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标书】2011CB707400-木质纤维素资源高效生物降解转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284586 上传时间:2018-04-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金标书】2011CB707400-木质纤维素资源高效生物降解转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基金标书】2011CB707400-木质纤维素资源高效生物降解转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基金标书】2011CB707400-木质纤维素资源高效生物降解转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名称: 木质纤维素资源高效生物降解转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 曲音波 山东大学起止年限: 2011.1 至 2015.8依托部门: 教育部 山东省科技厅二、预期目标总体目标:提出 3-5 套新的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生物转化液体燃料和化学品的生物炼制技术方案,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队伍,最终为在我国建立大规模利用木质纤维素资源转化液体燃料和大宗化学品的新型工业体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五年预期目标:1)通过阐述植物生物质抗生物降解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建立起改造纤维生物质组成和结构以提高降解效率的理论体系;解析预处理技术对提高纤维生物质降解性的结构基础,提出高效、经济和实用的预处理技术方案;2)研究微生物对天然或预处理后底物的降解机理,特别是纤维素解聚机理、去结晶化途径以及提高纤维素酶的持续化降解能力的途径等,探讨采用现代系统生物技术,从复杂纤维质降解多酶体系中,筛选和发现新的高效、耐逆、适合工业要求的纤维质降解酶类;为降解不同的木质纤维素资源研制出低成本且高效的复合酶系;3)选育适于转化纤维质糖分为平台化合物的微生物,研究其代谢调控机理与机制,指导构建高效代谢工程菌,研究定向转化平台化合物的过程及相关产品的利用途径;进而通过对预处理、产酶、酶解和发酵的反应动力学、工程学和方法论的研究,将预处理技术、生物反应与分离过程耦合起来,提出新的生物炼制技术方案。4)从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转化角度,构建纤维素降解和糖转化利用的数据库,其中包括木质纤维素原料组成与结构特征、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类群与特性、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素酶及复合酶系,新型糖代谢的功能微生物等,建立专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和网站,为实现大规模降解转化木质纤维素资源提供理论、技术和信息支撑。五年的可考核指标: 提出 2-3 种新的高效、低能耗、少抑制物的预处理方案;筛选到 5-10 种新的关键酶或非酶降解因子,构建出高效的纤维素降解酶系,使酶解转化率大于 90%;使吨乙醇用酶成本从 2000 元以上降到 800 元以下;构建出能全糖共利用、表达纤维降解相关酶组分的统合生物加工工程菌株3-5 株,发酵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前述进展,设计出多技术集成、全组分利用、多产品选择、经济上有竞争力的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技术路线 3-5 条;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200 篇以上,包括 SCI 影响因子超过 5 的论文 5-10 篇,总影响因子超过 300;三、研究方案1)学术思路: 以研究植物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对生物降解的抗性屏障及其破解之道为核心,深入研究微生物的多种多样的降解天然纤维的策略,探索人类干预生物降解过程,认识降解产物的复杂性,提高其降解转化效率,实现全部降解糖类的代谢转化,使之转而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可能途径。该学术思想可以用下图简示:2)技术途径: 以植物有效防止微生物及酶降解的抗性屏障为切入点,从宏观(细胞) 、微观(大分子)层次分析纳米级生物催化剂在降解过程效率低下的原因出发,植物的防御屏障 纤维素结晶结构 多种高分子聚集 细胞壁分层构造微生物的破解策略 单酶组分分解反应 游离复合多酶体系 多酶组分协同作用 固定多酶组合构造 生物之间协同作用物理化学措施(预处理技术) 蒸汽爆碎 酸碱处理 有机溶剂 综合法预处理生物学措施 新降解因子发现 酶分子设计改造 复合酶系的重构 微生物代谢工程工程技术措施 单一过程优化 复合过程集成 综合评价标准 精炼方案设计研究可能的物理化学预处理途径,使之有利于纳米级酶分子的作用(扩散、持续性降解与酶分子协同作用) ,同时,加强对微生物降解机理及其多样性、酶系组分协同作用及其合成调控机理的研究,对微生物酶分子和复合酶系进行定向进化或理性改造,加强对纤维降解糖类代谢网络的研究和代谢(进化)工程菌的构建研究,进而将一系列的工程技术手段集成起来,建立起高效的复合生物炼制转化系统。