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凝固和焊缝固态相变.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2863270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6.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熔池凝固和焊缝固态相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熔池凝固和焊缝固态相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熔池凝固和焊缝固态相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熔池凝固和焊缝固态相变,1,主要内容,第一节 熔池凝固 第二节 焊缝金属的一次结晶组织 第三节 焊缝固态相变 第四节 焊缝中的气孔和夹杂,2,熔池凝固过程的研究目的: 熔池凝固过程对焊缝金属的组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焊接工程中,由于熔池 中的冶金条件和冷却条件不同,可得到性能差异很大的组织。 同时有许多缺陷是在熔池凝固的过程中产生的,如气孔、夹杂、偏析和结晶裂纹等。 另一方面,焊接过程是处于非平衡的热力学条件,因此熔池金属在凝固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晶体缺陷,如点缺陷(空位和间隙原子)、线缺陷(位错)和面缺陷(界面)。这些缺陷的发展严重影响焊缝的金属的性能。,3,熔焊时,在高温热源的作用下,母材将发生局部熔化,并与熔化了焊丝金属搅拌混合而形成焊接熔池(Weld Pool)。 与此同时,进行了短暂而复杂的冶金反应。 当焊接热源离开以后,熔池金属便开始凝固(结晶),如图3-1。,第一节 熔池凝固,一、熔池的凝固条件和特点 结晶过程:晶核生成、晶核长大 1.熔池的体积小、冷却速度大 含碳高、合金元素较多的钢种,容易产生淬硬组织,甚至焊道上产生裂纹 熔池中心和边缘有较大的温度梯度,致使焊缝中柱状晶得到很大发展,一般情况下没有等轴晶,只有在焊缝断面的上部有少量的等轴晶(电渣焊除外)。 2.熔池中的液态金属处于过热状态 合金元素的烧损比较严重,使熔池中非自发形核的质点大为减少(柱状晶的形成原因之一)。 3.熔池是在运动状态下结晶(如图3-2) 熔池以等速随热源移动,熔化和凝固同时进行。气体吹力,焊条摆动、内部气体逸出等产生搅拌作用,利于排除气体和夹杂,有利于得到致密而性能好的焊缝。,4,二、熔池结晶的一般规律,1.熔池中晶核的形成 自发形核 所需能量: 其中:新相-液相的界面张力 Fv单位体积内固液两相自由能之差 非自发形核所需能量: =0 Ek=0 液相中有大量的悬浮质点和现成表面。 =180Ek=Ek全自发形核,不存在非自发晶核的现成表面。 = 0 180时,Ek/ Ek=01,说明在液相中有现成表面存在时,将会降低形成临界晶核所需的能量。,5,二、熔池结晶的一般规律,角的大小决定于新相晶核与现成表面之间的表面张力。如果新核与液相中的原有表面固体粒子的晶体结构越相似(即点阵类型与晶格常数相似),则二者之间的表面张力越小, 角也越小,那么自发非自发晶核的能量也越小。 因此,对于焊接熔池来讲,非自发晶核起了主要作用。,6,熔池中的现成表面 合金元素或杂质的悬浮质点(在一般情况下所起作用不大) 熔合区附近加热到半熔化状态的基体金属晶粒表面,非自发晶核就依附在这个表面上,并以柱状晶的形态向焊缝中心成长,形成所谓交互结晶(或称联生结晶),如图3-4、3-5所示。 焊接时,为改善焊缝金属的性能,通过焊接材料加入一定量的合金元素(如钼、钒、钛、铌等),可以作为熔池中非自发形核的质点,从而使焊缝金属晶粒细化。