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5457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统练试题一、基础知识(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憎(zng)恨 曝(p)晒 纤(qin)巧 不屈不挠(no)B喑(yn)哑 摭(zh)拾 戕(qing)害 深陷泥淖(no)C啮(ni)噬 模(m)样 黏(nin)合 锲(q)而不舍D怪癖(p) 恣(z)意 躯壳(k) 四肢百骸(hi)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朝代,经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危胁与侵略。B苏洵的六国论行文纵横姿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绝铁,语言朴素简劲。C杜牧充分发挥了赋的文体的特点,别具匠心地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D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大盛于宋。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 牌;结构上大多分上下两阙。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当我们的事业遇到前行道路上的障碍时,就算他人有可谴责之处,一味地怨天尤人也是于事无补的。B面对他人的不情之请,我们不能无原则地通盘接受,要有自己的主见。C成都馆内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个走在玻璃地板上的人,都被下面的成都综合交通规划图吸引,纷纷驻足观看。D每当上午第五节课的时候,我的肚子里就开始大唱空城计,特别希望放学的音乐快快响起。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观察景物并不是单纯地看,而要把自己融到景物里去,把认知和情感也一并融进去,以获得对景物的深入理解,进而获得新鲜的感受和印象。 B历史文化村落的开发要注重规划与建设,按照“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村居。 C西博会作为杭州会展业发展的龙头、招商引资的平台,全面整合杭州的自然、历史、文化、产业等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杭州经济的发展。 D我们要通过研读世界文学提升自己的修养,其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并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现代派诗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废名等。其中戴望舒被叶圣陶称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 个新的纪元”,也因此得到“雨巷诗人”的称号。 B杜牧,字牧之,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他的阿房宫赋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在结尾部分议论,寄托了讽喻之意。 C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带有明显的生态忧患意识和更多的理性思考。D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以廉颇自况,抒发自己老当益壮,仍不忘为北宋效力的壮志。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非能水也(游水)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 士大夫之族(类)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而绝江河(横渡) 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今之众人(许多人) 7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8找出与其它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2分)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9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 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师而学则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 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 假于物”。 10.翻译(共7分)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2分)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分)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第1112题(5分)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11.你认为这首词上片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2分) 12.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3分) (三)古诗文默写(任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13(1) , ,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 ,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3)廊腰缦回,_;各抱地势,_。 (杜牧阿房宫赋)(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_ _ , _ 。 (杜牧阿房宫赋)(5) ,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_,谈笑间、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元嘉草草,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三、现代文阅读(19分)(一)阅读下面课文节选,回答1415题。(6分)想北平(节选)老舍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象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14. 选文第一段,为什么前面说“花草”,后面却说“草花儿?”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15. 第二段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隐南山后写下的著名诗句,划线句是选入课文时 删掉的。作者为什么想把陶渊明的诗句变个字?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1619题。(13分) 一块地的怀念 刘静峰 一块地,永远不会闲着。你种它,它就长庄稼;你不种它,它除了庄稼什么都长。 那时这块地就是庄稼地。一年四季,这块地都很忙。春雨潇潇,滋润着田野。麦子拔节,分蘖,开始变得稠密。阳光下的麦田如碧绿的地毯。微风吹送,丝绒般的奢华。眼见得麦子抽穗,由绿而黄,然后金黄遍野,麦浪滚滚。田野里都是沸腾的声响和味道。麦子伫立成军阵,如威武雄壮的秦俑,马踏黄土,浩荡而来。 庄稼的色彩就是大地的色彩。麦子在轰隆的机器声里完成了生命。这块地的庄稼也会接茬长,没有间断。玉米的小苗躲在土窝里,只露两片叶芽,张开的手掌,如祈祷的仪式。玉米此时应该是个女巫,念动的是大地的咒语,立的草睡的草能听见,爬的虫飞的虫也能听见。这些田野里以及田野以外的事物都会听从这咒语的召唤。 我在这片田野行走,遇到的是庄稼的事。庄稼的事情让人有成就感。比如看到麦子灌到麻袋里,玉米装进篓子里。甚至瓜秧上开了一朵花,结了一个瓜纽,人的心都抹了蜜似的甜。那是大地的成果,大地的孩子,也是庄稼人的孩子。我能呼吸到来自庄稼身上的热烈蒸腾的气息,这种炙烤的热力让我迷醉。 这样的美感,持续了几年。我从中获得了很多快乐。四季变换的色彩,收获的场景,生长的美丽,都在我的内心珍藏。我触摸着庄稼,融入它们的生长,繁衍;也悸动于生命的腾跃,奔跑和飞翔。这里每时每刻都是童年的境界,无邪,天真,纯洁。 这块地每年的庄稼,如果用经济的眼光去看,价值不会太高。虽然它装点了一块地,但人怎么能容许一块地长在城市里呢? 这块地被很多眼睛盯着。它是这个城市内部唯一一块还长庄稼的土地。价格也因为处在城市内部的地界而急剧飙升。你争我夺,胜者为王。终于,今年的春天,麦苗没有来得及返青。这块地插上五彩的旗帜,迎来一批钢铁战士的光临。然后,麦子惨遭蹂躏,土地的肌肤被划开,深入腹地。土地不再柔软,不再温和,它有了钢铁的骨骼,冷硬的身躯。许多可能存活的生命被挤压到无人知晓的去处。 于是,今年的田野不是田野,今年的田野没有庄稼。这里只有尚未建成的楼房,轰鸣的吊车,来往的运输车,飞扬的尘土。还有翻起的土丘,土丘上覆盖的野草。熟土被生土覆盖,乱石趁机浮上表面。许多不知名字的野草,在土丘上长得蓬蓬勃勃。整块土地失去原来村庄具有的纯净无瑕的植物气息,到处弥漫着失序和放荡的味道。玉米秸秆成为这块地最后的记忆,此后这里只有丛立的高楼。一切大地拥有的丰富韵味都逐渐消失,只有单调的尘世喧嚣盈耳。没有建筑的地方,是野草的乐园。庄稼依靠人力与野草争锋,庄稼没有败过。没有了庄稼,野草开始肆意扩张。高高低低的土丘上,野草安营扎寨,野蛮地殖民。 这块地最终的归宿,就是一片巨资搭建的楼台。它将永远失去曾经的丰富性和可以觉察的活力。一块地,一旦失去了庄稼,它的的本性就消泯了。我每天还是要走过这块地。我经过这块地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庄稼。想到庄稼,我才感觉到土地的生机。我的心里,都是对这块庄稼地的怀念,怀念一块长满各种各样庄稼的地消失。尽管我的怀念无人知晓,或者不一定有什么价值。16文中“一块地,一旦失去了庄稼,它的本性就消泯了”,“本性”的含义是什么?(10字内)(2分)17文章题为“一块地的怀念”,这块地带给了作者哪些怀念,请分条概括。(3分)18. 试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第6节在文中的作用。(4分)19请探究文章结尾处“尽管我的怀念无人知晓,或者不一定有什么价值”这句话所蕴涵的思想情感。(4分)四、语言文字运用(5分)20. 按照例句,另选两个意象进行仿写。(2分)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_,_;_,_ 。21某班学生在讨论“说不尽的贾宝玉”时,从不同角度简要地阐述了他们对贾宝玉的认识。 请你将其整合为个长句,可以适当增删词语。(3分) 贾宝玉是个贵族公子。 贾宝玉生活在充满矛盾的封建大家庭。 叛逆精神是贾宝玉的性格特征。 曹雪芹写红楼梦是为了揭示贾府的衰亡史和罪恶史。 贾宝玉是封建伦理的孤独的反抗者。 整合的长句:_五、作文(4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罗斯金: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2)歌德: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3)当前不少媒介,无论电影、电视,还是网络、报刊等都有一种低俗化倾向。不少文化人,他们仅仅将文化当作一种消遣娱乐。于是,人们在武侠、言情、八卦、野史、演义等低俗与搞笑中消磨了斗志,侵蚀了灵魂,从而解构(意为消解、消除)了仅有的文化储存。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不得抄袭、套作。