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必修1)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2637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必修1)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必修1)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必修1)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必修1)含解析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CO2:弱电解质C蓝矾(CuSO45H2O)和干冰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D醋酸:一元弱酸2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B我国科学家于1965年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1869年发明了元素周期律D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因此获得xx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3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B钠的熔点很高C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D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气体产生,同时有红色的铜析出4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A一定有SO42B可能有SO42或Ag+C一定无Ag+D还可能有CO325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OH,ClBNa+,Cu2+,SO42,NO3CCa2+,HCO3,NO3,K+DMg2+,Na+,SO42,Cl6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B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硝酸反应C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DNaOH溶液滴入醋酸中7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Cl2的集气瓶中,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变红B先变红后褪色C变白D不变色8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NaOH+Cl2NaCl+NaClO+H2OBFe2O3+3CO 2Fe+3CO2C2FeCl3+Fe3FeCl2DCaCO3 CO2+CaO9下列关于反应类型关系正确的是()ABCD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 O的质量是16g/molB22.4L H2的物质的量是1molC将8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mol/LDNaCl的摩尔质量是58.5g/mol11下列式子中不正确的是()ABCD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4g CO2含有氧原子数为NA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23gNa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失去2mole生成Na2O2D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 NA13在同温同压下,某气体与氮气质量相同,体积比为2:3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量为()A42B56C21D7214下列四种物质:Fe粉、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两两混合后,将发生的离子反应有()A4个B3个C2 个D1个15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ANaOH溶液:用Na2SO4溶液BKOH溶液:用Ca(OH)2溶液CNaCl溶液:用Ba(NO3)2溶液DHNO3溶液:用AgNO3溶液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B铁和稀H2SO4反应 2Fe+6H+2Fe3+3H2C稀H2SO4与Ba(OH)2混 H+OHH2O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Cl组成中不含金属阳离子,所以不属于盐B二氧化硫能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所以属于酸性氧化物C金属氧化物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18关于O2与O3气体,下列比值一定为2:3的是()A若温度和压强相同,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B当两种气体所占体积相同,所含氧原子数之比C若两种气体原子数相同,两种气体的质子数之比D若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19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ANH4+、Cu2+、SO42、NO3BK+、Ca2+、NO3、CO32CNa+、K+、HCO3、NO3DK+、MnO4、NH4+、NO320下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A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B将40 g NaOH溶于1L水中配成溶液C从1 L 1 mol/L的NaOH溶液中取出50 mL,则取出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D将1 L 10 mol/L的浓盐酸与9 L水混合21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中正确的是()A某溶液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B某溶液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C某溶液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某溶液加K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Mg2+22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A通常状况下,1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1NA48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个数为3NA常温常压下,1.6g CH4气体含有质子数为1NAABCD23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1)HCl;(2)H2SO4;(3)HNO3;(4)NaHSO4;(5)CH3COOHA(1)(3)B(1)(4)(5)C(2)(4)(5)D(1)(5)2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B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C锌与盐酸的反应:Zn+2H+2ClZn2+2Cl+H2D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L0.5mol H2所占体积为11.2L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标准状况下,28g 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1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ABCD二、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在Fe3O4+4CO3Fe+4CO2的中,是氧化剂,是还原剂,元素被氧化,元素被还原27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钠与水反应(2)氯气溶于水(3)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4)实验室中将1mol/L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氢氧化铁胶体(5)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28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完成下列表格应量取浓盐酸体积/mL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除容量瓶、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其它玻璃仪器(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线23cm处(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不变):没有进行A操作时浓度;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时浓度;定容时俯视时浓度_29A、B、C、D、E五种物质转化关系如图:(1)确定A、B、CD、E各物质的写化学式:A,B,C,D,E(2)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D:EC:30(1)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8.96L,质量是16g,则此混合气体气体摩尔体积为;物质的量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2)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4.48L溶于水形成100mL溶液,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常温下,将150ml 21% KOH 加入100g 