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达标检测 必修1.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62897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达标检测 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达标检测 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达标检测 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达标检测 必修1一、选择题1某历史学习小组为探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查阅了大量资料,其中符合这一主题的资料有()工业革命的影响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俄国十月革命ABCDC工业革命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而俄国十月革命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故应该排除。所以本题选C项。2列宁说:“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文中的“两位学者和战士”是指()A伏尔泰和卢梭B圣西门和傅立叶C马克思和恩格斯D列宁和斯大林C本题抓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的,故选C项。3“他是一个阶级的引领者,是真正平等自由的引领者,也是另一种新型社会的预言者。他的学说,抛弃了空想的成分,以其缜密和严谨展示了无产者的前程。”材料中的“他”是指()A马克思B列宁C孙中山D毛泽东A马克思抛弃了空想的成分,发表了共产党宣言,预言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故选A项。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B苏联军事政治力量壮大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D国际关系格局演变为美苏两国抗衡D“二战”后西欧衰落,美国实力膨胀,苏联发展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A、B、C三项只是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某一方面的具体表现,只有D项才全面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主要针对的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组织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的史实进行分析,苏联成立经互会侧重经济方面,针对的是美国冷战政策中的经济措施即马歇尔计划,故选B项。A、D两项属于政治方面的对抗,C项属于军事领域的对抗,均可排除。6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绽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美国驻苏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却发出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乔治凯南在此强调的是()A日本法西斯尚未投降,反法西斯使命未完成B西欧已开始走向联合,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C苏联实力的不断增强,美苏之争已不可避免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冲击了美国的领导权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实力不断增强,阻碍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乔治凯南成为对苏遏制理论的创始人,“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即指美苏“冷战”,故C项正确。7漫画常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面是一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漫画,它讽刺的是()A杜鲁门主义B古巴导弹危机C马歇尔计划D两极格局瓦解C题干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意等西欧国家经济的衰落,美国实施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此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故选C项。8(xx浙江学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政治格局所取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北约和华约的建立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是冷战的表现;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故选B项。 9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有一个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A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C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C分析材料可知,“条约”应指华沙条约,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故本题选C项。A项指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B项是雅尔塔体制的影响;D项是“杜鲁门主义”的影响。10下面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C由漫画可知左边是美国,右边是苏联,美苏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核武器,法德夹在中间,唯一的办法是联合,故选C项。1120世纪60年代,某次国际会议通过宣言,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这一会议是()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C不结盟运动D朝核六方会谈C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会上确立了不结盟运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2“它既有维护成员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反对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和扩张政策的一面,又有维护成员国既得权益,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和剥削的另一面。”与上述评论相符的国际组织是()A欧洲共同体B北约组织C不结盟运动D亚太经合组织A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只有联合才能自强,既能反对来自美国的控制,也能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而且也能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和剥削,故选A项。13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是由美国领导的最富有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并受苏联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还有一个部分”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还有一个部分”的是()A欧共体B不结盟运动C日本D欧盟B两极格局对峙之外的第三部分指的是不结盟运动,故选B项。141991年,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解体B俄罗斯加强与欧盟的关系C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D阿拉木图宣言签署C题目要求“政治、经济、军事”领域,概括较为全面的是C项。15美国政治家基辛格在1973年指出:“(世界)在经济方面,至少已出现五个主要集团。从政治上看,更多的势力中心已经出现”材料表明,基辛格认为()A两极格局即政治、经济两极B美苏国际政治、经济竞争局势激烈C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D基辛格反对美苏两强霸权C根据题干“五个主要集团”“更多的势力中心”等信息可知,国际局势呈现多极化趋势,故C项正确;两极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而非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故A项错误;材料所讲并非仅指美苏两国,而B项同材料所谈论对象范围不一致,且材料无法说明美苏竞争更加激烈,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透露出基辛格对美苏争霸的态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他说:“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材料二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地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它们来互相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苏兹贝克七大洲风云四十年(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出台的历史背景,并对其做出简要评价。(2)材料二中戴高乐对美国记者的谈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讲话后不久,戴高乐等欧洲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哪些类似举动?【答案】(1)背景:西欧经济在二战后出现困难局面,急需美国经济援助;杜鲁门主义已经出台,冷战已经开始。评价:有利于西欧经济的恢复;同时也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思想:希望欧洲联合,摆脱美国控制的局面。举动:1967年成立欧洲共同体,强调“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成立“欧洲议会”,强调“用一个声音说话”。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示意图材料二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中国社科院xx年国际形势黄皮书(1)材料一中两极格局“形成”和“解体”的标志分别是什么?(2)指出材料二中“权力”转移扩散的趋向。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世界格局演变的基本趋势。【解析】第(1)问“形成”和“解体”,要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演变历程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第(2)问“趋向”要抓住材料二关键信息“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进行提炼;“基本趋势”从材料一图片中关键信息“两极格局解体”、材料二中“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历程进行分析。【答案】(1)形成:华约的成立(或北约和华约的对峙)。解体:苏联解体。(2)趋向:从欧美传统强国向新兴大国和地区力量中心转移。基本趋势:由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