避免同野狼的孤注一掷,他既不能尾随太近,那样会惊扰它;当然又不能太远,如果稍有松懈,就会迷失跋涉的方向。芨芨草是大漠里跋涉者的救命圣草,沙梁坎下,野狼过处,芨芨草已被啃尽;他随踪而来,只好刨出草茎,细嚼取湿。野狼困乏了,停下来回头对峙地盯着他;他也停靠下身,机警地准备应付对野狼的反扑。有多少回,狼跑他奔,狼歇他停。有几阵子,狼的双腿摇摆踉跄,迷迷茫茫地迈步,他就象虚脱一般神情恍惚,晕晕蒙蒙地跟着狼撵人整整一夜,人追狼足足一天,又是日头西斜的时分,终于,沙梁坎下出现了一片罕见的沙洲那是内陆河被沙漠侵袭仅有的一汪清水。野狼仿佛忘却了疲惫,奋着四蹄奔过去。他喜出望外,狠狠地咬了一下血唇,忽而,一阵熟悉的驼铃声响过,昨天同行的地质勘探队出现在前方。他顿感泪水漾出眼眶,朦胧中,他看见两名地质队员正端枪向着吸水的野狼瞄准,他声嘶力竭的喊:别打它,没有它,我走不出荒漠,是它救了我的命声落枪响,野狼猝然倒在甘泉一般的水边,枯瘦的四肢也懒得一动。他一个踉跄,向前一个滚翻,昏了过去。(选自微型小说鉴赏辞典)12.小说中反复强调“拍摄”“别致风景”的事情,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6分)13.这篇小说心理描写非常细腻。请简述作品中“他”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14.小说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4分)15.小说结尾中,声落枪响,狼猝然倒下,“他”“昏了过去”。试探究这样结尾的用意。(6分)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孤傲”俞平伯 俞平伯1900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他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是“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俞平伯一生爱好昆曲,而这爱好又与他的爱情有关。1917年,俞先生与许宝钏结成秦晋之好。许家都是昆曲爱好者,许宝钏之父许引之是业余昆曲家,许宝钏的姐姐弟弟也喜爱昆曲。尤其是许宝钏,扮相漂亮,嗓音又好,唱起来字正腔圆,并且能填词谱曲。20世纪50年代中期,醉心于红楼梦研究的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遂淡泊了政治,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每逢星期四上午,夫妇俩便专门请来笛师伴唱。来了客人,也要坚持一曲唱罢才接待。俞平伯与许宝钏每年夏天都要坐公共汽车或三轮车去颐和园。这给幼小的外孙韦柰留下了童话般的印象:“外公租了人工摇的乌篷船,带着笛师,带了吃喝的东西,把船漂在后湖上唱曲子。一群游客围着听,都觉得很惊奇。”1956年8月,在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和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等人的帮助下,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这就是“北京昆曲研习社”。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平伯的家老君堂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研习社做的最有影响的工作是对牡丹亭的改编与排演俞平伯与弟子精心整理校订,全体社员通力合作把牡丹亭推上舞台, 1958年10月2日在北京试演了一场,周恩来总理亲临观看了演出。俞平伯生性耿介孤傲,不善应酬。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与大家合影,却找不到俞平伯,后来发现他是上台了,可是他取了自家的三弦又下去了,总理笑他书呆子。1959年10月,牡丹亭在长安戏院演出了两场,北京昆曲研习社也成为当年唯一参加国庆献礼演出的业余社团,这是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件盛事。演出结束,文化部的一位高官来看望俞平伯,俞先生不说话,只抽烟。高官问:“身体好吗?”答:“嗯。”高官说:“我们走了。”答:“嗯。”既不客套,也不送客。“文革”开始后,一些乌合之众冲进俞平伯的家,从老君堂抄走了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后来又将其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办学习班,把他的书挂在墙上批判。俞平伯在“牛棚”里依然从容,每天给夫人写一封信。造反派给他戴上纸糊的高帽子,让他敲着锣走在游街队伍的第一个,他也淡然处之。从“牛棚”放出来后,俞平伯全家被赶到一个小房子里居住,工资也被扣发,只有少许生活费。1971年1月,作为被特殊照顾的老知识分子,俞平伯夫妇从五七干校回到北京。1972年,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有关部门不得不给俞平伯调整住房、补发工资。