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关于遗传图谱的识别和有关基因型及概率推断和计算例题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24746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关于遗传图谱的识别和有关基因型及概率推断和计算例题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关于遗传图谱的识别和有关基因型及概率推断和计算例题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关于遗传图谱的识别和有关基因型及概率推断和计算例题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关于遗传图谱的识别和有关基因型及概率推断和计算例题解析 (1) 先判断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父母正常,儿子患病图甲常隐、X隐不确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遗传病父母正常,女儿患病(女病父未病)图乙确定患病为常隐 父母患病,儿子正常图丙常显、X显不确定“有中生无”为显性遗传病 父母患病,女儿正常(父病女未病)图丁确定是常染色体显性 (2) 再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常显:患者较多 图戊 “父病女未病;子病母未病”“男女平等”:无伴性 常隐:患者很少 ; 图己 “女病父未病;母病子未病” 伴Y: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 “传男不传女”“直线遗传”“男女有别” 显 女患者明显多于男患者、交叉遗传(见图庚) 伴X “子病母必病、父病女必病” 隐 男患多于女患、隔代遗传、交叉遗传(见图辰)“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图庚 图辰最可能为X显 最可能为x隐例1.(xx江苏卷)下图为甲、乙、丙、丁4种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推测这4种疾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以及一些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A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C系谱甲-2基因型Aa,系谱乙-2基因型XBXb 系谱丙-8基因型Cc,系谱丁-9基因型XDXd D系谱甲-5基因型Aa,系谱乙-9基因型XBXb 系谱丙-6基因型cc系谱丁-6基因型XDXd例2(xx海淀二模)图3所示两个家系均患有家族性遗传病(阴影部分表示患者),若这两个家组的成员婚配,则( )B26婚配组合与45婚配组合的儿子发病率不同C37婚配组合与18婚配组合的女儿发病不同D45婚配组合与26婚配组合的女儿发病率相同例3 .(xx西城二模)对下列遗传系谱中各家庭遗传病种类推测不正确的是( )A甲不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病B乙只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丙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D丁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细胞质遗传病例4 .(xx江苏)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一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II-4是携带者cII一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一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例5(xx天津) 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为纯合子 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4为纯合子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为杂合子 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为纯合子例6(xx北京卷)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 1 . 2 米左右。下图是该家族遗传系谱。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_性基因,最可能位于_染色体上。该基因可能是来自_个体的基因突变。(2)若II1和II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_;若IV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男孩,这个男孩成年时身材矮小的概率为_。( 3 )该家族身高正常的女性中,只有_不传递身材矮小的基因。二、关于人类遗传病及概率计算类遗传题的解题方法及高考例题分析关于人类遗传病和概率计算的高考题,在历年各地高考试题中反复出现,并且往往是作为重点内容加以考查。所以在备考复习中对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及技巧要着重掌握,不可掉以轻心。例1及变式练习 肤色(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白化病(色盲病)的孩子。问:(1) 他们再生下一个患病(健康)孩子的概率;(2) 他们再生下一个患病(健康)男孩的概率;(3) 他们再生下一个患病(健康)女孩的概率;(4) 他们再生下一个男孩患病(健康)的概率;(5) 他们再生下一个女孩患病(健康)的概率;例2肤色、色觉均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白化又患红绿色盲的孩子。问:(1) 他们再生下一个同时患两种病(健康)孩子的概率;(2) 他们再生下一个患病(健康)男孩的概率;(3) 他们再生下一个患病(健康)女孩的概率;(4) 他们再生下一个男孩患病(健康)的概率;(5) 他们再生下一个女孩患病(健康)的概率;例3.(xx广东)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孩子,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患者为男孩的几率是 .(2)若该夫妇再生育表现正常的女儿的几率为 。(3)该夫妇生育的表现正常女儿,成年后与一位表型正常的苯丙酮尿症携带男子结婚,后代中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几率是 ;只患一种遗传病的几率为 .知识及能力要求 本题是xx年高考广东卷第41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及逻辑推理能力,涉及遗传定律、伴性遗传、减数分裂、概率计算等知识点。在解题过程中,考生必须连续跨越多个难点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对考生思维的严密性、灵活性具有较高要求,是一道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并重的高考难题. 1、两种遗传病虽然性质不同(分别是常染色体和伴X遗传),但却是独立遗传的,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正确理解“只患一种病”的含义。