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40602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共48分,每题4分,漏选的2分,其中1、9、10、11为多选,其余为单选)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B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C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D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2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木块和地面间的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受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地面受到了弹力,而木块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木块不受弹力B木块也受到了弹力,原因是木块发生了形变C木块受到弹力的原因是地面发生了形变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如图所示,物块M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绳与小物块m相连斜面的倾角可以改变讨论物块M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则有( )A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B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小C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角越大,摩擦力越大D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角越大,摩擦力越小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Amg和mgBmg和mgCmg和mgDmg和mg5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块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块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B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C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D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6如图所示,两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的光滑球A、B,放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的斜面间处于静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相等B斜面对A球的弹力大小为mgcosC斜面对B球的弹力大小为mgDB球对A球的弹力大小为mgsin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必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其间必有弹力C两物体间有弹力,则其间必有摩擦力D两物体间无摩擦力,则其间必无弹力8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先后从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s末两物体相遇B4s末两物体在途中相遇C5s末两物体的速率相等D4s末两物体的速度相同9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1000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cm时,测力计读数可能为( )A10 NB20 NC40 ND60 N10若两个力F1、F2夹角为(90180),且保持不变,则( )A一个力增大,合力一定增大B两个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C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减小D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不变11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F1=10N,F2=6N,这两个力的合力F与F1的夹角为,则可能为( )A0B30C60D12012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通过定滑轮将重物A缓慢吊起,在吊起重物的过程中,关于绳子的拉力FT、汽车对地面的压力FN和汽车受到的摩擦力Ff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FT不变,FN不变,Ff逐渐增大BFT不变,FN逐渐增大,Ff逐渐增大CFT逐渐增大,FN不变,Ff逐渐增大DFT逐渐减小,FN逐渐增大,Ff逐渐增大二、实验题(共10分,每空5分)13“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1)实验的操作如下: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木板上铺一张白纸,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B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做出这个力F的图示;C改变两个力的大小,重做几次;D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及结点O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做出F1和F2的图示;E用虚线把合力的箭头端分别与两个分力的箭头端连接,分析合力F与两个分力F1、F2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F把两条细绳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关于上述操作步骤,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2)在本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并没有起到减小实验误差的作用_A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大些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钩子相互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若不同进行调节,使之相同三、计算题(共42分)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质量为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要求:(1)地面对三棱柱支持力大小;(2)地面对三棱柱摩擦力的大小15如图所示,粗糙斜面的倾角为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斜面相对水平地面保持静止不动求:(1)物块对斜面压力的大小;(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6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10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17甲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m/s的速度与甲车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最大的距离(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河南省郑州市新郑二中等五校联考xx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48分,每题4分,漏选的2分,其中1、9、10、11为多选,其余为单选)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B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C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D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考点: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同时,必是施力物体解答:解:A、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并且同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故A正确;B错误;C、受力物体同时必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也必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D、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而车对马同时也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力的物体性及相互性,明确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一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关于木块和地面间的弹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面受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地面受到了弹力,而木块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木块不受弹力B木块也受到了弹力,原因是木块发生了形变C木块受到弹力的原因是地面发生了形变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产生弹力的条件是:一是两物体接触,二是发生弹性形变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A、B地面受压而发生弹性形变,地面受到了弹力,而木块也发生形变,所以木块也受弹力,AB错误;C、木块受到弹力的原因是地面发生了形变,地面要恢复形变,对与之接触的木块产生了弹力作用,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弹力产生的条件,要会判断是谁发生了形变,对谁产生了力的作用3如图所示,物块M通过与斜面平行的细绳与小物块m相连斜面的倾角可以改变讨论物块M对斜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则有( )A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大B若物块M保持静止,则角越大,摩擦力一定越小C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角越大,摩擦力越大D若物块M沿斜面下滑,则角越大,摩擦力越小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对滑块M受力分析,将力按效果沿着与斜面平行和与斜面垂直方向正交分解,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各个力解答:解:A、B、物体m受到重力mg和拉力T,处于平衡状态,有T=mg对滑块M受力分析,受重力Mg、支持力N、拉力T和静摩擦力f,其中静摩擦力方向取决于拉力T和重力的下滑分量的大小,若mgMgsin,如图1;若mgMgsin,如图2根据平衡条件,对于图1,有T+f=Mgsin故越大,f越大;根据平衡条件,对于图2,有T=f+Mgsin故越大,f越小;故A、B均错误;C、D、由于物体M下滑,所以物体所受到滑动摩擦力f,有f=N又由于是在斜面上,所以f=mgcos当增大时cos减少(090度),所以f减少,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是对滑块M受力分析,对于摩擦力,要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两种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得到摩擦力的表达式再进行分析讨论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Amg和mgBmg和mgCmg和mgDmg和m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等边棱柱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列出方程可求得支持力及摩擦力解答:解:对物体受力分析: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作出受力图如图所示将重力沿斜面方向及垂直斜面的方向进行分解,则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摩擦力 