总的技术途径可以用下图表示:天然超分子结构分析抗降解性研究预处理样品结构分析酶解过程构效关系 酶系重构研究降解机理研究代谢工程改造代谢网络分析糖化、发酵工程 技术研究酶系合成调控研究天然植物生物质预处理的木质纤维素材料纤维水解糖过程耦合集成代谢工程菌株纤维降解酶非酶降解因子高效降解酶系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发酵微生物燃料与化学品3) 创新点与特色: (1)提出木质纤维素的抗降解性是生物质难以高效转化的核心问题,从纳米尺度和生物降解角度来研究木质纤维素超分子结构;(2)深入研究生物质的微生物降解的多样性,寻找新的生物降解因子,设计出高效的复合生物催化剂;(3)使用分子生物学改造相关的产酶和发酵微生物,设计和构建工程微生物,实现全糖定向生物转化为生物基产品,并使应用生物转化过程的成本及投资明显降低;(4)完成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生物转化技术的优化、耦合和系统集成,为生物质综合生物炼制产业的建立构建理论和实践基础。课题设置课题 1、植物生物质抗生物降解屏障解析与破解途径探索研究内容:1. 植物纤维类生物质抗降解屏障的定量解析高通量、快速纤维生物质结构和组成分析。利用近红外(NIR)结合 GC-MS细胞壁组份分析等技术建立高通量分析、快速测定生物质结构和化学组成的技术,为明确生物质结构和组成与纤维生物质降解转化之间的关系以及鉴定经分子改良的优良品系提供便捷的分析手段。2. 植物细胞壁生物质特性与降解转化效率的关系建立表征细胞壁超分子组成与结构的方法,测定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转化过程中基本的物理化学限制因子;利用木素酶、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等处理,研究细胞壁超分子结构中不同组分的构效关系;基于木质纤维素超分子结构研究纤维素酶催化过程的定量构效关系,与酶分子催化动力学过程,基于定向进化、定点突变等新技术提高酶组分的活力。3预处理过程中降解屏障的解构过程及其优化研究预处理技术对降解屏障的影响,建立高效打开酶分子通道的可行方案。考察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的底物成分变化(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含量变化)和结构变化(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变化)以及对可降解性能的影响。探讨预处理过程中发酵抑制物的生成动力学。经费比例:15%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山东大学课题负责人:陈洪章学术骨干:赵建、王禄山、邱卫华课题 2、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多样性、新降解因子及相关机理研究内容:1. 结晶纤维素结构解聚的分子机理及相关生物因子的分离鉴定与特征化在生化分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特定菌种或群落的不同酶活组分及非酶组分的组合配比,借助蛋白质组学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定技术,分离鉴定能提高木质纤维素协同酶解活性的关键组分;结合底物超微结构观察及酶分子吸附模拟,深入研究阐述酶分子在木质纤维素高效酶解过程中的作用机制。2. 天然纤维素降解的多样性分析2.1 天然生境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群系分析。2.2 分离新型纤维素降解微生物。2.3 用比较基因组学技术探寻新的降解策略。3. 新纤维素降解酶和降解因子的发现 分析新生物降解因子参与纤维素降解或解聚作用的模式与相关机理。分析特定环境高效酶解体系的多样性与结构组成,从中寻找能促进提高现有酶系催化水解效率的新酶、非酶蛋白质或非蛋白因子,并获得新酶或非酶蛋白因子的克隆表达;在深入研究阐述这些新降解因子在特殊环境中木质纤维素高效酶解过程中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从中筛选和发现新的高效、耐逆、适合工业要求的促纤维质降解因子。经费比例:15%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山东大学课题负责人:董志扬学术骨干:陈冠军、刘巍峰、卢雪梅、倪金 凤课题 3、真菌游离酶系纤维素降解机理、酶系合成调控与高效酶系重构研究内容:1. 