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69287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0月模块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50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40小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功能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口腔上皮细胞中的核仁会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现B.转运RNA、抗体、酶发挥相应作用后,不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是转运RNA和抗体C.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会因细胞分化而导致mRNA有差别D.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2.下图是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过程发生在内质网膜上24B.破坏根尖分生区的过程,会形成多核细胞DC.过程依赖于该膜上色素的参与DD.叶肉细胞的过程可为其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L3.下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三个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x A催化过程的酶均分布于细胞质基质R B过程中均有ATP生成z C过程均能发生在酵母细胞中Z D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产生于线粒体内膜上H4.欲通过观察倒置的装有水生植物和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下列四个倒8 置的试管中,最佳设计的一组是l Aa试管和d试管 Ba试管和b试管 Cb试管和c试管 Da试管和c试管h5.下图为小鼠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图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s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9C.小鼠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变有关的基因pD.细胞癌变后,膜表面出现的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会成为抗原26. 阳光穿过森林中的空隙形成“光斑”,它会随太阳的运动和枝叶的摆动而移动。如图表示一株生长旺盛的植物D 在“光斑”照射前后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CO2和释放O2的有关曲线,此曲线说明T A.“光斑”照射前,光合作用无法进行1 B.“光斑”照射开始后,光反应先增加,然后保持不变i C.“光斑”照射后O2释放曲线的变化说明暗反应对光反应有限制作用O D.CO2曲线AB段的变化说明暗反应的进行与光照无关w7. 下图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物质转变图解。下列对该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从能量分析,“光能”最终要变成“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其途径为:光能ATP中的化学能(CH2O)= 中的化学能ATP中的化学能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 B.从物质分析,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氢只来自水,而呼吸作用产生的氢只来自有机物 C.从图中可知,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CH2O)并不需要穿膜,可直接进入线粒体被分解D.在整个植株有机物积累为0时,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与其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相等的 8. 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 B.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甲乙时期 C.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 D.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9.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核DNA、四分体的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两倍 B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数目相同 D4个四分体中有16条染色体,32个DNA分子10.下图为动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为分裂间期,乙为分裂末期,聚集成为赤道板 B.在前期较晚时形成纺锤体作用于 C.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甲产生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 D.均为细胞膜,两种细胞的细胞质分裂方式相同11.如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 B.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 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 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12. 下图中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含量的关系。下列有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4017288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单体 B.处于图3中BC段的是图1所示细胞;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的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可对应图3中的AB段13. 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下列细胞中,肯定或可能存在两条X染色体的是 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A.B.C.D.14. 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 B.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 D.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不是配子多样性的唯一原因15. 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为减数 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B.为减数分裂,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为有 丝分裂后期C.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 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 D.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后期及末期16.以下有关细胞和细胞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NaOH扩散的深度代表物质运输效率 B洋葱根尖解离后应立即染色,否则影响染色效果 C减数分裂的观察宜用动物的睾丸或卵巢 D有丝分裂的观察可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此处细胞呈正方形17.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18.李白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这个过程中不会出现下列哪项 A.细胞内的色素逐渐积累,从而妨碍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 B.细胞内的水分增多 C.多种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19.下列实验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有 玉米花粉粒培育出植株;转入某蛋白基因的向日葵细胞培育出植株;烧伤病人的健康细胞培育出皮肤; 核移植获得的重组细胞培育出鲤鲫移核鱼;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 成可育的植株 A. B. C. D.20.图示为动物体内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过程示意图,细胞凋亡时,细胞崩溃,分解成多个凋亡小体。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的内容物都会释放到内环境中 B.凋亡小体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 C.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都受环境的影响,不受机体控制 D.细胞凋亡只发生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而细胞坏死在任何时期都能发生21. 豌豆、果蝇等是研究遗传学的好材料,研究人员针对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材料。以下关于实验材料的叙述正 确的是 A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是天然豌豆般是纯种,结果可靠又易分析 B用豌豆测交法验证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只需观察后代数量比是否符合1111 C摩尔根选择果蝇是因为它的染色体数少、易观察、繁殖速度快,所有性状都与性别有关 D玉米作为常用遗传材料的原因是它的子代数量多、属于单性花,自然条件下不能自交2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分析生物性状时,由易到难,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 B.“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总结规律 C由F1高茎豌豆植株自交,F2出现了“3:1”,推测豌豆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属于“演绎” 过程2 b2 I& Y( j3 h+ 9 G D孟德尔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1 b7 J1 _6 6 * N+ R 23.下列关于遗传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患者体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 B.进行骨髓移植后痊愈的血友病女患者的儿子不会患病 C.父亲正常,女儿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24.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 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 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1/9 B.1/16 C.4/81 D.1/825.现有控制植物高度的两对等位基因A与a和B与b,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以累加效应决定植株的高度, 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纯合子AABB高50厘米,aabb高30厘米,这两个纯合子之间杂交得到 F1, 再自交得到F2,在F2中表现40厘米高度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3/16 B.3/8 C.7/16 D.9/1626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 :1 :1 :1比例关系的是()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 B C D27.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28.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为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 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和3:1 B3:1、4:1和1:3 C1:2:1、4:1和3:1 D3:1、3:1和1:429. 一个色盲女人和一个正常男人结婚,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不色盲的儿子,此染色体畸变是发生在什么之 中?