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5163—2002 无公害食品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规范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286097 上传时间:2018-04-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Y 5163—2002 无公害食品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NY 5163—2002 无公害食品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NY 5163—2002 无公害食品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NY/T 51632002  无公害食品  三疣梭子蟹养殖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 无公害养殖生产的亲蟹培育、苗种培育、人工养殖等技术。本标准适用于三疣梭子蟹无公害苗种繁育和池塘养殖,其他养殖方式也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  亲蟹培育3.1  培育池条件以室内水泥池为宜,三分之二池底铺沙 10 cm15 cm,水深 0.8 m 以上。进排水、控温、充气、控光设施齐全。3.2  水质条件海水水源水质符合 GB 11607 要求,培育水质符合 NY 5052 要求。用水要经过沉淀、过滤处理,盐度 2232。3.3  质量要求选择自然海区健壮活泼、肢体完整、无外伤、经交配后个体重 300g 以上的雌蟹,抱卵蟹要求卵块轮廓完整。人工养成的种蟹控制在三代以内。3.4  培育密度5 只/m 26 只/m 2,抱卵后控制在 3 只/m 2 以内。3.5  越冬管理水温 13左右入池,投喂优质鲜活饲料并适量换水,水温降至 8后潜沙进入越冬期,此时保持水温稳定,不投饲,少换水,避光,减少干扰。3.6  强化培育视生产需求确定升温促熟时机,每天升温 0.5,至 1819恒温,按体重的5%8%足量投喂贝肉、沙蚕等优质鲜活饲料,及时清除残饵,换水、充气,保持水质清新。4  苗种培育4.1  育苗用水按 3.2 执行。4.2  育苗池室内水泥池或大型玻璃钢水槽,面积宜 20 m250 m 2,水深 1.5 m2.0 m,有进排水、2控温、控光和充气设施。4.3  布苗方法和密度将卵色呈灰黑色、胚体心跳达 150 次/min 以上的亲蟹,经消毒处理后,放入网笼或塑料箱中,移入育苗池内排幼,幼体密度以 15104 尾/m 3 25104 尾/m 3 为宜。4.4  幼体培育4.4.1  水温控制布苗水温 1920,Z1 期Z4 期 2024,大眼幼体期 2425,日温差不超过 1,发育至仔蟹期后逐渐降低温度至放养水温。4.4.2  饲料投喂Z1 期投喂硅藻类、金藻类等单胞藻和轮虫,Z1 期Z4 期投喂轮虫和卤虫无节幼体,大眼幼体和仔蟹投喂卤虫成体、贝虾鱼肉碎末等,全程也可投喂专用配合饲料,并符合NY5072 要求。日投喂 4 次8 次。4.4.3  水质管理视水质情况更换池水,充气增氧,使溶解氧保持在 5 mg/L 以上。Z4 期后,可实行倒池和分池。4.4.4  病害防治对培养用水进行沉淀、过滤、消毒,提倡使用紫外线、臭氧等物理方法消毒处理;预防药物的使用应符合 NY 5071 要求,提倡使用微生态制剂和水质改良剂。4.4.5  设置隐蔽物进入大眼幼体后期,应设置网片、蛎壳等隐蔽物,以防自残。4.5  苗种出池仔蟹期期即可出池。可用筛网捞取和集苗箱出苗。5  人工养殖5.1  养殖环境要求潮流畅通,无污染,交通方便;水源符合 GB 11607 要求,盐度 1534;沙泥底或泥沙底质。5.2  养殖设施5.2.1  池塘面积 0.3 hm22.0 hm 2、水深 1.5 m 以上为宜,设进排水闸门、拦网等。5.2.2  精养沙地面积 200 m2 500 m2、水深 0.5 m 以上为宜,池底铺沙 10 cm15 cm,设置统一的进排水沟。5.2.3  低坝高网塘面积 0.3 hm2 1.0 hm2,有排水闸门,堤上四周围网高于当地最高潮位 0.8 m1.0 m,网片下沿深埋泥下 30 cm50 cm,退潮后能蓄水 0.6m1.0m。5.3  放养前准备5.3.1  清淤整池收获后清除过厚淤泥,曝晒塘底,整修沟垄、塘埂、闸门;沙池须反复冲洗沙层。5.3.2  消毒除害放养前对养殖塘进行除害消毒处理,药物使用应符合 NY 5071 的要求。常用药物及使用方法见附录 A。5.3.3  设置隐蔽物有条件的池塘,池底适量铺沙,并设置陶罐、瓦筒、网片、树枝、竹条等,便于隐蔽栖息。35.3.4  进水培养基础饵料放苗前 15 d,用网孔尺寸 0.25 mm 筛绢过滤进水 30 cm50 cm,施肥培养基础饵料。肥料可根据当地水质选择使用,一般施氮肥 2 mg/L4 mg/L、磷肥 0.2 mg/L0.4 mg/L,或经发酵消毒的有机肥 100 mg/L200 mg/L,使水色呈现黄绿色或黄褐色。施有机肥建设采用持袋、投袋方法,并视水色情况适量注水或追肥。5.4  苗种放养5.4.1  放养时间4 月9 月。5.4.2  放苗条件水温 16以上,水深 0.6 cm0.8 cm,透明度 30 cm40 cm。大风、暴雨天不宜放苗。5.4.3  苗种来源人工繁苗和自然蟹苗。5.4.4  苗种选择5.4.4.1  苗种质量选体型正常、肢体完整、个体健壮、爬行迅速、反应灵敏、无病无伤的青壳蟹苗。