真菌纤维素酶合成代谢调控分子机制研究在基本完成了对斜卧青霉原始菌株和抗降解物阻遏的工业高产纤维素酶突变株的全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采用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数字化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荧光差异蛋白表达分析、RNA 沉默、酵母双杂交等先进技术,通过比较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法,鉴定出关键节点基因/蛋白及其在纤维素酶表达调控网络中的位置和功能;并利用高效转化和基因评价体系对候选基因进行快速功能验证和评价,解析哪些基因或通路的改变导致了表型(高产纤维素酶突变、抗降解物阻遏)的变化,从而阐明纤维素酶合成的诱导机制、阻遏机理和高产纤维素酶突变的分子基础,为进一步提高菌株产酶能力和改进酶系组成提供指导。2.真菌木质纤维素降解复合酶各组分间的协同作用构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最佳酶系的组成和比例以及纤维素材料物理化学性质的数据库,为降解不同的木质纤维素资源调制低成本且高效的复合酶系提供理论依据。分离鉴定能提高木质纤维素协同酶解活性的关键组分,构建特定环境高效酶解体系的结构组成及其相互作用模式,提高纤维素酶各组分酶协同水解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纤维素酶水解过程中产物反馈抑制效应。3. 真菌纤维素酶合成代谢调控的改造及纤维素酶系的优化重构选育高分泌表达菌株;结合相关蛋白运输分泌蛋白的转录表达分析,探询纤维素酶的高分泌机制。构建纤维素酶的高效表达新系统,培育高效产酶优良菌种。针对丝状真菌纤维素酶合成代谢关键调控因子,通过嵌合体技术、基因敲除技术、RNA 干扰技术和基因过量表达技术等对真菌纤维素酶表达调控网络进行人工改造,探索真菌纤维素酶整体表达水平提高及纤维素酶各组分酶表达水平的精确调控,重构具有对纤维素高效水解糖化能力的纤维素酶系,优化纤维素酶各组分的结构。经费比例:25%承担单位: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课题负责人:曲音波学术骨干:田朝光、方诩、汪天虹、严兴、 张磊课题 4、细菌酶复合体纤维素降解转化机理和纤维小体的解析、重构研究内容:1. 高温厌氧纤维素降解细菌及纤维小体的筛选和多样性研究1.1 从极端环境中筛选和构建厌氧纤维素降解菌群,建立不可培养微生物筛选手段,发掘高温厌氧纤维素高效降解细菌,结合 16S rRNA 基因分析,研究不可培养微生物的筛选策略;1.2 运用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技术,从高效纤维素降解群落中通过宏基因组分析获取关键基因信息。分析包括不可纯培养细菌在内的高温厌氧纤维素降解细菌群落中纤维素降解相关基因的分布、丰度、可能的协作及进化关系。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结合生理生化验证,研究纤维素降解复合体,尤其是纤维小体的组成及多样性。结合微生物筛选以及酶活力验证,获得新的纤维素降解关键基因及辅助因子。2. 纤维小体的解析、体外重构、性能改良2.1 研究高效纤维素降解菌株的纤维小体的组成成分,分析各成员在空间上的排列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解析酶在空间上的集群与功能上的相互配合对结晶纤维素降解效率的影响。对关键蛋白或复合体进行三维结构解析,从分子水平分析结构与功能关系。2.2 体外重构纤维小体。进一步了解及验证纤维小体的结构、功能及其装配机制,为其性状改良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对纤维小体骨架蛋白进行优化设计、表达;同时利用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纤维小体关键酶进行筛选并重组表达,在此基础上体外构建人工纤维小体,并进行性状鉴定。2.3 对纤维小体进行性能改良:广泛筛选各种互补性酶组分, 在底物特异性、抗逆性、催化活性、功能互补性等方面寻求最佳酶组合,充分发挥纤维小体固有的协同效应。对关键酶进行理性设计或定向进化改造,以期提高对预处理过程产生的抑制物的抗逆性,拓宽底物谱,解除产物抑制,最终提高重构纤维小体的总体木质纤维素降解效率。最后通过设计紧凑型微型纤维小体,降低体外重组纤维小体的难度,以期减少酶生产成本,最终达到实用化。3.纤维小体的合成代谢调控机制及 CBP 乙醇生产技术路线的设计及改造3.1 对中高温产纤维小体模式菌株,包括 C. thermocellum 和 C. cellulolyticum,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分析,比较菌株在含有纤维素或者其它碳源培养基中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蛋白质组分析纤维小体的组成变化,根据这些组学数据,研究嗜热厌氧菌纤维小体在功能上的进化、表达和调控机理。3.2 对模式菌株热纤梭菌(C. thermocellum)LQR1 进行遗传改造,设计高温厌氧细菌混合培养或热纤梭菌超级工程菌产乙醇的 CBP 路线。通过遗传改造,提高纤维小体的质量和数量,敲除产酸代谢途径,通过互补混合培养实现五、六碳糖共代谢,提升整体纤维素降解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对纤维素生物转化过程采取多种物理化学手段进行表征,监测从预处理到发酵完成过程中木质纤维素原料的变化、抑制物及产物的表观曲线,监测纤维小体在发酵过程中组成成分及酶活性的变化,通过代谢流和代谢组学分析,对 CBP 发酵过程进行优化,为实现木质纤维素乙醇产业化奠定基础。4. 