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4200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I卷(单项选择题)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卷答案写在试卷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卷。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文化生活中所讲“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对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就是艺术、戏剧、文学作品文化只包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A.B.C.D.2.殷墟青铜器夸张而神秘的风格,蕴含着深厚粗犷的艺术魅力,反映了殷商先民特有的宗教情感和审美观念。这说明( ) 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3.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等电视片走红全国。电视片中的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十分重视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这说明( ) 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决定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A.B.C.D.4.中国人尊师敬长,对于长辈要用尊称,常常觉得西方人对父母直呼其名是不讲礼貌的表现;西方人注重平等,常常觉得中国人以职务称呼对方过于繁琐虚伪。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这说明文化的差异( ) A.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B.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C.是价值观差异的反映D.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5.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我国传统的“礼仪”由古人的祭祖仪式发展而来,经孔子、孟子、董仲舒等反复改铸,终至形成完整的哲学体系与礼仪程序,规范着人们的心理情操、是非观念及生活行为。可见(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文化礼仪一旦形成,它对人们的影响就总是积极的礼仪修养是人们文化修养的核心和标志A B C D6.中国的花木兰是写女子像男儿一样,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凸显“忠、孝、勇”,以及男女平等、国家利益至上等价值观念。而美国版的花木兰故事则突出爱情,强调个人的成就与自我实现。这种差异表明( ) A.文化环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B.文化差异是由价值观的差异决定的C.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优越7.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A. B. C. D.8.1928年,国民政府“废除旧历,普用国历”,要求各地将团拜、祀祖、春宴等移至国历新年前后举行,还派警察强迫春节期间停业的商店开门营业。后因人们照旧过自己的春节,国民政府被迫停止废除旧历。国民政府废除旧历的失败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A B C D9.人的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 A.受教育程度和学历 B.科学文化水平C.参与文化活动的能力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0.“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对此认识最佳的选项是( ) A.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学习中逐步形成的C.文化塑造人,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D.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广度、深度11.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心动,让人们的灵魂接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说明( )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正确的价值引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有益文化活动A B C D12.阅读在个体发展、民族和国家振兴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人民都能沉浸在醉人书香之中,把阅读经典作为一种生存方式,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会得到大力提升。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推动全民阅读是基于( )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人们会主动选择接受健康有益文化的熏陶文化对人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阅读文学作品是提高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A B C D13.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老粮票、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某地开展的“城市记忆老物件里捡拾难忘岁月”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是因为( )老物件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老物件是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老物件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老物件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A B C D14.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召开,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我国积极申请并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因为(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大运河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大运河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 B C D15.暑期小强、小亮、小光、小东四位同学到博物馆的档案室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天,他们的任务是为当地新出土的蕨类植物化石档案归类,但这些化石是该归入文化遗产还是自然遗产,四个人有了各自的意见。四人的观点中正确的是()小强认为它们是人类保护的化石,应归入文化遗产小亮认为这些化石是纯自然的东西,应归入自然遗产小光认为这些化石是精神现象的物质载体,应归入文化遗产小东认为这些化石不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应归入自然遗产A B C D16.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C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 B C. D. 17.在欧美发达国家,马铃薯多以主食形式被消费:在美国,马铃薯食品多达70余种;英国是个“食土豆民族”,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土豆;在德国,土豆和爱情一样重要。在中国和韩国,土豆则一直被作为蔬菜食用。材料中不同国家对食材马铃薯的开发与利用折射出()世界饮食文化具有多样性各国经济政治制度的差异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在实践中发展着的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具有共性A B C D18.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始终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透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 B C D19.有人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翻译成“If you want to watch more, please go upstairs”。显然,后者已经没有前者的意韵。这表明( )A.英语属于落后文化,无法表达深刻的感情B.文化之间有差别而无优劣,各有千秋,无法替代C.人们应当统一语言,避免文化差异D.中文是最美好的语言,不应该再学其他语言20.“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本。古人把它看作是最重要的德行之一,强调晚辈对长辈的绝对顺从;现代我们提倡的“孝”,则是晚辈在平等基础上对长辈的孝敬、关爱和陪伴。这说明(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时而变文化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A B C D21.2014年9月9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里。之所以要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嵌入民族基因里,是因为这( )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在增强民族精神品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民族情感最集中的表达A B C D22.通过研究针灸、京剧、书法的由来,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具有( )的特点。