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68463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 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 里主要强调()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2、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 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 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 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是()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神权与王权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4、对下表中“大臣”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1.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2.接折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3.见面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4.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5.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6.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7.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8.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9.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10.随手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11.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C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D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5、右面这幅漫画反映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的是() A代议制 B轮番而治C君主专制 D人民主权6、十二铜表法有这样的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这体现了()A十二铜表法维护了贵族的利益 B十二铜表法蕴含法治的精神C十二铜表法使平民的权益得到保护D十二铜表法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7、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空白a、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开埠通商、入超 B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 D鸦片走私、出超8、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外国商船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权利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AB C D9、右图漫画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国内时局图, 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10、美国史学家魏斐德作品大门口的陌生人 利用冲突反应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叙述()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11、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A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B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C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D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1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诞生极其艰难,每一条款都经过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激烈讨论,最后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兰西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最终确立下来。这种情况说明()君主派和共和派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 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历史 发展的必然结果 法国大革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法国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A B C D13、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德国是()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 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14、胡锦涛同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推动”主要体现在()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 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A B C D15、毛泽东对正面战场抗战评价道:“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国民党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A国民政府组织大规模会战 B独立自主地进行游击战争C为敌后战场开辟创造条件 D配合了各国反法西斯战争16、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势力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其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我们批驳上述荒谬观点的最有力证据是()A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B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D当年幸存者的控诉材料17、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18、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 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多边外交政策19“在革命高潮中,各种政治力量都很活跃。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 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这一“革命”指()A二月革命 B彼得格勒起义 C七月流血事件 D攻占冬宫20、盐铁论水旱说:“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21、“戽车寻丈旧知名,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却从平地起清泠。”诗中所述工具()A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B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C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成熟 D属于古代农业耕犁技术的进步22、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能力 D劳动力短缺23、“尺铁碾去瑶台雪,一弓弹破秋江云。中虚外泛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元熊磵谷)诗中描写的是()A长安城东西织室丝织业生产的景象B苏杭等地织造局丝织品生产的景象C江南农村家庭棉纺织手工业生产的景象D苏杭等地手工工场棉纺织业生产的景象24、周礼地官司市载:“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这段材料能够说明()A西周分封制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B周人主要从事商业活动C西周重视对商业活动的管理D西周时期打破了“工商食官”制度25、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铸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这主要表明()A唐朝初年确定了国家铸币的法定地位和标准B唐朝初年,秦王、齐王等诸侯有自主铸币的特权C唐朝铸铜业的显著发展,使货币发行量激增D隋朝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大增26、“那时(15世纪末)的欧洲正如一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像一个靠他人通过墙上的裂缝喂养的巨人。但是,这位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他。”