即:患A病就不患B病,患B病就不患A病,两种病在个体中互相排斥,可运用“十字相乘法”计算. 3、综合计算两病时,可“先化整为零”,先分别计算一种病的发病几率和表现正常几率,再运用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计算,比传统的“棋盘法”更直观、简明. 4、计算配子比例是本题的关键之一,要特别细致,可由基因型比例推算出配子比例.例4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1)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染色体上,为_性遗传病。(2)13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3 )若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4)6的基因型为_,13的基因型为_。(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11与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只患乙病的概率为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_。例5请按要求回答下列(1)、(2)小题:(1)甲病是一种伴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Xb),乙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为r)。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甲病又患乙病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_和_。如果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该孩子患病的概率是_,只患乙病的概率是_,同时患甲、乙两种病的孩子的性别是_。(2)苯丙酮尿症是新生儿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遗传病。患儿由于缺少显性基因H,导致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使来自食物的苯丙氨酸沿非正常代谢途径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造成患儿神经系统损害。目前防治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是尽早采用食疗法,即给予患儿低苯丙氨酸饮食。请根据以上知识补充完成下表(其中,含量用“正常”、“过多”、“缺乏”表示):患儿体内苯丙酮酸含量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含量基因型食疗前食疗后正常若用基因工程方法治疗苯丙酮尿症,其基本思路是:_。例6(xx朝阳一模)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现已查明II3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乙病是 性遗传病。 (2)写出下列个体的基因型:III9 ,III12 。 (3)若III9和III12婚配,子女中只患甲或乙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 (4)若III9和一个正常男性婚配,如果你是医生,根据他们家族病史,你会建议他们生一个 (男/女)孩。 (5)若乙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6%,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 。例7(xx崇文一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请分析回答: 表现型人数性别有甲病、无乙病无甲病、有乙病有甲病、有乙病无甲病、无乙病男性27925074464女性2811634700 (1)若要了解甲病和乙现的发病情况,应在人群中 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2)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 (3)假设被调查群体中患甲病的纯合子为200人,则被调查的人群中显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是 %。 (4)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甲病(基因为A、a)、乙病(基因为B、b)的家庭系谱图。请据图回答: III2的基因型是 。如果IV6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 。如果IV6是女孩,且为乙病的患者,说明III1在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 。现需要从第III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毛发等)获得乙病致病基因,提供样本的合适个体为 。 (5)若要快速栓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可利用特定的分子探针进行检测,这一方法依据的原理是 。三、关于探究实验和育种类型的遗传题【典型例题】1、(xx全国卷)(20分)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_传递给后代。(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_。(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_种。(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2(xx北京卷)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1000m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1) 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1000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于10m处。(2) 实验对照:生长于 m处的野菊。(3) 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 。(4) 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假设一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假设二 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假设三 野菊株高的变化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野菊株高 。3(xx北京卷)为丰富植物育种的种质资源材料,利用钴60的射线辐射植物种子,筛选出不同性状的突变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钴60的辐射用于育种的方法属于_育种。(2)从突变材料中选出高产植株,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盐新品种,利用该植株进行的部分杂交实验如下: 控制高产、优质性状的基因位于_对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联会期_(能、不能)配对。 抗盐性状属于_遗传。(3)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高蛋白植株(纯合子)。