水后,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百分含量变为14%,15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xx学年山东省东营市胜利十三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必修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CO2:弱电解质C蓝矾(CuSO45H2O)和干冰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D醋酸:一元弱酸【考点】同素异形体;混合物和纯净物;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B非电解质是指: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也就是说,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自身都不能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C干冰即二氧化碳;D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解答】解: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正确; BCO2在水溶液里,生成碳酸,碳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导致导电,不是二氧化碳自身电离,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蓝矾(CuSO45H2O)和干冰即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醋酸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方法和依据,化学概念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化学研究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是近代化学发展的里程碑B我国科学家于1965年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C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1869年发明了元素周期律D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因此获得xx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考点】化学史【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19世纪初提出原子学说; B我国化学家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C1869年俄国的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D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作用【解答】解:A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19世纪初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故A正确; B我国化学家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故B正确;C1869年俄国的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故C错误;D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作用而成为xx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发展的历史,通过本题的解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3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B钠的熔点很高C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D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气体产生,同时有红色的铜析出【考点】钠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概论与碱元素【分析】A依据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的现象解答;B钠熔点低;C钠硬度小,质软;D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钠和氢气【解答】解:A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发出黄色火焰,故A正确;B钠的熔点很低,故B错误;C钠硬度小,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故C错误;D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钠和氢气,不会置换出铜,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钠的性质,熟悉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实质,题目难度不大4某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A一定有SO42B可能有SO42或Ag+C一定无Ag+D还可能有CO32【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在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时,则需要排除可能存在的其他微粒如碳酸根离子、银离子等的干扰;能够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硫酸钡,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银离子、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向该溶液滴加BaCl2溶液,当不加稀硝酸时,沉淀可能是由于Ba2+造成的BaCO3或者是BaSO4,也可能是由于Cl生成的AgCl沉淀,滴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所以该沉淀可能是BaSO4或者是AgCl,所以原溶液中可能存在SO42或Ag+,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离子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明确离子检验时需要排除干扰离子,确保检验方案的严密性5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OH,ClBNa+,Cu2+,SO42,NO3CCa2+,HCO3,NO3,K+DMg2+,Na+,SO42,Cl【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强酸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利用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等来分析离子的共存,并Cu2+注意在水中为蓝色【解答】解:A、因酸性溶液中,H+、OH能结合生成水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该组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Cu2+注意在水中为蓝色,与无色溶液不符合,故B错误;C、因酸性溶液中,H+、HCO3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该组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常见离子在水中的颜色即可解答,难度不大6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B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硝酸反应C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DNaOH溶液滴入醋酸中【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H+OH=H2O表示可溶性强酸或者强酸的酸式盐与可溶性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A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B正确;C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故C错误;DNaOH溶液滴入醋酸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题目难度不大7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Cl2的集气瓶中,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变红B先变红后褪色C变白D不变色【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Cl2的集气瓶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HCl具有酸性,HClO具有漂白性,以此来解答【解答】解: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有Cl2的集气瓶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HCl具有酸性,HClO具有漂白性,则观察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氯气与水的反应及产物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物质的性质及HClO具有漂白性,题目难度不大8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NaOH+Cl2NaCl+NaClO+H2OBFe2O3+3CO 2Fe+3CO2C2FeCl3+Fe3FeCl2DCaCO3 