,7,2.熔池中的晶核长大 熔池中晶核形成之后,就以这些新生的晶核为核心,不断向焊缝中心成长。但是,长大的趋势各不相同,有的柱状晶体严重长大,一直可以成长到焊缝中心,有的晶体却只成长到半途而停止。 晶粒由为数众多的晶胞组成,在一个晶粒内部这些晶胞具有相同的方位,称为“位向”。不同的晶粒具有不同的位向,称为各向异性。因此,在某一个方向上的晶粒就最易长大。此外,散热的方向对晶粒的长大也有很大的影响。,8,当晶体的最易长大方向与最大温度梯度方向(最快散热方向)相一致时,可优先成长,可一直长至熔池的中心,形成粗大的柱状晶体。 有的晶体由于取向不利于成长,与散热最快的方向又不一致,这时晶粒的成长就停止下来。 以上称之为焊缝中柱状晶体的选择长大,如图3-6。,9,三、熔池结晶的线速度 熔池的结晶方向和结晶速度对焊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裂纹、夹杂、气孔等缺陷的形成影响更大。 焊接熔池的外形为椭球状的曲面,即结晶的等温面,熔池的散热方向是垂直于结晶等温面的,因此,晶粒的成长方向也是垂直于结晶等温面的。 由于结晶等温面是曲面,因此晶粒成长的主轴必然是弯曲的。 如图3-7所示,晶粒主轴的成长方向与结晶等温面正交,并且以弯曲的形状向焊缝中心成长。,10,1.晶粒主轴生长的线速度(Vc)分析 晶粒生长的线速度分析图(如图3-8) 在dt内,当结晶等温面由AB时,变化的距离为dx,则dx/dt=V(焊接速度),此时该晶粒生长由AC,变化距离为ds,则ds/dt=Vc,当dt0时,BC垂直于AC,即: cos取决于焊接规范和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及形状,11,cos值的确定 厚大件: 薄件: 对Vc的讨论 =0 时,Vc=V(焊缝中心线) =90时,Vc=0(熔合线,焊缝边界) 即晶粒生长速度是变化的 V,生长越垂直于焊缝中心,易形成脆弱的结合线,产生纵向裂纹 VVc,所以焊易裂材料时,不能用大的焊速,12,13,四、熔池结晶的形态,1.分类 结晶形态的不同,是由于金属的纯度和散热条件的不同所致。 2.纯金属的结晶形态(如图3-16) 正的温度梯度:平面晶,生长缓慢(主要) 负的温度梯度:生长速度快,除主轴外,还有分枝,生成树枝晶(较少),14,3.固溶体的结晶形态(如图3-16b)、d)) 温度过冷:结晶潜热所致固相前部温度高,液相温度低 成分过冷:先结晶温度高,后结晶温度低,快速结晶时,易出现树枝晶,15,3.成分过冷对结晶形态的影响 平面结晶(如图3-24) GT 胞状结晶(如图3-25) G与T少量相交 胞状树枝结晶(如图3-26) G与T相交较大,晶粒主轴快速伸向液相内部,横向排溶质,故横向也出现分枝 树枝状结晶(如图3-27) 当成分过冷进一步增大,树枝晶显著 等轴结晶(如图3-28) 液相成分过冷区很宽,不仅在前沿生成树枝晶,内部也形成树枝晶等轴晶,16,17,温度梯度G 实际结晶温度T,无成分过冷,平面晶,高纯度的金属,18,G与T少量相交,具有较小的成分过冷,19,G与T相交较大,具有较大的成分过冷区域晶粒主轴快速伸向液相内部,横向排溶质,故横向也出现分枝。,20,当成分过冷进一步增大,即温度梯度G与实际结晶温度相交的面积很大时,形成明显的树枝晶。,21,当液相的温度梯度G很小,能在液相中形成很宽的成分过冷区,不仅在结晶前沿生成树枝晶,同时液相的内部也形成树枝晶等轴晶,综合(如图3-28) 结晶形态的不同,主要决定于合金中溶质的浓度(杂质)C0、结晶速度(或晶粒长大速度)R和液相的温度梯度的综合作用。 