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5128—2002 无公害食品 肉牛饲养管理准则

上传人:H****r 文档编号:285920 上传时间:2018-04-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YT 5128—2002 无公害食品 肉牛饲养管理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NYT 5128—2002 无公害食品 肉牛饲养管理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NYT 5128—2002 无公害食品 肉牛饲养管理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NY/T 51282002  无公害食品  肉牛饲养管理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肉牛生产中环境、引种和购牛、饲养、防疫、管理、运输、废弃物处理等涉及到肉牛饲养管理的各环节应遵循的准则。本标准适用于生产无公害牛肉的种牛场、种公牛站、胚胎移植中心、商品牛场、隔离场的饲养与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吴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GB 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GB/T 18407.3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产地环境要求GB 18596  畜禽场污染物排放标准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NY 5125  无公害食品  肉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 5126  无公害食品  肉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 5127  无公害食品  肉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种畜禽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肉牛  beef cattle在经济或体形结构上用于生产牛肉的品种(系) 。3.2投入品  input饲养过程中投入的饲料、饲料添加剂、水、疫苗、兽药等物品。3.3净道  non-pollution road牛群周转、场内工作人员行走、场内运送饲料的专用道路。3.4污道  pollution road粪便等废弃物运送出场的道路。3.5牛场废弃物  cattle farm waste2主要包括牛粪、尿、尸体及相关组织、垫料、过期兽药、残余疫苗、一次性使用的畜牧兽医器械及包装物和污水。4  牛场环境与工艺4.1  牛场环境应符合 GB/T 18407.3 要求。4.2  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充分考虑牛场的放牧和饲草、饲料条件。4.3  牛场的布局设计应选择避风和向阳,建在干燥、通风、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点。牛场周围 1 000m 内无大型化工厂、采矿场、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厂、饲料厂、活畜交易市场和畜牧场污染源。牛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 500m以上,牛场周围有围墙(围墙高1.5m )或防疫沟(防疫沟宽2.0m ) ,周围建立绿化隔离带。4.4  饲养区内不应饲养其他经济用途的动物。饲养区外 1000m 内不应饲养偶蹄动物。4.5  牛场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粪便处理区应分开。牛场生产区要布置在管理区主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隔离牛舍、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牛处理区设在生产区主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4.6  场区内道路硬化,裸露地面绿化,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并及时清扫和定期或不定期消毒。4.7  实行按生长阶段进行牛舍结构设计,牛舍布局符合实行分阶段饲养方式的要求。4.8  种牛舍设计应能保温隔热,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和消毒,有便于废弃物排放和处理的设施。4.9  牛场应设有废弃物贮存、处理设施,防止泄露、溢流、恶臭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4.10  牛舍应通风良好,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 NY/T 388 的要求,温度、湿度、气流、光照符合肉牛不同生长阶段要求。5  引种和购牛5.1  引进种牛要严格执行种畜禽管理条例第 7、8、9 条,并按照 GB 16567 进行检疫。5.2  购入牛要在隔离场(区)观察不少于 15 d,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转入生产群。6  饲养投入品6.1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6.1.1  饲料和饲料原料应符合 NY 5127。6.1.2  定期对各种饲料和饲料原料进行采样和化验。各种原料和产品标志清楚,在洁净、干燥、无污染源的储存仓内储存。6.1.3  不应在牛体内埋植或在饲料中添加镇静剂、激素类等违禁药物。6.1.4  使用含抗生素的添加剂时,应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执行休药期。6.2  饮水6.2.1  水质应符合 NY 5027 的要求。6.2.2  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备。6.3  疫苗和使用6.3.1  牛群的防疫应符合 NY 5126 的要求。6.3.2  防疫器械在防疫前后应彻底消毒。6.4  兽药和使用6.4.1  治疗使用药剂时,执行 NY 5125 的规定。6.4.2  肉牛育肥后期使用药物时,应根据 NY 5125 执行休药期。6.4.3  发生疾病的种公牛、种母牛及后备牛必须使用药物治疗时,在治疗期或达不到休药3期的不应作为食用淘汰牛出售。7  卫生消毒7.1  消毒剂选用的消毒剂应符合 NY 5125。7.2  消毒方法7.2.1  喷雾消毒对清洗完毕后的牛舍、带牛环境、牛场道路和周围以及进入场区的车辆等用规定浓度的次氰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煤酚等进行喷雾消毒。7.2.2  浸液消毒用规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或煤酚等的水溶液,洗手、洗工作服或胶靴。7.2.3  紫外线消毒人员入口处设紫外线灯照射至少 5 min。7.2.4  喷洒消毒在牛舍周围、入口、产床和牛床下面撒生石灰、火碱等进行消毒。7.2.5  火焰消毒在牛只经常出入的产房、培育舍等地方用喷灯的火焰依次瞬间喷射消毒。7.2.6  熏蒸消毒用甲醛等对饲喂用具和器械在密闭的室内或容器内进行熏蒸。7.3  消毒制度7.3.1  环境消毒牛舍周围环境每 23 周用 2%火碱或撒生石灰消毒 1 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染地、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 1 次。在牛场、牛舍入口设消毒池,定期更换消毒液。7.3.2  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牛舍要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经紫外线消毒。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应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经紫外线消毒,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7.3.3  牛舍消毒每批牛只调出后,应彻底清扫干净,用水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7.3.4  用具消毒定期对饲喂用具、饲料车等进行消毒。7.3.5  带牛消毒定期进行带牛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8  管理8.1  人员管理8.1.1  牛场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传染病者不者从事饲养工作。8.1.2  场内兽医人员不应对外出诊,配种人员不应对外开展牛的配种工作。8.1.3  场内工作人员不应携带非本场的动物食品入场。8.2  饲养管理8.2.1  不应喂发霉和变质的饲料和饲草。8.2.2  按体重、性别、年龄、强弱分群饲养,观察牛群健康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2.3  保持地面清洁,垫料应定期消毒和更换。保持料槽、水槽及舍内用具洁净。8.2.4  对成年 Z 种公牛、母牛定期浴蹄和修蹄。8.2.5  对所有牛用打耳标等方法编号。48.3  来蚊蝇、灭鼠、驱虫8.3.1  消毒水坑等蚊蝇孽生地,定期喷洒消毒药物,消灭蚊蝇。8.3.2  使用器具和药物灭鼠,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应做无害化处理。8.3.3  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物驱虫,驱虫程序要符合 NY 5125 的要求。9  运输9.1  商品牛运输时,应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根据 GB 16549 检疫,并出具检疫证明。9.2  运输车辆在使用前后要按照 GB 16567 的要求消毒。10  病、死牛处理10.1  牛场不应出售病牛、死牛。10.2  需要处死的病牛,应在指定地点进行扑杀,传染病牛尸体要按照 GB 16548 进行处理。10.3  有使用价值的病牛应隔离饲养、治病、病愈后归群。11  废弃物处理11.1  牛场污染物排放应符合 GB 18596 的要求。12  资料记录12.1  所有记录应准确、可靠、完整。12.2  牛只标记和谱系的育种记录。12.3  发情、配种、妊娠、流产、产犊和产后监护的繁殖记录。12.4  浦乳、断奶、转群的生产记录。12.5  种牛及肥育牛来源、牛号、主要生产性能及销售地记录。12.6  饲料及各种添加剂来源、配方及饲料消耗记录。12.7  防疫、检疫、发病、用药和治疗情况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