5.4.4.2  人工蟹苗宜选 4 月6 月份蜕壳 1 d2 d 后的期期规格整齐的幼蟹,规格 3.6104 只/kg1.610 4 只/kg。5.4.4.3  自然蟹苗宜在 6 月9 月份选购就近海域捕获的、规格基本一致的自然幼蟹。5.4.5  苗种运输人工蟹苗可用聚乙烯塑料袋(40 cm70 cm)充氧运输,每袋装苗 50g100g。规格大的幼蟹用苗箱和竹筐等运输,容器内放置闭状网衣、水草等栖息物,运输途中适当浇淋海水;运输时间较长的用活水船、车,必要时采用控温措施。自然蟹苗规格大于 50 g 以上,宜采用捆绑螯足后运输。5.4.6  中间培育刚出场的人工苗和规格较小的早期自然苗宜进行中间培育。在小型沙池中培育或在养殖池一侧设置培育区,放养密度 15 只/m 220 只/m 2,并按蟹体重的 100%200%投喂经绞碎的鲜活饲料,经 12 d20 d 培育至期期(个体重 1g3g) ,放入池塘养殖。5.4.7  放养密度根据不同养殖方法和苗种规格确定放养密度。池塘专养的放养密度参见表 1,与对虾、鱼类、贝类混养时,放养密度应相应减少。表 1  放养密度表苗种来源 规格/(只/kg) 放苗密度/(只/hm 2)人工蟹苗 3.61041.610 4 9.01047.510 4中间培育苗 2 800300 4.51043.010 4自然蟹苗 2 800140 5.21043.710 4自然蟹苗 6430 3.01041.510 45.5  养殖管理5.5.1  水质控制45.5.1.1  水质水质符合 NY 5052 要求,最适温度 2027,盐度在 1534,pH 值 7.88.6,溶氧量(DO)5 mg/L 以上,铵态氮( N)0.5mg/L 以下,硫化氢(H 2S)0.1mg/L 以上,4化学需氧量(COD)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5 mg/L 以上;透明度在 30 cm40 cm。5.5.1.2  换水视水质情况,适时换水。前期以添水为主,中、后期适当换水。高温或低温季节应提高塘内水位,暴雨后及时排去上层淡水。5.5.1.3  调控每隔半个月,全池泼洒生石灰 15 mg/L;不定期投放微生态制剂和水质改良剂,改善水质和底质。5.5.2  饲料投喂5.5.2.1  饲料种类为短齿蛤、红肉蓝蛤、寻氏肌蛤、鸭嘴蛤等低值贝类和海捕小杂鱼虾及专用配合饲料,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 GB 13078 和 NY 5072 的要求。5.5.2.2  投饲量不同生长阶段投喂鲜杂鱼虾饲料的参考量见表 2,并根据天气、摄食情况作适当调整,大批蜕壳时要足量投喂。水温低于 15、高于 32时减少投饲量,8以下停止投喂。表 2  不同生长阶段投饲率表生长阶段/期 规格/(只/kg) 日投饲率/% 3.61040.2810 4 200100 2 800300 10050 300140 5030 14030 3015 307 1510 74 105 4 53注:日投饲率为每天投喂的饲料数量占池内蟹总重的百分比。5.5.2.3  投饲地点和时间投喂地点选择在池塘四周的固定滩面上,早晚各投喂一次,傍晚占日总投饲量的70%。5.5.3  雌雄配养9 月份以后梭子蟹进入交配期可起捕部分雄蟹,使雌雄比逐渐减少为 31、51,直至 101。此时收购用于育肥精养的自然蟹,也按此进行雌雄配养。5.5.4  病害防治5.5.4.1  预防措施可采取以下措施:a)干塘清淤消毒;b)放养优质苗种;c)合理投喂优质饲料;d)改善水质和改良底质;5e)定期用生石灰 15 mg/L、漂白粉 /1 mg/L1.5mg/L、二氧化氯 0.5mg/L0.6mg/L 等消毒水体。5.5.4.2  治疗方法发现病害及时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药物使用应符合 NY 5071 要求。5.5.5  防止自残可采取以下措施:a)设置隐蔽物;b)选择同规格蟹苗;c)投喂足量优质饲料;d)保持透明度在 30cm40cm;e)合理控制雌雄比例。5.5.6  日常管理5.5.6.1  巡塘每天凌晨和傍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变化,检查蟹的活动、摄食情况,检修养殖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5.6.2  生长及理化指标测定定期测定蟹的壳宽、壳长、体重等生长指标,测定水温、pH 值、溶氧量(DO )等各项不质指标。5.5.6.3  日常记录建立生长档案,做好日常管理记录。5.5.7  收获5.5.7.1  起捕季节适时起捕雄蟹,一般在 9 月10 月份,雌蟹宜在膏红肉肥时上市。5.5.7.2  起捕方法用流网、蟹笼、放水、干塘等方法。5.5.7.3  暂养有条件的,可将起捕的蟹绑螯足后放入暂养池内待售。5.5.7.4  运输将商品蟹分雌雄、等级,用活水车或在冰水槽中浸泡 3min5min 麻痹后包装运输。6附  录  A(规范性附录)常用清塘药物及使用方法表 A.1  常用清塘药物使用方法渔药名称 用法与用量/(mg/L) 休药期/d 注意事项氧化钙(生石灰)350400 10 不能与漂白粉、有机氯、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混用。漂白粉(有效氯25%) 5080 51. 勿用金属物品盛装。2. 勿与酸、铵盐、生石灰混用。二氧化氯 1 10 1. 勿用金属物品盛装。2. 勿与其他消毒剂混用。茶籽饼 1520 3 粉碎后用水浸泡一昼夜,稀释连渣全池泼洒。注:清塘用药后的废水排放应注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