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2869449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周世忠)班级 姓名 温馨提示:1.你所有的答题内容请写在此卷上,不要漏答内容,否则答题无效。2.请书写规范,保持卷面干净。题号一二三四卷 面总 分得分(一)(二)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8分)1. 写一手好字是令人羡慕的,请你把下面的话抄写到空格里。(2分)专心致志 业精于勤2.下边加点词语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A.坚如磐 bn 石 义愤填膺yng 炽热 ch 山巅 dinB.气冲斗牛 du 楚辞校补 jio 讪笑 shn 蜕变 tuC.丢盔弃甲 ku 铤而走险 tng 亘古 gn 污秽 huD.锲而不舍 qi 人声鼎沸 dng 嗥鸣 o 迥然 jing3.下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家喻户晓 蓬断草枯 来势凶凶B.高潮迭起 锋芒毕露 再接再厉C.妇儒皆知 呕心沥血 鞠躬尽瘁D.任人宰割 屈折变化 一如即往4.下边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 (2分)A.神州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保密的原因而鲜为人知。B.前几天刚刚清理过的树下杂草,春风一吹,又锋芒毕露了,使人顿生无限感叹。C.他的诗将郁积在人们心中的“愁”书写得淋漓尽致。D.他为了揭示中华文化的传承规律,他潜心贯注,耗费了毕生精力。5.下边无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初中三年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B.某广告宣传,他们找到了一种能彻底根治癌症,征服世界医学难题,其实是骗人的。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D.人大代表呼吁:各级政府应当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问题。6.下文划线处选填哪项最恰当( )(2分)春意甚浓了,江南的人们脱去了厚重的冬装,但春寒料峭啊:_,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 A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 B一阵乌云刚刚布满天空 C刚飞过一群欢叫的大雁 D一堆堆令人生寒的积雪还依稀可见7.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野草,文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B.伤仲永的作者是北宋王安石,文章告诉了我们后天教育的重要性。C.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名歌。D.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历史。8.诗歌默写:(6分)正是江南好风景, 。 , 各领风骚数百年。 ,闲敲棋子落灯花。马上相逢无纸笔, 。万里赴戎机, 。 ,壮士十年归。9.根据课内外名著,如三国演义繁星春水资治通鉴等,补全下面对联。(2分)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 10.综合性活动(6分)大自然是多情可爱的,它所拥有的山川草木,风花雪月、蓝天、黑土、大漠、绿洲,大自然真是神奇而伟大的!金华四中某班“感受自然走进四季”综合性学习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1)走近经典,填写季节请根据下面诗句写景的特点,猜猜描写的季节。(2分)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二.文言文阅读。(15分)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只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1.选出加点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 (2分) ( )A.屠自后断其股 两股战战阶段 B.乃悟前狼假寐 家祭无忘告乃翁C.以刀劈狼首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D.其一犬坐于前饮于河渭12.选出对下列加点的语气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2分) (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反问语气) B.止增笑耳(感叹语气)C.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疑问语气) D.狼亦黠矣(感叹语气)13.从后面的发展情节来看,“一狼径去”是为了 , “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是为了 ,表现了狼的 。(3分)14.文段中最能表现屠户当机立断杀狼的描写是 。(2分)15.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16.翻译句子。(4分)(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三.现代文阅读。、(11分)甲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17.给下列词语注音。(2分)踊跃( ) 蹿( )18.怎样理解甲段中“朦胧”和“踊跃”这两个词语?(2分) 。19.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般尾跑去了。”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20.甲、乙两段都写了船速之快,哪一处是正面描写,哪一处是侧面描写?找出有关语句并把它抄写下来。(2分)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21.从课文中,你可以看出作者对故乡有怎样的感情?(2分) 、阅读还来就菊花(王清铭)(有删改),完成后面题目。(16分)梅花报春,揭开一年的序幕;菊花则是一年花事的后记。“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最早的意思是穷尽。菊花凋谢后绽放的大概只有飞扬的雪花了。菊花的品种繁多,累计已超过三百种,花色丰富,仪态万方。纤细的,婉约的,婀娜的,娇羞的,或“玉骨冰肌”,或“茎疏叶且微”,或偃或俯,若舞若翔,如歌似笑,摇曳多姿。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菊花首先是平民化的。孟浩然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重阳赏菊,代代相续。同时中国百姓还将菊花晒干,泡制清凉解毒的菊花茶,用菊花泡酒,制成“菊花酒”。