Ff=mgsin30=mg;支持力 FN=mgcos30=mg;故选:A点评: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力的合成或分解结合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要注意物体受到的是静摩擦力,不能直接根据摩擦力公式求解其大小5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块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使物块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F1和环对杆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B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CF1逐渐增大,F2保持不变D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圆环、物体A及轻绳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分析杆对环的摩擦力和弹力,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分析环对杆的摩擦力F1的变化情况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F的变化,根据F与杆对环的弹力的关系,分析杆对环的弹力的变化情况解答:解:以圆环、物体A及轻绳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如图1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到,杆对环的摩擦力F1=G,保持不变杆对环的弹力F2=F再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如图2所示由平衡条件得到F=mgtan当物体A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过程中,逐渐减小,则F逐渐减小,F2逐渐减小所以F1保持不变,F2逐渐减小故选:B点评:本题是力平衡中动态变化分析问题,关键是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6如图所示,两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的光滑球A、B,放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的斜面间处于静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相等B斜面对A球的弹力大小为mgcosC斜面对B球的弹力大小为mgDB球对A球的弹力大小为mgsin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斜面对A和B对A的弹力大小,进而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出A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以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斜面对B的弹力大小解答:解:对A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mgsin=FBAmgcos=NA故斜面对A球的弹力大小等于mgcos,B球对A球的弹力大小等于mgsin,故BD正确;以B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NB=mgcos+Fsi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B球对斜面的压力为:mgcos+Fsinmgcos,故A错误;根据平衡条件,沿斜面方向:Fcos=2mgsin,得:F=则NB=mgcos+Fsin=mgcos+=故C正确;题目要求选错误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以及条件的应用,掌握隔离法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必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其间必有弹力C两物体间有弹力,则其间必有摩擦力D两物体间无摩擦力,则其间必无弹力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挤压;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解答:解:A、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若光滑,则没有摩擦力故A错误B、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挤压;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可见,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B正确,C错误D、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是产生摩擦力的条件之一,而没有摩擦力,不一定没有弹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以及它们的方向知道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8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先后从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s末两物体相遇B4s末两物体在途中相遇C5s末两物体的速率相等D4s末两物体的速度相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vt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交点表示速度相同,同一时间到达同一位置时相遇解答:解:A、5s内两者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不等,所以没有相遇,故A错误B、由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4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所以4s末相遇,故B正确;C、5s末a物体的速率是20m/s,b物体的速率为0,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4s末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4s末两物体速度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要注意图象在时间轴的下方时位移为负值9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1000N/m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cm,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N,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cm时,测力计读数可能为( )A10 NB20 NC40 ND60 N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和胡克定律求出未施加拉力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弹簧的长度不变,抓住拉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不变,结合最大静摩擦力求出测力计拉力的范围解答:解:施加拉力前,物体受到四个力的作用而平衡:重力G、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和弹簧对物体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弹力T,受力如图,其中T=kx=10000.02=20N,根据平衡条件可求出,f=Gsin30T=20N,方向沿斜面向上;施加拉力F后,弹簧长度不变,说明物体仍然静止,并且弹簧对物体施加的弹力大小和方向不变,若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则F+f+T=Gsin30,即F+f=20N,摩擦力f随着F增大而较小,当F=20N时,f=0,若F20N,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因为物体没有滑动,所以F+TGsin30+fm,代入数据可得,F45N,所以测力计读数在045N之间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A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10若两个力F1、F2夹角为(90180),且保持不变,则( )A一个力增大,合力一定增大B两个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C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减小D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不变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合力与分力的关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判断合力的变化解答:解:A、如果夹角不变,F1大小不变,F2增大,合力F可以减小,也可以增加,如图,故A错误;B、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大小可能增大、减小或不变故B错误,C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关键要明确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等效替代关系11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F1=10N,F2=6N,这两个力的合力F与F1的夹角为,则可能为( )A0B30C60D120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根据三角形定则,应用作图法,求出合力F与F1的夹角的最大值,再进行选择解答:解:根据三角形法则,两个分力和合力可以构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则作出两个力F1和F2合力F,如图,因为F1和F2大小是定值,根据几何知识得到,当F2与合力F垂直时,最大,设的最大值为m,则有sinm=,解得:m=37,所以AB正确,C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