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莱芜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2869283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莱芜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0年莱芜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0年莱芜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山东省莱芜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莱芜境内的齐长城,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之一,她如同一段深邃的历史,从cng桑岁月中走来,见证过长勺之战、艾陵之战的刀光剑影,阅历了赢牟古城的兴盛与变迁。邃_cng_。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但我依然对故乡的山情有独钟。B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C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D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了。3下列句子均有一处语病,在原句上改正过来。(2分)通过上海世博会的盛大召开,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一个腾飞的中国。为迎接“读书月”活动,学校领导研究并听取了各班开展活动的意见。4名著阅读。(3分)他是梁山好汉,每有战斗,就赤膊抡斧,冲锋陷阵。他不止一次大嚷“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直到最后喝了毒酒,他还说“死了只是哥哥身边一个小鬼”。“他”是淮?绰号叫什么?请概括写出与“他”相关的一个故事情节。5综合性学习。(3分)2010年,在“观世博、游山东”活动中,莱芜市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不断加大开发力度,积极打造旅游强市。请拟定一个宣传标语,来扩大莱芜旅游的影响力。今年,莱芜市将通过举办桃花节、樱桃节、槐花节、捕鱼节、侠文化节、航空体育节等30多项旅游节庆活动,不断推出旅游看点,形成旅游热点。请就你熟悉或感兴趣的某一活动拟一段开场白,体现活动特色,语言要简洁生动。(50字左右)6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2分)新晴宋刘攽(bn)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7填空。(6分) _,君子好逑。夫战,勇气也。_,再而衰,三而竭。安得广厦千万间,_!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所表现出来的“_?_”的气概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生死观的最好诠释。毕业之际,同学们也许会有“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的依依不舍,也许会有“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的乐观豪迈。写出一个描写“边塞风光”的古诗文名句。_。二、阅读(共5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24题。(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是_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_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0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从文中画线句子得到的启发。(3分)(二)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注】雪子:霰,一种不透明的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敲戛:敲打。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自叹每有欲往 往_辄复不遂 辄_任之而已 而已_12“亦复有少趣”,“趣”在何处?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三)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朱自清背影13文段中父亲的话语有怎样的特点?试举例分析。(2分)14叶圣陶先生这样评价背影: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就此特点,结合选文中“再找不着了”中的“再”字试作分析。(2分)15选文中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为什么详写第一次?(2分)(四)冬虫夏草不是什么幼虫都能成为冬虫夏草菌的寄生体。小虫活动的天空是如此高阔,土地是如此辽远,小虫更是如此之多,何以冬虫夏草菌偏要选择蝙蝠蛾幼虫作为寄生体呢?选菜青虫就不行吗?其形象并不怎么高雅,但毕竟还是虫,还能够化蝶,翩翩然上下,亦虚亦实,恍兮惚兮,饶有诗意的。蝙蝠蛾幼虫作为冬虫夏草茵的“培养体”,是被宠幸还是命运的安排?也不是任何真菌都能生长在蝙蝠蛾幼虫的身体里。我们比较熟悉的真菌如蘑菇、霉菌,还有酵母菌等,谁也不会想到要深入如此逼仄、窄小的“虫体环境”。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体内,也不一定是出于什么冤家路窄。我想,一开始也可能只是一种偶然事件,只是这种偶然多了,才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最后形成如此特定的自然选择。寒冬是萌生冬虫夏草的季节。雪野洁白,四野寂静,千山鸟飞绝,野渡雪自白。这样的日子,蝙蝠蛾幼虫只能躲藏在寒冷的泥土里,随着体质的下降,冬虫夏草菌终于强行钻入它的身体,吸取体内的营养,在体内萌发菌丝体。经过隆冬到初夏漫长的日子,可怜的幼虫终于被“吃”得只剩下一袭皮,皮中全是密密实实的菌丝体(菌核)。入盛夏,菌核茁壮成长,不久,便从“虫”嘴巴那头伸出一根中间肥两头略尖、表面上生着一些小球体、里面隐藏着不少冬虫夏草后代(子囊孢子)的棒子。这棒子窜出泥土以后,怎么看都像夏天的草叶。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生长冬虫夏草。江南烟雨,天潮潮地湿湿,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岭南天气,风热温湿,也不适合冬虫夏草的生长。