更直接的是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不是高人隐士的专利,而是雅俗共赏的。“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无论亭榭还是茅舍,我们都可以看到菊的身影,“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欢乐也是老百姓所共享的。至于“人比黄花瘦”的感伤自有特定背景,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欢乐是老百姓所共享的。菊花什么时候开始“归隐”,我不甚了了。“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成为隐士身份的象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成为爱菊的始祖。后来有很多读书人在官场失意,或不甘束缚,纷纷效仿他隐逸山林,与菊相伴,过自由闲散的生活。菊的纤瘦身影变为隐逸者的写照,菊的幽香成为独立精神的营养,至今我们翻读史书,还能嗅出菊一般的芬芳。“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落叶飘零,风霜肃杀,菊携一身淡雅花香悄然绽放。“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菊的飘零和开放一样,都有一种悲壮的色彩。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菊花宁愿在枝头憔悴、干枯,也不萎落风尘和泥滓。宋遗民郑思肖称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苏轼也赞道:“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雪枝。”将菊花卓尔不群的品性恰到好处地勾勒了出来。菊花在这里虽然被文人赋予阳春白雪般高雅的身份,但仍然是老百姓的“下里巴人”,就如很多的力量从民间孕育一样。菊花自有其不畏严寒、不萎尘泥的刚烈品性。平民诗人白居易赞叹:“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唐代起义军首领黄巢,这是一位从民间走出的人:“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菊在他的笔下披上黄金甲,幽香也成了杀伐的阵势。他一反文人以菊象征孤高绝俗的老调和感怀悲秋的习气,义愤填膺地抒发改天换地的伟大抱负:“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可惜这样气势磅礴的诗鲜有继作,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似乎也萎落枝头,让后人叹惋了。当然这样的菊花在现在为数甚多的菊花展上是很难看见了。秋风日益凛冽,观者如潮的菊花展又开始了,我也应回到乡下老家,去看看满山的菊花。22体会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还能嗅出菊一般的芬芳。 芬芳: 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似乎也萎落枝头。萎落: 23结合全文说说菊花能“赢得很多人的青睐”的原因。(2分) 24请简要说作者引用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作用。(2分) 25作者为什么不去菊花展而要回到乡下老家去看满山的菊花的?(4分) 26结合你所熟知的花草,仿照下面的语言格式写出你的理解。(4分)示例:“菊”仪态万方,清新淡雅,于是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再现了一代隐士的千古风范。 四.作文。(50分)请以“有一种美丽叫 (坚强、平淡、仁慈、实话实说、永不言弃)”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书写工整规范。有一种美丽叫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8分)1略2C (a、pn b、du d、ho )3B(a、凶汹 c、儒孺 d、屈曲) 4B(b、锋芒毕露: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一般不用来指草木。) 5A (b、应该在“征服世界医学难题”的后面加上“的方法”。C、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否“和”是“前后不统一,应去掉“能否”。D、“各级政府应当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中“不断继续”矛盾。)6A 7A(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8(1)、落花时节又逢君 (2、)江山代有才人出 (3)、有约不来过夜半 (4)、凭君传语报平安(5)、关山度若飞 (6)、将军百战死9三国演义颂豪杰英雄 10春冬夏秋二.文言文阅读。(15分)11(A) 12(C)13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盖以诱敌 、狡诈、凶残、贪婪 等。14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15对待向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16(1)不一会儿,一只狼离开了,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端坐在(屠户)面前。(2)(狼)打算从后面挖隧道来攻击(屠户)的身后呀。三.现代文阅读。、17踊跃( yn yu ) 蹿( cun ) 18朦胧形容词作动词用,“变得朦胧”的意思,踊跃,化静为动,写船行速度之快,突出了“我”急于看社戏的心情。19比喻、拟人,化静为动,突出了“我”急于看社戏的心情。20正面描写: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侧面描写: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21喜爱、留恋、22芬芳:指史书中所记载的人物的淡泊情怀;(1分)萎落:指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似乎也萎落枝头。(1分)23菊花本身的花色丰富,仪态万方。(1分)淡雅芬芳,雅俗共赏能给大众去欢乐。(1分)菊花不畏严寒,洁身自好,卓尔不群,体现了中人骨子里的血性。(1分)24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菊花所具有的平民性,能给大众带去欢乐,(2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文色彩。(1分)25因为菊花展的菊花大多是温室培育的,娇气媚俗,缺少了家乡满山菊花的那种不畏严寒,不萎尘泥的刚烈与气势,缺少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4分)26示例:莲,亭亭玉立,洁白雅致,于是有了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华章妙语,表明一位君子的高洁情怀。(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