基于纤维小体产生菌生物强化的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机理以木质纤维素发酵制氢为目标体系,研究基于中高温产纤维小体梭菌 C. thermocellum 和 C. cellulolyticum 强化的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过程,建立该降解过程与发酵制氢匹配的体系。利用微生物分子生态手段,追踪产纤维小体梭菌在混合培养体系中的动态分布;研究纤维小体与木质纤维素的相互作用;解析纤维小体在木质纤维素转化过程中的功能,从而解析基于纤维小体产生菌生物强化的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及转化的机理。5. 人工菌群设计实现木质纤维素同步糖化产氢以构建木质纤维素高效发酵制氢体系为目标,研究中高温产纤维小体梭菌与产氢菌混合发酵同步糖化产氢过程,揭示菌群间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人工菌群合理设计,实现纤维素降解菌和产氢菌的协同作用,研究人工菌群在糖转化(纤维素、寡糖、二糖、己糖、戊糖) 、中间代谢中产物(甲酸等有机酸)的代谢流相互作用,构建人工菌群代谢网络模型,解析混合菌群的关键代谢调控节点,特别是研究人工菌群中糖代谢对纤维素降解的解抑制及其缓释提高产氢菌产氢得率的机理和方法。经费比例:14%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清华大学课题负责人:崔球学术骨干:邢新会、李福利、宋厚辉课题 5、纤维降解组分高效生物转化的代谢网络调控与改造研究内容:1. 微生物戊糖代谢与转运网络的解析解析相关菌株的戊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功能与作用,解析戊糖运输和代谢机理;考察葡萄糖和戊糖的转运蛋白,并对其各自转运系统进行研究,进一步解析葡萄糖对戊糖利用的抑制作用,研究如何解除抑制的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戊糖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支撑;开展转录组学分析、代谢控制分析和代谢流向分析,研究菌株的代谢途径、代谢节点以及各种调节机制的变化,加深对戊糖代谢调控机理的认识;根据辅酶工程理念,进行分子改造或发酵工程调控,改变辅酶特异性,解决氧化还原不平衡问题;构建高效能的磷酸戊糖途径,使木糖、阿拉伯糖等戊糖代谢的中间产物进入中心代谢途径并向目标代谢产物转化。2. 微生物遗传操作体系的建立根据微生物的遗传特性,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建立或改进其分子操作体系,为菌株的遗传改造提供高效的技术平台。首先,对已成熟的大肠杆菌和酵母遗传操作体系进行改进,根据 Cre/lox 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的特点,建立适用于酵母等工业菌株的位点特异性系统及规范化操作流程,以去除因分子生物学操作引入基因组中的抗性标记基因;进而建立以不同启动强度的启动子为基础的能够不同水平表达目标基因的表达体系;直接在酵母中表达 -葡萄糖苷酶等纤维降解酶系组分。其次,对遗传操作不成熟的放线杆菌、梭菌等,进行遗传体系的探索与建立,为其代谢工程改造提供技术支撑。3. 利用进化或系统生物学技术提高相关工程菌的抗逆性能分析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纤维素原料水解液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及其含量,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经典的微生物选育技术相结合,获得对纤维素水解液中抑制因子的高抗性菌株。利用系统性扰动与高通量的分析技术(如各种组学技术) ,结合代谢网络的定量调控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菌株抗逆性能机制进行研究。4. 大宗化学品生产用代谢工程菌的研究和改造4.1 构建利用纤维降解组分的工程菌,生产大宗平台化合物。选择大肠杆菌、酵母、梭菌、运动单胞菌等作为出发菌株,通过基因操作的手段,运用发酵和代谢工程的技术方法,可控制地生产重要平台化合物。通过对菌体膜运输系统的研究和改造,提高菌体对底物的利用能力,消除二阶段生长现象,使其能够同时利用纤维素水解物中的多种碳源;提高菌体的抗逆及抗不良环境(耐酸和耐抑制物)的能力;以琥珀酸、乙醇等为代表,通过异源表达和代谢阻遏提高菌体合成目标化合物的能力。4.2 建立利用纤维水解全糖组分的系统或者体系,并注重体系的协同效应和高值转化利用。在大肠杆菌、运动发酵单胞菌等菌株中构建以木糖 /阿拉伯糖为唯一碳源的工程菌,并利用工程菌生产乳酸、琥珀酸、聚羟基脂肪酸酯(PHA) 、丁醇、氨基酸、木糖醇等。经费比例:17%承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课题负责人:姜岷学术骨干:祁庆生、鲍晓明、何冰芳、蔡恒、谭海东课题 6、木质纤维素降解转化过程强化的工程学原理与方法研究内容:1. 