如果父亲是色盲,母亲正常,儿子仍为性染色体为XXY但不色盲,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假 如父亲正常,母亲色盲,性染色体为XXY的儿子色盲,则此染色体变异发生在什么之中?其中正确的是哪一 组? A精子、卵、不确定 B精子、不确定、卵 C卵、精子、不确定 D卵、不确定、精子30.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某哺乳动物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说法 错误的是 A.过程中细胞内可能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B.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I、III过程 C.一个A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C细胞有4种基因型 D.该过程发生在哺乳动物睾丸的曲细精管中31.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据图中信息 推断错误的是 A.氧浓度为a时酵母菌没有有氧呼吸,只进行无氧呼吸 B.当氧浓度为b和d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会不同 C.当氧浓度为c时,2/5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 D.a、b、c、d不同氧浓度下,细胞都产生H和ATP32.下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A.乙图中与c点相比,d点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的生成较少 B.图中M、N、P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温度、光照强度 C.丙图中,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 D.甲图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33. 下面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OP段 B.图中BC段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有DNA复制 C.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 D.若在A点将核DNA带上同位素标记后放在不含同位素标记 的地方培养 ,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50%34.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A. B. C. D.35. 取自同种生物不同类型的正常体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所示。关于此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基因1-8中只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 基因2 B.图中7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C.图中7种细胞理论上都具有全能性,经合适条件诱导可在生物体内实现全能性 D.此图可用于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36.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 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 观察,可见花粉 A全部变蓝 B全不变蓝 C1/2变蓝 D3/4变蓝 37.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 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右图)。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 A红色白色31 B红色白色11 C都是红色 D都是白色38.有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得F2,表现型如图。若将F2中 的红色植物花粉授给蓝色植株,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A.蓝色:紫色:红色=4:4:1 B.蓝色:紫色:红色=1:2:1 C.蓝色:紫色:红色=2:2:1 D.蓝色:紫色:红色=9:6:139.如图为某家族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6的基因型为BbXAXa B.7和8如果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 C.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红绿色盲症 D.11和12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2/340在某类动物中,毛色黑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黑色为显性(W),白色为隐性(w)。如图表示两项交配,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动物C与动物D的表现型不同,基因型相同B动物C与动物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15中成长,表现型最可能的比例是1 :1C动物C与动物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30中成长,表现型最可能的比例是1 :1D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卷面分5分 注意事项: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书写在试卷相应位置中要求字迹工整,清晰,卷面整洁。二、非选择题1.(7分)下图1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结构及物质转移示意图,表2为生理状况相同的幼苗在黑暗或3klx光照, 不同温度条件下O2或CO2的变化速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图1结构甲中嵴的作用是 。结构乙的囊状结构薄膜上发生的酶促反 应是 。(2) 图1中a代表的物质是;b (填“可以”或“不可以”)代表葡萄糖, 因为 。(3)根据表2推测,图1结构乙中酶的最适温度为 。(4)在3klx光照、30条件下幼苗叶肉细胞中物质b的去向是 。2.(8分)如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的生命历程,请回答有关问题: (1)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 。(2)过程产生的细胞除细胞核体积增大外,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是 。(3)过程称之为 ,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4)若D是胰腺细胞,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D细胞,结果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 则H218O的生成部位是 。该胰腺细胞是否具有增殖能力? ,为什么? 。 (5)白血病患者常用异体骨髓移植的方法获得新的造血干细胞D,其将发生的变化为 。3.(8分)图1是某高等生物细胞增殖某时期模式图,图2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 例)(1)图2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有 ,A点的变化可表示的生理过程为 。(2)图1中含有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个染色体组。(3)图1所示细胞对应图2中的时期,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 。(4)如果图1中结构3上某位点有基因F,结构4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f,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 是 。(不考虑颜色)(5)图3是某同学绘制的曲线图,但是忘记了标明纵坐标,只记得时期c对应图2中的时期11,那么图3纵坐标最 可能代表的含义是 。 4.(11分)玉米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研究发现纯合的亲 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图两种情况。(1)玉米的 是显性性状,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2)实验1亲本中早熟品种的基因型是 。 (3)实验2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若对两组实验的F1分别进行测交,后代的早熟和晚熟 的比例依次为 、 。(4) 实验2的F2中早熟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 。从实验2的F2中取一早熟植株M, 将早熟植株M与晚熟植株杂交,若后代早熟晚熟11,则早熟植株M的基因型可能是 。(5)若让实验1中的F2随机交配,则后代中早熟和晚熟的性状分离比是 。(2分)5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回答下列问题:(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 优良性状的新品种;(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 ,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验证,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6.(12分)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1) 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_,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 数是_条。(2) 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能产生Xr、XrXr、_和_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XRY) 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 。(3) 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 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 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4) 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 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 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 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_。 结果预测:.若 ,则是环境改变; .若 ,则是基因突变; .若 ,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高三模块测试生物试题答案1、 选择题1-5.CDCDA 6-10.CABCB 11-15.ADDDC 16-20.DDBBB 21-25.ACABB 26-30.DBABC 31-35.CDBBC 36-40.CBACC二、非选择题1. (7分) (1)增大线粒体内膜面积 ATP的合成(水的光解)(2)CO2 不可以 葡萄糖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3)30 (4)移向甲和细胞外2.(8分) (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2)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3)癌变 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4)核糖体 不具有 细胞已高度分化 (5)增殖、分化,产生新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或增殖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3. (8分) (1)14、913受精作用(2)161 (3)6精细胞或卵细胞和极体或极体(答精细胞或卵细胞或极体也给分) (4)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5)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4. (11分) (1)早熟 基因的自由组合 (2)AAbb或aaBB (3)AABB(早熟)与aabb(晚熟) 11 31 (4)8 1/5 Aabb或aaBb (5)315.(1)抗病矮秆;(2)高杆与矮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3)将纯合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产生,让与感病矮秆杂交.6.(12分) (1)28 (2)XrYY(注:两空顺序可颠倒)XRXr、XRXrY (3)311/18 (4)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子代出现红眼(雌)果蝇 子代表现型全部为白眼 无子代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