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27059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22010年1月15日下午15时31分左右(北京时间)出现了号称“千年最长日环食”的天象奇观。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使汉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君权神授3西方有学者认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材料中的“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是指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三纲五常 D和谐中庸4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其主要目的是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C弘扬和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5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6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C存天理,灭人欲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7.朱熹和陆九渊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两位重要的哲学思想家、文化教育家,前者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开心学之体系,由于二人成名于同一时期,且学术观点相异,故自鹅湖之会始,二人争论不休。他们的根本分歧是A朱熹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陆九渊强调“心”是宇宙的本原B“天理”是不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C是否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D是否进行内心反省,以致良知8明朝史话说:“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他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材料中的“他”是A程颐 B王阳明 C黄宗羲 D李贽9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10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两个时期思想文化非常活跃,并且是在政治、经济领域出现了新变化的时期,它们是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B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C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11.智者运动被看作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下列有关智者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谓的“智者”是指古希腊那些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B智者的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有可能导致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C他们主张追求功利,反对空谈真理 D他们开始关注人的主体意识,但不否认绝对权威的存在12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山多地少自然环境的制约 B城市国家开始逐渐地形成C海外殖民扩张范围的扩大 D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13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A反对君主制 B主张民主 C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 D维护君主权威14苏格拉底率先“把哲学从天上请回人间”。这主要是指他A首先对客观的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B强调个人利益,创立智者学派C把讨论的重点从自然转移到社会D把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引向理性道路15某历史学家对西方一种思想评价道:“人之一切自然本能,蛮性的权力意志,向外征服欲,得以尽量表现之机会;而形成近代文化中另一种人之神性与其兽性之纠缠”。这一评价针对的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B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C工业革命后的马克思主义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主义16彼特拉克说:“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的原则是,关于我们在人间所能希望的光荣,我们在人间的时候去追求它是对的。”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A文艺复兴倡导追求现世幸福 B文艺复兴主张推翻封建专制C科学家勇于追求科学真理 D启蒙运动宣扬天赋人权17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18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A上帝 B罗马教皇 C马丁路德 D贵族19法国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政治思想方面,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这反映了当时法国A政治派别的林立 B阶级关系的复杂 C思想主张的多样 D经济利益的冲突20对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及运作方式产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A伏尔泰B孟德斯鸠 C卢梭D狄德罗21在法国大革命中沦为阶下囚的国王路易十六读完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不禁喟然长叹:“这两个人毁了法国。”这说明了启蒙思想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彻底解放B导致了法国的政教分离 C对法国大革命起到了动员作用D否定了法国的等级制度2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主要得益于A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文化市场的迅速扩大23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重要标志,是因为四大发明A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 B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中作用巨大C发明时间长,技术含量高 D领先西方时间长,历史悠久24有人将明清之际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晨光与传统科技的晚霞”。这时的“晚霞”是指A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涌现 B各种发明不断出现C早期反封建思想出现 D古代小说蓬勃发展2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从其创作风格来看,该作品属于A先秦时期的民歌 B战国时期的楚辞C文采华丽的汉赋 D讲求规范的唐诗26在阅读诗经的过程中,你可以在其中的哪一部分看到有关董仲舒为汉武帝祝寿奏乐的情景描述A风 B雅 C颂 D三项都不能够27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盛世景象的是A“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D“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问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28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29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30从元杂剧、昆曲、京剧的兴衰中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不包括A艺术不能脱离群众B艺术应随时代的变化推陈出新 C艺术门类之间应互相学习、兼收并蓄D艺术形式应保持原有的风貌,不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第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31题14分,32题13分,33题13分)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主张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法律加以详细的规定,法律是专为促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而制定的法家的这些原则为秦统治者所采纳时,其效能显示了出来。秦统治者利用这些原则开始征服其他诸侯,建立第一个帝国。材料二西汉建国初期,由于经过长期的混乱,社会经济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时大城名都民人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裁什二三”的境地。西汉统治者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出于恢复和发展经济、安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的需要,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来了一个大转变材料三到西汉中期,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急功近利,一反其先辈“清静无为”的方针,采取积极有为的政策,“外事四事,内兴功利”。在这样形势下,主张加强专制皇权和维护封建大一统的董仲舒新儒学便应运而生,而以新儒学为特征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也开始形成。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家的这些原则”是哪些原则?为什么秦统治者采纳“法家的这些原则”?(4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政治法律思想”?(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是如何建立新儒学的?(6分)(4)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导致统治思想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分)32(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二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 柏克认为卢梭是极端理性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中最典型的一个。其他批评卢梭的人怀疑卢梭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有两个卢梭:一个极端的理性主义者卢梭,一个是邪门得多的卢梭。 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运动的含义。(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德认为人类“由黑暗进入阳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2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的建议引起了哪些社会影响?(6分)(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三中为什么有人认为有“两个卢梭”?(2分)并分析“邪门”的卢梭对启蒙思想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分)33.(13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回答:(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3分)(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3分)(3)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3分)(4)从鲁迅生活的时代来看,他如此评判火药和指南针在中西方的不同用途是想说明什么?(2分)(5)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高二历史期初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 1 B 2 C 3 C 4 B 5 B 6 C 7 A 8 D 9 A 10 D 11 D 12 D 13 C 14 D 15 A 16 A 17 D 18 B 19 C 20 B 21 C 22 C 23 B 24 A 25 A 26 D 27 C 28 C 29 C 30 D材料题 31.(14分)(1)原则:主张以法治国,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因为法家的这些原则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2)西汉统治者采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民休息。(2分)(3)董仲舒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五行学说来改造儒学;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宣扬“君权神授”,加强了君权;还提出了“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的程序。(6分)(4)因素:历史发展的需要;巩固、维护统治的需要。(2分)32(13分)(1)促使人类摆脱迷信和无知的状态,走向光明的运动。(1分)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2分)(2)经济:自由思想在经济领域引起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自由生产的原则。(2分)宗教:倡导思想解放,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2分)政治: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等思想的提出,为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建设勾画了基本蓝图。(2分)(3)卢梭思想中既有理性主义特点,又有浪漫主义特点。(2分)指出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揭示了科学对人类的“双刃剑”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了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内涵。(2分)33.(1)战国。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3分)(2)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3分)(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3分)(4)引导中国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促进社会进步。(2分)(5)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2分)高二历史期初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 1 B 2 C 3 C 4 B 5 B 6 C 7 A 8 D 9 A 10 D 11 D 12 D 13 C 14 D 15 A 16 A 17 D 18 B 19 C 20 B 21 C 22 C 23 B 24 A 25 A 26 D 27 C 28 C 29 C 30 D材料题 31.(14分)(1)原则:主张以法治国,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因为法家的这些原则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4分)(2)西汉统治者采取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与民休息。(2分)(3)董仲舒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五行学说来改造儒学;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宣扬“君权神授”,加强了君权;还提出了“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的程序。(6分)(4)因素:历史发展的需要;巩固、维护统治的需要。(2分)32(13分)(1)促使人类摆脱迷信和无知的状态,走向光明的运动。(1分)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理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2分)(2)经济:自由思想在经济领域引起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和自由生产的原则。(2分)宗教:倡导思想解放,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2分)政治: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等思想的提出,为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建设勾画了基本蓝图。(2分)(3)卢梭思想中既有理性主义特点,又有浪漫主义特点。(2分)指出人类理性的有限性,揭示了科学对人类的“双刃剑”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了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内涵。(2分)33.(1)战国。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3分)(2)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3分)(3)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3分)(4)引导中国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促进社会进步。(2分)(5)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