产酶、酶解和发酵过程特性与优化控制研究1.1 产酶、酶解和发酵的反应动力学研究:以降低能耗为目标,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解析上述反应系统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分层建模方式(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完善纤维质原料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敏感性分析,探讨底物中抑制物浓度、底物酶解性能与发酵性能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由动力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同步糖化发酵过程的控制策略。1.2 非均相酶解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考虑非均相酶解过程的主要特点,包括纤维素原料的特点(结晶度、聚合度、粘度) 、纤维质原料对纤维素酶的吸附(特别是木素对纤维素酶的不可逆失活吸附)等酶解性能与发酵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温度、酶用量、底物浓度控制策略。对不同反应器规模下的发酵过程进行优化和控制。1.3 纤维素降解转化过程放大的基础研究:针对木质纤维素降解转化过程的特点(极限低水用量、极高固体含量、极低纤维素酶用量与发酵营养等) ,研究工业化约束条件下的资源节约型过程集成中的基础理论问题和过程放大方法论;高粘度多相流体系的混合与传递过程的数学模拟、生物转化与代谢过程中酶与细胞状态的定量表征与调控、复杂化学反应与酶反应体系的反应网络动力学模型与过程强化;木质纤维素降解产物的直接分离技术以及其它新型节能型分离技术;木质纤维素全组分的物性数据库构建;基于 Aspen plus 平台上的过程模型化与优化;木质纤维素降解过程全流程集成的 Mini-Plant 评价系统。2. 预处理技术、生物反应与分离过程的耦合和集成系统2.1 适合预处理的物料与联产反应条件:测量底物预处理前后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含量变化、纤维素结晶度、聚合度变化等参数,研究不同预处理条件下发酵抑制物(乙酸、糠醛、5-羟甲基糠醛等)的生成动力学;研究异质性底物降解过程中反应的不均一性;研究酶组分耐酸碱性环境、耐毒性物质的适应机理,对其进行定向进化与理性改造;探索针对特定预处理物料的高效酶组分组合的转化产糖系统;并建立潜在的污染评价体系。2.2 预处理、生化反应和产物分离过程的节能和酶循环利用:为代替传统的高耗能浓缩生物燃料蒸馏法,致力于将有机溶剂和水有效分离的新型材料的基础研究,力图开发省能源、可连续式生产的新型膜分离技术;研究新型酶载体,开发纤维素酶回收技术,通过纤维素酶的再循环利用,降低酶的成本; 2.3 物料的全转化与高值产品的多样化:发展新的过程耦合技术和集成系统;优化预处理-酶解糖化-杂多糖发酵过程,通过高效发酵与代谢流控制产生多种高值化工产品。经费比例:14%承担单位: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课题负责人:鲍杰学术骨干:刘德华、张建安、叶蕊芳、程可可四、年度计划研究内容 预期目标第一年1、研究不同生长期、不同干燥方式、不同产地等对原料细胞壁的生物结构、化学组成的影响。考察不同预处 理条件下木质纤维素原料的成分变化,2、开展特殊环境微生物元基因 组研究,建立纤维素降解酶高通量 筛选平台,对堆肥、热泉等微生物生态群系及糖苷水解酶进行动态分析。3、针对重要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开展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 学研究,探索各酶及蛋白因子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的机制及协同作用。4、研究丝状真菌纤维素酶合成以及分泌过程中的关键因子,鉴定 纤维素酶合成、分泌、修饰的结构基因或 调控基因。5、研究纤维小体结构域的基因聚 类及信息学分析,对代表性类型 进行重组表达;对代表性纤维素降解体系的关键蛋白质成分进行蛋白质组分析;6、利用微生物诱变选育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选育优良的突变菌株或基因工程菌株;对大肠杆菌、酵母等开展系 统分析、代谢控制分析和代谢流向分析,研究菌株的代谢途径、代谢节点以及各种 调节机制的变化,深化对微生物戊糖代 谢调控机理的认识。7、启动产酶发酵、酶水解和乙醇发酵体系的动力学与过程特性研究,木 质纤维素降解转化过程放大的工程学基础研究,预处理体系与生物炼制联产 系统的综合评价。1、建立高通量分析、快速测定生物质结构和化学组成的技术2、构建 2-3 个特殊环境微生物元基因组文库;筛选、发现新的与纤维 素降解相关新基因 10-20 个,克隆 5-10 个不同来源纤维素酶组分酶基因及非酶蛋白因子基因,确定其酶学性质3、完成木霉、哈氏嗜纤维菌等不同纤维素酶诱导和抑制条件下差异表达谱的分析;发现 2-3 个丝状真菌 纤维素酶合成、修饰、分泌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4、获得高温厌氧纤维素高效降解 细菌 15 株,建立不可培养微生物的 筛选策略。