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色彩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存在于现实中 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A. B. C. D.23.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主流媒体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A. B. C. D.24.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她通过大众以白话诠释论语,使传统文化回归大众,满足了当下人们的精神需求,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近年迅速“红”遍全国,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进而形成了文化上的一种“于丹现象”。“于丹现象”启示我们(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底蕴深厚的文化财富弘扬传统文化要与时代和实践相结合广大民众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现代传媒在文化普及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A.B.C.D.25.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 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A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B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C先进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D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第卷非选择题(5题,共50分。)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xx年4月起,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正式开始24小时营业。随后,“24小时书店”的经营模式迅速推广到全国,遍地开花的24小时书店将“一张书桌、一盏灯光”留给了深夜热爱阅读和思考的人们。“24小时书店不仅是营业时间的延长,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一种经营理念的改变。”杭州“悦览树”24小时书店创造性地与民营咖啡馆使用,将“悦览树”真正打造成一家“能卖书的咖啡馆、能卖咖啡的书店”。北京三联韬奋书店把“升级服务、提升读者阅读体验”作为书店的生存之道。自开放24小时营业以来,不仅更新了部分书架书台,增加了阅读书桌、阅读凳、阅读灯、阅读垫,还开设了免费WiFi,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舒适自在的阅读环境。该书店经理说:“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我们欢迎所有的读者来韬奋书店进行体验。”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意识,让24小时书店经营成果喜人。据统计,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从试营业到7月下旬,零售额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6.67%。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24小时书店”经营模式的积极意义。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首先向获得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于敏同志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就蕴涵于万众创新的伟力之中。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推动重视文化发展的原因。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990年12月,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主题进行演讲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根据“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各美其美”?(4分)(2)怎样做到“美人之美”?(4分)(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了什么?(4分)29.(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儒学有功于中国,孕育出汉唐盛世;有的学者认为儒学危害中国,是落后的罪魁祸首。儒学在两千年中,对中国的盛世是否有过贡献,现在如何公正地评价当时的批儒,这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儒学,儒家精神,对现代有没有价值,能不能经过转换,服务于现实,也需要研究。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对待儒学应坚持的态度。30.(4分)阅读材料,进行论证近日,江西省婺源县一座面积达1 800平方米的大型清代古民居被某古玩商千里大挪移到广西复原重建。对这种古建筑千里“搬家”现象,有人认为,在地方财政无法支撑巨额维护费用的情况下,异地搬迁不失为一种保护方式;有人认为,古建筑离开了原先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会消解它本身蕴含的文化,是一种破坏。对这种古建筑“搬家”,请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给出支持或反对的理由。(要求:给出的理由必须有相应的理论支持。)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答题卡(第I卷答题区 50分) 1-5_ 6-10_ 11-15_ 16-20_ 21-25_(第卷答题区 50分) 26题 27题 28题 29题 30题参考答案 BCCBA CBBDC BBDAB CDABA DCBDD 26.解析:该题是意义类题目,“24小时书店”经营模式,零售额比去年同期上涨,为书店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这种经营模式,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舒适自在的阅读环境,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影响人;还可以从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市场活力等角度回答其意义。答案: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这种经营模式既能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扩大文化消费需求。(5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3分)这种经营模式为公民阅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造和谐的社会风尚。(5分)有助于增强文化市场活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5分)27(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通过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鼓励人们提高文化素养,提升劳动者自身的素质,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保持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必须依靠创新支撑,国家繁荣发展的新动能”,这说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科技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科技的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我国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国家的繁荣,正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体现。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科技的发展增强了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了国家的综合竞争力。(16分)28.(1)“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1分)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1分)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分)(2)“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1分)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1分)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分)(3)“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分)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2分)29.(1)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分)(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它的内涵又因时而变。因此,我们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4分)(3)面对儒学,我们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其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和发扬,使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对于其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和剔除。(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