当结晶速度R和温度梯度G不变时,随合金中溶质浓度的提高,则成分过冷增加,从而使结晶形态由平面晶变为胞状晶、胞状树枝晶、树枝状晶、最后到等轴晶 当合金中溶质的浓度C0和温度梯度一定时,结晶速度R越快,成分过冷的程度越大,结晶形态也可由平面晶过渡到胞状晶、树枝状晶,最后到等轴晶 当合金中溶质浓度C0和结晶速度R一定时,随液相温度梯度的提高,成分过冷的程度减小,因而结晶形态的演变方向恰好相反,由等轴晶、树枝晶逐步演变到平面晶,22,23,焊缝各部位结晶形态的变化,熔池中不同部位温度梯度和结晶速度不同,成分过冷的分布不同,焊缝各部位出现不同的结晶形态:平面晶、胞状晶、树枝状晶、等轴晶。,24,实际焊缝凝固金属的组织形态,实际焊缝凝固金属的组织形态不一定具有上述全部结晶形态,一般来说由柱状晶和少量等轴晶构成。 柱状晶+少量等轴晶 柱状晶内:平面晶、胞状晶、树枝状晶 等轴晶内:树枝晶,25,焊条电弧焊接凝固组织 Q235、14MnMoNbB钢,26,埋弧焊接凝固组织 Q235A钢,五、焊缝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1.焊缝中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 显微偏析: 先结晶的合金溶质浓度C0低,后结晶的合金溶质浓度C0高,即晶粒中心C0高,边缘低 原因:冷却速度快,来不及均匀化 要求细晶化,降低偏析 区域偏析 焊缝中心部位聚集较多低熔点杂质,柱状晶结晶的结果 层状偏析 结晶(熔滴过渡)的周期性所致,27,2.熔合区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 熔合区的形成 母材与焊缝交界的地方并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区域 熔合区熔化不均(传热、半熔化晶粒散热不均匀) 熔合区宽度(P131),28,熔合区成分分布(如图3-39) 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 在固相中的溶解度 故:固相浓度 界面 液相浓度 C0 C C0 C0 + C 分配取决于扩散系数和分配系数,特别是S、P、C、B、O、N等 熔合区还存在物理不均匀(组织、性能) 焊接接头的薄弱部位,29,第二节 焊缝金属的一次结晶组织,一、焊接条件下的凝固结晶形态 1.理论上 熔合线处:G最大、R最小平面晶 焊缝中心处:G最小、R最大等轴晶 2.实际上(不一定全部形态都出现,与许多因素有关) 成分:溶质浓度C0对成分过冷的影响 板厚和接头形式:影响温度梯度 焊接速度 VR,熔合线处G,焊缝中心处G出现大量等轴晶(否则出现胞状晶或树枝晶) 焊接电流 IG,胞状晶粗大胞状树枝状晶,30,31,钨极氩弧焊接凝固组织 纯度为99.99%的铝焊缝-a):平面晶-胞状晶 纯度为99.6%的铝焊缝-b)、c):胞状树枝晶-等轴晶,32,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结晶形态的影响 焊接速度的影响 VR成分过冷,33,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结晶形态的影响 焊接电流 IG成分过冷,粗胞状树枝晶,二、凝固组织形态对性能的影响 生成粗大的树枝状晶,韧性降低,对气孔、夹杂、热裂都有影响 消除粗大的树枝晶 三、焊缝金属的性能的改善措施 1.固溶强化和变质处理 加入Mo、V、Ti、Zr、Al、B、N、稀土Te等 2.振动结晶 机械振动、高频超声振动、电磁振动 3.焊接工艺 焊后热处理、多层焊(层间回火)、锤击、跟踪回火等,34,第三节 焊缝固态相变,完全凝固之后,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对于钢铁材料将发生组织转变,转变后的组织是根据焊缝的化学成分和冷却条件而定的。 一、低碳钢焊缝 组织特征:F(白色)+少量P,A晶界析出F,有时F呈魏氏组织形态 魏氏组织特征:过热组织,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界呈网状析出,也可从奥氏体晶粒内部沿一定方向析出,具有长短不一的针状或片条状,可直接插入珠光体晶粒之中,一般经A3点以上2030正火后,柱状晶可消除。 