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下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4389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下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一下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一下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下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5题 每题2分 共50分1有学者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2明朝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手工工场,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属于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重农抑商下的商品经济的发展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观察隋朝大运河图(见下图),从中可得到的信息是经济中心在北方(洛阳)南方得到开发,江南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统治者开凿大运河,顺应了民意、解决了民生问题A.B.C.D.4“坊市,总一百一十区,万年、长安以朱雀街为界。街东五十四坊及东市,街西五十四坊及西市,皇城之东尽东郭,城之西尽西郭。南街一十四坊,取周礼王城九逵之制。”材料所描述之现象应是A.西汉B.唐C.宋D.明5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A.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B.自然经济取得了根本性突破C.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D.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6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A.断绝中西贸易的往来B.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C.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D.重视工商业的发展7“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8买办原意是采买人员,指清朝末期的1800年1910年,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经理人。买办是外国资本家认为忠实、得力的人物;买办为外国资本家服务,受到外国资本家的“培育”;买办违法犯罪,因受雇于外商企业,可以在治外法权庇护下,逃避中国法律的制裁。据此可知买办A.大大促进了中国近代化B.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充当了列强侵华的工具D.在政治、经济、法律上都是独立的9下图所示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在市场上流通的由中央银行发行的金圆券,这说明A.人民拥有巨额财富,衣食无忧B.金圆券贬值惊人,通货膨胀严重C.币制改革成功,促进民族工业发展D.政府经济改革颇见成效,市场繁荣10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中国之设电线(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由上海达吴淞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近代中国最早在上海出现了有线电报B.近代中国最早的有线电报是由外国人创办的C.中国最初自设电报线时需要外国人资金和技术的支持D.近代中国最早的有线电报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11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实际完成大型项目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地区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地区。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有利于抗美援朝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12“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材料反映的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造131928年的长寿县志载:村落农民祠祭“拜跪无节,衣冠不肃,等于儿戏,甚者祠堂有款不妨虚糜,强者借以自肥,黠者分其余润,愚懦者每年幸叨一饱,已无他望。”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乡村百姓思想开始解放B.民主革命进程影响乡村习俗C.乡村传统文化渐趋衰落D.近代中国社会新旧习俗并存141985年邓小平指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来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实行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积极性主要是因为A.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B.村民委员会实行正确管理C.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15“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材料认为近代报刊A.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B.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感D.实际是社会上野史杂说的汇编16小明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找到以下几幅图片,你认为适合该研究性学习的题目是 ()A.合理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B.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C.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壁垒的最终消失D.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17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下列英国的举措中能很好地诠释此话的是直接掠夺美洲的金银组建大型商业公司进行黑奴贸易殖民掠夺A.B.C.D.18“最信仰基督的国王陛下将对下列各地的全部权利割让并保证交给不列颠国王陛下,即加拿大及其所在属地,以及布雷顿角岛和圣劳伦斯河。”根据上述和约内容判断该和约签订于 ()A.新航路开辟后B.“无敌舰队”之战后C.英荷战争后D.英法殖民战争后19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又据英国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从1805年到1848年,英格兰因盗窃和抢劫财产等犯罪交付法庭审判的人数从4605人增加至27816人。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是英格兰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导致当时英国犯罪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A.拜金主义盛行B.工业革命迅速推进C.法律制度不健全D.城市化进程加速2019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政论家曾这样描述道: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这说明A.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C.英国对外贸易保持顺差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1列宁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人类实现了共产主义后,黄金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用来修建一些公共厕所。苏俄(联)在哪一时期对黄金的认识与之相符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B.农业集体化时期C.工业化时期D.新经济政策时期22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自我调节,也是一次体制创新,对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其借鉴意义有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A.B.C.D.23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A.B.C.D.24在经济全球化全球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D.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25如果说美国的政府干预是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的良方,那么,美国能够保持90年代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方法是A.继续政府干预B.寻找新的海外市场C.吸引投资D.寻找提高生产力的知识力量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三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岳麓版必修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根据材料三说明在城市出现了怎样的新经济现象?分析促成其出现的主要因素。(2)材料二就农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有何影响?27生产技术的革新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从图1到图4表明中国古代耕犁在制作材料和动力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图4所示耕犁的诞生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有何影响?材料二 由于17世纪以来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英国成了孕育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最好摇篮。工业革命到来之前,英国就已掀起生产革新的高潮。时人评论说:“几乎每个制造商都有自己的新发明,几乎每一天都有在别人发明基础上的新改进。”(2)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项英国工业革命中的新发明。材料三(3)指出材料三中图5、图6分别所用的动力及其依赖的能源。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对当时工业结构有何影响?材料四 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走出危机的根本力量,积极备战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布局未来发展,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基础。例如,日本提出了“ICT新政”,旨在3年内创造100万亿日元规模的市场新需求,推动相关领域的产业结构改革,提升国际竞争力。可以说,围绕新科技革命,一场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新的世界竞争正在全面展开。中国须抓紧行动,以免与新的科技革命再次失之交臂。人民日报(4)据材料四分析当前中国应怎样抓紧行动才能避免与新的科技革命再次失之交臂。2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美、日三国对华贸易变化表(增长率)国家1895年1899年1913年1918年1921年英国11.7%11.4%8.5%11.8美国9.5%7.6%12.8%17.3日本3%11.5%19.5%38%25%材料二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进步力量之一。作为新的生产方式,它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它还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如君主立宪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等)奠定了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也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力量,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美、日三国在20世纪初期对华贸易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并简要指出在“初步发展”和“日益萎缩”两个阶段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简要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球大约有14个国际卡特尔组织。它们的出现,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材料二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经济扩张形式有什么不同。(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人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全球化浪潮给世界各国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怎样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参考答案1-5 CCBBA 6-10 CACBC 11-15 ACCCB 16-20 DDDBB 21-25 ADDAD 26. (1)特点:精耕细作;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现象: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或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政策:重农抑商影响: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从而巩固封建统治;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后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的落后。27. (1)变化:制作犁的材料由石料到生铁;动力由人力到牛耕;影响: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2)条件: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生产革新高潮的推动;举例: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3)动力:图5为电力能源为电;图6为内燃机能源为石油;影响: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4)中国行动: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调整产业结构。28. (1)状况:英国对华贸易逐渐减少,一战后有所回升;美、日对华贸易增长较快,日本对华贸易增长迅速。原因:英国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美、日趁机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日本在一战期间暂时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2)特点:曲折发展。“初步发展”阶段: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日益萎缩”阶段: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恶性通货膨胀、官僚资本压迫);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内战造成的极大破坏。(任答两点即可)(3)地位:受压迫,在夹缝中生存。作用: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推动了民主革命和思想解放的进程。29. (1)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列强以流通领域的交换为主要形式,以倾销商品为主要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国际化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以资本输出为主,出现国际垄断同盟。(2)问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贫富鸿沟的加深。因素:世界科技革命的推动,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公司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采用;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3)融入:1978年,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1991年和xx年中国分别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