一天,几个人提着皮包去给俞平伯送钱。俞先生点完钱后不慌不忙地问:“这只是本钱,利息在哪里?”来人都很惊愕,说:“没有利息。”俞先生说:“工资是国家给我的,扣这么多年是错误的。今天你们来送钱就是很好的证明。还本付息是常识。”来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那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担心他们从中贪污。”说得几个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选自名人传记xx年1期)16.俞平伯先生一生爱好昆曲,这一爱好由哪些因素促成?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17.文章第段写了俞平伯先生的哪几件小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18.有人认为俞平伯是我国有风骨的知识精英,也有人认为俞平伯木讷、不善应酬,你的看法呢?请联系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xx年1月,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芙曼,在教了许多中国学生、造访中国将近四十次后,对中国琴童及其家长,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格拉芙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念。”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争做第一,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你对上述问题有何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涟水中学xx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三语文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然今世学者,乃思一切矫之,以专宗汉学为主,以攻驳程朱为能,介于一二专己好名之人,而相率而效者,因大为学术之害。夫汉人之为言,非无有善于宋而当从者也。然苟大小之不分,精粗之弗别,是则今之为学者之陋,且有甚于往者为时文之士,守朱子之说而失于隘者矣。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愚陋率达臆见,幸终宥之。 (选自姚鼐复蒋松如书)20.用斜线“/”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21.姚鼐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 、 合称“桐城三祖”。(2分)22.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姚鼐给蒋松如回信的目的。(4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元春的命运决定贾府的兴衰。元春进宫,贾府进入繁荣时期;元春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元春生病暴毙,贾府随之衰败。B.第二次葬花时,黛玉独自一人在幽僻处葬花吟诗,被宝玉遇着,宝玉赶上去作了“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的沉痛倾诉,才化解了这一场误会。C.红楼梦第66回写晴雯说贾府“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这句话充分揭露了贾府肮脏的罪恶。D.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环境所见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污中。”这暗示了妙玉的悲惨命运。E. 因家道艰难刘姥姥替女儿女婿到荣国府谋出路,第一次进到荣国府深恐“侯门深似海”,于是托王夫人的配房周大爷引见。24. 简答题(10分)(1)红楼梦第七十九回黛玉道:“原稿在那里?倒要细细的看看。长篇大论,不知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中间两句,什么红绡帐里,公子情深;黄土陇中,女儿命薄,这一联意思却好。”其中“女儿命薄”表现在哪些地方?(6分)(2)红楼梦中作者是怎样通过冷子兴、林黛玉、刘姥姥来介绍贾府的?(4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红楼梦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红楼梦的叙事时间运用了各种手法,如省略、停顿、场景。其中插叙大多以人物对话的方式植入文本的。尤其是预叙的特征明显。