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计并完善实验方案: 步骤1:选择_和_杂交。 预期结果:_。 步骤2:_。 预期结果:_。 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_与_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4(xx全国卷)(22分)玉米子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今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玉米子粒,其表现型为:黄色非糯、白色糯。请用以上两种玉米子粒作为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4种子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比例接近1:1:1:1(用遗传图解回答)。若亲本不变,要获得上述4种子粒,但比例接近9:3:3:1,则这个杂交试验与前一个杂交试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用文字回答)如果上述白色糯玉米不抗某种除草剂,纯合黄色非糯玉米抗该除草剂,其抗性基因位于叶绿体DNA上,那么如何用这两种玉米亲本通过杂交试验获得抗该除草剂的白色糯玉米?现有多株白色糯玉米,对其花粉进行射线处理后,在进行自交。另一些白色糯玉米植株,花粉不经射线处理,进行自交。结果,前者出现黄色糯子粒,后者全部结白色糯子粒。由此可推测,黄色子粒的出现是基因发生_的结果,其实质是射线诱发_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在适宜时期,取基因型杂合黄色非糯植株(体细胞染色体为20条)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对获得的幼苗用_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其染色体数为_,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子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_(一致、不一致),在植株群体中表现_(一致、不一致)。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上述玉米的品质时,选用大豆种子贮藏蛋白基因为目的基因。该目的基因与作为_的质粒组装成为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用_和连接酶。为便于筛选获得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所用的质粒通常具有_。将目的基因导入离体的玉米体细胞后,需要采用_技术才能获得具有目的基因的玉米植株。5(xx全国卷)填空回答:(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为了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它们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选用表现型为感病红果多室和_两个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如果F1表现抗病红果少室,则可确定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并可确定以上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和_。将F1自交得到F2,如果F2的表现型有_种,且它们的比例为_,则这三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2)若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上述F1番茄叶片取材制备人工种子、繁殖种苗,其过程可简述为如下5个步骤:上述过程中去分化发生在第_步骤,再分化发生在第_步骤,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番茄叶片细胞具有_。6(xx全国卷)某植物块根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共同决定。只要基因R存在,块根必为红色,rrYY或rrYy为黄色,rryy为白色;在基因M存在时果实为复果型,mm为单果型。现要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1)请写出以二倍体黄色块根、复果型(rrYyMm)植株为原始材料,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的主要步骤。(2)如果原始材料为二倍体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你能否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三倍体种子?为什么?7(xx全国卷)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性,紧穗(B)对松穗(b)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这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以绿苗紧穗白种皮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松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请回答:(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紧穗黄种皮?为什么?(2)如果需要选育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那么能否从播种F1植株所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选到?为什么?(3)如果只考虑穗型和种皮色这两对性状,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4)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为,基因型为;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发生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 本。9(xx西城)现今人工种植的小麦为异源六倍体,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野生的二倍体长穗偃麦草的体细胞中含有14条染色体。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通过多年的杂交育种实验研究,利用野生偃麦草与普遍小麦杂交,选育出了具有相对稳定的抗病性且高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偃”系列品种。请分析下列杂交实验过程并回答问题。(1)普通小麦与二倍体长穗偃麦草杂交得到的F1不育,其原因是F1 ,说明普通小麦与二倍体长穗偃麦草之间存在_。欲利用F1培育出可育的后代,可采取的方法是_,这样得到的可育后代是_倍体。(2)李振声在小麦与偃麦草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了“蓝单体”小麦品种,该小麦体细胞中含有41条染色体,其中40条染色体来自小麦,1条染色体来自偃麦草,该染色体上携带蓝色基因,所以“蓝单体”籽粒呈现浅蓝色。研究发现蓝色基因有累加效应,即籽粒颜色随基因的增加而加深。