台州中学xx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统练参考答案高一 语文一、基础知识(共10分,每小题2分)1B (A纤xin 巧 C 模m 样 锲qi 而不舍 D恣z 意 躯壳qio )2C (A项“危胁”应为“威胁”;B项“姿肆”应为“恣肆”,“斩钉绝铁”应为“斩钉截铁”; D项应为“两阕”)3B (怨天尤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 不情之请:指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自谦之词。)/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空城计:比喻掩饰自己的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分不在;指肚子饿了。)4C(A项语序不当,应为“获得新鲜的感受和印象,进而获得对景物的深入理解”。/ B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打造优美人居环境”后面加上“的整体思路”。 / D项句式杂糅,“其目的”“是为了”取其一即可。)5.D(南宋)二、古代诗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分)6.D (众人:一般人)7.B 连词,表转折(A代词,这些/助词,取独 C代词,书/代词,士大夫 D句末语气词/句中表停顿 )8.A 判断句(其余句子为状语后置句,主要考查“于”的用法)9.C( 劝学一文主要论证了学习的意义以及学习的方法和态度)10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远处的人能够看见。(2分)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2分)那些教育儿童的老师,教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学会停顿断句的,并非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的老师。(3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第1112题(5分)11.开放性题目,只要能够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有理有据则可。(2分)示例: 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的树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墙外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地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荷映水,散发着幽微的清香。 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明”“隐”,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形象活泼。动静结合,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 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乱蝉”描写雨后蝉的呜叫;“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此外,还可以从炼字、修辞、寓情于景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有理有据则可)12. 词中的景物都是“昨夜三更雨”后作者乘凉爽出游时的所见所闻,从表面看,这两句似乎是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得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词语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意情绪。(意思对即可3分)(三)诗文默写(任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13.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檐牙高啄 钩心斗角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6)羽扇纶巾 强虏灰飞烟灭 (7)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三、现代文阅读(19分)(一)14.花草偏重于花,价格稍贵;草花儿偏重于草,价格便宜。这样说更表达了对北平物产的喜爱,作者的 对北平平民生活的眷恋。15.北平是属于北方地区,写“北”应更贴切些。而“西”或“北”更多的是加入了自己的感情。从作者 的角度看应该也是很欣赏贴近自然地生活,但不完完全全是陶渊明的隐居的思想,在社会背景以及个 人经历来看也充斥了对北平自然清新生活的向往(二)16. 丰富性、(可觉察的)活力(2分)17. 怀念土地上庄稼的生机勃发。怀念土地上庄稼的丰富色彩。怀念土地上庄稼收获的场景。怀念土地带给人的快乐及天真无邪的童年境界。(写出三点即可。每点1分)18. 内容上,点明了这块地不被容许长在城市的原因土地的经济价值不高。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前文对土地饱含赞美的描写,过渡到下文对它惨遭蹂躏的描写,引发自己的慨叹及忧虑。(4分)19. 体现自己对“土地”执著的热爱,不会因社会的某些原因而有所改变。体现作者在城市建设大背景下,对土地命运的无奈与忧虑。是对当今许多人用经济利益来衡量土地价值的一种否定。(一点2分,两点4分,要结合文本。写到两点即可。)四、语言文字运用(5分)20. 答案示例: 之一: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之二: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21. 答案示例:贾宝玉是曹雪芹为揭示贾府的衰亡史和罪恶史所写的红楼梦中生活在充满矛盾的封建 大家庭里的具有叛逆精神的孤独地反抗着封建伦理的贵族公子。五、作文(40分) 参考高考作文阅卷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