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预测密卷(新课标II卷)理综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4396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预测密卷(新课标II卷)理综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考预测密卷(新课标II卷)理综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高考预测密卷(新课标II卷)理综生物试卷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预测密卷(新课标II卷)理综生物试卷 含解析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 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内均无效。5.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Cu 64 Ba 137 P 31 B 10.8 Cu 64 Fe 56 Co 59 选择题 共21小题,共126分1、 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糖核苷酸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之一B核糖体是有细胞生物共有的细胞器,此外、在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分布C细胞核中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核糖体RNA可以决定多肽链中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2、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使突触后膜电位差增加C氨基丁酸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突触前膜D局麻药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一致,均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3、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B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脱落酸含量比较多C顶端优势与茎的背地性均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4、图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农作物秸秆多级利用图,请据图选出不正确的选项( )A、此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优越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使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分解者中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B、我国明令禁止焚烧秸秆,提倡“秸秆的多级利用”,这一举措能够大大地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图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食用菌和蚯蚓D、此图秸秆共进行了三级的分级利用,为能更加充分地利用秸秆中的能量,级数应该越多越好5下列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选择的技术(方法),不恰当的是()A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肝脏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用18O标记H2O,证明H2O在光合作用中的去向C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确认染色体变异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杏鼠的种群密度6、某动物毛色的黄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根据下列杂交组合结果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杂交组合亲本类型子代雌雄甲黄色()黄色()黄238黄230乙黄色()黑色()黄111,黑110黄112,黑113丙乙组的黄色F1自交黄358,黑121黄243,黑119A不能推测甲组亲本组合的基因型 B乙组黄色亲本为杂合子,黑色亲本为纯合子C丙组的子代中导致雌雄中黄与黑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含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 D致死基因是显性基因,雄性激素促使其表达29、(10分)改变光照强度,对甲乙两种植物的相关生理过程进行了测定,得到了下表数据(光照强度的单位为千勒克斯,CO2的吸收和释放速度的单位不作要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千勒克斯)光饱和时的光照强度(千勒克斯)光饱和时植物吸收CO2的速度黑暗条件下CO2释放的速度甲植物131810乙植物383015快(1)当光照强度3千勒克斯时,叶片释放氧气的速度甲比乙 当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叶绿体产生氧气的速度甲比乙 (2)上图2所示装置可以测定一些生理活动强度,回答相关问题(仅考虑以葡萄糖为呼吸作用底物):若甲烧杯中为酵母菌培养液,乙烧杯中为 溶液,若液滴会向左移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代表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强度若甲烧杯中为酵母菌培养液,乙烧杯中为清水,若液滴会向右移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以代表酵母菌 的强度若甲烧杯中为小球藻培养液,乙烧杯中为CO2缓冲溶液,装置置于一定的光照强下,若液滴向右移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以代表小球藻 的强度若甲烧杯中为小球藻培养液,乙烧杯中为CO2缓冲溶液,装置置于黑暗中,则液滴会向左移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以代表小球藻 的强度30、(8分)图为某同学“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为器官或细胞,为激素)请据图回答:(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会有一个短暂的延迟,这个延迟叫做突触延搁(2)分泌激素的主要细胞是 (3)图中体现反馈调节途径的是 (用图中数字、字母或文字和箭头表示)(4)相同饮水量的情况下,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尿液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31、(8分)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麋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麋鹿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下表:年份198719881989199019911992出生率/%17.927.329.622.724.930.2存活数/只4454667896122(1)麋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发生上表所示变化,xx年起大丰麋鹿保护区进行了麋鹿野生放归,多年后,保护区中的麋鹿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麋鹿种群中性别比例将逐渐接近1:1(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扩大糜鹿种群比扩大东北虎等猫科濒危动物种群更容易,其原因是 (3)由于麋鹿种群对植被的采食与践踏,造成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如大多数沼泽植物逐渐消失,某些植物数量有所增加等,这将引起保护区内的生物群落发生 ,观察发现,麋鹿能通过嗅别尿液气味来寻找同伴,这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功能? 32、(13分)果蝇是很好的遗传学研究材料,下表表示6个品系的果蝇(都是纯种)的性状和携带这些基因的染色体,品系一都只有一个性状是隐性性状,其他性状都正常请回答:品系性状野生型残翅黑体白眼棕眼紫红眼染色体(a基因)X(b基因)(1)用15N对果蝇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不考虑交叉互换)这一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2)若要研究伴性遗传,应选择表中 品系之间进行交配最为恰当;若考虑两对性状遗传,选择和之间进行交配 (填“能”或“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让系统与系统(两个系统中的雌雄个体数都相等)之间交配,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可能有 (写具体基因型),如果F1各系统果蝇的生存能力相同,自由交配,计算F2中野生型雌性的比值(4)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果蝇中的号染色体只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缺失两条致死已知果蝇有眼(C)对无眼(c)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现有一果蝇种群,其组成为染色体正常的有眼、染色体正常的无眼、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各多只,显性纯合子、杂合子混在一起现将多只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与染色体正常的无眼果蝇交配,产生子代若 ,则说明无眼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若 ,则说明无眼基因不位于号染色体上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多答则每学科按所答的第一题评分。