它表现在以偈语、占卜、梦境、谶言等带有神秘色彩的方式作暗示预叙。红楼梦的叙事空间直接以建筑为框架。明显的三处分别是黛玉进贾府,贾政巡园和刘姥姥游大观园。贾府和大观园的园林布局是对应小说故事情节的空间坐标系,成为叙事依托的载体和连接情节的媒介。叙事从黛玉进贾府开始。园林建筑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形象存在于小说情节之中。中国园林建筑是以一系列的亭台楼阁组成园中有园、园外有园的建筑组群和空间主题,它的视觉形象是分散的,由此构成了小说叙事情节的相对独立,即场景式的故事叙述。一个个空间主题形成了一个个空间场景,每处景点都有一个或数个独立的场景描写。而空间边界的围隔与引导则构成了场景的转换。如第四十回写贾母在大观园设宴,一碧池水成了各个庭园的空间边界,把大观楼、潇湘馆、秋爽斋、缀锦阁、蘅芜苑等串联起来。显然,园林建筑成了小说故事依托的叙事空间。而从意义层面上分析的话,园林建筑还代表了人的生活空间和生存方式,规定了小说人物的本质属性。因此,建筑作为人的生存样式的标志,在于它的直观性。它是人的生活方式的凝固和放大。如写刘姥姥到蘅芜苑时,对其屋内设置的一任描述,明显地写出了宝钗素朴冷淡的特征,而对潇湘馆的描写又说明了黛玉酷爱读书的性格。(节选自语言文学论文)25.红楼梦在叙事方式上的时空特点是什么?(5分)26.红楼梦中的园林建筑与小说情节有着密切的关系。何以见得?(5分)27.你是否同意“建筑是人的生活方式的凝固和放大”的说法?试举例具体分析说明。(5分)涟水中学xx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三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C2.【答案】A【解析】B“围绕中国梦为主题”句式杂糅,将“围绕”改为“以”;C.将“给予”改为“得到”;D.缺少介词,“将”后缺少“对”,应该为“对产生作用”。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根据题干的提示,根据引子和后衬进行分析判断,B项,船到码头车到站停滞不前。故选B。 4C 5.A6A 7D8(1)(4分)难道不知道故乡还有旧的产业可以依仗,或许差不多不至于到了粮食缺乏断绝(的困境)啊?评分建议:“赖”、“庶几”、语句通顺两句各1分。(2)(4分)逃避权势恐惧逼迫的士大夫都来就任,他们都是当时的名流(或“杰出人才”),也都爱惜人才,礼贤下士。评分建议:“炎”、句式、“胜流”“怜”各1分。9(4分)淡泊名利,坚守操节,疏宕傲世(达情任性),向往归隐。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1)大病初起;生活贫困;旅居他乡。(每点1分)(2)暮春时节,花儿独自凋零,无人怜惜;一轮明月徒然悬空,直到天明,无心欣赏。这一句寓情于景,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句薏2分,手法1分,感情1分)(3)客居异乡的孤独飘零之感。对贫病交加的境遇的喟叹。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对远方故人的思念。(4分)【赏析】许浑,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晚年归丹阳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湿”之讽。这是一首表达羁旅情思的诗。第一句是总起句,接下来一句一景,客居异乡的孤独飘零之感。“异乡”言其飘零,“梦断”言其孤独难眠,乡梦难成。对贫病交加的境遇的喟叹。爱书成癖却因病不能读,心生愧意,有嗜酒之名却家贫无钱沽酒,这种境况令人感慨无奈。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暮春时节花自飘零,“过”字写春天已逝,暗寓时光易逝的感慨。对远方故人的思念。想着故人远行天际,自己思念故人却不得相见,只能把思念化作一声长啸。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渺沧海之一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猿猱欲度愁攀援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片神鸦社鼓 熟读深思子自知 操千曲而后晓声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12.(6分)答案:(1)拍摄别致的风景是“他”独自行动的契机,为遇狼情节做铺垫。(2)“他”不忍抛下摄影机和行囊背包,是“他”被狼逼近的重要原因,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使别致风景焕发艺术之光”是“他”在野狼逃遁时及时醒悟的内在动力,从而促使小说情节转折点(人追狼)的形成。(每1点2分)13.(4分)答案:(1)(昨天黄昏,“他”见到狼,内心非常)慌惶。(2)(天亮时,“他”仍感到)恐惧和绝望。(3)(野狼停下时,“他”心里一阵)狂喜。(4)(野狼往回逃窜时,“他”心中充满了)骄傲和自豪。(5)(追随狼踪发现水源时,“他”)喜出望外。(6)(最终获救时,内心对狼充满了)感激之情。 (注意次序,答出4点即可)14(4分)答案:(1)坚毅顽强。面对外在的磨难和内心的恐怖,能够勇敢地去战胜和克服。(2)机智敏捷。能够敏锐的发现狼调向回窜的原因,机警地追随狼的踪迹。(3)热爱艺术。面对困境,却自始至终不肯放弃所拍到的“别致风景”。(4)沉着冷静,善于思考。能意识到狼既是困境的制造者,也是摆脱困境的拯救者。(这一点也可以理解为对狼有感恩之情。)(每点1分)15.(6分)答案:(1)情感表现上:表现了“我”对狼被杀痛心之情。(2)人物刻画上:突出主人公对狼的感激(感恩),意识到狼也是其摆脱困境的拯救者,丰富了主人公人物形象;(3)主旨表达上:由表达人的毅力与意志的主题深化为有关人类生存问题,即启发人们思考人类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4)艺术效果上:小说结尾狼死我“昏”,戛然而止,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启发读者思考。(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16.与自身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或自身文化素养)有关;与许家人的影响有关(只写“与他的爱情相关”给1分);与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有关。(每点2分)17.每周星期四上午专门请来笛师伴唱,来客人也要坚持一曲唱罢才接待的事情,(1分)体现了他对昆曲的喜爱;(1分)每年夏天坐公共汽车或三轮车去颐和园和给外孙留下的童话般的印象(1),这些事情突出他平易近人、有生活情趣的性格特点。(1分)也与下文他耿介孤傲的性格形成对比(2分),(答到对比1分,点明耿介孤傲的性格得1分)。18.观点一:我认为俞平伯是我国有风骨的知识精英。(明确观点2分)从学术上看,虽然受到了不公平批判,依然坚持进行牡丹亭的改编与排演,体现了他坚持研究学问的知识精英本色的特点;(2分)从和高官打交道上看,合影时找不到人和“既不客套,也不送客”的行为体现了他不主动表功,不献媚的性格特征;(2分)从受到批斗这件事上上看,在“牛棚”里依然从容,游街时淡然处之,能看出他个性从容的特点。(2分)观点二:我认为俞平伯木讷、不善应酬。理由要点:(明确观点2分)在牡丹亭演出结束时俞平伯没有主动和领导打招呼;对于高官的问话不能有礼貌的回答;对于送工资的人,不说感谢,反而刁难。(每点2分)观点三:既有有风骨的一面,也有木讷的一面。(言之成理即可)(明确观点2分,要结合文章分析(有论据)。每一小点2分,结合文章分析1分,点明特点1分;答到一点得两分,两点得四分,三点得全分)七、作文(70分) 立意可为“争第一”或“不争第一”或“争不争第一并不是要点,真正的关键是做最好的自己”涟水中学xx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三语文附加题答案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20. 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21.方苞 刘大櫆22.宣扬理学,攻驳汉学。(每点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C E.(C这句话是柳湘莲说的。E.托的是周瑞家的,不是周瑞本人.)24. 简答题(10分)24.(1)十岁被卖入贾府;因抄检大观园被逐出贾府;年纪轻轻,抱屈而亡。(6分,每点2分) (2)冷子兴以演说形式介绍贾府(虚写),林黛玉和刘姥姥进贾府见证了贾府的人情冷暖、兴盛衰败(实写);冷子兴是官场的视角;林黛玉是知识女性的视角;刘姥姥是乡野村妇的视角。(每点1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25.红楼梦在叙事时间上运用了省略、停顿、场景等各种手法,其中插叙大多以人物对话的方式植入文本;在叙事空间上则直接以建筑为框架。26.贾府和大观园的园林布局成为叙事依托的载体和连接情节的媒介;园林建筑成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形象存在于小说情节之中;园中有园、园外有园的建筑组群和空间主题,构成了小说叙事情节的相对独立。27.同意。如文本例子:写刘姥姥到蘅芜苑时,对其屋内设置的一任描述,明显地写出了宝钗素朴冷淡的特征,而对潇湘馆的描写又说明了黛玉酷爱读书的性格。课文例子: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抓住轩峻壮丽的特点,描绘了贾母的住所。先正面描写,从垂花门写起,接着写抄手游廊和穿堂,然后写大插屏和三间厅房,最后写五间正房和两边穿山游廊的厢房。这样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的描写,充分显示了“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的显赫气派。而从意义层面上说,园林建筑代表了人的生活空间和生存方式,规定了小说人物的本质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