冷速不同,组织不同:冷速增加,P增多,F减少,硬度升高,35,魏氏组织,二、低合金钢的固态相变 1.总的来说,以F+P为主,有时出现B及M,具体是否出现则与焊材及工艺有关(成分、冷速) 2.铁素体(F)转变(Firrite,F)转变 粒界F(高温转变770680):为先共析F,由奥氏体晶界析出向晶内生长,呈块状 侧板条F(700550):由奥氏体晶界形核,以板条状向晶内生长(由于F形成温度较低,F内含碳极低,故又称为无碳贝氏体) 针状F(500附近):大都非自发形核,在奥氏体内形成 细晶F (500以下) :奥氏体晶内形成,有细化晶粒元素(Ti、B)出现时,晶界有Fe3C出现,接近上贝氏体,36,37,焊缝中铁素体的类型 (1)先共析铁素体(Pro-eutectoid Ferrite, PF) 温度:770-680 ; 位置:沿奥氏体晶界,又称为粒界铁素体(Grain Boundary Ferrite, GBF) 形态:长条形或多边形块状 性能特点:使韧性下降(低屈服点),38,(2)侧板条铁素体(Ferrite Side Plate, FSP) 温度:700-550 位置:从晶界铁素体侧面向晶内生长 形状:板条状,形态如镐牙状 性能特点:使韧性下降,39,(3)针状铁素体(Acicular Ferrite ,AF) 温度:500 ; 位置:在奥氏体晶粒内部 形态:针状 条件:中等冷却速度 性能特点:韧性好,40,(4)细晶铁素体(Fine Grain Ferrite ,FGF) 温度:500 以下 位置:在奥氏体晶粒内部 形状:细晶状 条件:存在细化晶粒的元素(Ti,B等) 性能特点:韧性好,晶内白色块状为FGF,41,随着合金化程度的提高,AF组织增多的同时,焊缝强度也随之提高。AF增多,有利于改善韧性。,42,43,3.珠光体(P)转变(Pearite,P) (Ar1550) 热处理平衡状态 珠光体转变Ar-550 , C、Fe原子扩散比较容易。珠光体转变为扩散型相变。(P是F和Fe3C的层状混合物领先相Fe3C) 焊接状态,非平衡转变,得到P量少,珠光体转变量小。若添加B 、Ti合金元素,P转变全部被抑制。 一般情况不出现P,只有在缓冷时,才会出现片状或粒状的珠光体 原因:焊接过程是一个不平衡过程,冷却速度快,C扩散受到抑制,很难出现F/Fe3C片状结构,44,45,P+F,粒P+AF,46,4.贝氏体(B)转变(Bainite,B) (中温转变550Ms) 上贝氏体(B上)转变 形成温度:550450 形态:羽毛状 形成机理:扩散 下贝氏体(B下)转变 转变温度:450MS 形态:针状铁素体和针状渗碳体机械混合,针与针之间呈一定的角度 形成机理:扩散 粒状贝氏体(B粒) 形成温度高于上贝氏体 形态:无碳铁素体包围着富碳物质 转变产物:F + Cm、M-A组织或残余奥氏体,47,48,49,中温转变, 550 Ms (1)上贝氏体 (Upper Bainite, Bu) 温度:550-450 ; 位置:沿奥氏体晶界析出 形态:呈羽毛状,平行的条状铁素体之间分布有渗碳体 性能特点:韧性较差(小条状Fe3C分割了基体的连续性),50,(2)下贝氏体 (Lower Bainite ,BL) 温度:450 -Ms 形态:针状铁素体和针状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性能特点:强度和韧性都较好,51,(3)粒状贝氏体 (Grain Bainite, BG) MA组元(Constitution M-A) 在块状铁素体形成之后,待转变的富碳奥氏体呈岛状分布在块状铁素体之中,在一定的合金成分和冷却速度下,这些富碳的奥氏体岛可转变为富碳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富碳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硬度高。 