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办公和学习产生大量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人类正努力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能源乙醇下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工作流程,请回答相关问题:(1)自然界中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 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培养在以 为碳源,并加入 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 的菌落(2)分解废纸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3)根据测定结果,环节常选择毛霉,则中获得的酶是 该酶至少包括三个组分 (4)纸张加工过程中,有时要加入一些由植物芳香油制成的香精,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 等(至少写出2种);也可以用植物色素使纸张着色,根据植物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可以考虑使用 法提取植物色素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15分)下列是生物学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1)过程用 作为诱导剂,诱导细胞融合(2)过程和得到的Y细胞称为杂交瘤细胞,其特点是 (3)过程为 ,过程需要的工具酶为 (4)抗体1与抗体2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两者的空间结构是否相同?为什么?(5)过程常用 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 xx高考理综预测密卷新课标II卷参考答案及解析1、 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1、【答案】D【解析】A、核糖体的成分由RNA(核糖核苷酸)和蛋白质组成的,A正确B、所有的细胞生物均具有核糖体,B正确C、细胞核中的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与核糖体的合成相关,C正确D、多肽链中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直接由核糖体上的模板mRNA决定,核糖体RNA是合成多肽链的场所,D错误故选:D2、【答案】D【解析】A、据图2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A正确;B、由图1知,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突触后膜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l内流,导致膜电位增加,B正确;C、氨基丁酸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突触前膜,C正确;D、局麻药和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一致,但是氨基丁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而局麻药不属于神经递质,D错误故选:D3、 【答案】C【解析】A、 植物激素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A正确B、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脱落酸的含量比较多,B正确C、 能够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根的背光性等,茎的背地性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C错误D、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C4、【答案】B【解析】A、根据图示分析可知,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物质、能量的多层分级利用,使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分解者中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故A正确B、我国明令禁止焚烧秸秆,提倡“秸秆的多级利用”,这一举措能够大大地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而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故B不正确C、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食用菌和蚯蚓,故C正确D、由图示可看出,农作物秸秆进行了三级利用,秸秆中能量得到了充分利用,但是秸秆中的能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利用级数越多越好,增加级数秸秆中的能量的损耗会增多,故D正确故选B5、【答案】A【解析】A、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不宜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B、用18O标记H2O,证明H2O在光合作用中的去向,B正确C、染色体变异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正确D、杏鼠活动能力较强,因此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杏鼠的种群密度,D正确故选:A6、【答案】D【解析】A、甲组黄色亲本组合,得到的子代均是黄色的,亲本可能两个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一个显性纯合子与一个杂合子的组合,故不能推测出亲本的基因型,A正确B、丙组实验结果,黄色亲本自交出现性状分离,可以推知毛色的黄色与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是显性性状,所以乙组黄色亲本为杂合子,黑色亲本为纯合子,B正确C、D、丙组亲本为乙组的子代黄色个体,都为杂合子(Aa),其子代中黄色与黑色的比例应为3:1,这在子代雌性个体中得到验证,且子代黄色个体的基因型有AA和Aa两种,比例为1:2但在丙组子代的雄性个体中,黄色与黑色的比例为2:1,其原因是子代黄色雄性个体中的个体(基因型为AA)可能带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从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死亡,基因型为AA的雌性个体和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存的现象可以看出:致死基因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不带有致死基因,且雄性激素会促使致死基因的表达,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C正确,D错误故选:D29、【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1)快 (1分) 慢(1分)(2) NaOH 无氧呼吸 净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 【解答】(1)光照强度为3时,甲处于饱和点,乙处于补偿点没有氧气释放,所以叶片释放氧气的速度甲比乙快因为甲的饱和点为3,光照强度为10时,氧气释放与光照强度为3时一致,甲叶绿体产生氧气量为28同理乙植物光饱和点与光照强度为10时一致,乙叶绿体产生氧气量为45,所以甲比乙慢(2)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若液滴左移,说明溶液将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吸收使内部体积变小,故该溶液为NaOH若用清水,有氧呼吸作用体积不变,无氧呼吸使体积增大,液滴右移,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以代表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强度若甲烧杯中为小球藻培养液,乙烧杯中为CO2缓冲溶液,装置置于一定的光照强下,若液滴向右移动,说明小球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故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以代表小球藻净光合作用的强度若甲烧杯中为小球藻培养液,乙烧杯中为CO2缓冲溶液,装置置于黑暗中,若液滴会向左移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可以代表小球藻有氧呼吸的强度30、【答案】(每空2分)(1)下丘脑 (2)胰岛A细胞、肾上腺(髓质)细胞(3)B,下丘脑 (4)冬天汗液分泌较少【解答】解:(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各种感觉均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2)饥寒交迫时,机体会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C为胰岛A细胞或者肾上腺(髓质)细胞,为胰高血糖素或者肾上腺素(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反馈调节,有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题中体现负反馈调节途径的是B(垂体)、下丘脑(4)寒冷环境中,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比炎热时多,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寒冷环境比炎热环境更容易精力集中,人体的摄水量和排水量处于动态平衡中相同饮水的情况下,冬天几乎不排汗,基本依靠排尿来排水,故冬天的尿液比夏天多31、【答案】(每空2分)(1)S(2)糜鹿的营养级低,食物来源丰富(3)次生演替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解答】解:(1)由于受环境条件限制,多年后,保护区中的麋鹿种群由于环境条件适宜而数量呈S型增长(2)由于糜鹿的营养级低,食物来源丰富,而东北虎营养级高,食物来源少,故扩大糜鹿种群比扩大东北虎等猫科濒危动物种群更容易(3)保护区内的生物群落的改变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故属于次生演替;气味属于化学信息,麋鹿能通过嗅别尿液气味来寻找同伴,这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2、【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1)1/2(1分)(2)和 不能(3)AaXBY、AaXBXb、AaXbY 9/32(4)若子代出现有眼:无眼果蝇=1:1(且有眼染色体全正常,无眼全为单体)子代出现有眼果蝇多于无眼果蝇(且有眼和无眼果蝇都有染色体正常和染色体单体个体)【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用15N对果蝇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进行标记,而该DNA分子经过半保留复制后形成的这条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均含有15N标记,这条染色体将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发生着丝点分裂,两个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分配到两个精细胞中,而另外两个同时产生的精细胞中不含标记,因此正常情况下(不考虑交叉互换)这一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1 /2 (2)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若要研究伴性遗传,应选择表中品系和之间进行交配最为恰当;若考虑两对性状遗传,由于和的残翅、棕眼的基因均位于号染色体上,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此选择和之间进行交配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设常染色体上的显、隐性基因为A、a,X染色体上的显、隐性基因为XB、Xb,则有两种可能:aaXBXBAAXbY或aaXBYAAXbXb,F1基因型为AaXBY、AaXBXb、AaXbY分别计算两者F2中野生型雌性的比例为3 /16 、6/16,将两种情况综合考虑,答案为:1/23/16+1/26/16 =9/32 (4)为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号染色体上,可用多只号染色体单体有眼果蝇与正常染色体无眼果蝇交配,若子代中有眼、无眼果蝇各占一半,则无眼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若子代有眼果蝇多于无眼,则无眼基因不位于号染色体上39、【答案】(除标明外,每空1分)(1)富含纤维素 纤维素 刚果红 透明圈(2)纤维二糖 葡萄糖(3)纤维素酶(2分) Cl酶、Cx酶、葡萄糖苷酶 (3分)(4)蒸馏法和压榨法(2分) 萃取法(2分)【解析】表示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表示纤维素酶的活性鉴定,表示纤维素发酵,表示酒精发酵,表示无氧发酵X表示酵母菌(1)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2)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3)中获得的酶是纤维素酶,该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l酶、Cx酶、葡萄糖苷酶(4)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法和压榨法等;也可以用植物色素使纸张着色,根据植物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可以考虑使用萃取法提取植物色素40、【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1)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2)既能快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性的抗体 (3)逆转录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DNA连接酶(4)不同 (1分) 抗体2形成过程没有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抗体1形成过程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所以两者的空间结构不相同(5)钙离子 使大肠杆菌细胞变成感受态细胞【解答】解:(1)过程中融合的两个细胞为骨髓瘤细胞及浆细胞,可以用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诱导细胞融合(2)过程至获取Y细胞称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的特点为既能快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性的抗体(3)过程为逆转录,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需要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4)抗体1与抗体2相同之处是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由于抗体2形成过程没有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抗体1形成过程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因此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5)过程目的基因的导入,通常用钙离子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让大肠杆菌细胞变为感受态细胞生物典题例析:1、美国科学家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科学家阿达约纳特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核糖核苷酸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之一B核糖体是有细胞生物共有的细胞器,此外、在线粒体、叶绿体中也有分布C细胞核中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核糖体RNA可以决定多肽链中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答案】D【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分析】核糖体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细胞器,它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发生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翻译时mRNA为模板,氨基酸为原料,通过tRNA运输氨基酸来合成多肽链核糖体没有膜结构,它由蛋白质和RNA构成【解析】解:A、核糖体的成分由RNA(核糖核苷酸)和蛋白质组成的,A正确B、所有的细胞生物均具有核糖体,B正确C、细胞核中的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与核糖体的合成相关,C正确D、多肽链中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直接由核糖体上的模板mRNA决定,核糖体RNA是合成多肽链的场所,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核糖体的化学组成、分布、功能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判断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