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3411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5年9月27日,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的“和平尊”以“中国红”为主色调,顶部龙饰象征守望和平,尊身展翅高飞的七只和平鸽,代表联合国为世界和平奋斗的70年。这体现了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人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C社会实践源自于人们对美的追求 D文化从来都会促进人的发展2xx年5月,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举办。本届文博会文化项目和产品总成交额2648.18亿元,比上届增长13.9。材料表明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突出A B C D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交际圈,每个“圈”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决定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差异A B C D4中央电视台非常重视公益广告的制作和播出,其综合频道晚间黄金时段播放的电视公益广告占全部广告数量的11%,而播放时间占全部广告时间的22.75%,内容以儿童教育、家庭伦理、和谐人际关系为主。重视公益广告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A深远持久的特点 B相对稳定性的特点C潜移默化的特点 D鲜明的民族性5一位哲学家说过:“要想剪除旷野的杂草,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庄稼。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这启示我们A只要有优秀文化的影响,人就能全面发展 B应该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D美德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6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A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趋同B相互尊重不断渗透C平等交流相互借鉴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7世界文化异彩纷呈,有大陆文化、海洋文化和岛国文化等,但人们发现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中又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A世界文化的起源是一样的B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实践具有共性C各民族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具有相似性D各民族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是完全一致的8我们应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构建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相互交融,走向同一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消除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差异A B C D9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与教育不断融合,在线教育日益火爆,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灵活。这说明A旧传媒在文化传播中不再发生作用B“互联网+教育”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C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D大众传媒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10红包文化源自于中国礼尚往来的传统,送红包和收红包是中国长久以来的习俗。 “小小红包,块儿八毛,引无数土豪竟折腰。xx年除夕当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通过社交网络“抢红包”俨然成为了新年俗,这一现象表明A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C文化创新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D要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倡导文明新风11古代建筑是活着的城市历史,也是可以触摸的时代记忆,保留这些古代建筑,就等于保存住了小型历史博物馆。下列对保留古代建筑认识正确的是古代建筑是传统文化的根本标志 可以延续城市文化传承的血脉有利于维护和展现文化多样性 古代建筑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 B C D12好的城市雕塑,犹如一张张设计巧妙、制作精良的城市名片,契合城市的文脉,彰显城市的气质与性格。我国众多的城雕作品中,有大量精品,但也有少数城雕是“只见技术不见艺术”,被业界笑称为“菜雕”。这表明城市“菜雕”缺少鲜明个性和地域特色 对城市“菜雕”应该尊重包容城雕是城市的文化基石和历史印痕 只有创新才能成就城市雕塑精品A B C D13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这句话表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作品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文艺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实践ABCD14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传统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保护和传承。因为文化遗产A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B是指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有历史、审美价值C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应该给予保护D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其创造性的体现15鲁菜、淮扬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等八大菜系交相辉映,形成了名扬天下的中国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成就了独树一帜的“中国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 区域性 整体性 独立性A B C D16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文化发展方向呈多元化的特点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A B C D17键盘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 xx年9月,书法教材课本正式进入小学生课堂,旨在促使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和掌握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感受汉字和中国书法的魅力。之所以关注与重视汉字和书法,是因为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汉字和书法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汉字历来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 发掘汉字之美、书法之美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A B C D18“长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下列观点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与这句话不一致的是A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C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D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就应该A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B发挥“主心骨”的引领作用 C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D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0近年来,一些文艺成了市场的奴隶;一些作品金钱至上,唯票房是从;一些创作唯视听快感。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A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多样文化载体B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C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D提倡大众文化的多样性21这一年里,数不胜数的网络新词、热词、流行语,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五彩斑斓咬文嚼字编辑部评出xx年十大流行语 “获得感”、“互联网+”、“脑洞大开”、“宝宝”、 “主要看气质”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流行语代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 丰富了汉语词汇,有助于汉语的创新发展 流行语适应了人们交流空间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流行语的流行有利于汉语使用的规范化A B C D22我国是文化古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文化强国的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必须全面吸收西方文化,改造传统文化A B C D23一个民族,只有存在核心价值观,才能延续民族的精神血脉;一个政党,只有树立起核心价值观,才能传承政党的思想品质。国家之所以强调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因为:它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提高文化软实力 它能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它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A B C D24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增强文化自信要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拒绝同其它民族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倾向向其他国家渗透中华文化A B C D25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提到了一句古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指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这一古语给我们的启示是持之以恒,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以文化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修身律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崇德向善,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A B C D二、非选择题(50分)26国民阅读不仅关乎个人修养与素质,而且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然而从全社会来看,我们的全民阅读量长期低迷。调查显示我国国民人均每年阅读量为456本,同韩国、法国、美国等国家尚有不小差距;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读书,尊崇书香门第,不能口袋富裕了,脑袋却空了。一个缺乏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的社会,是功利、浮躁的社会。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继xx年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后,xx年再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我们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12分)27(16分)材料一:苏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这一传统工艺之所以延续至今,源于对传统的刺绣技艺的尊重和延续。从传统刺绣到乱针绣,从单面绣到双面绣,苏绣一直在不断地提升和创新。苏绣名人邹英姿,接触众多不同的艺术观念,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灵感,用现代审美来创作,融合更多的艺术表达方式,独创了滴滴绣针法,更好地发展了古老的刺绣工艺。(1)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传统刺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2分)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丢了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2)为了更好地留住中华文化的根,请你提出两条好的建议。(4分)282015年9月3日,我国举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并进行了盛大的阅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华民族将一如既住地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弘扬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作用。(10分)29文化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强大的融合力。“互联网+文化”推动了我国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等为代表的网络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我们也要看到网络文化混杂着种种不良因素,娱乐化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低俗化、庸俗化严重;一些网上传播的信息失真,夸大负面信息;一些网络使用者违反道德规范,散布谣言,传播色情;西方网络文化渗透,导致一些网民尤其是青少年追捧西方文化请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政府如何引领网络文化的发展?(12分)高二政治试题(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5 ACCCB 610 CBCCB1115 CDDCA 1620 BCBAC2125 CAAB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2分)书籍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建设书香社会,营造全民阅读的社会氛围,能对个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对个人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每个要点3分,答出其中四个要点即可得满分12分)27(16分)(1)立足社会实践。邹英姿从现实生活中捕捉灵感,创作刺绣作品。(3分)着眼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延续至今的苏绣源于对传统的刺绣技艺的尊重和延续,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升和创新。(3分)着眼于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邹英姿用现代审美来创作,注入时代精神。(3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邹英姿接触众多不同的艺术观念,融合更多的艺术表达方式,独创了滴滴绣针法。(3分)(2)围绕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从申遗、舆论宣传、传承方式、制度保障、财政拨款等等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例如,制定法律,用法律的手段保护传统文化;设立保护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使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培养人才,包括各种大学、艺术院校培养的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专门人才,也包括培养和使用对民族文化起传承作用的民间专业人士;对那些濒临湮灭的民族文化进行抢救等。(每条建议2分,答出两条即可得4分)28(10分)(1)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抗战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2分)(2)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能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4分)(3)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伟大中国梦的顺利实现。(4分)29(12分)网络文化市场有喜有忧,政府应依法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3分)弘扬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文化在网络文化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3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修养,提高辨别网络是非的能力,拒绝污染。(3分)引导公民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正确对待西方网络文化。(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