5、构建 Cohesin 和 Dockerin 的重组表达体系,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确定代表性纤维素降解体系的关键成分;6、解析基于纤维小体产生菌生物 强化的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机理, 实现汽爆秸秆的高效水解,得糖率达到 80%以上;7、建立并改进适用于相关微生物的方便实用的多套遗传操作体系;选育多株抗逆性良好、戊糖代谢能力较强 的突变菌株或基因工程菌株;8、构建纤维质原料的产酶发酵、同步糖化发酵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完成不同预处理条件下发酵抑制物的生成动力学。发表论文 35-40 篇,专著 1-2 本。申请专利 5 项左右。研究内容 预 期目标第二年1、测定纤维素的超微结构与整体 结构性质;利用纤维素晶体结构数据,构建寡糖、纤维素微纤丝及其聚集体的 结构模型。2、采用 HPLC、质谱等分析手段,定性分析不同预处理条件下木质纤维素原料抑制物生成种类。3、继续进行元基因组文库纤维 素酶高通量筛选,对新发现的纤维 素降解酶进行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分析。 进行纤维素酶持续性催化的热力学/动态 学过程和非酶因子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的纤维素降解复合体( 纤维小体)中新的酶组分进行纯化、鉴 定。解析纤维小体的酶空间集群排列;进行脚架蛋白的设计及制备;4、分析不同株系丝状真菌、好氧细菌、厌氧细菌纤维素降解相关基因在不同诱导和阻遏条件下、不同时期表达水平和动态变化,考察差异基因对纤维 素酶合成的影响,系统阐述多种不同生物的 纤维素降解策略。5、分别建立中高温/中温解纤维梭菌强化的木质纤维素高效降解汽爆玉米秸秆工艺;选择与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生长条件匹配的高效产氢菌株;研究各种产氢菌株的特性,优化其培养基及培养工 艺条件;混合培养产氢菌株与产纤维小体梭菌,研究各组合菌株的协同度。6、对能够利用戊糖的菌株(重 组酵母、丙酮丁醇梭菌、芽孢杆菌等),考察其相关耐受性( 相关毒素、产物) ,对其抗逆性能机制进行研究;针对不同产品, 结合代谢网络分析,剖析菌体生长 与主产物抑制的关键因子;考察菌株利用纤维水解糖液代谢合成重要平台化合物的性能。7、继续产酶发酵、酶水解和乙醇发酵体系的动力学与过程特性研究,非均相酶解与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木 质纤维素降解转化过程放大的工程学基础研究, 预处理体系与生物炼制联产系统综合评价。1、阐明木质纤维素原料的微纤丝 与其它主要结构成分(木素和非纤维素类的多糖)的相互关系;揭示生物质在各种条件预处理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规律;2、筛选到纤维素酶新基因 10-30 个;确定 3-5 个影响纤维素酶高效表达 调控新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揭示其参与纤维素酶合成代谢调控分子机制;发现 2-3 个丝状真菌纤维素酶合成、修饰、分泌过程中受不同诱导条件调控的关键新基因;获得 1-2 种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复合 酶系。3、获得特定菌株降解纤维素的最佳条件及作用范围,发现新的酶组 分并阐述其降解性质;获得热纤梭菌不同碳源的转录谱,以及一些纤维小体表达 调控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初步阐明其调控机理。4、建立 CBH 催化纤维素降解动力学/动态学模型,获得不同 Dokerin 及Cohesin 的亲和力数据,分析各功能酶组分的空间排列样式,设计出数种微型脚架蛋白并重组制备;5、建立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过 程与发酵匹配的体系,初步揭示协 同作用机理;选育得到多株对纤维水解液中抑制因子具有高抗性的菌株,并解析其抗逆机制;选育得到多株能够利用纤维水解液代谢合成重要平台化合物的菌株,完成对菌株生长和主产物抑制因子的研究。6、完成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底物抑制物浓度、底物酶解性能与发酵性能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完成对纤维质原料的本征参数以及对纤维素酶的吸附特性等与过程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完成工程冷模实验手段对过程的混合与传递特性的研究,提出过程放大基本准 测;完成异质性底物降解过程中反应的不均一性;完成构建木质纤维素全组分的物性数据库。发表论文 35-45 篇,专著 1-2 本。专利 5 项左右。研究内容 预 期目标第三年1、基于木质纤维素超分子结构研究 纤维素酶催化过程的定量构效关系, 结合酶分子催化动力学过程分析,分析不同微 纤丝组成的超分子空间屏障及限速步骤,为定向进化/理性改造奠定理论 基础。2、利用表面分析技术、红外光谱等技术手段,考察预处理对木质纤维 素原料细胞壁组织结构中纤维素、半纤维 素及木质素等主要物质之间的化学键类型及空间构型等的影响。3、对获得纤维素酶新基因进行定向 进化改造,将其在纤维素酶生产 菌株中进行高效表达,分析基因工程菌所产纤维素酶对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的提高。3、通过对纤维素酶生产菌株合成代 谢途径分子改造,优化纤维素酶 各组分及非酶因子组成结构,挖掘影响丝 状真菌纤维素酶合成、修饰、分泌效率的调控蛋白或基因,探索丝状真菌纤维素酶 的高效分泌机制,阐明各种蛋白质组分协 同效应的作用机制。