根据科学考察,冬虫夏草只适合生长在我国四川、西藏、云南、贵州、青海、甘肃一带森林草甸或草坪上。想来,这真使经济至上的尘世短了不少冬虫夏草的产量。成为冬虫夏草绝不是菌的美德,而是菌的鸠占鹊巢,菌的侵略行径,菌的霸权主义;是冬天开始的弱肉强食,冬天里的强盗作为,生物界的罪恶逻辑。菌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乃至未来建筑在其他生物的死亡之上,谁能想像得出虫的死亡过程有多痛苦? 世上不是有“披着羊皮的狼”吗?我以为冬虫夏草不折不扣就是“披着虫皮的狼”。友人从西藏归来,带给我一小包冬虫夏草,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冬虫夏草,因为是从生态环境最好的西藏出产的。我想,迄今为止人类的所谓生态学观念,本质上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对于蝙蝠蛾幼虫来说,即便生活在西藏那样的土地上,生态环境也未必能说是好。冬虫夏草使菌的身价得了道升了天。冬虫夏草入药,性温味甘,极具补肺益肾功能。优质的冬虫夏草,药店已售数万余元一斤。在地球村,新的冬虫夏草依然在产生(选文有删改)16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冬虫夏草形成的必要条件。(3分)17文中第段加点的“迄今为止”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18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冬虫夏草不折不扣就是披着虫皮的狼”?(2分)19清代药物学著作本草从新中说:冬虫夏草若夏天不摘取,到冬天又会变成虫。读完本文后,你觉得这种说法科学吗?为什么?(4分)(五)瓢城古韵张晓惠小雨淅沥,不要雨伞,不邀友伴,拂着如许的春风,静静悠悠地穿行在我们这座小城的老巷中。一条条老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似清谷。走进小巷,多半是为了这些小巷古朴而又儒雅的巷名:浠沧、集仙、板桥、文曲、纯化、儒学从热闹的剧场路东西分别岔进,有数条小巷,这些三四米宽的小巷,两侧均是黛瓦青砖粉墙,人、车稀少,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有一些颓破的围墙上,摇曳着几株城市里罕见的狗尾巴草,旧式的木排门扣得紧紧的,门楣上垂着绿绿的苦艾,墙根暗绿的苔藓斑驳如枚枚古钱,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小巷曾有的故事。任思绪随眼前的苦艾啊、苔藓啊、狗尾巴草流淌,一时就有些恍惚:这一条条古巷,哪一块石板上曾留下建安七子陈琳的足迹,哪一扇木门承接过施耐庵先生的叩击?小巷不语,春风不语,只有紧闭着的院门后传出一阵嬉笑声,一树粉白粉白的繁花从围墙内茂盛出一派明媚,是桃?是李?真想去叩一下那历经百年黑亮亮的木门,那来开门的是千年前扎抓髻的童子还是身着罗衫的丽娘?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有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风春雨中,似听得范仲淹先生的吟哦,细若游丝又振聋发聩,这扑面而来的是宋朝的风还是明朝的雨?踩着百年的青砖路,抚着千年的汉代瓦,走着思着,一抬头,已到了清初著名书法家、爱国诗人宋曹(号射陵)先生的故居。进得门来,宋曹先生手执书卷,傲傲地立在玲珑古雅的庭院。先生当年读书谈艺的“蔬枰草堂”还在,先生挥毫舞墨的“流觞池”还在,会秋堂、桐引楼还在。小小的庭院雕梁画栋,抱水拥竹,奇石嶙峋,曲折有致。说是宋曹先生多次拒绝了做官,是在哪间屋檐下先生一次又一次冷落着朝廷的征召?自号“耕海潜夫”的射陵先生不语,只用深邃的眼神注视着红尘中来来往往的人们。 顺着儒学街往南走,不多远右拐弯,就是南宋丞相陆秀夫的故居了。陆公祠不大,却是修葺得好。日寇的炮火,文革的动乱,小城人一直全心全意护佑着民族英雄的故居。仰止堂、浩然堂,简朴大气,空灵风雅。忠烈公陆秀夫的塑像屹立浩然堂间,七百多年前负幼帝(幼帝指南宋皇帝赵器)从容投海与国家共存亡的壮烈之举早已幻化成故乡人民心中永远的彩虹。祠内团团的绿树如烟弥漫,坪间的小花黄的、蓝的、白的素素地绽放。一枚完全风干了的柳叶盘旋飘落在大门外的石狮边上,在春阳里金亮亮的,泛溢出生命完全的辉煌,一如仰止堂上遒劲的“千栽孤忠”四个大字,一如这祠间气节凛然不可侵犯的主人,在小城人的心中。散发着凝固又缕缕不绝的清香。小城的四周都是水,串场、蟒蛇、小牙河。俯瞰去,小城恰似一只倒扣在水中的瓢,因而小城又有瓢城之称。有了水,也就有了死心塌地的守护者桥。北有北闸东有建军,南有南门桥西有登瀛。站在登瀛桥上,古传说中的八景之一“登瀛远眺”中的“红杏青帘柳外城”之景色,由于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建设,已不复存在。只有桥下二千一百多年的串场河水日夜奔流不息。汽笛声声拉起,就在这千年古城泛起遍地新绿,小城更加波光潋滟,风雅灵动起来。20作者为什么说“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3分)21本文作者巧用问句传递出怎样的情感?试举一例分析。(3分)22揣摩并理解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春风春雨中,似听得范仲淹先生的吟哦,细若游丝又振聋发聩。一枚完全风干了的柳叶盘旋飘落在大门外的石狮边上,在春阳里金亮亮的,泛溢出生命完全的辉煌,一如仰止堂上遒劲的“千载孤忠”四个大字,一如这祠间气节凛然不可侵犯的主人,在小城人的心中,散发着凝固又缕缕不绝的清香。 23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从修辞的角度选择你喜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24结合全文,就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的句子,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并阐明理由。(4分)三、写作(共50分)25题目:成长,伴一路芬芳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010年山东省莱芜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考生如有其他合理答案,可参考本评分标准赋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答案:su 沧评分:每小题l分。共2分。2答案:选C评分:选对得2分。3答案:把“通过”或者“让”去掉一个即可。把“研究”和“听取”调换。评分:每小题l分。共2分。4答案:李逵 黑旋风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李逵打死殷天赐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李逵元夜闹东京 黑旋风扯诏谤徽宗评分:第题2分,第题1分。共3分。