若“蓝单体”品种小麦自交,后代籽粒颜色的表现型有_等类型,它们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依次是_,此变异类型属于_。 10(xx西城)自然界中的两种微生物,可以通过各自不同的作用将培养液中的葡萄糖转化为维生素C,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在欧文氏菌中无2,5-二酮基-D-葡萄糖酸还原酶(2,5-DKG还原酶),不能将2,5-二酮基-D-葡萄糖酸转化为2-二酮基-L-古龙酸;而棒状杆菌不能直接转化D-葡萄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造某种细菌,仅用一步发酵即可生成2-二酮基-L-古龙酸。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分析,欧文氏菌和棒状杆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造上述两种菌中的_菌,使其可直接利用D-葡萄糖生成2-二酮基-L-古龙酸。(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此细菌的基本方法是:先用_同时切割_和_,然后用DNA连接酶将上述切割产物连接,构成_并将其导入到受体菌中。(4)在获得转基因工程菌后,培养“工程菌”的培养基应含有_等几类营养物质。欲纯化此工程菌,可以采用_法将菌种接种在_培养基上,以获得_菌落;进行扩大培养和获得产品时,应选用_培养基。一、关于遗传系谱图的识别和有关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推断例1解析:从图甲5、6婚配产生8即有中生无(女孩:父病女未病)可判断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从丙图3、4婚配产生6即无中生有(女孩:女病父未病)可判断系谱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乙所给信息既无“无中生有”也无“有中生无”,但可看到“女患者明显多于男患者、交叉遗传”的特点,且7(男性)作为患者其母亲、女儿均患病即符合“子病母必病、父病女必病”的特点,故系谱乙最可能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丁图由5、6婚配产生7、10即无中生有(男孩)可判断为隐性遗传,但是常隐还是伴X隐不确定,又由于图中有“男患多于女患、隔代遗传、交叉遗传”等特点,故系谱丁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不难判断正确答案为BD例2解析:本题结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考查对人类遗传病系谱图的识别及患病概率的计算,为应用层次能力要求为C。本题题干问题应改为“若这两个家组的成员婚配,按最可能的遗传方式,则 ”,否则题目有科学性错误!家系一:“男女平等”且患者较多,故最可能是常显;还有“父病女未病;子病母未病”家系二:“男女有别”且女患者明显多于男患者、交叉遗传、子病母必病、父病女必病 故最可能为X显 不难计算,正确答案为B例3解析:按照图中信息,甲:无中生有(女孩)可判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有中生无(女孩)可判断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从丙图“无中生有”(男孩)可判断为隐性遗传病,但是常隐还是伴X隐不确定,均有可能;故答案C。丁图信息既无“无中生有”又无“有中生无”,所以常隐、常显都符合,加上“母系遗传”(即母亲患病子女都换病)的特点,故“丁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或细胞质遗传病”正确。例4解析:考查遗传系谱图的识别。由3、4正常而9男孩患病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但不能确定其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的遗传病,故A错。无论该病是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的遗传病B一定正确。由于是常染色体的遗传病还是性染色体的遗传病不确定,C II一6是携带者的概率和D 一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均无法确定。答案:B例5解析:根据1患病而其母1正常,可以排除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可能,同样根据3患病而其女2正常,可以排除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可能。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一定为杂合子;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2必为杂合子;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3必为杂合子。故C选项正确。例6解析:由图中信息“无中生有”(男孩)可判断为隐性遗传,但是常隐还是伴X隐不确定;又由于图中有“男患明显多于女患、交叉遗传”等特点,故系谱丁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由此写出II1和II2、IV3与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不难计算出相关概率。答案:( l )隐 X I1 ( 2) 1/4 1/8 (3)(显性)纯合子二、关于人类遗传病及概率计算类遗传题的解题方法及高考例题分析例1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果 因 果 即由“果”索“因”、再据“因”求“果”的遗传学应用题。这类题基本的解题思路是:先根据题干中子代的表现型(果) 推出、确定亲本的基因型(因);再由因(亲本的基因型) 计算出子代某表现型(患某病、健康)的概率。假设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是A、a(B、b),则由题干“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病孩子”(“果”),推出两亲本的基因型(因)为:Aa、Aa(XBY、XBXb);再由“因”(亲本的基因型)计算出“果”:子代患病、健康的概率(答案见后)。(1)1/4(3/4)1/4(3/4) (2)1/8(3/8)1/4(1/4) (3)1/8(3/8) 0(1/2) (4)1/4(3/4)1/2(1/2) (5)1/4(3/4) 0 (1)例2解析:假设控制性状的基因分别是A、a和B、b,则由题干“肤色、色觉均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白化又患红绿色盲的孩子”(“果”),推出两亲本的基因型(因)为:AaXBY、AaXBXb;再由“因”(亲本的基因型)计算出“果”:子代患病、健康的概率(答案见后)。(1)1/41/4=1/16(3/43/4=9/16) (2)1/41/2+1/43/4或1/8+1/4-1/16=5/16(1/41/4+1/42/4=3/16)(3)1/41/2=1/8(1/4+1/41/2=3/8) (4)1/21/2+1/23/4=5/8(1/21/2+1/21/4=3/8)(5)1/21/2=1/4(1/2+1/21/2=3/4)掌握上述两种题型,举一反三,通过迁移就能解答所有这种类型的高考题。下面就以几道高考题为例加以说明。例3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由“果”索“因”再求“果”遗传学应用题。这类题基本的解题思路是:先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果) 确定亲本的基因型(因) 计算子代某表现型(某病)出现的概率。 