4、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结合生理生化验证,研究筛选得到的纤维 小体的组成及多样性,解析关键蛋白的结 构, 组装人工纤维小体。5、建立产纤维小体梭菌与产氢 菌混合发酵体系,研究同步糖化产氢过 程的相互作用机制,解析产纤维小体梭菌 强化木质纤维素降解过程。6、解析戊糖代谢机理和抗逆性代 谢,利用转录组学和代谢流向技术分析菌株性状改变的机制和代谢节点,并 进行辅酶工程的初步研究;建立利用纤维水解全糖组分的系统或者体系,并注重体系的 协同效应和高效转化。7、继续产酶发酵、酶水解和乙醇发酵体系的动力学与过程特性研究,非均相 酶解与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木 质纤维素降解转化过程放大的工程学基础研究, 预处理体系与生物炼制联产系统的综合评价,预处理、同步糖化与发酵和产 物分离过程的节能和酶再生利用。1、阐明不同预处理对原料细胞壁生物结构的影响规律,并建立相关的原料 结构屏障解聚模型; 2、筛选获得纤维素酶新基因 20-30 个,确定其酶学性质,阐明 3-5 种重要酶的生物学功能;筛选出 2-3 中有效提高木 质纤维素水解效率的协同因子,获 得 1-2 个经过理性改造/定向进化后特性改善的 纤维素酶,发现 2-3 个影响丝状真菌纤维素酶合成、修饰、分泌的新基因。3、阐明从环境分离到的高温 厌氧纤维素降解细菌在利用不同底物时的纤维素酶表达差异,解析 1 到 2 个关 键蛋白或复合体的三维结构;制备得到关键纤维小体亚基,构建得到有活性的人工 纤维小体;4、获得 1-2 株高产纤维小体的突变菌株,获得高产纤维小体的最优发 酵条件;人工构建同步糖化产氢菌群, 实现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的同步糖化产氢, 氢气得率达到 1.5mol 氢气/mol 已糖以上。5、选育得到多株高效利用纤维 水解全糖组分的菌株,并解析其代谢 机制;解析不同发酵策略引起微生物胞内辅酶水平变化的分子机制及其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建立多套纤维水解全糖组分转化利用的系统,分析菌体生长与产 物代谢合成的瓶颈。6、完成动力学模型的理论分析以及同步糖化发酵过程的控制策略;完成针对特定预处理物料的高效酶组分组合的转化产糖系统;完成高粘度多相流体系的混合与传递过程的数学模拟、生物 转化与代谢过程中酶与细胞状态的定量表征与调控;完成同步糖化与发酵过程中酶与细胞对酸碱性环境和有毒性物质的适应机理,并完成对其进行定向驯化与改造;完成以工程手段降低预处理过程的蒸汽能耗、同步糖化与发酵过程的机械能耗和乙醇精馏过程能耗目标发表 SCI 论文 35-45 篇;申请发明专利 5-8 项 。研究内容 预 期目标第四年1、阐明纤维素降解过程中的分子 动态行为与能量转化规律,纤维素晶 态的能量分布和结构特征对高级结构的影响。分析不同预处理方式下影响原料酶解和发酵性能抑制物关键因子的成分、种 类,并确定其临界含量。2、建立难培养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从瘤胃、白蚁后肠中分离新型高效降解 纤维素的微生物,构建新型高效 纤维素降解微生物基因组文库,筛选新的 纤维素降解酶, 对已筛选到非酶新降解因子 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3、探讨斜卧青霉纤维素酶合成、修饰、分泌过程中多个关键基因的相互影响。利用定向进化、定点突变等技术 构建各种突变株,考察其纤维素酶生产能力的差异。将具备协同作用的蛋白(酶)在丝状真菌中进行异源表达,考察重构后复合酶系的水解效率,并通过调节不同蛋白 组分的比例,进一步优化复合酶系的水解效率。5、对纤维小体关键功能酶的性能 进行优化改造,改善底物谱、抗逆性及催化效率。研究梭菌混合发酵产乙醇体系,筛选及优化混和培养菌株;研究人工菌群在糖转化、中间代谢的代谢流相互作用,构建人工菌群代谢网络模型,解析混合菌群的关键代谢调控节点,研究人工菌群中糖代谢对纤维素降解的解抑制及其缓释提高产氢菌产氢得率的机理和方法。6、考察菌株代谢流量及代谢网 络动态变化规律,剖析选育过程中目的 产物发酵关键代谢网络的变化与调控规律, 选育获得生产性状优良的菌株;解决氧化还原不平衡问题,优化代谢途径。7、开展非均相酶解与发酵过程的 优化控制,木质纤维素降解转化过 程放大的工程学基础研究,预处理体系与生物 炼制联产系统的综合评价,预处理、同步糖化与发酵和产物分离过程的节能和酶再生利用,物料的全转化与高值产品的多 样化1、定义出木质纤维素初级结构,阐明不同纤维素晶态的能量分布以及该层次的结构特征对高一级结构的影响;归纳出预处理影响原料酶解效率的关键因子。2、从瘤胃、白蚁肠道、热泉分离难培养纤维素高效降解微生物 2-3 个,建立 2-3 个纤维素高效降解微生物的基因组文库, 筛选获得纤维素酶新基因 20-30 个,鉴定出 1-2 个相关功能非酶新降解因子,并阐明其生物学功能。3、构建丝状真菌中调控纤维素 酶合成、修饰、分泌过程的代谢网络图。解析斜卧青霉纤维素酶合成的诱导或阻遏分子机制。从分子机理角度提出构建丝状真菌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方法。构建各种 纤维素酶分子可调控表达的突变株, 获得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水解复合酶活性进一步提高的新重组复合酶系。