5答案示例:好客山东,魅力莱芜。 放飞梦想,浪漫雪野。 美丽的雪野湖,群山环抱,风光旖旎,即将进行的各类航空表演,规模宏大,异彩纷呈,热烈欢迎四方宾客前来观光!评分:第题l分,第题2分。共3分。6答案:“偷”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南风的顽皮可爱,表达了诗人的欣喜、欢悦之情。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7答案:窈窕淑女一鼓作气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评分:每小题l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题不得分。共6分。二、阅读(共50分)8答案:被选拔 此,这 经常,常常评分:每小题l分。共3分。9答案:(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没有的才干。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10答案: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有顽强的毅力、坚韧的性格,要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努力磨砺自己,增长自己的才干。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去,前往 就 罢了评分:每小题l分。共3分。12答案:趣在雪夜聆听竹林里传来的清脆的敲击声;趣在坐在昏暗的小屋感受炉火的温暖;趣在悠闲自得地读书。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3答案示例一:“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朴实简洁、情真意切,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牵挂。 示例二: “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句话朴实简洁、情真意切,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关照。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再”字必须用,突出了作者久久目送父亲渐渐离去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依恋和牵挂,隐含着作者的失落和感伤。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5答案:父亲艰难地爬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最让“我”感动,最能体现父亲对“我”的关爱。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6答案:有蝙蝠蛾幼虫做寄生体;冬虫夏草菌;适宜的环境。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17答案:不能。“迄今为止”限定时间,表示到目前为止。如果删掉会使人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观念”将来也不会改变,表达不准确。评分:共3分。仅答“不能”不得分。意思对即可。18答案:冬虫夏草菌钻入蝙蝠蛾幼虫的身体,吸取其体内的营养,在其体内萌发菌丝体,经过隆冬到初夏漫长的日子,蝙蝠蛾幼虫被“吃”得只剩下一袭皮,皮中全是密密实实的菌丝体。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9答案:不科学。冬虫夏草属菌类,不可能变为虫;冬虫夏草菌所寄生的蝙蝠蛾幼虫已经死亡,不可能复活。评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3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20答案:作者行中思,思中行,小巷那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历史氛围、古色古香的建筑、儒雅灵秀的巷名,甚至那颓破的墙壁、斑驳的苔藓、迎风摇摆的狗尾巴草、旧式的木排门等等,无一不把作者的思绪拉回千百年前,“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21答案示例: 例句:“这一条条古巷,哪一块石板上曾留下建安七子陈琳的足迹,哪一扇木门承接过施耐庵先生的叩击?”此处问句并非求证答案,作者在探寻和瞻仰建安七子陈琳、施耐庵先生的过程中,抒发了对他们的追念、敬仰之情和对瓢城眷恋热爱的悠悠情思。评分:共3分。也可用其他例句作答。意思对即可。 22答案:“振聋发聩”写出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对后世的巨大警醒作用。“缕缕不绝”写出了那种凛然的气节、忠贞的精神对后世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世代传承,经久不息。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23答案示例:例句:“门楣上垂着绿绿的苦艾,墙根暗绿的苔藓斑驳如枚枚古钱,向过往的行人诉说着小巷曾有的故事。”赏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苦艾”“苔藓”以人的情感,细腻生动地写出了小巷古韵,富有情趣。例句:“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有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青砖比喻成泛黄的线装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城小巷的悠久历史及文化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瓢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24答案:启示:保护城市历史遗迹,让城市古韵永存。理由:由于日新月异的建设让瓢城“登瀛远眺”中“红杏青帘柳外城”的美景不复存在,若不再珍视,甚至人为破坏,城市将失去宝贵的历史财富和悠悠古韵。评分:启示1分,理由3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三、写作(共50分)25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项目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内容20分2016分1510分95分40分表达25分2520分1915分1410分90分文面5分5分4分3分2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