在块状铁素体上的组元以粒状分布时,即为“粒状贝氏体”。,5.马氏体(M)转变(Martensite,M) (Ms以下) 低碳马氏体(板条马氏体) 转变温度:MS温度以下 形态:在奥氏体晶粒的内部形成细条状马氏体板条,条与条之间有一定的交角 形成机理:位错 高碳马氏体(片状马氏体) 形态:马氏体较粗大,往往贯穿整个奥氏体晶粒,使以后形成的马氏体片受到阻碍 形成机理:孪晶,52,53,当焊缝中含量较高或合金元素含量较多时,在快冷条件下,冷却到s以下,将发生马氏体转变。 (1)板条马氏体(Lath Martensite)、低碳马氏体、位错型马氏体 低碳低合金钢 奥氏体内部 细条状 综合性能指标在马氏体中最好,54,(2)片状马氏体(Plate Martensite)、高碳马氏体、孪晶马氏体 焊缝中含碳量大于0.4% 粗大,经常贯穿奥氏体晶粒内部 硬度高而脆,55,56,57,焊缝金属连续冷却组织转变图 (WMCCT图),WM-CCT图对于预测焊缝的组织及调节焊缝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58,三、焊缝金属性能的控制,影响焊缝性能的因素 结晶形态与组织的影响 化学成分的影响 焊接缺陷的影响,59,固溶强化 加入碳、锰、硅、铬、镍、钼等,均有固溶强化的作用。 细晶强化 加入钛、铌、硼、铝、铬、镍、稀土等,可细化晶粒,提高强度。 沉淀强化 加入碳、氮化物形成元素。 相变强化 加入合金元素,改变相变组织。,(一)焊缝合金化与变质处理,60,1. 优化合金成分 (1)严格限制有害的杂质元素:S、P、N、O和H; (2)通过合金元素来提高焊缝韧性 促使高熔点第二相质点的析出,通过钉扎作用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 降低奥氏体分解温度,减少边界铁素体的形成; 在奥氏体内形成铁素体形核核心,促使奥氏体在500-550温度区间分解得到针状铁素体,防止在奥氏体晶界形成侧板条铁素体; 防止M-A组元的形成;(避免中等冷却速度) 防止或减少低温产物马氏体、上贝氏体的形成;,(二)焊缝金属韧化的途径,61,(3)配置多种微量合金元素,则可能在大幅度地提高焊缝金属的强度的同时提高韧性和抗裂性。 Mn和Si 最为常用的强化焊缝的元素 例如低合金钢(C:0.10-0.13%)埋弧焊时,Mn、Si分别处于0.81.0%和0.10.25%时,可以得到细晶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具有较好的韧性。,Mn和Si对低合金钢焊缝韧性的影响,62,在Mn-Si系基础上复合添加Ti和B等微量元素 B在高温下易向奥氏体晶界扩散,在晶界沉淀聚集而降低晶界扩散,使晶界奥氏体的稳定性增大,抑制了PF和FSP的形核与生长,从而使转变开始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 Ti与氧的亲和力很大,焊缝中的Ti以微小颗粒可以作为“钉子”位于晶粒边界,阻碍奥氏体晶粒的长大。,63,Mo 降低奥氏体分解温度,抑制边界铁素体形成,加入少量的Mo不仅可以提高强度,同时也能改善韧性。 Nb和V 焊缝金属中可固溶,推迟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能够抑制焊缝中先共析铁素体的产生,而激发形成细小的AF组织。 所形成的氮化物使强度大大提高,而使韧性下降。通过正火处理可改善韧性。 稀土元素Y,CeTe,Se: 促进组织细化,提高韧性,64,2. 调整焊接工艺参数 (1)焊接热输入 过大的热输入使结晶时产生粗大的柱状晶,同时,由于降低了冷却速度,可能得到较多的边界铁素体; 过小的热输入,则在较高合金成分焊缝形成马氏体,也会使焊缝韧性下降。 (2)多层焊 (3)焊后热处理 (4)振动结晶,第四节 焊缝中的气孔和夹杂,一、气孔 (一)气孔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1.气孔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类型:表面气孔、内部气孔 形成原因 结晶时因气体溶解度突然下降来不及逸出残留在焊缝内部的气体(H2、N2) 冶金反应产生的不溶于金属的气体(CO、H2O) 2.氢(H)气孔 出现在低合金焊缝中,大都为表面气孔,含H2O多时,也会出现在内部,65,形状 表面气孔:喇叭口形,内壁光滑,形如螺钉状 内部气孔:圆球状 形成原因 在相邻树枝晶的凹陷最深处是氢气泡的胚胎场所,冷却中,氢的溶解度从液态下32ml/100g下降到固态下的10ml/100g,由于焊接熔池冷却快,H2来不及逸出时,就会形成气孔。氢由于受到表面的吸附作用,液体的粘度以及机械阻力的影响,在上浮与受阻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具有喇叭形的表面气孔,66,2.氮(N)气孔 一般在表面成堆出现,呈蜂窝状,只有在保护不良时出现,形成原因与氢气孔相似 3.一氧化碳(CO)气孔 在熔池后部,结晶期间,在柱状晶界区域,由于温度低,C浓度高,产生C的偏析,易发生反应:FeO+C CO+Fe,反应产生的CO因熔池金属粘度大,浮出阻力大而滞留内部,并随结晶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形成,故气孔是沿结晶方向分布的,67,(二)气孔的形成机理 1.气孔形成条件 液体中有过饱和气体存在 非自发形核,质点较多(在枝晶间凹陷处,未熔晶粒表面,界面等) 结晶速度大于气泡上浮速度 2.形核 纯金属中气泡形核的可能性极小 焊接熔池中,存在很多现成的表面(易聚集N、H、C等活性元素),产生气泡就较为容易,68,形核能量 Aa/A越大,Ep越小,越易形核,故在枝晶晶界凹陷处及未熔化晶粒表面易形核,69,3.长大 长大的条件:ph(内压)p0(外压) p0 pa + pc = 1+2/r pa大气压 pc表面张力所构成的附加压力 金属与气体之间的表面张力 r气泡半径 所以气泡半径越大,越易长大,70,4.上浮 气泡成长到一定大小脱离现成表面的能力主要决定于液态金属、气相和现成表面之间的表面张力,即:,71,当90时,有利于气泡的逸出,而90时,由于形成细颈需要时间,当结晶速度较大的情况下,气泡来不及逸出而形成气孔(如图3-61) 因此:减小2. g和1. 2,以及增大1. g都可以有利于气泡快速逸出。因为可以减小值,72,当结晶速度较小时,气泡可以有充分的时间逸出,易得到无气孔的焊缝。当结晶速度较大时,气泡有可能来不及逸出而形成气孔(如图3-62),73,气泡浮出的速度 气泡的半径越大,熔池中液体金属的密度越大,粘度越小时,则气泡的上浮速度也就越大,焊缝中就不易产生气孔,74,(三)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1.冶金方面 熔渣的氧化性 氧化性CO气孔 还原性H2气孔 一般焊缝中用CO乘积表示CO气孔倾向,在酸性焊条中,有时乘积大,但未见气孔,因为O活度小;而碱性渣乘积小,O活度大,易出现气孔 药皮成分 CaF2、SiO2、氧化物及碳酸盐都可脱H 铁锈、油污 特别铁锈对CO(Fe2O3氧化性)、H2 (H2O)气孔都比较敏感,75,二、夹杂 1.氧化物夹杂 (以SiO2为主的硅酸盐、MnO、TiO2、Al2O3) 焊缝中易引起热裂纹 母材中易出现层状撕裂 2.氮化物夹杂 焊缝中很少出现(时效时可能出现Fe4N析出) 3.硫化物夹杂 加强脱S、脱O,控制焊材中的S、P量 注意工艺操作,加强保护,76,本章结束,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