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裂缝”说明东西方商路畅通B“巨人”仍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中,丝毫看不到光明C“牢狱”指的是封建神学的束缚D“巨人的力量”主要指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7、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作者旨在强调工业革命后()A科学技术水平不断革新 B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C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D旧规章制度阻碍发展28、下图中曲线代表四个国家: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其中代表德国的是() 世界工业生产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A B C D29、实业家张謇在任农商总长时发布公告称:“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顶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又确有关于社会农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画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材料表明张謇()A倡导弱官强民B主张走自由资本主义之路C反对官营垄断 D借此削弱中央集权的基础30、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两次“组织方式”改变()A都是在农民完全自愿基础上 B都得益于农业生产合作社C都改变了农村土地经营方式 D都实现了土地归农民所有31、列宁说:“小农只要还是小农,他们就必须有同他们的经济基础即个体小农经济相适应的刺激、动力和动因用这种办法一定能够在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实施“这种办法”后()A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B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C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D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32、“我坚决相信,我们唯一引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丧失理智的、毫无道理的畏惧心理使我们无法由退却转为进取”。面对美国民众的这种心理,罗斯福采取的首要措施是()A开展蓝鹰运动,复兴工业 B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C调整农业,稳定粮食价格 D以工代赈,解决就业问题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33题24分、34题18分,35题10分,共52分)33、(24分)观察家庭,可以窥探时代的背影。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非个人、政府或教会。每个人的家庭都为他们提供了主要的经济支持、安全、教育交际及娱乐活动。中国的伦理体系并不指向上帝或国家,而是以家庭为其中心的。-(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1)概括说明“家庭”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如何?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是什么?(6分)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只知恪守臣民之礼而无公民觉悟,有家国一体思想而无民族观念他坚信个人积极的自我实现必须有助于他所属的民族国家的生存竞争。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2)梁启超倡导的个人道德观是什么?试分析形成的原因。(8分)材料三 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单位,在工业时代也经历了根本性的变革。在前工业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生产单位工业化向家庭经济挑战,通过将经济生产搬移到家庭以外来重塑家庭生活。-(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3)根据材料指出家庭“在工业时代也经历了根本性的变革”的表现。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4)请说明家庭变革与时代的关系,并概括推动家庭变革的主要因素。(4分) 34.(18分)在美苏冷战的大格局下,世界文明围绕着冲突与发展两条线索展开。就冲突而言,美苏两大集团的对抗虽然没有演变成大规模的全面战争,但是双方在势力交错的敏感地带还是发生了一系列冲突和危机。发展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线索。西方国家走上了从复兴到发展的道路,而苏联阵营里的国家则从追随苏联的体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没有演变成大规模的全面战争”的原因,“一系列冲突和危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4分)(2)结合所学分析“西方国家走上了从复兴到发展的道路”带来的影响有哪些?(6分)(3)结合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论证“苏联阵营里的国家则从追随苏联的体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8分)35.(1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年份国别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1937年41.412.59634.81948年56.411.74.34.12.11.5摘自王斯德等主编的世界当代史材料二 摘自简析“马歇尔计划”对欧洲战后的重建作用材料三1947年6月出台的马歇尔计划对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一方面,美国政府认识到,只有欧洲的经济复兴了,“国际贸易组织”才会有现实的可能和基础。另一方面,美国将马歇尔计划视作“讨价还价的武器”,以此换取欧洲国家在关税减让及其他非贸易壁垒问题上作出让步,促使有关国家采取实际有效的步骤支持美国的多边自由贸易计划1947年10月,与会各国签署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它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拥有经济优势的美国的意志和利益。 摘自舒建中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与美国对外政策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47年美国的经济政策。xx级学分认定考试参考答案(历史学科)第一卷:1. C【解析】 包括“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对西周统治、中华民族融合的作用,故B、D两项错误。2. C 【解析】 根据题干“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说明国家重大事件要通过占卜来决定,即王权和神权相结合。3. B【解析】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的九卿中有好多机构是负责皇室事务的,实际上是皇家的内侍机构,这体现了化国为家,目的就是突出皇权至上,故B项正确。 4.D 【解析】 清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职责仅为“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无专断、决策等权力,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材料反映了军机处的职能。故选择D项。5.D 【解析】提取题干信息:超过半数同意即可流放,可见,公民的决定是此人被流放的唯一理由,得出公民行使国家权力,即人民主权的结论,故D项正确。 6.B【解析】从材料可知“人”并没有特指贵族或平民,仅仅是强调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选B项。7.D【解析】为扭转逆差,英国一些商人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因此a应该是鸦片走私,d应该是出超。8.B【解析】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9.C【解析】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列强瓜分中国,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因素是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故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10.D【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有外国侵略加剧民族矛盾、清政府加紧搜刮、自然灾害频繁、宗教因素等,故此题材料不充分,结论也不合理。故选择D项。11.C【解析】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因而“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不可能受到日本的援助,故D项错误。12.A【解析】一票共和最终是共和派战胜保皇派,法国实行民主共和制,没有保留君主,说明不正确,排除含的选项,故选择A项。13.B【解析】材料中“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与“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说明德国是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军国主义、专制主义的传统相结合,故选择B项。14.A【解析】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所以不正确;五四爱国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显示了无产阶级力量的作用,故正确;五四运动主要是反帝反封建,国民党当时还不是执政党,所以与史实不符。15.A【解析】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此阶段的抗日主要战场是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组织大规模会战,故A项正确 16.C【解析】最有力的证据为第一手证据,因此新闻照片反映的内容最真实客观,故选择C项。17.D【解析】抓住材料时间“19世纪中叶”。