CO2+CaO【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Fe、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Fe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9下列关于反应类型关系正确的是()ABCD【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概念【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中若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若离子反应中布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因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氧化还原反应不包含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B、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氧化还原反应包含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不会包含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氧化还原反应包含置换反应,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是交叉关系,离子反应与复分解反应也是交叉关系,故C正确;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则复分解反应不会与氧化还原反应出现交叉关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与常见反应类型的关系,明确包含、并列、交叉的意义即可解答,难度不大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 O的质量是16g/molB22.4L H2的物质的量是1molC将8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mol/LDNaCl的摩尔质量是58.5g/mol【考点】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质量的单位为克;B、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范围;C、根据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D、根据摩尔质量的概念来分析【解答】解:A、1molO的质量是16g,故A错误;B、因未指明状况,无法计算,故B错误;C、因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故C错误;D、NaCl的摩尔质量是58.5g/mo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量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掌握各公式的运用是解题的关键11下列式子中不正确的是()ABCD【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化合价升高时元素失去电子,化合价降低时元素得到电子,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据此分析【解答】解:A、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H失去电子被氧化,Cu得到电子被还原,转移的电子数为2e,故A正确;B、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转移的电子数为e,故B正确;C、该反应中Zn失去电子被氧化,氢得到电子被还原,转移的电子数为2e,故C正确;D、该反应中O失去电子被氧化,Cl得到电子被还原,转移的电子数为12e,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明确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失去电子及电子守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44g CO2含有氧原子数为NA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23gNa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失去2mole生成Na2O2D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 N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质量转化为物质的量,结合1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解答;B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生成0.1mol氧气转移了0.2mol电子;C钠失去电子生成+1价钠离子;D依据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消耗2mol二氧化碳,转移2mol电子【解答】解:A.44g CO2含有氧原子数为442NA=2NA,故A错误;B过氧化钠中氧元素为1价,则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0.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B正确;C.23gNa物质的量为=1mol,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失去1mole生成Na2O2,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5.6LCO2物质的量为=0.25mol,依据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消耗2mol二氧化碳,转移2mol电子,所以转移电子数为:0.25 NA,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熟练地运用与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公式,明确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13在同温同压下,某气体与氮气质量相同,体积比为2:3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量为()A42B56C21D72【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等,结合n=以及物质的分子构成解答该题【解答】解:同温同压下,气体的Vm相等,体积比为2:3,由n=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设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气体与氮气质量相同,则有2x=328,x=4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难度中等14下列四种物质:Fe粉、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两两混合后,将发生的离子反应有()A4个B3个C2 个D1个【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四种物质中,Fe只能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钠溶液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两两混合时,发生置换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与盐酸的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为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共4个离子反应,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置换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题目难度不大15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ANaOH溶液:用Na2SO4溶液BKOH溶液:用Ca(OH)2溶液CNaCl溶液:用Ba(NO3)2溶液DHNO3溶液:用AgNO3溶液【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Na2SO4溶液和Ba(OH)2反应生成NaOH和硫酸钡沉淀,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A正确;BCa(OH)2溶液能与K2CO3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气体,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CBa(NO3)2溶液与Na2SO4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能把杂质除去,也同时引入了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错误;DAgNO3溶液能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除杂,难度不大,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B铁和稀H2SO4反应 2Fe+6H+2Fe3+3H2C稀H2SO4与Ba(OH)2混 H+OHH2O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电子、电荷不守恒;B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C漏写生成硫酸钡的离子反应;D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解答】解:ANa与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B铁和稀H2SO4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故B错误;C稀H2SO4与Ba(OH)2混合的离子反应为Ba2+SO42+2H+2OH2H2O+BaSO4,故C错误;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Ca2+CO2+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子、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H4Cl组成中不含金属阳离子,所以不属于盐B二氧化硫能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所以属于酸性氧化物C金属氧化物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考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氯化铵为铵盐,属于盐类;B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产物只有盐和水;C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酸性氧化物,如CO、二氧化氮等【解答】解:ANH4Cl组成中不含金属阳离子,但含有铵根离子,属于氯化铵属于盐,故A错误;B二氧化硫能够与碱溶液反应且产物只有盐和水,故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