1、设苯丙酮尿症由A(a)控制,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由B(b)控制,表现正常的夫妇基因型只能是AXBX和AXBY ;由于他们生育了一个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孩子(只有aa XbY,男孩),不难推导出夫妇基因型是AaXBXb和AaXBY。因为夫正常(XBY),因此所生女儿不可能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他们“生育了一个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孩子”只能是男孩(100%)。2、该夫妇生育表现正常女儿几率问题,可运用乘法原理计算:无苯丙酮尿症:AaAa A-(3/4);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XBXb XBY XBX (1/2) 因此,表现正常的女儿的几率是:3/4 1/2 3/8 3、表现型正常的女儿基因型是 AXB X (注意:A有两种可能,即AA:Aa1:2;XBX也有两种可能,即XBXB :XBXb 1:1。这是解题需要跨越的难点之一),当表现正常的女儿与男性苯丙酮尿症携带者(可推算出基因型为AaXBY)结婚,生育子女情况图解如下: 表现正常的女儿 男性苯丙酮尿症携带者 AXBX AaXBY 基因型 AA:Aa XBXB :XBXb Aa XBY (比例) 1:2 1:1 配子类型 A :a XB :Xb A :a XB :Y(比例) 2/3 :1/3 3/4 :1/4 1/2 :1/2 1/2 :1/2后代表现 患苯丙酮尿症aa:1/31/21/6 后代表现患肌营养不良(XbY):1/41/21/8用乘法原理,后代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患苯丙酮尿症患肌营养不良=1/61/81/48同时很容易求出后代中只患一病几率是:只患苯丙酮尿症 + 只患肌营养不良 = 患苯丙酮尿症 - 既患苯丙酮尿症又患肌营养不良+ 患肌营养不良 - 既患苯丙酮尿症又患肌营养不良= 1/6 + 1/8 - 21/48 = 1/4也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和加法原理求出后代中只患一病的几率:先求出不患苯丙酮尿症(A-)的几率:1-患苯丙酮尿症的几率=1-1/65/6不患肌营养不良(XBX、XBY)的几率:1-患肌营养不良的几率=1-1/87/8.后代中只患一病几率= 患苯丙酮尿症不患肌营养不良 + 患肌营养不良不患苯丙酮尿症= 1/67/8 5/61/81/4.(同理,也可推算出后代中不患病的几率是:5/67/835/48)例4解析:这是06上海的一道高考题。血友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是隐性遗传病。假设甲病为血友病,则由5、6不患病而10患病可知假设错误,所以乙病为血友病。同样根据5、6不患病而生出的孩子10患病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两种病是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1是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2/3,由题干知居民中有66%为甲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所以子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2/3)(1/4)=1/911%。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这是因为近亲结婚的后代中出现遗传病的概率增大。P(只患甲病)=(2/3)(1/2)(1/2)=1/6;P(只患乙病)=(11/3)(1/2)=1/3;P(只患一种病)=1P(都患)P(都不患)=1/2;P(同时患两种病)=(2/3)(1/2)(1/2)=1/6。该题通过人类遗传病,考查学生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与应用及相关计算,能力要求C。答案:(1)乙 常 隐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3)11% (4)AaXBXb aaXbXb (5)1/6 1/3 1/2 1/6例5解析:这是06重庆的一道高考题。先根据两种病的遗传方式“由果索因”推断出夫妇双方的基因型:RrXBXb、 RrXBY。他们所生后代中只有男孩才会得甲病,患甲病的概率为1/4,不患甲病的概率为3/4;患乙病的概率为1/4,不患乙病的概率为3/4。所以,他们的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3/43/47/16,只患乙病的概率为3/41/43/16。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由于缺乏H基因,而导致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使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基因工程的基本思路为:获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本题中目的基因为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运载体为病毒,受体细胞为患者体细胞。答案:(1)XaXbRr或RrXaXb;XaYRr或RrXaY;7/16;3/16;男性 (2)患儿体内苯丙酮酸含量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含量基因型食疗前过多缺乏hh食疗后正常缺乏hh获取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将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与病毒结合;将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与病毒的结合体导入患者体细胞;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例6答案(1)常 隐 (2)aaXBXB或aaXBXb AAXBY或AaXBY (3)5/8 1/12 (4)女 (5)0.36%例7答案(1)随机抽样 (2)常 X (3)3.85 (4)aaXBXB 或aaXBXb 1/8 基因突变 III3、III4 (5)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三、关于探究实验和育种类型的遗传题1解析:生物通过繁殖传递遗传信息(基因)。细胞核遗传正反交结果一致,都表现为显性性状,而细胞质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正反交结果不同。所以可以用正反交来确定一个性状的遗传方式。根据题意,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AA、Aa、aa三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XAXA、XAXa、XaXa、XAY、XaY五种。由于杂种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所以在群体中显性性状的个体数量要比隐性性状的个体数量多,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来区分显隐性。