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本以为可以打开中国市场,但出现商品滞销的情况。为了扩大市场,列强提出“修约”,遭到拒绝后,于18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C【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根据题干引文分析,体现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必须是平等对待对方,双方利益是互惠的。C项体现了外交国地位、利益平等,符合题干要求。19.A【解析】“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但尚无足够力量”“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等,可判断无产阶级参与领导革命,但没有完全控制全局,应指二月革命。20.C【解析】材料反映当时已较广泛使用铁农具,人们认识到使用铁农具是发展生产的重要环节,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反映了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21.A 【解析】 “众筒兜水上青冥”可以得出这种灌溉工具是唐朝的筒车,故B、C两项错误;筒车的出现应当属于灌溉技术的进步,而不是农业耕犁技术的进步,故D项错误。22.C【解析】材料说明了小农经济的两大特点,男耕女织和辛苦劳作,个体分工只是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并非因由,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形态从春秋时期延续到整个古代中国,并未受社会制度变迁的影响,上层建筑不能决定经济基础,故B项错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小农经济和铁器牛耕在古代中国始终相随,故C项正确;劳动力短缺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典型特点,因果颠倒,故D项错误。23.C【解析】从材料中“雪、弓、云、索、踏车”等词可知题干所指为纺织生产活动,且应该是棉纺织,从时间段“元”来看,应该不是民间手工工场,故C项正确。 24.C【解析】政府设立专门管理市的“司市”(“市之长”),都城这类大城中,一日三市,各有主要入市者,定时交易,故选择C项;西周分封制导致后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故A项错误;B、D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25.A【解析】材料大意:唐初武德四年废五铢钱,以“开元通宝”钱作为统一的货币,径八分,重二铢四叅,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当年在铸造时,便委托了秦王、齐王、右仆射裴寂三位朝廷王公重臣在洛阳、幽州、益州等地开了四个造炉去铸钱,禁止私自铸钱,故A项正确。 26.D【解析】15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崛起,阻断了东西方商路,故A项错误;此时正是中世纪末期,文明的曙光已经出现,14世纪在意大利已经出现文艺复兴,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也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牢狱不仅仅是封建神学的束缚,中世纪的欧洲还有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新经济的增长,故C项错误;材料中“巨人的力量”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27.B【解析】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还未真正结合,故A项错误;材料中“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使经济运行规则发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从题干“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可以看出作者不是强调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故C项错误;材料突出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不是旧规章制度的影响,故D项错误。28.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8世纪中期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而中国错过工业革命的机遇,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德国崛起,工业产量逐渐赶超英国,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德国跃居世界第二,因此代表英国,代表德国,代表美国,代表中国,故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29.A【解析】张謇要求“凡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顶办”,可见他主张缩减官业、扩张民业,故A项正确;张謇此举属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自由资本主义反对政府的干预,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推测出张謇停罢隶属本部之官业是否与官营垄断有关,故C项错误;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与削弱中央集权无关,故D项错误。30.C【解析】“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这指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两者都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故D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较快,有些不是自愿的,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得益于生产合作社,故B项错误;在农村土地经营方式上,前者是集体统一经营,后者是统分结合的经营方式,故C项正确。31.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列宁将要维护小农经济基础,并利用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办法巩固工农联盟,反映的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实现的是土地国有制,A项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项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完成,故排除。32.B【解析】从题干可知是经济危机引发的美国大萧条,罗斯福实行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新政的首要措施是整顿金融业,故B项正确;A、C、D三项是新政措施,但不是首要措施,故排除。第二卷:33.(1)地位:中心地位-2分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1分 个人活动的物质承担者1分中国伦理体系所指的中心1分(说明中三点中任何两点即可)根源:小农经济(自然经济)-2分(2)道德观:注重个人道德同时更注重公民觉悟、民族观念。-2分原因: 19世纪末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2分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分 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影响-2分 旧的个人道德观的不适应时代需要2分 (原因中任何3点即可) (3):家庭中心地位丧失,经济活动由家庭为单位到工厂为中心-2分原因:生产力两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 2分 生产关系-工厂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分(4)关系:时代变化推动家庭变革 家庭变革反映时代的变化与要求-2分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关系重大调整、社会制度更替、社会主流思想观念变化等(每点2分,其中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得分)34.(1)原因:人类刚刚经历二战,普遍反战。美苏势均力敌,互相制衡。战后国际组织的作用以及“冷战”政策的客观影响(每点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表现:北约与华约的对立、柏林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国的解放战争、古巴导弹危机等(答对期中三点得2分)(2)促进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实力增强;-2分冲击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超多极化方向发展2分 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促使其调整对欧政策调整- 2分(3)新中国成立初期,借鉴苏联经验,开展五年计划,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中苏关系破裂后,中国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成功与失误;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分35.政策:提出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关贸总协定。- 2分 原因:二战后美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1分结果:马歇尔计划:促进欧洲经济复兴,促成冷战格局形成,削弱贸易壁垒,促成关贸总协定建立,有利于战后国际经济格局形成。-2分关贸总协定:确立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2分评价:体现了拥有经济优势的美国的意志和利益,便利了美国对外扩张与霸权主义,推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同时也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的趋向。-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