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试试题(地理必修).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57293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试试题(地理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中考试试题(地理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中考试试题(地理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试试题(地理必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图(图3),分析回答12题。1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方向在区域问调配的是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A初级产品 B人才和技术 C工业制成品 D廉价劳动力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通过自己的卫星,它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全球范围内的4500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库存、销售量全部盘点一次,为高效的配送系统提供保证。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可以保证任何一家卖场的配送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使它可以维持极少的库存甚至零库存,但可以保证正常销售,节约了大量的储物空间和费用。据此完成34题。3目前,沃尔玛在中国53个城市开设了102家商场。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GIS C.GPS D. WPS4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全球定位技术A. B C. Dxx年9月22日网易探索栏目记者在巴西牧场采访,看到牛群正在伤痕累累的土地上吃草,这里曾是茂密的亚马孙雨林,放牧导致巴西亚马孙流域的森林采伐每年吞噬掉数千平方英里不可替代的林地。据此完成57题:5.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雨林光合作用强烈 生物循环旺盛 生物生长迅速 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 B. C. D.6.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 B. C. D.7.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雨林观光 生态旅游 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A. B. C. D.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89题。8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9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 B C D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根据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据此回答1011题。10.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 ) A.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 禁止开采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11.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A. 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B. 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C. 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D. 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式。据此回答1214题。12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矿产资源丰富A B C D13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14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A长期高强度地棉花种植土地退化B矿产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物酸雨污染D氯氟氢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2527题15图中、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A煤炭、天然气、水电 B石油、天然气、煤炭C天然气、石油、水电D煤炭、石油、天然气16“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17.“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 B、 C、 D、“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1820题。18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A冬小麦和油菜 B春小麦和玉米C水稻和甘蔗 D谷子和青稞19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A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 B不合理的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C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D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十分严重20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B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C“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D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目前,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2123题。21.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是A三江平原 B松嫩平原 C辽河平原 D松辽平原22.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是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大规模国家经营A B C D23.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迁移农业 D混合农业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回答2425题。24图中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ABCD25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回答2627题。26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C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2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城市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城市规模迅速扩大逆城市化现象凸现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ABCD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完成2830题。28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a原料、b市场、c劳动力Ba劳动力、b市场、c原料Ca劳动力、b政策、c原料Da市场、b政策、c交通29三家企业对厂址地点选择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a交通优势、b市场优势、c劳动力价格 Ba技术优势、b劳动者素质、c交通优势Ca劳动力优势、b市场优势、c能源优势 Da技术优势、b交通优势、c政策优势30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是(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 B C D二、判断题(正确的答案填A,错误的答案填B。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31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船被广泛使用后,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系由早期的交通阻隔变成了便利的通道。 32汛期时要对水灾地区进行宏观监控,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 33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34雨林生态的脆弱性表现在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表植物体内,一旦雨林被毁,养分丧失,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35我国煤炭储量丰富,煤炭生产量居世界第一,人均煤炭消费量也居世界第一。 36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37东北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舍饲畜牧业38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能率先发展起来的关键是地理位置优越。 39我国能源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是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首要原因。 40发达国家到我国兴办汽车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有充足、廉价的劳力资源。 三、综合题(每题10分,共30分)41、读我国两个重要的三角洲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1)A图所示三角洲地区:城市 (填代号)是我国最大城市。(1分)本区农业发展不利的气象灾害主要有_、_、_(每空1分)(2)B图所示三角洲地区:B图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在1979-1990年间,该地区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发挥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大力发展 密集型产业;经济迅速发展带动工资水平的提高,导致该地区该资源优势逐渐丧失。通过产业升级, 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2分)(3)比较A图和B图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相同点: (1分);不同点:A图与B图区域相比优势在于:_、_、_。(3分)42、 20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如今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粤北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正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10分)(1)20世纪80年代,香港大量_ 型产业逐渐北移,珠江三角洲成为香港产品的_基地,香港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的优势担当研究开发中心和销售中心的角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2分)(2)结合所学,简述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与转移的趋势。(4分)(3)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主要有哪些区位优势?作为安徽沿江城市带成员之一的马鞍山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吸引产业转移?(4分)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0分)材料一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材料二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产地含油量运输费用(元)生产成本(元/kg)生产方式国产大豆17%0.181.60粗放式进口大豆19%0.161.28集约式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xx年)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面积(Km2)0.310. 210.100.020.070.050.10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Km2)4916587258707044620761754885(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A靠近市场B光热充足C土地肥沃D水源丰富(3)根据材料二判断,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 和 。(4)由于受进口大豆的冲击,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可以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的有_和_。A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 B加大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单产C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D大量施用无机肥,提高土壤肥力(5)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 。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6)通过计算,可以得出黑龙江省的人均谷物产量比江苏省的人均谷物产量 。这种现象也同时存在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它省份。请进一步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高二地理(必修)答案三、综合题41、(10分)(1)(1分)台风、暴雨、洪涝、干旱(伏旱)、春季低温(任3点,每点1分)(2)劳动密集型(1分)高新技术产业(1分)(3)相同点:矿产资源缺乏(能源资源缺乏也可)(1分),优势有:经济腹地广、科技水平高、人才众多、产业基础好。(任3点,每点1分)42、(1)劳动密集(1分)加工(生产) (1分)(2)珠江三角洲地区着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生态工业(和现代服务业)(2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周边地区转移(2分)(3)优势: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1分)地价较低。(1分)措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1分)改善投资环境,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