常染色体遗传与性别无关,而伴性遗传均会表现出性状和性别相关联的特点,伴X遗传还表现出交叉遗传的特点,可以根据这一方法来区分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答案 (1)基因 (2)正交和反交 (3)3 5(4)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灰色,雌性全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黄色,雌性全部表现灰色;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答案(2)10m、500m、1000m (3)测量株高 记录数据(4)与10m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 与原海拔处(500m、1000m)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 比10m处矮,比原海拔处高3解析:用放射性物质钴60的辐射用于育种是物理诱变的方法,属于人工诱变育种。因自交后代出现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比为9331,可以推断出控制高产、优质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守自由组合规律,在减数分裂时是不能配对的。而抗盐性状的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均表现为母本性状,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故可以推断为细胞质遗传。验证一对相对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可以看其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如遵守 F1代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应为31,测交比为11。故可用高蛋白纯合植株和低蛋白植株杂交得到F1植株后,再进行自交或测交。(1)诱变 (2)两(或不同) 不能 细胞质(或母系)(3)高蛋白(纯合)植株低蛋白植株(或非高蛋白植株) 后代(或F1)表现型都是高蛋白植株 测交方案:用F1与低蛋白植株杂交 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11 或自交方案: F1自交(或杂合高蛋白植株自交) 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31 实验结果 预期结果4解析:通过杂交试验获得4种子粒,表现型分别为黄色非糯、黄色糯、白色非糯、白色糯,比例接近1:1:1:1,该比例属于测交比例,亲本应为AaBb aabb测交的形式。而要得到子代比例为9:3:3:1,则亲本应为AaBb自交的形式。 叶绿体DNA上的基因的遗传方式属于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子代的表现型与母本一致。 用射线处理生物会导致基因突变的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的产生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的实质是DNA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杂合玉米(AaBb)为二倍体,用其花粉(AB、Ab、aB、ab)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为单倍体,是高度不育的,必须对其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使染色体加倍才能得到可育的植株(AABB、AAbb、aaBB、aabb),其染色体数为20。这些植株均为纯合体,若均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所得子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一致,在植株群体中表现不一致,共有四种。基因工程中常以质粒作为运载体运载目的基因,获得重组DNA分子时,需要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连接酶分别作为基因“剪刀”和“针线”。为便于筛选获得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所用的质粒通常具有标记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离体的玉米体细胞后,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才能获得具有目的基因的玉米植株。答案 (1) 前一个试验是F1进行测交;后一个试验让F1进行自交。(2)选择黄色非糯玉米为母本,白色糯玉米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1。再以F1为母本,白色糯玉米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的杂交后代中就会有抗除草剂的白色糯玉米。或答: 第二次杂交后代中就会有抗除草剂的白色糯玉米。(3)突变;DNA(4)秋水仙素;20;一致;不一致(5)运载体;限制性内切酶;标记基因;植物组织培养5答案(1)抗病黄果少室 aaBBdd AabbDD 8 279993331(2)b c 全能性6答案(1)步骤:二倍体植株(rrYyMm)自交,得到种子;(3分)从自交后代中选择白色块根、单果型的二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甲); (3分)播种种子甲,长出的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四倍体植株,并收获其种子(乙); (3分)播种甲、乙两种种子,长出植株后,进行杂交,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三倍体种子。(3分)(若用遗传图解答题,合理也给分) (2)不一定。(l分)因为表现型为红色块根、复果型的植株有多种基因型,其中只有基因型为RrYyMm或RryyMm的植株自交后代才能出现基因型为rryymm的二倍体植株。(4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7答案:(1)不是。因为F1植株是杂合体,F2代性状发生分离。(2)能。因为F1植物三对基因都是杂合的,F2代能分离出表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类型。(3)紧穗黄种皮:紧穗白种皮:松穗黄种皮:松穗白种皮=9:3:3:1(4)绿苗紧穗白种皮 aaBBdd; AabbDd 母89(1)无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配对联会,形成可育配子的概率很小(或无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生殖隔离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幼苗或正在发芽的种子进行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八(倍体)(2)深蓝、浅蓝、白色 42、41、40 染色体(数目)变异10(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共18分)(1)异养型 (2)欧文氏菌(2分)(3)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5-二酮基-D-葡萄糖酸还原酶基因(2,5-DKG还原酶基因)(2分) 质粒 重组质粒(重组DNA)(4)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特殊成分)(2分)划线(或稀释涂布)(2分) 固体(2分) 单个(2分) 液体(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