为亚硫酸的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C碱性氧化物必须与水反应生成产物只有盐和水,所以有的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故C错误;D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反应生成产物只有盐和水,有的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如CO、二氧化氮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及盐的概念及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氧化物之间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盐的概念及判断方法,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18关于O2与O3气体,下列比值一定为2:3的是()A若温度和压强相同,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B当两种气体所占体积相同,所含氧原子数之比C若两种气体原子数相同,两种气体的质子数之比D若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分析】A根据=计算;B在相同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才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数之比;C两种气体原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D根据m=nM=M计算【解答】解:A温度和压强相同,Vm相同,由=可知,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等于2:3,故A正确;B如不在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则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不一定等于2:3,故B错误;C两种气体都有O原子组成,则两种气体原子数相同,两种气体的质子数相同,故C错误;D两种气体的质量相同,m=nM=M可知,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3: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公式的运用19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ANH4+、Cu2+、SO42、NO3BK+、Ca2+、NO3、CO32CNa+、K+、HCO3、NO3DK+、MnO4、NH4+、N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无色溶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A铁离子为有色离子;B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是无色离子;D高锰酸根离子为无色离子【解答】解:溶液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ACu2+为有色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BCa2+、CO32之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Na+、K+、HCO3、NO3之间不反应,且都是无色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DMnO4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得到条件,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20下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A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B将40 g NaOH溶于1L水中配成溶液C从1 L 1 mol/L的NaOH溶液中取出50 mL,则取出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D将1 L 10 mol/L的浓盐酸与9 L水混合【考点】物质的量浓度【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分析】A、HCl所处的状态不确定,22.4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B、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C、溶液是均匀的,其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D、由于微粒大小与间隙不同,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浓盐酸与水的体积之和;【解答】解:A、HCl所处的状态不确定,22.4L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浓度不一定是1mol/L,无法计算,故A错误;B、40gNaOH为1mol,溶于1L水配成溶液,溶液的体积不是1L,无法计算,故B错误;C、溶液是均匀的,其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所以从1L 1mol/L的NaOH溶液中取出50mL,则取出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1mol/L,故C正确;D、由于微粒大小与间隙不同,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浓盐酸与水的体积之和,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难度不大,注意A选项为易错点,容易忽略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注意对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的理解21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中正确的是()A某溶液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B某溶液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C某溶液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某溶液加K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Mg2+【考点】常见阳离子的检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A、未滴加稀硝酸酸化,不能排除CO32等离子的干扰;B、应先滴加稀盐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C、Cu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D、加碱生成的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镁沉淀为白色【解答】解:A、未滴加稀硝酸酸化,不能排除CO32等离子的干扰,故A错误;B、未先滴加稀盐酸酸化,不能排除Ag+、CO32等离子的干扰,故B错误;C、Cu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C正确;D、加碱生成的红褐色沉淀为氢氧化铁,证明含铁离子,氢氧化镁沉淀为白色,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的检验方法、试剂及现象与结论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离子检验的考查,注意检验应排除干扰离子,题目难度不大22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NA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g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A通常状况下,1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1NA48g O2和O3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个数为3NA常温常压下,1.6g CH4气体含有质子数为1NAABCD【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求出钠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反应后钠元素为+1价来分析;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溶液体积不明确;O2和O3均由氧原子构成;求出甲烷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甲烷为10质子分子来分析【解答】解: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错误;23g钠的物质的量,而反应后钠元素为+1价,故1mol钠转移1mol电子即NA个,故正确;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1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大于22.4L,故错误;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错误;O2和O3均由氧原子构成,故48g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n=3mol,个数为3NA个,故正确;1.6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甲烷为10质子微粒,故0.1mol甲烷中含NA个质子,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23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1)HCl;(2)H2SO4;(3)HNO3;(4)NaHSO4;(5)CH3COOHA(1)(3)B(1)(4)(5)C(2)(4)(5)D(1)(5)【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依据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的H+是溶于水的强酸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同时不能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