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1月月考试题(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2730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1月月考试题(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1月月考试题(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1月月考试题(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1月月考试题(I)一、选择题 (每小题5分,共60分)1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下图为唐朝中央行政机构示意图,其反映的是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3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秦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4史学家赵翼在记述专制时代晚期某中央机构的设立时说:“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这一机构后称 A军机处 B枢密院 C内阁 D兵部5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被视为是平民的胜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滥用特权 B法律内容基本上都是习惯法的汇编C它使平民获得平等的婚姻权利 D它明确维护贵族的私有财产权6“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A君主立宪制 B第二次工业革命C责任内阁制 D1832年议会改革7.某高中历史老师在课件里展示出下面的宪法条文,该条文最有可能出自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共和国总统,由两院联合组成的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可在参议院同意的条件下解散众议院。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8. “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 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从右图所示的废墟中, 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图片内容见证了A. 近代中国主权的完全沦丧B. 英法联军的暴行C. 洋务运动的破产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9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砍伐:“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发动金田起义C定都天京 D提出资政新篇101901年本应是一个迎接新世纪的喜庆之年,但是对中国人民来说,却是一个极为黑暗痛苦之年,因为这一年A八国联军开始侵华,中国人民经历了一场劫难B中国被迫割地、赔款,领土和主权遭到严重破坏C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D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1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A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2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131848年诞生的社会主义理论,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它诞生的标志是A人权宣言的颁布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14 “这一革命开辟了通往战胜私有制的统治和消除人剥削人制度的道路,这一革命把社会主义从一种社会政治理想流派变成了大规模的世界实践现象。”这一革命是指 A美国独立战争 B法国巴黎公社革命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5“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历史歌曲唱出了一个时代的革命奋斗目标。这一时代是指A国民革命 B十年内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16“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17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此济南邮政推出了纪念邮戳(右图)。下列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D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181937年德国共和报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 A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的狂妄计划 C切断了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C淮海战役结束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20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C解放军入北京城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21 下面两幅图片选自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它们的共同主题是 图1 19371945年 图2 1949年A反抗外来侵略 B反对本国反动势力黑暗统治C完成民主革命 D国共合作,完成民族统一22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我们认为(我 们)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个制度”是指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23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得出结论中最恰当的是A“一国两制”最早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 B“一国两制”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毛泽东曾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24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查阅了以下相关的历史书籍。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图1 图2 图3A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B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C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不结盟运动的诞生25两霸争雄一书中说:“两极格局解体不是大战的产物,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世界主要力量之间将长期较量、斗争、妥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建立新格局的过程必然是新旧势力反复较量的过程。”这表明A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地位 B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长期性C欧洲与日本联合对抗美国 D俄罗斯在较量中优势尽失26. 1847年,曾到过中国的英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学士选拔 C科举制的推行 D军机处的设置 27明朝的内阁距皇帝寝宫有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只有50米。这一变化过程,主要反映了 A皇宫建筑布局更趋合理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28.包拯,庐州人,天圣朝进士,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下列各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包拯因科举走上仁途,曾当谏臣B包拯曾经参与管理过国家财政 C包拯反对国家“制钱谷”的政策D包拯鞠躬尽卒,最终死于任上29.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伯利克里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交流的频繁 B民主政治的发展 C法律体系的完备 D人文思想的盛行30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有句对白:“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这反映了古代希腊的 A共和政体 B经济制度C民主精神 D等级观念31.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 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B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C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D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32. 法国媒体每当提到总统的时候从不说“法国总统”,而是称之为“共和国总统”,总统发表讲话时也要高喊“共和国万岁”。法国人倍加珍惜共和观念是因为法国 A总统有权任命内阁 B有二百多年的共和国历史 C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D. 走向共和的历程艰难33“我有一头驴,它值30美元,那我就可以被选举为议员了;一年后,我的驴死了,我这个议员就不能继续当下去了。请问,究竟谁是议员呢?是我,不是驴?”富兰克林这番话,说明他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忽视了 A.穷人的利益 B.黑人的利益 C.白人的利益 D.议员的利益34.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5.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6.“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1900年,在甲午战争失败五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里说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37.“各校学生既痛外交之失败,复愤同学之被拘,更有何心研究学问。此理由之一。青岛问题当以死力争,被拘同学亟宜营救,群体奔走,无心学习。理由之二。”上述声明当发生于 A.马关条约签订后 B.五四运动中 C.华北事变后 D.西安事变中38我们的许多节日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下列节日的由来,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有关的是 端午节 青年节 建军节 国庆节 A B C D39.美国一位史学家说:“他们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组织工人运动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开创井冈山道路40.“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 A1840年1842年间 B1927年1936年间 C1937年1945年间 D1946年1949年间二、材料题41.(20分)“二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的演说中宣布,世界历史的这一时刻,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进行选择:自由民主的西方和极权主义的共产主义的东方。由于共产主义从本质上讲是对外扩张的,所以自由世界必须建立起防护城垒,制止它的扩张。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材料二 “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从“两极”格局到新格局出现之前的过渡期内,地区战乱和冲突不断;留存于世的大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仍在危及人类的安全这些,不妨称之为冷战的“伤痕遗产”。 材料三 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鲁门总统的主要观点。为此美国在欧洲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冷战”留下的“伤痕遗产”有哪些?为消除“冷战”的“伤痕”你认为国际社会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新中国的外交,从护照上的文字的变迁,对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6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42.(20分)“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中华民族不断求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那时(1894年),中国遭受列强侵凌,面临“瓜分豆剖”的危险,孙中山呼吁国人发奋为雄,“振兴中华”。孙中山期望:四万万人一切平等,包括总统在内的一切官吏都是人民的“公仆”,成为世界上的“头等民主大共和国”孙中山期望,消灭贫富悬殊,实现民生幸福,共富、均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安乐园”。摘编自杨天石帝制的终结材料二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材料三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当时的“救国梦”。(6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格局的变化方面简要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现“中国梦”伟大理想的有利条件,以及中国政府为此所采取的政治措施。(8分)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BCBAA 6-10:DDBAC 11-15:ADBCA 16-20:CDBAB 21-25:CCDDB 26-30 CDCBC31-35 CDABA 36-40 DBBDC二、材料题41.(1)观点:世界分为两个对立阵营,遏制共产主义。(2分)措施:提出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4分)(2)“伤痕遗产”:地区冲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留存。(4分)措施:充分发挥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与地区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大力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4分。答出2点即可)(3 )示例:从护照上的文字看,20世纪50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也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6分)42.(1)孙中山的“救国梦”:振兴中华;民主共和;民生均富。(6分)(2)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6分)(3)有利条件: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4分)政治措施:民主和法制的不断完善,实现依法治国;一国两制,推动祖国统一。(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