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设计(第二章).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2862861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7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过程设计(第二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学过程设计(第二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学过程设计(第二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第二章),李 龙,Tel: 0471-4392494(O) 4392681(H) E-mail: lilongbj,内蒙古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第二章 课程方案 课程是指课业(学习范围)及其进程,是为 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课程方案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不同教育阶 段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由课程计划和课程标 准两部分组成。,第一节 学习需求的分析,学习需求是指学习者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一、分析学习需求的步骤 1作出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的决定; 2对教育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鉴别; 3确定问题解决后的适用范围; 4确定期望状态; 5确定学习者的现状; 6对得出的差距、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性质进行分析,论证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7分析现有资源和约束条件,进行问题解决的可行性分析,确定进行教学设计的课题; 8阐明已确定课题的总教学目标。,二、确定学习需求的方法,1内部参照分析法,内部参照分析法是以学习者所在的机构内部确定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者的期望与学习者的现状相比较,找出两者的差距,从而鉴别学习需求的方法。 内部参照分析法收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 (1)按照确定的指标体系来设计测验题、问卷或调查表,由学习者来回答。然后通过对试卷和问卷以及观察记录的分析,从中得出需要的信息。 (2)按照确定的指标体系,分析学习者近期的测验成绩(或工作状况),得出需要的信息。 (3)向其他有关人员调查、询问学习者的情况,得到需要的信息。,2外部参照分析法 外部参照分析法是以社会的、职业的要求来确定对学习者的期望值,以此为标准对照学习者的现状,找出两者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求的方法。,外部参照分析法收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 (1)设计相关问卷,发放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社会工作岗位上进行调研,得到社会对人才素质能力需求的信息。 (2)现场调研,深入到工作领域的第一线,获得对人才素质能力需求的信息。 (3)约专家访谈,了解专家对社会目前和将来的发展对人才素质能力需求的信息。 (4)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和工作单位的意见,从中获取改进教学的信息。,1从调查分析中得到的“差距”是不是通过学习者的“学习”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是不是属于“学习需求”的问题? 2如果是“学习需求”的问题,是不是可以通过归纳、分析,把分散的问题变成集中的问题? 3在这些问题中,有没有非教学因素引起的?如果有,则应排除在外,因为教学设计只考虑与教学有关的因素。 4剩下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是否通过一定的教育和培训能够得到解决?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则应排除。 5能不能通过更简单的一些办法来解决其中的问题?如果有,则不必通过教学设计来解决。 6深入考虑教学设计是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三、教学设计必要性的分析,四、教学设计可行性的分析 通过教学设计必要性的分析后,还需进一步分析现有的资源和约束条件是否可能支持这些教学设计课题的实现。 一般来讲,资源是指能够支持开展教学设计,进而解决教学问题的所有人、财、物的条件;而约束条件是指对开展教学设计及解决教学问题起到限制或阻止作用的不利条件,具体包括:经费、时间、人员、设施、资料、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管理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政策法规等等。,五、阐明教学设计课题的总目标 课题确定后,给出总的目标,教学设计便可开始进行。,第二节 课程计划与教学计划 课程计划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安排、 考试考查和实施要求等五部分。,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具体化, 它规定了各级各类人才的具体培养规格和质量要求。,例如: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为: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够在信息化教育领域中从事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根据所选专业方向不同,可以分别胜任以下工作: 1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教育技术(含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 2各级学校和各级电教机构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3教学系统(包括软、硬件环境)与现代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 4远程教育中学习资源、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5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和绩效的提高; 6IT产业中教育产品(教育网络、教育软件、仿真教学系统)的开发; 7广播电视系统、信息广告公司中广播电视节目和网上栏目的创意、策划和编制。,二、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精心设计的 所有课程的总体结构。,1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三、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是指对学校应开设的全部课程和所有的教学活动,按学科的特点和顺序,以学年或学期为参照所做的总体安排。,四、考试考查,五、实施要求,第三节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 1说明部分 说明本学科的教学目的要求,教材编选原则、 顺序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2大纲本文 本学科教材的编、章、节、目的标题,内容要 点或课题,上课时数,实践作业(实验、练习、实 习)的内容和时数,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 有的教学大纲还包括参考书目、仪器设备、直 观教具等方面的提示。,二、课程标准,1前言 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2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3内容标准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4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 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三、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对照,第二章作业: 查找一个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了 解它们的主要内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 作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