分析【解答】解:(1)、HCl溶于水完全电离,不和钡离子反应可以代表;故(1)不符合;(2)、H2SO4于水完全电离,但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故(2)符合;(3)、HNO3溶于水完全电离,不和钡离子反应可以代表;故(3)不符合;(4)、NaHSO4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硫酸钡,故(4)符合;(5)、CH3COOH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不能写成氢离子的形式,故(5)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反应的实质分析,主要是离子的存在和离子反应的分析理解,提供氢离子的同时,不能和钡离子反应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2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B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C锌与盐酸的反应:Zn+2H+2ClZn2+2Cl+H2D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HClO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B反应生成碳酸钡、水、NaOH;C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氯离子实际不参加反应;D水解生成胶体,不是沉淀【解答】解:A氯气溶于水的离子反应为Cl2+H2OH+Cl+HClO,故A错误;B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的离子反应为HCO3+Ba2+OHBaCO3+H2O,故B正确;C锌与盐酸的反应的离子反应为Zn+2H+Zn2+H2,故C错误;D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离子反应为Fe3+3H2OFe(OH)3(胶体)+3H+,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是22.4L0.5mol H2所占体积为11.2L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标准状况下,28g CO与N2的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各种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Lmol1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分子数相同ABCD【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物质的状态不明确;氢气的所处的状态不明确;亚硫酸是弱酸,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CO与N2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和状态有关;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根据分子个数N=nNA;【解答】解:物质的状态不明确,不一定为气体,故标准状况下,6.021023个分子所占的体积不一定是22.4L,故错误;氢气的所处的状态不明确,不一定是标况下,故体积不一定为11.2L,故错误;亚硫酸是弱酸,在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溶液中的氢离子的个数小于2NA个,故错误;CO与N2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故28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在标况下为22.4L,故正确;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和状态有关,在标况下为22.4L/mol,故错误;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由于分子个数N=nNA,故分子个数相同,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二、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在Fe3O4+4CO3Fe+4CO2的中,Fe3O4是氧化剂,CO是还原剂,C元素被氧化,Fe元素被还原【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Fe3O4+4CO3Fe+4CO2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Fe3O4+4CO3Fe+4CO2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Fe3O4为氧化剂,Fe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CO为还原剂,被氧化,则C元素被氧化,故答案为:Fe3O4;CO;Fe;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题目难度不大27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2)氯气溶于水Cl2+H2OH+Cl+HClO(3)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4)实验室中将1mol/L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氢氧化铁胶体Fe3+3H2O3Fe(OH)3(胶体)+3H+(5)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1)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2)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3)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4)铁离子水解生成胶体;(5)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解答】解:(1)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故答案为:2Na+2H2O2Na+2OH+H2;(2)反应生成盐酸和HClO,离子反应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3)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反应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4)铁离子水解生成胶体,制备胶体的离子反应为Fe3+3H2O 3Fe(OH)3(胶体)+3H+,故答案为:Fe3+3H2O 3Fe(OH)3(胶体)+3H+;(5)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反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答案为:Ba2+2OH+2H+SO42BaSO4+2H2O【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子、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28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完成下列表格应量取浓盐酸体积/mL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除容量瓶、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其它玻璃仪器(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B、C、A、F、E、D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线23cm处(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不变):没有进行A操作时浓度偏小;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时浓度偏小;定容时俯视时浓度偏大_【考点】溶液的配制【专题】定量测定与误差分析【分析】(1)依据C=计算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选择需要的仪器;(2)依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排序;(3)烧杯和玻璃棒上都沾有盐酸,洗涤液中含有少量的溶质,为避免溶质的量的减少,应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4)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解答】解:(1)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物质的量浓度C=11.8mol/L,设需要浓盐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得:V11.8mol/L=0.250L0.1mol/L,解得V=0.0021L,即2.1mL;配制250mL,所以应选择250mL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用到的仪器有:5mL量筒、玻璃棒、烧杯、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还缺少的仪器为:5mL量筒;故答案为:应量取浓盐酸体积/mL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除容量瓶、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其它玻璃仪器 2.1250ml5ml量筒(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B、C、A、F、E、D;故答案为:B、C、A、F、E、D;(3)烧杯和玻璃棒上都沾有盐酸,洗涤液中含有少量的溶质,为避免溶质的量的减少,应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故答案为: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4)没有进行A操作时,导致部分溶质没转移到容量瓶,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小;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时浓度,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小;定容时俯视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