4、获得性能改良的纤维小体亚 基;获得能够与 C.thermocellum 共培养 进行纤维素乙醇发酵的优化菌株;构建人工菌群代谢网络模型,阐释异菌间代 谢流相互作用规律; 5、解除关键抑制因子对菌体生 长与产物代谢合成的抑制,提高菌体的生 产性能;建立基于辅酶调控的重要平台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策略。6、完成对温度、酶用量、底物浓度等参数的调控对过程进行优化控制,并在不同反应器规模下对优化控制策略进行测试;完成复杂化学反应与酶反应体系的反应网络动力学模型,实现过程的 强化和放大过程的有效调控。完成对基于 Aspen plus 平台上的生物炼制全转化 过程模型化与优化;完成新型分离材料和方法研究,开发节能、连续式的新型分离技 术;建立完整的微型全过程集成平台和测试实例。发表 SCI 论文 35-45 篇;申请发明专利 5-8 项 。研究内容 预 期目标第五年1、构建纤维素超分子结构与木 质纤维素原料生物解聚的定量构效关系,并基于定向进化、定点突变等新技术 提高酶组分的活力;并探讨预处理过程中发酵抑制物的生成动力学,建立针对不同 发酵菌种和产品的预处理抑制物去除方法;2、对不同预处理方式(包括组 合预处理方式)进行经济成本分析,及其 综合评价;3、研究分析纤维素酶持续性催化 结晶纤维素的动态学,开展纤维素 酶合成生物学研究,人工组合纤维素酶系的研究,对已筛选到新纤维素酶进行多样性和催化特性深入分析;探索研究哈氏嗜纤维菌参与木霉纤维素酶对结晶纤维素降解的协同作用。4、构建丝状真菌可生产新型复合 酶系的纤维素酶高产基因工程菌,并 优化它们的纤维素酶生产工艺。构建评 价新复合酶系对不同天然底物的水解效率。5、挖掘新的纤维素降解辅助因子,分析其在降解纤维素过程中的作用及对不同底物降解促进机制;针对不同底物优化最小人工纤维小体,并进行大 规模制备。6、进行 CBP 发酵产乙醇的工艺优化;设计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制氢反应器,进行高效人工菌群的反应器运行实验,对反应器参数调控及反应器系统进行优化;7、在已获得优良生产菌株的基 础上,以纤维水解全糖组分为原料, 综合利用氧化还原电位调节等发酵调控手段, 进一步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和生产强度;在此基础上,建立能直接利用纤维素水解液中全部糖类来发酵生产目的产品(乙醇、丁醇、丁二酸、PHA 、乳酸等)的生 产 体系。7、完成预处理体系与生物炼制 联产系统的综合评价,预处理、同步糖化与发酵和产物分离过程的节能和酶再生利用,物料的全转化与高值产品的多样化。1、建立不同预处理方式下的抑制物生成动力学;提出 2-3 种新的高效、低能耗、少抑制物的预处理方案;2、建立含 80-100 个不同来源、不同催化特性的纤维素酶酶库,获得 3 株新的降解效率高的纤维素酶产生菌株, 获得降解效率高的人工组合纤维素酶系;3、构建出高产高效纤维素降解 酶系的基因工程菌 2-3 株,使酶解转化率大于90%。吨乙醇用酶成本从 2000 元以上降到 800 元以下。4、阐明复杂纤维素降解体系中不同 组分的协同作用机制;获得 2 到 3 种针对不同底物优化的最小人工纤维小体,并 实现制备放大,使纤维素酶解转化率大于90%;获 得 C.thermocellum 的 CBP 纤维素乙醇发酵的最优条件,吨乙醇 酶解成本降低 50。5、构建出同步糖化发酵制氢反 应器系统, 实现其快速启动及稳定运行 ,最终氢得率 2mol 氢气/mol 已糖以上;6、获得能直接利用纤维素水解液中全部糖类来发酵生产液体燃料和大宗化学品(乙醇、琥珀酸、乳酸、聚羟基丁酸等)的抗逆代谢工程菌株 3-5 株,并建立高效的生产体系,为生物炼制技 术产业化奠定基础。7、建立木质纤维素降解过程全流程生物炼制微型工厂(Mini-Plant) 评 价系统,对成本、能耗、废弃物排放的潜在 污染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8、完成新型酶或细胞载体研究,开发基于统合生物工艺(CBP)的纤维素酶再生技术,实现纤维素酶的再生利用。实现纤维质原料的全转化和多种高值化学品的生物炼制新工艺。发表 SCI 论文 35-45 篇;申请发明专利 5-8 项 。一、研究内容围绕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1)纤维素类生物质是如何抗生物降解的:抗生物降解的多层次屏障包括纤维素的结晶结构、纤维素与半纤维素和木素组合形成的异质高聚物、复杂的细胞壁多层结构等。从生物降解转化的角度,来深入研究这一系列抗降解屏障的特性,寻求破解之道,是实现生物质高效转化的基础。(2)微生物是如何攻击植物的抗降解屏障的:在长期自然进化中,微生物形成了攻击植物生物质抗降解屏障的多酶组分系统代谢策略。深入研究微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机理、多样性以及酶系合成调控,特别是其攻击纤维素结晶结构的途径,解析降解所需复杂酶系的组成和合成调控,是提高生物催化剂效率的前提。(3)破解抗性屏障和提高转化效率的可能途径;分子和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为生物系统的定向设计与改造提供了可能。通过设计和改造微生物及其降解和转化酶系,开展过程导向的酶分子优化改造,结合相关化工技术的研究,探讨利用生物技术和物理、化学手段破解抗降解屏障的新途径,有望集成和设计出新的环境友好、效益可行的生物炼制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