实质是极值问题,采用作图法分析极值的条件是常用的方法中等难度,是好题12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通过定滑轮将重物A缓慢吊起,在吊起重物的过程中,关于绳子的拉力FT、汽车对地面的压力FN和汽车受到的摩擦力Ff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FT不变,FN不变,Ff逐渐增大BFT不变,FN逐渐增大,Ff逐渐增大CFT逐渐增大,FN不变,Ff逐渐增大DFT逐渐减小,FN逐渐增大,Ff逐渐增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通过定滑轮将重物A缓慢吊起,在吊起重物的过程中,绳子的拉力大小不变,通过对汽车受力分析,通过共点力平衡分析支持力、摩擦力的变化解答:解:因为重物缓慢被吊起,则A处于平衡状态,拉力等于A的重力,所以拉力FT不变,汽车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处于平衡,设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根据共点力平衡,在水平方向上有:FTcos=Ff,在竖直方向上有:N+FTsin=mg,因为在减小,所以Ff增大,N增大则FN也增大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抓住汽车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合力为零进行分析二、实验题(共10分,每空5分)13“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1)实验的操作如下: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木板上铺一张白纸,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B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做出这个力F的图示;C改变两个力的大小,重做几次;D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及结点O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做出F1和F2的图示;E用虚线把合力的箭头端分别与两个分力的箭头端连接,分析合力F与两个分力F1、F2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F把两条细绳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关于上述操作步骤,合理的操作顺序是AFDBEC(2)在本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并没有起到减小实验误差的作用AA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大些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D实验前先把实验所用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钩子相互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若不同进行调节,使之相同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分析:(1)实验步骤要符合逻辑,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一般都是先安装设备,然后进行实验、测量,最近整理仪器,进行数据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2)实验要操作方便、数据准确,尽量减小读数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通过减小误差的角度,确定操作的措施解答:解:(1)进行实验时在明确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目的基础上,要先进行实验设备的安装,即先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的 A点,然后进行实验和有关数据的测量,最后进行数据处理和仪器的整理故答案为:AFDBEC(2)A、夹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适当大一些,故A错误;B、实验要方便、准确,两分力适当大点,读数时相对误差小,故B正确;C、为了便于确定拉力的方向,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故C正确;D、实验前,先把所用的两个弹簧秤的钩子相互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检验弹簧秤是否准确,故D准确本题选不能减小误差的,故选:A故答案为:(1)AFDBEC(2)A点评:本题考查了力学中的基础实验,平时注意进行实际实验操作,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能真正的理解具体实验操作细节的意义,因此平时同学们应该加强实验实践,而不是空洞的记忆实验三、计算题(共42分)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质量为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要求:(1)地面对三棱柱支持力大小;(2)地面对三棱柱摩擦力的大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先选取A和B整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运用平衡条件列出平衡等式,再对B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运用平衡条件列出平衡等式,联立方程即可解题解答:解:(1)选取A和B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m)g,地面支持力N,墙壁的弹力F和地面的摩擦力f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N(M+m)g=0,F=f,可得N=(M+m)g(2)再以B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三棱柱对它的支持力NB,墙壁对它的弹力F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NB cos=mg,NBsin=F,解得F=mgtan,所以f=F=mgtan答:(1)地面对三棱柱支持力为(M+m)g;(2)地面对三棱柱摩擦力的大小为mgtan点评: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运用平衡条件列出平衡等式解题要注意多个物体在一起时,研究对象的选取15如图所示,粗糙斜面的倾角为一质量为m的物块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斜面相对水平地面保持静止不动求:(1)物块对斜面压力的大小;(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滑动摩擦力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先以小物块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求小物块受的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求得物块对斜面的压力大小(2)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沿斜面方向合力为0列方程求得动摩擦因数解答:解:(1)对物块的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Nmgcos=0所以 FN=mgcos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N=FN(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gsinmgcos=0所以:=答:(1)物块对斜面压力的大小为mgcos;(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所以为点评:本题属于中档题,主要考查受力分析和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运用16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kg的小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10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g=10m/s2求:(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根据平衡条件求解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2)以木块和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和摩擦力公式求解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解答:解:(1)设细绳对B的拉力为T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如图1,由平衡条件可得: Fcos30=Tcos Fsin30+Tsin=mg 代入解得,T=10,tan=,即=30(2)以木块和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再平衡条件得 Fcos30=f N+Fsin30=(M+m)g又f=N得到,=代入解得,=答:(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30;(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点评:本题涉及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研究对象的选择要灵活,此题采用隔离法与整体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就采用隔离法研究17甲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m/s的速度与甲车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0.5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最大的距离(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相等所需的时间,结合位移公式求出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2)抓住位移相等,结合位移公式求出追及的时间注意甲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解答:解:(1)设甲车的其起始速度为v1,乙车的起始速度为v2,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设此时经历的时间为t1,则由v1=v2+at1得,t1=12s,此时甲车的位移m=84mx1=10120.5122=84m乙车的位移x2=v2t1=412m=48m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x=x2x1=8448m=36m(2)设经过时间t乙车追上甲车,此时两车的位移相同,则由代入数据解得t=24s甲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所以乙车在甲车停止运动后才追上甲车,应根据,代入数据得,解得t=25s答:(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最大的距离为36m(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为25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以及注意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刹车问题,甲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